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锋诗歌“自指性”写作研究——在“语言论转向”视域下 被引量:4
1
作者 毛靖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10,共7页
自指性写作是先锋诗歌"语言论转向"诗学探索中产生的必然现象。在这种写作中,词语及文本的意义不是指向一个"外在于"语言的对象,而是指向词语能指、文本形式及写作过程本身。通过这种自指,原来蔽而不显的"语... 自指性写作是先锋诗歌"语言论转向"诗学探索中产生的必然现象。在这种写作中,词语及文本的意义不是指向一个"外在于"语言的对象,而是指向词语能指、文本形式及写作过程本身。通过这种自指,原来蔽而不显的"语言自身"得到了强调,这就产生了"诗"。自指性写作对于新诗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带来了一些内在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诗歌 自指性写作 语言论转向 语言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申爱的教育 被引量:2
2
作者 程路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爱作为生命走向超越的动力,从古希腊引起哲人们的重视以来,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本质性构成要素。但是今天这一主题似乎渐渐从教育者的视野里消隐了,应有重申的必要。缺乏爱的教育只能是非教育。重申爱与教育的共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爱作为生命走向超越的动力,从古希腊引起哲人们的重视以来,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本质性构成要素。但是今天这一主题似乎渐渐从教育者的视野里消隐了,应有重申的必要。缺乏爱的教育只能是非教育。重申爱与教育的共生关系,就是对教育异化的批判,就是对本真教育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歌当哭之后——审美生存限度之考察
3
作者 陈雪梅 张琦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祭奠晴雯,悲痛的审美体验之后,却是失重的情感分量。审美生存的内在悖论发人深省。这一生存模式在美学史和当代语境中高标独领,长久以来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化生存模式的期望。它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感性化...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祭奠晴雯,悲痛的审美体验之后,却是失重的情感分量。审美生存的内在悖论发人深省。这一生存模式在美学史和当代语境中高标独领,长久以来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化生存模式的期望。它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感性化和自由化。考察人们对审美生存的沉思录,我们发现其中不乏质疑和批判的视角。综合地来看,审美生存的局限性表现在:首先,它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解脱之道;其次,它伴随着感性的沉迷;最后,它指向对痛苦的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生存 限度 审美泛化 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