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应谱法的胶凝砂砾石坝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艳华 严俊 +4 位作者 杨玉坚 成鑫 谢定松 吴帅峰 孙黎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8-73,共6页
为了评价云南省内某胶凝砂砾石坝的抗震安全性,采用反应谱法对大坝开展地震动力反应计算,获得大坝动位移、加速度和动应力分布规律。计算表明:大坝在Ⅷ度地震作用下,动位移和加速度反应分布符合一般规律,其中三向动位移极值分别为0.41 c... 为了评价云南省内某胶凝砂砾石坝的抗震安全性,采用反应谱法对大坝开展地震动力反应计算,获得大坝动位移、加速度和动应力分布规律。计算表明:大坝在Ⅷ度地震作用下,动位移和加速度反应分布符合一般规律,其中三向动位移极值分别为0.41 cm、0.15 cm和0.14 cm,三向加速度极值分别为9.18 m/s^(2)、6.02 m/s^(2)和4.47 m/s^(2)。静动叠加后,大坝顺河向、竖向和坝轴向拉应力极值分别为0.75 MPa、2.00 MPa和0.58 MPa,顺河向、竖向和坝轴向压应力极值分别为-2.53 MPa、-1.65 MPa和-2.79 MPa,拉应力和压应力极值均小于相应筑坝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总体上,大坝地震反应规律性好,抗震安全高,地震作用下坝体不会出现动力破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法 动位移 加速度 动应力 胶凝砂砾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对浅层边坡的水文力学加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雪冬 李尤亮 杨旸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前在植物固坡研究中主要关注力学加固效应,而对水文加固效应研究较少.为研究植物对浅层边坡的水文力学加固效应,通过SWAP模型和无限边坡模型建立数值模型耦合了植物根系水文力学对浅层边坡的加固作用.通过模型量化了植物边坡土体基质... 目前在植物固坡研究中主要关注力学加固效应,而对水文加固效应研究较少.为研究植物对浅层边坡的水文力学加固效应,通过SWAP模型和无限边坡模型建立数值模型耦合了植物根系水文力学对浅层边坡的加固作用.通过模型量化了植物边坡土体基质吸力和安全系数,研究了降雨入渗对植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植物力学和水文加固边坡的相对作用.通过对水文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讨论了各参数对植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和降雨后植物边坡土体比裸坡能保持更高基质吸力和安全系数;水文力学加固效应边坡安全系数是力学加固效应的1.43倍,其中水文加固安全系数提高了59%,力学加固提高了1.38倍,力学加固效果大约是水文加固效果的2倍;增加干燥时间、根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最大蒸腾系数能够提高植物边坡安全系数.在植物边坡工程中,应该优选根系抗拉强度高、根面积比和叶面积指数大的植物作为护坡植物.研究结果可为采用植物根系对浅层边坡进行水文力学加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系 水文力学加固 浅层边坡 边坡稳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砂砾石坝坝体和井廊系统的静动力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盛世义 严俊 +4 位作者 杨玉坚 成鑫 谢定松 吴帅峰 孙黎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0-85,共6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某胶凝砂砾石坝开展静、动力结构计算,重点分析了坝体和井廊系统的动位移、加速度和动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坝体动位移、加速度和动应力反应分布符合一般规律,其中顺河向、竖向和坝轴向动位移极值分别为0.29 cm、...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某胶凝砂砾石坝开展静、动力结构计算,重点分析了坝体和井廊系统的动位移、加速度和动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坝体动位移、加速度和动应力反应分布符合一般规律,其中顺河向、竖向和坝轴向动位移极值分别为0.29 cm、0.13 cm和0.08 cm,顺河向、竖向和坝轴向加速度极值分别为5.88 m/s^(2)、4.53 m/s^(2)和2.71 m/s^(2),静动叠加后的坝体第一主应力最大值为1.20 MPa,第三主应力最小值为-1.78 MPa,均小于相应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因此大坝满足强度要求。静力条件下,井廊道系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极值均小于相应的规范允许值;地震作用下,竖井和廊道局部区域出现较大的拉、压应力,其中瞬时动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动抗拉强度,通过加强井廊系统的局部配筋,总体上能够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砂砾石坝 井廊系统 应力 动位移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细分的三维地质模型自适应精细化构建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黎明 刘禹杉 +2 位作者 张睿卓 杨玉坚 严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44-248,共5页
为钻孔采样数据设计的广义三棱柱体元是地质建模中的常用方法,它利用相邻的三棱柱体元表达地层空间分布情况,而通常相邻钻孔采样间隔较大,导致这些区域模型的精度较低,地层面不光滑。基于此提出了三棱柱三维地质模型的插值平滑的理论和... 为钻孔采样数据设计的广义三棱柱体元是地质建模中的常用方法,它利用相邻的三棱柱体元表达地层空间分布情况,而通常相邻钻孔采样间隔较大,导致这些区域模型的精度较低,地层面不光滑。基于此提出了三棱柱三维地质模型的插值平滑的理论和方法,在不该变模型数据结构的情况可以自适应地细分三棱柱模型实现高精度插值。①提出了三棱柱三维地质模型几何平滑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用于判断一个三棱柱体元是否需要插值。②详细讨论了基于三棱柱几何平滑度的三维地质模型插值虚拟钻孔设计与计算方法。③基于虚拟钻孔设计计算和基于现有三棱柱体元的三维地质模型自适应平滑插值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自适应 几何平滑度 虚拟钻孔 精细化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