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小香勾根部主要功效成分分析与比较
1
作者 陈世通 叶邦宣 +4 位作者 杨艺薇 张彦博 兰志勇 刘跃钧 洪震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研究分别测定了来自14个不同种源的2年生小香勾根中的补骨脂素、总黄酮、总酚及总三萜等功效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14号样本(来自浙江省遂昌县)中的补骨脂素含量最高,为8.14±0.24 g·kg^(−1);9号样本(来自浙江省莲都区)中的... 本研究分别测定了来自14个不同种源的2年生小香勾根中的补骨脂素、总黄酮、总酚及总三萜等功效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14号样本(来自浙江省遂昌县)中的补骨脂素含量最高,为8.14±0.24 g·kg^(−1);9号样本(来自浙江省莲都区)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4.70±0.29 g·kg^(−1);3号样本(来自浙江省龙泉市)中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本,为23.06±0.96 g·kg^(−1);7号样本(来自福建省三明市)中的总三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本,为22.07±0.88 g·kg^(−1)。综上,初步筛选出3号、7号、9号以及14号样本用于后期的进一步优选,其中,以3号样本为最佳。本研究为小香勾种质资源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香勾 补骨脂素 总黄酮 总酚 总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楠天然群落优势物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陆云峰 杨安娜 +4 位作者 王豪 刘伟 张俊红 楼炉焕 童再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目的]探究紫楠天然群落优势物种种间关系和群落稳定性。[方法]基于野外样地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和χ^(2)检验等方面研究紫楠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各优势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结... [目的]探究紫楠天然群落优势物种种间关系和群落稳定性。[方法]基于野外样地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和χ^(2)检验等方面研究紫楠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各优势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结果]紫楠在调查群落中的重要值最大,且其Levins指数生态位宽度和Shannon指数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说明在群落中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竞争优势强;紫楠群落乔木层优势物种间总体呈不显著正联结(VR=1.247,χ^(2)_(0.95)(12)>W>χ^(2)_(0.05)(12)),而灌木层总体呈不显著负联结(VR=0.674,χ^(2)_(0.95)(36)>W>χ^(2)_(0.05)(36)),说明乔木层稳定性较高,且高于灌木层;χ^(2)检验结果显示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物种间正联结种对数均多于负联结,正负联结比分别为1.8∶1和1.5∶1,且绝大部分种对联结性均不显著,表明紫楠群落大多数优势物种间的生态特征较一致。[结论]紫楠群落总体稳定性较好,但仍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促进紫楠种群自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楠 天然群落 优势物种 生态位 种间联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楠天然种群表型变异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思宇 王立 +3 位作者 陆云峰 刘伟 张俊红 童再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77,共9页
[目的]揭示紫楠天然种群的表型变异程度及规律。[方法]以其分布区内20个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巢式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紫楠11个表型性状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紫楠11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目的]揭示紫楠天然种群的表型变异程度及规律。[方法]以其分布区内20个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巢式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紫楠11个表型性状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紫楠11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变异系数为8.54%~43.75%,均值为20.83%,且6个叶片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6.27%)高于5个种子性状(14.31%),即种子比叶片具有更大的遗传稳定性;紫楠种群间的变异(50.44%)高于种群内的变异(23.42%),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46%,种群间变异是紫楠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在调查分布范围内,叶片随海拔升高而变小,呈由西向东逐渐变宽的趋势,而种子大小则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大的趋势。依据叶片和种子性状可将20个种群聚为三大类群,基本可代表紫楠在不同分布区域的表型特征。[结论]紫楠11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种群间变异为主。叶片的平均变异系数高于种子,呈由西向东逐渐变宽趋势,种子则呈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大的趋势。聚类分析将20个紫楠天然种群依地理位置分为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楠 叶片性状 种子特性 表型分化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土树种利用的龙丽温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改造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建林 毛朝明 丁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54-59,95,共7页
为提升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森林景观效果,建立了美丽生态廊道森林群落评价指标,调查了龙丽温高速公路廊道植被状况后发现,多年的人工经营改变了森林原有的自然植被特征,各种纯林脆弱与不稳定的缺陷,给森林可持续经营带来风险。根据森林演... 为提升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森林景观效果,建立了美丽生态廊道森林群落评价指标,调查了龙丽温高速公路廊道植被状况后发现,多年的人工经营改变了森林原有的自然植被特征,各种纯林脆弱与不稳定的缺陷,给森林可持续经营带来风险。根据森林演替规律,提出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对不同群落使用间伐改造、补植、定向抚育等措施,增加森林群落内具有明显层次、叶色、花色和果色的乡土阔叶树种品种和数量;对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区域,种植耐火阔叶树种;清除外来有害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设目标。通过改造,构造不同的景观斑块,形成具有空间和时间变化的异质景观,各种景观彼此镶嵌,季相变化明显,形成丰富多彩、美学价值高、生态功能强的美丽生态廊道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生态廊道 森林健康 森林景观 植物群落 生态美学 森林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敏 王丽玲 +5 位作者 秦玉川 刘本同 黄旭波 童晓青 方茹 王衍彬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5-20,共6页
以水为溶剂,采用煎煮法、回流法、超声法三种提取方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煎煮法和超声提取,回流法的绿原酸得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P<0.05)。以绿原酸相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 以水为溶剂,采用煎煮法、回流法、超声法三种提取方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煎煮法和超声提取,回流法的绿原酸得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P<0.05)。以绿原酸相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对该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绿原酸水提回流法提取的最佳条件:液料比为25 mL·g^(-1),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相对提取率为97.22%±0.84%。以上研究结果为金银花绿原酸的提取提供了一种绿色、简便与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水提取 回流法 相对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鲜笋中的草甘膦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敏 方燕 +4 位作者 陆军 王衍彬 倪荣新 胡静波 杨柳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64-68,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冬笋中草甘膦含量的方法:以超纯水为提取剂,高速涡旋振荡器提取,离心后经弗罗里硅土小柱完成净化,再使用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IonPac AS19 (250 mm×4 mm)分离,以氢氧化钾(KOH... 建立了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冬笋中草甘膦含量的方法:以超纯水为提取剂,高速涡旋振荡器提取,离心后经弗罗里硅土小柱完成净化,再使用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IonPac AS19 (250 mm×4 mm)分离,以氢氧化钾(KOH)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淋洗,进样量为25μL,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1);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为:y=0.995 9x+0.005 8,以3倍噪声为检出限,计算得到检出限为0.02 mg·kg^(-1)。使用本方法,以低(0.2 mg·kg^(-1))、中(1.0 mg·kg^(-1))、高(2.0 mg·kg^(-1))浓度的草甘膦添加标准溶液的回收率分别为88.7%、91.4%、91.5%,相对标准偏差为1.3%-2.5%(n=6)。本方法受其它阴、阳离子及酸碱度条件等影响较小,可满足国家标准的检测要求,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笋 草甘膦 固相萃取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林下不同播种时间和覆土对鼠茅发芽和抑制杂草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丁敏 姚丰平 +5 位作者 程亚平 毛朝明 秦玉川 黄旭波 刘本同 田苏奎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为更好地了解并掌握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林下鼠茅Vulpia myuros的覆植技术,本文以丽水市松阳县象溪镇香榧基地为实验基地,对鼠茅的生长特性、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并对不同播种时间(2021年11月10日和2022年3月5日)和覆土处理... 为更好地了解并掌握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林下鼠茅Vulpia myuros的覆植技术,本文以丽水市松阳县象溪镇香榧基地为实验基地,对鼠茅的生长特性、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并对不同播种时间(2021年11月10日和2022年3月5日)和覆土处理(不覆土、扫帚扫垄面覆土、扫帚扫垄面加铁锹拍压覆土)对鼠茅种子发芽及杂草萌生数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鼠茅生长期为3~6个月,生长所需平均温度在11~24℃;春播鼠茅样地中的杂草萌生数量比秋播的多,二者呈极显著差异(P<0.01);除秋播不覆土处理外,播种后,春播和秋播鼠茅种子的发芽率在50.8%~53.4%,其中春播鼠茅的发芽率比秋播的发芽率略高;鼠茅播种后的覆土措施以扫帚扫垄面覆土处理为宜。综合认为,鼠茅的播种时间以秋天(10—11月)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鼠茅 覆植 春播 秋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废菌棒栽培棘托竹荪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苏奎 成亮 +5 位作者 丁敏 吕明亮 杜平海 蒋俊 丁利超 刘昆 《竹子学报》 2023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索食用菌人工栽培基质重复利用的可行性,促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低碳环保化发展。【方法】开展了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栽培废菌棒辅以毛竹屑为栽培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栽培研究。【结果】以废竹屑... 【目的】探索食用菌人工栽培基质重复利用的可行性,促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低碳环保化发展。【方法】开展了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栽培废菌棒辅以毛竹屑为栽培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栽培研究。【结果】以废竹屑为基质栽培棘托竹荪,产量为12.59 kg·m^(-2);在废竹屑基质中添加30%、50%的灵芝废菌棒,棘托竹荪的产量无显著性变化,分别为13.08 kg·m^(-2)和12.73 kg·m^(-2),但棘托竹荪的现蕾时间会延迟8 d、11 d,采收期会延长3 d、7 d,同时竹荪采收期的产量肩峰会被削减,采收期产量主峰的时间段覆盖范围会被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竹荪采收期内产量的波动幅度。【结论】灵芝废菌棒成本远低于竹屑,采用灵芝废菌棒作为棘托竹荪栽培基质配料,相对于竹屑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废菌棒 栽培基质 棘托竹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与加施有机肥对香榧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9
作者 吴远海 臧运祥 +4 位作者 吴陆斌 刘伟 吴盛清 张婷婷 毛永铨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20-24,31,共6页
为了解不同海拔条件下,加施有机肥对香榧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庆元县左溪镇青竹村(海拔1127 m)和五大堡乡西川村(海拔720 m)的香榧果园为试验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追施壮果肥环节加施有机肥,分析不同海拔的香榧果园在加施有机肥后... 为了解不同海拔条件下,加施有机肥对香榧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庆元县左溪镇青竹村(海拔1127 m)和五大堡乡西川村(海拔720 m)的香榧果园为试验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追施壮果肥环节加施有机肥,分析不同海拔的香榧果园在加施有机肥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加施有机肥后,香榧果园的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Ⅰ级标准;左溪镇青竹村香榧果园常规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达到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Ⅰ级标准,加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的差异均达显著(P<0.05)。加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钙及有效锰、铁、硼、锌、铜含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但两者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追施壮果肥环节加施有机肥,可有效提高香榧果园土壤肥力,这一措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有机肥 土壤肥力 香榧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粪有机肥对提高香榧果园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远海 吴盛清 +3 位作者 姚富 刘伟 吴承倩 毛永铨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2009-2011,2016,共4页
本文通过连续3 a对施用羊粪有机肥处理的香榧果园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施用羊粪有机肥对提高香榧果园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海拔1127 m左溪镇青竹村香榧果园,壮果肥追肥环节加施羊粪有机肥对香榧果园土壤肥力指标及产量均产... 本文通过连续3 a对施用羊粪有机肥处理的香榧果园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施用羊粪有机肥对提高香榧果园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海拔1127 m左溪镇青竹村香榧果园,壮果肥追肥环节加施羊粪有机肥对香榧果园土壤肥力指标及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与常规施肥相比,羊粪有机肥对有机质、速效氮、全磷、速效钾等含量均有显著提升作用;羊粪有机肥对不同朝向香榧果园的产量提升幅度有明显差异,其中,2020年与2019年差异不显著,2021年与2020年阳坡差异显著,阴坡差异不显著;2019和2021年朝东和朝北香榧果园产量增长值由270和209 kg·hm^(-2)分别提高到1109和504 kg·hm^(-2),其新增产值由8640和6696元·hm^(-2)分别提高到33277和15120元·hm^(-2)。相比之下,阳坡加施有机肥效果优于阴坡,建议在香榧生产中,在壮果肥追肥环节加施有机肥,香榧种植场地尽量选择阳坡,从而实现优质、丰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粪有机肥 土壤肥力 香榧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种苗标准化繁殖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晓菲 潘永柱 田苏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11期161-162,164,共3页
多花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同源,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种植经济效益可观。文章从圃地选择、整地、育苗、管理、施肥、出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建设多花黄精种苗标准化繁育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种苗 标准化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潜 3 号’杨树在浙西南山区的适应性试验
12
作者 余国民 肖纪军 +2 位作者 刘伟 章丽红 李苏春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为了解‘中潜3号’杨树Populus×canadensis‘Zhongqian 3’引种至浙南山区的生产力及适应性表现,以‘中潜3号’杨树为试验材料分别在龙泉市的中山、山垅田、低山缓坡3种立地进行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其中扦插育苗密度为6株·m^(... 为了解‘中潜3号’杨树Populus×canadensis‘Zhongqian 3’引种至浙南山区的生产力及适应性表现,以‘中潜3号’杨树为试验材料分别在龙泉市的中山、山垅田、低山缓坡3种立地进行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其中扦插育苗密度为6株·m^(-2),造林密度为1650株·hm^(-2)。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土壤肥力等立地条件对‘中潜3号’杨树苗高生长量影响较大,而地径生长则受土壤肥力条件影响较大,受海拔因素影响较小;不同月份间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地径生长则相邻月份间不显著而生长期起始月和终止月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在山垅田的育苗效果最好,扦插1年后的优株苗木高为4.6 m,地径为3 cm,平均苗高为3.9 m,地径为3 cm;‘中潜3号’杨树造林宜选择地径2.5 cm以上、苗高300 cm以上的大苗,大苗造林后生长快,造林第2年即可快速生长,其造林后的树高、胸径、冠幅和生物量均优于小苗。以上结果表明,‘中潜3号’杨树在龙泉地区造林前期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育苗 造林 适应性生长 龙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