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菇L808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李伶俐 应国华 +5 位作者 吕明亮 薛振文 朱琼 吴邦仁 徐波 张新华 《食药用菌》 2012年第6期347-348,共2页
正香菇(Lentinula edodes),又名香菌,隶属口蘑科香菇属[1],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被誉为"菇中皇后",深受人们喜爱[2]。现代医药学研究成果表明,香菇具有许多重要的医药保健功能。
关键词 香菇 菌丝体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丝体杆形病毒的RT-PCR检测及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春乐 张忠信 +3 位作者 应国华 吕明亮 薛振文 李伶俐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2,共4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香菇杆形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登录号:GQ372842)设计引物,建立了香菇菌丝体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方法,浙江省的36个香菇栽培菌株的菌丝体经鉴定,... 根据GenBank公布的香菇杆形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登录号:GQ372842)设计引物,建立了香菇菌丝体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方法,浙江省的36个香菇栽培菌株的菌丝体经鉴定,菌株988、939、937、9319、868、66和WL-3的菌丝体不含杆形病毒;菌株灵的菌丝体可能含有杆形病毒;另外28个香菇菌株的菌丝体可能感染杆形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丝体 杆形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振文 应国华 +5 位作者 吕明亮 李伶俐 王益 田苏奎 郑泽仁 高凤娟 《食用菌》 2010年第4期12-13,共2页
以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球形状、大小、色泽、培养液颜色、摇瓶壁沉积物、菌丝球得率为评价指标,描述了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变化情况,同时用量化的方法测定菌丝活力,结合两种方法全面的评价了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的变化... 以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球形状、大小、色泽、培养液颜色、摇瓶壁沉积物、菌丝球得率为评价指标,描述了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变化情况,同时用量化的方法测定菌丝活力,结合两种方法全面的评价了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褐环粘盖牛肝菌在液体培养14~18d收获,菌丝体活性最好,菌丝量基本上达到最大,是菌丝体理想的收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环粘盖牛肝菌 液体发酵 菌丝活力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应国华 吕明亮 +4 位作者 薛振文 李伶俐 吴邦仁 徐波 张新华 《食药用菌》 201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指出香菇病毒病有3方面的危害:多发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隐蔽性强,难以防控。阐明其主要症状及类型,重点介绍菌株和出菇阶段的3种症状:一是不转色或转色浅伴随退菌;转色正常伴随退菌;转色正常,出菇异常。提出菌种带毒... 指出香菇病毒病有3方面的危害:多发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隐蔽性强,难以防控。阐明其主要症状及类型,重点介绍菌株和出菇阶段的3种症状:一是不转色或转色浅伴随退菌;转色正常伴随退菌;转色正常,出菇异常。提出菌种带毒、菌种菌丝活力和环境3种发病原因与5种防控方法:建立健全无病毒良种繁殖体系,推广应用种源同步出菇技术,规范菌种生产,开展菌种复壮和菌种脱毒复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病毒病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L808品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4
5
作者 应国华 《食用菌》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香菇L808品种是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科技人员针对现有代料香菇品种而选育的菇形及菇质优良的中高温型香菇菌株。经过2004年至2007年多点品种比较表明:香菇L808产量高、适应性广,菇质、菇形好,出菇整齐,2008年经全国食用... 香菇L808品种是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科技人员针对现有代料香菇品种而选育的菇形及菇质优良的中高温型香菇菌株。经过2004年至2007年多点品种比较表明:香菇L808产量高、适应性广,菇质、菇形好,出菇整齐,2008年经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经过公示获得国家认定,认定编号为国品认菌2008009。现将主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L808 生物特性 香菇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病毒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和几种病毒抑制剂的效果试验
6
作者 李伶俐 应国华 +1 位作者 吕明亮 薛振文 《食用菌》 2012年第6期52-53,共2页
通过试验比较,带病毒香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在PDA培养基上比正常的不带病毒香菇菌株慢,说明香菇病毒对香菇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用了3种病毒抑制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其中香菇多糖500倍液对香菇病毒病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菌棒出... 通过试验比较,带病毒香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在PDA培养基上比正常的不带病毒香菇菌株慢,说明香菇病毒对香菇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用了3种病毒抑制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其中香菇多糖500倍液对香菇病毒病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菌棒出菇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病毒 生长速度 病毒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发酵研究
7
作者 薛振文 应国华 +2 位作者 吕明亮 李伶俐 何小菲 《食药用菌》 2010年第3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褐环粘盖牛肝菌 液体发酵 菌丝体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蒲、油茶蒲栽培猴头菌 被引量:9
8
作者 吕明亮 李伶俐 +4 位作者 应国华 薛振文 叶荣华 王伟平 朱琼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共3页
将板栗蒲、油茶蒲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丝生长及出菇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茶蒲添加量为20%、40%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快;添加量为63%时,产量提高29.2%,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添加板栗蒲菌丝生长速度以及... 将板栗蒲、油茶蒲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丝生长及出菇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茶蒲添加量为20%、40%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快;添加量为63%时,产量提高29.2%,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添加板栗蒲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板栗蒲、油茶蒲较杂木屑便宜,故均可作为猴头菌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板栗蒲 油茶蒲 配方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