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章玲宾 樊理华 +5 位作者 卢向红 何仁洪 陈琴 游敏吉 徐巧敏 丁友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Hunt/Hess分级为I~II级的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25例。A组麻醉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Hunt/Hess分级为I~II级的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25例。A组麻醉前10min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0.4μg·kg-1·h-1持续泵注,B组给予等容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入手术室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10min(T4)的血压(BP)、心率(HR)变化,抽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血糖(GL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30min视觉模拟(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B组的MAP、HR、COR、GLU、LAC较A组增高更为明显(P<0.01或P<0.05);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拔管后30min VAS评分高于A组,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了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能提高麻醉苏醒质量,不延迟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围拔管期 应激反应 苏醒质量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章玲宾 樊理华 +5 位作者 卢向红 楼天正 何仁洪 陈琴 游敏吉 丁友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2组)和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2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结束前60min分别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1μg/kg、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30min。于麻醉前、拔管前、拔管后1、3、5、10min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糖(GL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手术麻醉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围拔管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数值和血浆E、NE、COR、GLU、LAC浓度均比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或P<0.05);与D1组、D2组比较,C组的MAP、HR、E、NE、COR、GLU、LAC明显增高(P<0.01或P<0.05);D2组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D1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抑制气管拔管期引起的应激反应,以0.5μg/kg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拔管期 应激反应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方炳木 曲志刚 +5 位作者 江锦红 马光丽 汪笑秋 刘永华 章俏雷 王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218-2219,共2页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在ITP机制研究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ITP患者26作为治疗组,同时取26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在ITP机制研究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ITP患者26作为治疗组,同时取26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19+、CD19+CD5+B细胞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及接受以上治疗后ITP患者外周血CD19+、CD19+CD5+B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治疗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CD19+、CD19+CD5+增高,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可显著减少此类细胞表达,为治疗ITP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血汤 生血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根生 刘伟 +3 位作者 曾群 陈洪波 姚红响 汪望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探讨塑料支架和金属内支架在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寻求支架的合理选用。方法 对28例输尿管良恶性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肾穿刺顺行法或经尿道逆行法插管,行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10例置入金属内支架,18例置入塑料支架。结果手术... 目的 探讨塑料支架和金属内支架在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寻求支架的合理选用。方法 对28例输尿管良恶性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肾穿刺顺行法或经尿道逆行法插管,行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10例置入金属内支架,18例置入塑料支架。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随访2~48个月,患者尿路梗阻解除,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感染得到控制,肾功能好转。12例恶性狭窄患者,能耐受常规剂量动脉插管化疗。结论 输尿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金属内支架通畅性好,在良性输尿管狭窄中,疗效确切,两种支架可酌情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永华 方炳木 +5 位作者 江锦红 曲志刚 马光丽 汪笑秋 章俏雷 王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514-1515,共2页
目的:通过对"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环孢菌素A联合安雄、司坦唑醇口服,治疗组在以... 目的:通过对"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环孢菌素A联合安雄、司坦唑醇口服,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生血方"中药,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中药可明显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益肾生血方 环孢菌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1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林忠民 詹华 +3 位作者 施勇 潘晓明 高志强 郝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390-239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美容效果。方法:对128例各种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126例。手术时间45~21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10~60mL,平均30mL。未出... 目的:探讨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美容效果。方法:对128例各种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126例。手术时间45~21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10~60mL,平均30mL。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24个月,平均6个月,病人对颈部美容满意,无复发。结论:掌握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指征,精细操作,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小切口 超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曲志刚 方炳木 +5 位作者 刘永华 江锦红 马光丽 汪笑秋 章俏雷 王晓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48-1849,共2页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影响,评价其在ITP机制研究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ITP患者2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取35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影响,评价其在ITP机制研究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ITP患者2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取35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IgG表达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及接受增血汤联合生血散治疗后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未治疗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可显著减少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表达率,为治疗ITP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血汤 生血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利司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并发高血压24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叶世伟 尚惺杰 黎红光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9期886-887,共2页
目的观察奥利司他合用二甲双胍对肥胖并发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降体重等作用。方法肥胖并发高血压的患者36例,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热量饮食及抗高血压治疗。治疗组给予奥利司他120 mg,b id,po,二甲双胍0.25 g,t... 目的观察奥利司他合用二甲双胍对肥胖并发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降体重等作用。方法肥胖并发高血压的患者36例,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热量饮食及抗高血压治疗。治疗组给予奥利司他120 mg,b id,po,二甲双胍0.25 g,tid,po;对照组给予相应安慰药,服用方法与治疗组相同。治疗24周。观察体重、腰围、血脂、血糖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体重及腰围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同时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在24周时舒张压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奥利司他合用二甲双胍在降低体重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司他 二甲双胍 肥胖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儿童脑型并殖吸虫病的诊治与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美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3-633,共1页
关键词 脑型并殖吸虫病 儿童 护理 诊治 渗出性炎症 脑组织 危重症 移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药止泻汤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后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487-488,共2页
目的:观察畲药止泻汤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确诊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针10-15mg/(kg.d)静滴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畲族民间验方止泻汤。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和住院... 目的:观察畲药止泻汤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确诊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针10-15mg/(kg.d)静滴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畲族民间验方止泻汤。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退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7.5%和57.9%,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畲药止泻汤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有治疗作用,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可供临床治疗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畲药 疗效观察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孙慧伶 蓝晓琳 吕娇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6-187,共2页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疗效 ;将 2 6 3例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分成两组 ,治疗组产前三个月每月注射 1次HBIG ,每次 2 0 0Iu ,未注射HBIG者为对照组 ,所生婴儿满周岁时抽血检测 ;治疗组和对照组所生婴儿...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疗效 ;将 2 6 3例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分成两组 ,治疗组产前三个月每月注射 1次HBIG ,每次 2 0 0Iu ,未注射HBIG者为对照组 ,所生婴儿满周岁时抽血检测 ;治疗组和对照组所生婴儿的乙肝病毒感染分别是 6 0 1% ,16 33% (x2 =7 2 83,P <0 0 5 ) ;结论 :产前多次肌注HBIG可减少无症状HBsAg携带孕妇所生婴儿宫内感染 ,HBIG联合乙肝疫苗能增强阻断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联合免疫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药验方治疗酒精性肝炎临床观察
12
作者 雷后兴 郑宋明 +1 位作者 徐向东 卢向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43-244,共2页
探寻畲药对酒精性肝炎的疗效。选择酒精性肝炎109例,随机分为畲药组和对照组,畲药组用畲药验方治疗,对照组用易善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血清学指标、影像学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肝功能、PT(凝血酶原时间)、MCV(红细胞... 探寻畲药对酒精性肝炎的疗效。选择酒精性肝炎109例,随机分为畲药组和对照组,畲药组用畲药验方治疗,对照组用易善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血清学指标、影像学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肝功能、PT(凝血酶原时间)、MCV(红细胞平均体积)、肝纤维化(HA、PCⅢ、LN)3项、B超和CT改变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畲药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畲药治疗酒精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医药 酒精性肝炎 血清学指标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