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疗效和血药浓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华俊彦 田伟强 +1 位作者 朱雅艳 虞惠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血药谷浓度、不良反应三者的关系。方法:调查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住院部确诊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者8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血药谷浓度、不良反应三者的关系。方法:调查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住院部确诊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治疗者8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测定其血药谷浓度。结果: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小于5μg/mL、5~10μg/mL及大于10μg/mL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75%、72.73%和81.8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2.50%、68.18%和72.73%,1例血药谷浓度为14.6μg/mL的患者出现肾毒性。结论:增加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可提高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和细菌清除率,但出现肾毒性不良反应几率也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药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0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华俊彦 刘丙进 +1 位作者 田伟强 魏益娟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其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09年1~1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病例340例,分别对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及临床用药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其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09年1~1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病例340例,分别对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及临床用药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最多,阳性率为80.3%;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最高的是多粘菌素(97.1%),其次是阿米卡星(91.8%)、妥布霉素(83.2%);耐药性最高的是复方磺胺甲唑(97.4%),其次是米诺环素(92.6%)、美洛西林(70.9%)。金属酶阳性菌株仅对多粘菌素B敏感,对其余抗菌药物表现高度耐药。结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情况十分严峻,医生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金属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利与5种止血药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骆松梅 田伟强 +1 位作者 华俊彦 吴佳佳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研究头孢噻利分别与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卡络磺钠、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5种止血药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系数倍率法、双波长法分别考察头孢噻利与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卡络磺钠、维生素K1、氨甲环酸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的含量... 目的研究头孢噻利分别与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卡络磺钠、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5种止血药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系数倍率法、双波长法分别考察头孢噻利与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卡络磺钠、维生素K1、氨甲环酸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头孢噻利与5种止血药配伍后8h内其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各药物的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止血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利 止血药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应小飞 朱雅艳 田伟强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2005年度1315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18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共626例,占总数的47.6%;严重ADR67例,占5.1%;ADR引起致...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2005年度1315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18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共626例,占总数的47.6%;严重ADR67例,占5.1%;ADR引起致死1例,导致胎儿死亡1例;ADR引起皮肤损害较多,共643例,占总数48.9%。结论应重视ADR工作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尽量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米诺钠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虞惠康 田伟强 +1 位作者 戴拥燕 朱雅艳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5期560-561,共2页
目的 考察头孢米诺钠在25和37℃条件下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头孢米诺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混合均匀后,在25和37℃下于0,1,2,4,6,811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的含量,同时记录混合后的外观变化和pH值。结... 目的 考察头孢米诺钠在25和37℃条件下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头孢米诺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混合均匀后,在25和37℃下于0,1,2,4,6,811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的含量,同时记录混合后的外观变化和pH值。结果 0—8h内混合液外观基本无变化,pH值稳定,头孢米诺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上述条件下,头孢米诺钠在腹膜透析液中含量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米诺钠 腹膜透析液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对果蝇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丙进 田伟强 +1 位作者 张玥 罗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anoderma Lucidum Triterpenoids,GLT)的延缓衰老作用,为临床新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400只果蝇随机分为7组(n=200),对照组(普通培养基)、GLT各剂量组(含0.0625%、0.125%,0.25%,0.5%GLT培养基)...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anoderma Lucidum Triterpenoids,GLT)的延缓衰老作用,为临床新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400只果蝇随机分为7组(n=200),对照组(普通培养基)、GLT各剂量组(含0.0625%、0.125%,0.25%,0.5%GLT培养基),维生素E对照组(含0.4%VE培养基)及溶剂对照组(含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每3天更换1次培养基,逐天统计果蝇的死亡数,直至全部死亡为止。计算各组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及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给药组果蝇和对照组相比,半数死亡时间后延,平均寿命及最高寿命均延长,生存曲线右移。结论:GLT具有延缓果蝇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 果蝇 寿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氮类精神药品中毒6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朱雅艳 程舒里 吴丽兰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344-345,共2页
目的探讨苯二氮(艹卓)类精神药品中毒的相关因素,及时做好救治防范措施,加强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方法分析69例苯二氮(艹卓)类精神药物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临床表现、救治过程与防范措施。结果69例患者中女55例,男14例,年龄3-81岁... 目的探讨苯二氮(艹卓)类精神药品中毒的相关因素,及时做好救治防范措施,加强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方法分析69例苯二氮(艹卓)类精神药物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临床表现、救治过程与防范措施。结果69例患者中女55例,男14例,年龄3-81岁。中毒人群:农民、学生、工人、干部。中毒原因:2例为误服,其余均有自杀意识。临床表现为昏睡、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症状,严重者有脑水肿、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临床救治多为对症治疗。结论苯二氮类药物中毒发生率逐年增高,加强该类药品购买、销售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是防止该类药物中毒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氮(艹卓)类 中毒 急性 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何伟珍 吕干新 田伟强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及ADR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2004-2006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 246例ADR报告进行分年度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品种逐年增加,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喹诺酮类和...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及ADR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2004-2006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 246例ADR报告进行分年度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品种逐年增加,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的比例逐年增加,以静脉给药为主,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结论应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38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彩霞 骆松梅 +1 位作者 吴丽兰 徐璐敏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饮食治疗或加用二甲双胍类药物控制血糖疗效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加服瑞格列奈,tid,每次0.5...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饮食治疗或加用二甲双胍类药物控制血糖疗效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加服瑞格列奈,tid,每次0.5—1mg,餐前服用;对照组加服格列齐特,bid,每次80-160mg,于早、晚餐前服用。疗程均为8周。定期检测两组患者空腹厦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及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组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血浆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瑞格列奈控制餐前、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促进餐后血浆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优于格列齐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格列奈 格列齐特 糖尿病 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琥宁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文峥 傅军霞 +1 位作者 陈文钦 梁铁美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评价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67例咽.结合膜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炎琥宁10mg·kg^-1,溶于5%葡萄糖注射250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 目的评价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67例咽.结合膜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炎琥宁10mg·kg^-1,溶于5%葡萄糖注射250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泣,bid。均7—10d为1个疗程。均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为72.7%。治疗组的成本.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咽-结舍膜热疗效较好、疗程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利巴韦林 咽-结合膜热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素注射用灭菌粉末的稳定性实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锋君 林丽君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74-675,共2页
目的 研究胸腺素注射用灭菌粉末在不同条件下贮存的稳定性.方法 对3批胸腺素注射用灭菌粉末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取样,观察其外观、生物学活性、纯度、pH值、溶解状态及无菌实验等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胸腺素注射用灭菌粉末在4... 目的 研究胸腺素注射用灭菌粉末在不同条件下贮存的稳定性.方法 对3批胸腺素注射用灭菌粉末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取样,观察其外观、生物学活性、纯度、pH值、溶解状态及无菌实验等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胸腺素注射用灭菌粉末在4~8 ℃的条件下可保存30个月,其上述各项检定指标无明显变化,均符合质量检验规程.结论 胸腺素注射用灭菌粉末在4~8 ℃条件下2.5 a的有效期内其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 药物稳定性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加麻喷鼻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文峥 徐璐敏 张利平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7期618-619,共2页
目的研制复方加麻喷鼻剂并观察其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壳聚糖为辅料,加替沙星、盐酸麻黄碱为主药,制备复方加麻喷鼻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旋光度法分别测定加替沙星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并对157... 目的研制复方加麻喷鼻剂并观察其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壳聚糖为辅料,加替沙星、盐酸麻黄碱为主药,制备复方加麻喷鼻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旋光度法分别测定加替沙星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并对157例门诊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加替沙星和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9%(RSD=1.10%)和99.90%(RSD=0.70%)。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6.5%。结论该复方加麻喷鼻剂配方合理,制备简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麻黄碱 盐酸 喷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佐米曲普坦浓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金伟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 建立人血浆佐米曲普坦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检测方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乙腈:水(11:89,含0.04%三乙胺,磷酸调节pH值 2.5);流速:1.0 mL... 目的 建立人血浆佐米曲普坦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检测方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乙腈:水(11:89,含0.04%三乙胺,磷酸调节pH值 2.5);流速:1.0 mL·min^-1;荧光激发波长235 nm,发射波长360 nm.以利扎曲普坦为内标,含药血浆处理采用碱化,有机溶剂萃取法.结果 血浆内源性杂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佐米曲普坦定量下限为0.2 μg·L-1,在0.2~4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佐米曲普坦的日内、日间RSD均<10%,样品经3次冻融及提取后在12 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人体血浆佐米曲普坦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米曲普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光谱法 荧光 血药浓度 利扎曲普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纳米粒联合丝素凝胶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艳菲 周岳娟 徐静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90-1596,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纳米粒联合丝素凝胶对银屑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以自主合成的新材料维生素E琥珀酸酯-接枝-(ε-多聚赖氨酸)聚合物(VES-g-PLL)为膜材制备新型包载白藜芦醇的载药纳米粒(RVS-NPs),进行质量考察后与丝素蛋白溶液混...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纳米粒联合丝素凝胶对银屑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以自主合成的新材料维生素E琥珀酸酯-接枝-(ε-多聚赖氨酸)聚合物(VES-g-PLL)为膜材制备新型包载白藜芦醇的载药纳米粒(RVS-NPs),进行质量考察后与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制备载药纳米粒-丝素凝胶(RVS-NPs-gel)。BALB/c小鼠60只,随机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小鼠局部皮肤涂抹咪喹莫特乳膏连续8 d建立小鼠银屑病皮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银屑病小鼠随机分为银屑病对照组、白藜芦醇溶液凝胶(RVS-gel)组及RVS-NPs-gel组,分别给予空白丝素凝胶溶液、RVS-gel及RVS-NPs-gel包含白藜芦醇20 mg,隔天1次,总共5次。应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HE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研究载药纳米粒结合丝素凝胶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结果实验制备的RVS-NPs形态圆整,药物包封率高达(85.54±3.21)%,同时载药纳米粒以絮状物吸附于丝素凝胶的3D结构表面,体外药物释放度实验结果显示72 h后RVS-gel药物累计释放量为(46.0±4.1)%,而RVS-NPs-gel累计释放药物为(30.9±2.5)%,显著降低(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咪喹莫特造模银屑病小鼠皮肤出现明显的角质化细胞增殖,皮肤PASI的各项评分包括红斑、鳞屑及厚度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RVS-NPs-gel组小鼠较银屑病对照组及RVS-gel组皮肤PASI评分下降,角质化程度减轻,TNF-α、IL-6和IL-8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白藜芦醇纳米粒联合丝素凝胶能够通过抑制TNF-α、IL-6和IL-8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有效治疗银屑病,有望成为临床银屑病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纳米粒 丝素凝胶 银屑病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修饰超顺磁性纳米粒靶向递送多柔比星对脑胶质瘤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礼聪 吴奋飞 包华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77-1583,共7页
目的考察新型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L)共修饰超顺磁性纳米粒(SPIONs)结合外磁场靶向递送多柔比星(DOX)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SPIONs核心,然后应用PEG/PEI进行表面修饰形成多功能载药纳米粒SPIONs-DOX并... 目的考察新型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L)共修饰超顺磁性纳米粒(SPIONs)结合外磁场靶向递送多柔比星(DOX)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SPIONs核心,然后应用PEG/PEI进行表面修饰形成多功能载药纳米粒SPIONs-DOX并对其质量进行表征。将48只大鼠建立C6/SD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后随机分成对照组、DOX治疗溶液组(DOX)、载DOX的超顺磁性纳米粒溶液组(DOX-SPIONs)、载DOX的超顺磁性纳米粒溶液结合外磁场组(DOX-SPIONs+MF)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应用MRI在体影像学检测结合苏木精-伊红(HE)、锥虫蓝及TUNEL染色综合评价DOX-SPIONs+MF对于大鼠脑胶质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制备的DOX-SPIONs分散均匀,粒径小,呈圆球形,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同时又具有pH响应及磁靶向特性,适用于在体脑靶向药物递送。在体磁共振(MRI)检测结果证明:与其他形式的药物治疗组比较,应用DOX-SPIONs+MF治疗组大鼠脑胶质瘤体积显著减少(P<0.05),同时大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另外各组大鼠脑组织HE、锥虫蓝及TUNEL凋亡染色结果证实:相比于对照组及其他各个干预组,DOX-SPIONs+MF治疗组大鼠肿瘤部位药物浓度显著升高,肿瘤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在外加磁场的辅助下,新PEG/PEI共修饰型超顺磁性纳米粒能够作为脑胶质瘤靶向药物递送载体,显著提高药物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修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 脑胶质瘤 多柔比星 药物递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