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利平 朱邦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667-4668,共2页
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创新系统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腹地城镇城市化支撑体系研究——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
2
作者 朱邦耀 李秀霞 +1 位作者 刘春燕 李利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236,共5页
为了加速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与区域互动、协调发展,以东北腹地城市四平为例,以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为研究思路,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四平市城市化支撑体系进行了定... 为了加速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与区域互动、协调发展,以东北腹地城市四平为例,以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为研究思路,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四平市城市化支撑体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是四平市城市化的主要支撑。针对东北腹地城镇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化支撑体系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市化产业支撑、优化城市化发展的空间载体等措施来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支撑体系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及预测——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朱邦耀 卞维珍 +1 位作者 李秀霞 李利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76,共4页
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来源,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获得了研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土地测算模型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对该区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保... 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来源,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获得了研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土地测算模型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对该区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未来5a保亭的耕地、林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的比例将会有较大的攀升,其他各种类型的土地面积也各有增减,但从总体趋势来看,增减速度将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Ⅰ)——单轴受压性能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旭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98-603,共6页
对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及分析,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圆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等.结果表明,再... 对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及分析,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圆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等.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和泊松比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差别不大,但其他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峰值应变增加、弹性模量降低和脆性增加.进一步探讨了普通混凝土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间的关系对再生混凝土的适用性,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各性能指标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单轴受压性能 强度特征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Ⅱ)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旭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99-704,共6页
在单轴受压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抗折强度,断裂能,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热膨胀系数和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 在单轴受压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抗折强度,断裂能,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热膨胀系数和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断裂能及其与钢筋的粘结强度均随其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普通混凝土单轴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其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也适用于再生混凝土,但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断裂能计算公式用于再生混凝土则偏于不安全;再生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约为1×10-5K-1,与普通混凝土差别不大;再生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与轻骨料混凝土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粘结强度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智威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8-50,共3页
分离附着在废弃混凝土块上的废旧水泥砂浆和去除混杂在再生骨料内的微细粉末(如泥土等)是提高再生骨料品质的两个有效措施。当前国内的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生产出的再生骨料一般含有大量的水泥砂浆同时含泥较多,... 分离附着在废弃混凝土块上的废旧水泥砂浆和去除混杂在再生骨料内的微细粉末(如泥土等)是提高再生骨料品质的两个有效措施。当前国内的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生产出的再生骨料一般含有大量的水泥砂浆同时含泥较多,品质较低。文章介绍并分析了国外两种高品质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即加热磨损法和湿处理法。由这两种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再生骨料可满足用于结构混凝土的要求。最后,提出了我国借鉴该生产工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再生骨料 加热磨损法 湿处理法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收入比指标因子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戬 方幼君 朱邦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5967-5968,共2页
通过对目前房价收入比中房价、收入2个因子的选择进行研究,确定最能客观反映房价收入比指标的标准。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标准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卢鹏程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7期34-36,共3页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特征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的变化,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特性,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再生混凝土抗压强...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特征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的变化,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特性,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发展规律,再生骨料强度以及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误差贝塞尔公式的推导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永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总结分析测绘教材中中误差贝塞尔公式的证明方法,推荐一种较好的中误差贝塞尔公式的证明方法,该方法有利于教材的改进和统一,也有利于学生理解。
关键词 中误差 贝塞尔公式 偶然误差 极限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经济性分析及产业链构造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智威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作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的产物,废弃混凝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废弃混凝土资源化产品即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技术已基本成熟。但是,再生混凝土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尚面临成本、制度等诸多问题。运用循环... 作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更新的产物,废弃混凝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废弃混凝土资源化产品即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技术已基本成熟。但是,再生混凝土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尚面临成本、制度等诸多问题。运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企业、区域和自然生态系统三个层面探讨了再生混凝土产业链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再生利用 循环经济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传播律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邓永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7,共3页
误差传播定律是基于显函数的,而在实际工程中,不少变量不能由另一些变量以显函数形式表示,只能是以隐函数的形式表示。为此,基于隐函数,给出了误差传播定律的一般形式,并应用于线路工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 隐函数 误差传播定律 精度 线路工程 缓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季光耀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4,127,共4页
为了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再生混凝土,需要加强其质量控制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再生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针对C20~C40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系统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其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 为了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再生混凝土,需要加强其质量控制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再生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针对C20~C40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系统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其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的超声声速和回弹值均降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超声声速以及回弹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超声声速和回弹值的关系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基于本研究获得的再生混凝土的超声声速和回弹值试验结果,分别建议了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超声声速的关系、抗压强度与回弹值的关系、以及抗压强度与超声声速和回弹值三者之间和的综合关系(即再生混凝土的测强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 超声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再生骨料的生产及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智威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4-77,共4页
为了提高再生骨料的品质,提出了一套高品质再生骨料生产工艺,与目前常规的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相比,增加了机械磨损(干拌)和水冲洗两个流程。测试了利用新工艺生产的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并与天然骨料和常规再生骨料工艺生产的再生骨料进行... 为了提高再生骨料的品质,提出了一套高品质再生骨料生产工艺,与目前常规的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相比,增加了机械磨损(干拌)和水冲洗两个流程。测试了利用新工艺生产的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并与天然骨料和常规再生骨料工艺生产的再生骨料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与常规工艺生产的再生骨料相比,新工艺生产的再生骨料品质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密度增加、废旧水泥砂浆含量和吸水率降低、坚固性增加等。进一步研究了利用新工艺生产的高品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发现其与相同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再生骨料 生产工艺 基本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测高精度的精密公式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永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基于隐函数的误差传播定律,研究了InSAR高度测量的精度,推导了InSAR基线沿水平方向和沿视线方向分解的高度测量的精度公式。
关键词 INSAR 精度分析 隐函数 误差传播定律 高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旭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1,共3页
基于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对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平截面假定对再生混凝土梁的适用性、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变形、刚度以及裂缝等。研究结果表明,与钢筋普通混凝土梁相... 基于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对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平截面假定对再生混凝土梁的适用性、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变形、刚度以及裂缝等。研究结果表明,与钢筋普通混凝土梁相比,钢筋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基本相同,但是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变形较大,刚度低。同时发现平截面假定也适用于受弯的钢筋再生混凝土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再生混凝土梁 受弯性能 平截面假定 极限承载力 变形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线路上任意点对应中桩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永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利用误差传播律和点在任意方向的位差理论,提出并论证了交通线路上任一点对应中桩的横向位差为零,纵向位差等于该点的点位误差。对中桩的误差曲线和误差椭圆的分析认为,误差椭圆无实际意义,误差曲线实用而有效。
关键词 交通线路 中桩 精度 误差曲线 误差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公路中线的检测方法》的探讨
17
作者 邓永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3-54,共2页
文献[1]正确地计算了曲线上任意点对应的切线方位角,但计算点位在法线方向的偏离值是错误的,因而算例必然错误。为此作了更正。
关键词 中线偏位 检测 探讨 更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应用天然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耀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53,70,共6页
对配合比相同和坍落度相同两种情况下,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中再生骨料的掺入量分别为0,25%,50%,75%和100%。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对配合比相同和坍落度相同两种情况下,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中再生骨料的掺入量分别为0,25%,50%,75%和100%。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回弹值、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坍落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也均降低且较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降低更多。最后根据本文的试验结果,建议了两种情况下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对比了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得到的公式均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混凝土 再生骨料掺入量 基本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