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蕊华 张建辉 +1 位作者 朱银法 胡笑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7-334,共8页
以三棱柱阻流体为无移动部件阀,结合3D打印技术的快速一体成型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以压电振子为动力源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分析了该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理论流量和振子振动特性,推导出了它的的流量表达式。利用有限元法对三棱... 以三棱柱阻流体为无移动部件阀,结合3D打印技术的快速一体成型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以压电振子为动力源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分析了该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理论流量和振子振动特性,推导出了它的的流量表达式。利用有限元法对三棱柱阻流体的流阻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由其内部压强分布及进出口流速情况,定性分析了三棱柱阻流体的正反向流阻大小。最后,使用3D打印机制作了该无阀泵的试验样机,并进行了流阻和流量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棱柱阻流体具有正反向绕流流阻不等的特性,当驱动电压为550V,驱动频率为8 Hz时,该压电泵的输出流量达到最大,为29.8mL/min。结果证明了该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具有良好的输送流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三棱柱 阻流体 流阻测量 流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论的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自动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小平 李春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8,共6页
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研究近年来获得了极大重视。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方法,实现了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自动设计。设计了一种图形数据结构来捕捉各种基本冷却设计单元,开发了一种图形搜索算法用来从图结构中生成候选的冷却回路,并在... 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研究近年来获得了极大重视。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方法,实现了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自动设计。设计了一种图形数据结构来捕捉各种基本冷却设计单元,开发了一种图形搜索算法用来从图结构中生成候选的冷却回路,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完备性。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自动设计过程的主要步骤,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设计 注塑模具 冷却系统 图搜索算法 冷却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压电泵的驱动电源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夫纯 胡彩旗 +3 位作者 李胜多 胡笑奇 李杰 纪晶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1-766,共6页
针对滴灌压电泵对驱动电源的要求,基于EG8010逆变器芯片,采用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与整流电路以及SPWM技术控制正弦波发生器芯片实现一种基于SPWM技术开关型电源驱动装置.首先提出了适用于滴灌压电泵的驱动电源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相应控... 针对滴灌压电泵对驱动电源的要求,基于EG8010逆变器芯片,采用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与整流电路以及SPWM技术控制正弦波发生器芯片实现一种基于SPWM技术开关型电源驱动装置.首先提出了适用于滴灌压电泵的驱动电源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相应控制调节电路,形成激励电压与频率连续可调的单相正弦波,从硬件上进行了输出电压反馈与调节电路、频率调节电路、温度监测电路的设计,以此作为滴灌压电泵激励源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的传统驱动方式相比,该驱动电源拥有自带死区控制、稳定性强、波形失真小、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满足其对滴灌压电泵的驱动与控制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滴灌 EG8010逆变器芯片 驱动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拓扑及解耦机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泽远 邓智泉 +2 位作者 陈小元 杨艳 曹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1-743,共13页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earingless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BSRM)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且强耦合的复杂系统。为提高悬浮精度和发挥电机性能,需提升悬浮电流的跟踪及斩波控制水平,以及实现转矩与悬浮力的解耦控制,发展结构上具有自解...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earingless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BSRM)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且强耦合的复杂系统。为提高悬浮精度和发挥电机性能,需提升悬浮电流的跟踪及斩波控制水平,以及实现转矩与悬浮力的解耦控制,发展结构上具有自解耦功能的新型BSRM拓扑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现有BSRM转矩与悬浮力的解耦机理和构造特点,对结构上可解耦的BSRM拓扑进行了归纳与分类,并对每种电机的结构、运行机理及优缺点进行了解析。有别于现有电机结构,分别提出了双凸定子齿BSRM、宽转子齿BSRM、复合结构BSRM、锥形结构BSRM等4类具有自解耦特性的新型拓扑,并衍生出了每类结构下的不同实现形式,从而进一步拓展无轴承电机的悬浮理论与应用范围。结合每类结构自身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旋转和悬浮功能的解耦,从而强化其解耦应用特色。简要分析每种电机转矩和悬浮力在结构上自解耦的机理,并利用有限元仿真验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结构拓扑 解耦控制 转矩 悬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的锥管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蕊华 张建辉 +1 位作者 朱银法 李培远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8-382,407-408,共5页
为提高无阀压电泵的流量特性和解决泵加工工艺性差的问题,研制出了锥形流管坡面腔底无阀泵。首先,提出并设计了锥形流管坡面腔底无阀泵,分析了该泵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ansys软件对泵腔内流场做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泵具有传输流... 为提高无阀压电泵的流量特性和解决泵加工工艺性差的问题,研制出了锥形流管坡面腔底无阀泵。首先,提出并设计了锥形流管坡面腔底无阀泵,分析了该泵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ansys软件对泵腔内流场做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泵具有传输流体的能力;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锥形流管坡面腔底无阀泵,并对泵的频率-流量特性进行了试验,驱动频率为8Hz时,锥形流管坡面腔底无阀泵的流量达到最大值26.8ml/min,比相同尺寸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在相同驱动电压条件下输出的最大流量增加了18.6%。试验结果表明,锥形流管坡面腔底无阀泵的流量特性优于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且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压电泵,提高了泵加工的工艺性,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加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锥管 坡面腔底 流量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和组合优化模型的手势识别 被引量:6
6
作者 蔡芝蔚 吴淑燕 宋俊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12-1817,共6页
针对手势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采用机器学习中的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对手势识别中的有关特征进行了提取,再利用ANN(Artifical Neural Network)、HMM(Hidden Markov Model)和DTW(Dynamic Time Wrapping)三种手势识别算法... 针对手势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采用机器学习中的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对手势识别中的有关特征进行了提取,再利用ANN(Artifical Neural Network)、HMM(Hidden Markov Model)和DTW(Dynamic Time Wrapping)三种手势识别算法的组合优化思想对手势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组合优化模型的手势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率,是一种有效的手势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支持向量机 组合优化 特征提取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结构仿尾鳍压电双晶片无阀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笑奇 方雅敏 +3 位作者 张蕊华 叶晓平 陈小元 吕永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6-480,590,共5页
利用结构的摆动振动驱动流体单向流动,和传统的利用结构的不对称性形成泵功能的无阀流体驱动原理相比,具有更易于微小型化、效率高、流动脉动小、无回流等优势,而仿尾鳍振子端部的柔性尾鳍结构是高效泵水的关键部件。首先,通过无流量的... 利用结构的摆动振动驱动流体单向流动,和传统的利用结构的不对称性形成泵功能的无阀流体驱动原理相比,具有更易于微小型化、效率高、流动脉动小、无回流等优势,而仿尾鳍振子端部的柔性尾鳍结构是高效泵水的关键部件。首先,通过无流量的压差测量法测得了柔性尾长在2~18mm范围内压差峰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其次,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测得了摆动振子在水中的振动模态,与压差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压差峰值与振子振型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对振子的分解,讨论了柔性尾鳍与振子主体部分的耦合关系,解释了最佳工作振型在振子主体部分二阶弯振附近波动的现象。结果表明:摆动振子工作在近似无限水域中,前3阶弯振均可测得压差;柔性尾长为4mm和6mm时,压差达到最大值55mm;不同柔性尾长的摆动振子取得最大压差时的工作频率,在无柔性尾鳍振子的二阶弯振模态频率附近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尾鳍结构 无阀泵 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鱼摆动式无阀压电泵的新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建辉 胡笑奇 赵淳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94,共10页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和保健领域的发展,对压电泵、特别是无阀压电泵的微型化、传输流体的稳定性、流动脉动及回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积型压电泵因其固有的周期性、波动性而不能产生连续输出和压力,同时回流、脉动现象或微型...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和保健领域的发展,对压电泵、特别是无阀压电泵的微型化、传输流体的稳定性、流动脉动及回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积型压电泵因其固有的周期性、波动性而不能产生连续输出和压力,同时回流、脉动现象或微型阀片阻塞现象无法避免;回转型压电泵因其固有的复杂性和难控性无法满足体内输送的安全及稳定的需要。因此,探索新型工作原理的压电泵尤为重要。基于摆动驱动形成流体单向流动的现象,综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驱动研究小组近年来对3种非容积型、非回转型的仿鱼尾摆动式无阀压电泵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无阀泵 仿尾鳍 摆动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中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铭军 潘巧明 +1 位作者 左伍衡 刘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97-1604,共8页
可视化作为一种高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总结,文中阐述了教育可视化的概念、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并对科学教育可视化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别以静态和动态可视化的分... 可视化作为一种高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总结,文中阐述了教育可视化的概念、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并对科学教育可视化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别以静态和动态可视化的分类为线索,归纳总结了科学教育可视化的方法特征.最终得出结论:对于科学教育可视化的设计,必须注意并确保可视化对象和内容与特定的环境和教学目标相适应,特别是要尽可能地适合每一位学生,科学教育可视化的效果是否显著,依赖于学生的知识背景、视觉感知和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可视化 科学教育 可视化思维 静态可视化 动态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仪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俊高 陆阳洋 +1 位作者 蒋明杰 褚福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71-3076,共6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仪,介绍了该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干砂进行了试验,测定其静止侧压力系数,与传统的水囊式K_0固结仪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试验仪的可能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加载过程中的试样侧向变形和试样与压... 研制了一种新型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仪,介绍了该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干砂进行了试验,测定其静止侧压力系数,与传统的水囊式K_0固结仪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试验仪的可能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加载过程中的试样侧向变形和试样与压力室筒壁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分析了试样侧向变形引起K_0值误差的大小,提出了摩擦力影响修正方法,充分论证了仪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某粗颗粒土进行了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测定了该土在加载及卸载条件下K_0随应力状态的变化,验证了仪器对粗颗粒土的适用性。该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包括粗颗粒土在内的各种土的K_0试验,克服了现有的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仪不适用于粗颗粒土的缺陷,而且适用高应力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土 静止侧压力系数 侧壁摩擦力 新型K0试验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网络的一种高精度鲁棒在线贯序学习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诚波 梅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7-1143,共7页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极限学习机(DFT-ELM)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在线贯序学习算法,命名为"在线贯序-离散傅里叶变换-极限学习机"(OS-DFT-ELM).该算法能够逐个或逐段学习数据,随着新数据的逐渐到达,单隐层前馈神经...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极限学习机(DFT-ELM)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在线贯序学习算法,命名为"在线贯序-离散傅里叶变换-极限学习机"(OS-DFT-ELM).该算法能够逐个或逐段学习数据,随着新数据的逐渐到达,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内权矩阵和外权矩阵得到逐步调整.该算法与在线贯序-极限学习机(OS-ELM)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鲁棒性.同时,通过实验和分析,表明OS-DFT-ELM具有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贯序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流量特性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蕊华 张建辉 +1 位作者 胡笑奇 陈小元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0-585,610,共6页
为了提高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分析泵中无移动部件(三棱柱组)参数对泵输出流量的影响规律,改进设计了5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流量试验。首先,分析了该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建立了压电泵的流量计算公式,得... 为了提高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分析泵中无移动部件(三棱柱组)参数对泵输出流量的影响规律,改进设计了5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流量试验。首先,分析了该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建立了压电泵的流量计算公式,得到了泵输出流量与三棱柱组主要参数的关系表达式,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了三棱柱正反向流阻比、三棱柱个数与泵输出流量的关系曲线;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实际制作了5组三棱柱阻流体无阀压电泵,并对其进行了流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驱动电压和驱动频率不变的条件下,三棱柱组参数对泵的输出流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泵输出流量随三棱柱个数、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三棱柱与泵腔壁的间隙及三棱柱顶角的增大而减小;另外,泵的输出流量随相邻三棱柱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间距增加到一定值后,泵的输出流量不再继续增大,反而会减小,其值接近于某一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三棱柱 阻流体 流阻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压电驱动的半球缺群无阀泵试验及其混合泵送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彩旗 吴殿亮 +1 位作者 纪晶 胡笑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139,185,共10页
为满足微流量、小流量压电液体混合与输送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集流体混合与泵送为一体的半球缺群无阀泵,该泵利用半球缺的圆面与球面对流体的阻力不等,配合压电振子的往复振动实现对流体的泵送;同时,利用半球缺群对流体的遮挡、干扰... 为满足微流量、小流量压电液体混合与输送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集流体混合与泵送为一体的半球缺群无阀泵,该泵利用半球缺的圆面与球面对流体的阻力不等,配合压电振子的往复振动实现对流体的泵送;同时,利用半球缺群对流体的遮挡、干扰效应产生的湍流和旋涡实现对流体的高效混合。在解析泵的工作原理、振子振动特性、泵理论流量基础上,进行了流量与电压、频率及行数、列数变化的半球缺群的关系试验,获得了泵系统的低频谐振频率为6 Hz,并在电压及频率为160 V、6 Hz时,半球缺群4×3得到了53.2 m L/min的泵流量,电压及频率为180 V、6 Hz时,半球缺群3×3得到了59.4 m L/min的泵流量;对半球缺群行数、列数及间距变化对混合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和试验验证,得到了增加行数、列数及间距均能提高不同液体间混合效果的结论,试验及仿真分析的结果验证了半球缺群无阀泵能够较好地实现对流体的混合与泵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振子 半球缺群 无阀泵 流体 混合 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3V2O8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传仓 张飞鹏 +5 位作者 吴红玉 房慧 李凡生 黄灿胜 杨新宇 张久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86-2090,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带状结构的Zn3V2O8多晶粉体,并对Zn3V2O8漫反射光谱以及发射谱、激发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30-450 nm波长范围为全吸收,激发谱上有一个宽带激发与窄带激发,峰值分别位于350 nm与272 nm。在发射谱上的宽带发射...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带状结构的Zn3V2O8多晶粉体,并对Zn3V2O8漫反射光谱以及发射谱、激发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30-450 nm波长范围为全吸收,激发谱上有一个宽带激发与窄带激发,峰值分别位于350 nm与272 nm。在发射谱上的宽带发射与窄带发射,峰值分别在528 nm与716 nm。降解率实验结果表明了当光照时间延长到3 h后,水热合成Zn3V2O8基本已完全降解亚甲基蓝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3V2O8 水热法 降解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在线负增量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林森 任婷婷 卢诚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9期269-272,共4页
在剔除影响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性能的"脏数据"后,传统的极限学习机算法需要重新训练整个网络,这会增加很多额外的训练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在传统的极限学习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线负增量学习算法:剔除"脏训练样本&q... 在剔除影响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性能的"脏数据"后,传统的极限学习机算法需要重新训练整个网络,这会增加很多额外的训练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在传统的极限学习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线负增量学习算法:剔除"脏训练样本"后,不需要再重新训练整个网络,而只需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更新外权矩阵来完成网络更新。算法复杂性分析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执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学习机 负增量算法 算法复杂性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整体最小二乘法在平面坐标变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永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将一种更严密的整体平差方法运用于平面坐标变换中,并与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顾及系数矩阵虚拟观测方程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方法所得坐标转换公式的参数相差不大且稳定,但在单位权中误差精度方面,新方法要好于另外两种方法。
关键词 整体最小二乘法 平面坐标变换 虚拟观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励磁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的电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小元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2,共6页
在分析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单极性不对称励磁方式时不同通道间相邻相互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双极性增磁和双极性弱磁两种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励磁方法,并说明基本工作原理。基于场路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单极性不对称励磁、双极性弱磁和双极... 在分析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单极性不对称励磁方式时不同通道间相邻相互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双极性增磁和双极性弱磁两种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励磁方法,并说明基本工作原理。基于场路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单极性不对称励磁、双极性弱磁和双极性增磁励磁方式时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的磁场特性,求解三种不同励磁方式时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的电流、转矩、铜耗和铁耗等电磁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极性弱磁和增磁励磁控制时,比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单极性励磁时输出对称性好,且单位铁耗下输出功率大,综合比较,双极性弱磁控制时双通道开关磁阻电机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SRM 双极性励磁 互感作用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旋转非正交坐标系下五电平SVPWM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叶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中介绍了NPC/H桥五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一种同步旋转非正交坐标系下的五电平SVPWM算法。该算法将静止的直角坐标系变换为与参考电压矢量所在扇区保持同步的旋转非正交坐标系,扇区判断方法简单,参考电压矢量的位置... 文中介绍了NPC/H桥五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一种同步旋转非正交坐标系下的五电平SVPWM算法。该算法将静止的直角坐标系变换为与参考电压矢量所在扇区保持同步的旋转非正交坐标系,扇区判断方法简单,参考电压矢量的位置可以用一组公式快速确定,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公式统一、简便,克服了传统五电平SVPWM算法计算量大、实时性差和不易向更高电平推广的缺点。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C/H桥五电平逆变器 同步旋转非正交坐标系 SV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零迎流角半球缺群无阀泵流场及流量特性
19
作者 胡彩旗 吴殿亮 +1 位作者 纪晶 胡笑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05-2612,共8页
理论研究了以半球缺群作为无移动部件阀的无阀压电泵的液体输送和混合搅拌功能,针对半球缺群迎流角的变化对该压电泵的泵送性能及混合搅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围绕迎流角θ在0°≤θ≤90°的变化,建立多组有... 理论研究了以半球缺群作为无移动部件阀的无阀压电泵的液体输送和混合搅拌功能,针对半球缺群迎流角的变化对该压电泵的泵送性能及混合搅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围绕迎流角θ在0°≤θ≤90°的变化,建立多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半球缺群迎流角变化引起的速度场、压强差、阻力系数及仿真流量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0°≤θ≤45°时,仿真流量随θ的增加而增加;45°<θ≤90°时,仿真流量随θ的增加而减小;θ≈45°时取得最大流量96.13mL/min。此外,研究显示旋涡的大小及强度具有与仿真流量相同的变化趋势。泵流量试验验证了仿真研究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在θ≈45°时,试验流量达到67.90mL/min;0°<θ≤360°时,试验流量与仿真流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θ在一个周期的变化中泵流量及旋涡强度出现2次正向最大值和2次反向最大值。本研究为优化无阀压电泵的泵送性能和混合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缺群 无阀泵 压电泵 迎流角 流阻差 泵流量 混合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即时通信方法
20
作者 张帆 张聪 +1 位作者 赵泽茂 徐明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2-407,共6页
针对移动智能终端即时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可信互联网条件下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在服务器和通信信道均不可信情况下的可信密钥协商协议。理论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密钥协商协议可以确保通信双方所协商... 针对移动智能终端即时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可信互联网条件下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在服务器和通信信道均不可信情况下的可信密钥协商协议。理论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密钥协商协议可以确保通信双方所协商会话密钥的真实性、新鲜性和机密性等诸多安全特性。密钥协商完成之后,基于透明加解密技术即可以确保即时通信双方语音/视频通信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真实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测试也表明该方法是高效和安全的,密钥协商可以在1~2 s完成,攻击者无法获取即时通信的明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 即时通信 可信密钥协商 协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