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重整热化学储能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杜娟 洪宇翔 +2 位作者 杨晓西 魏小兰 丁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65-2771,共7页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实验制备Pt-Ru/γ-Al2O3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活性、稳定性测试,并进行TG与TEM表征,然后建立二维固定床数值模型分析反应器内的温度场、流场与组分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率及优越的稳定性,CH...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实验制备Pt-Ru/γ-Al2O3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活性、稳定性测试,并进行TG与TEM表征,然后建立二维固定床数值模型分析反应器内的温度场、流场与组分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率及优越的稳定性,CH4在800℃时的转化率为94.1%,CO/H2比为1.03,在800℃下能连续运行500 h。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不同温度下的最大偏差不超过14.81%,能较好地反应固定床反应器内的热质传递与组分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重整二氧化碳 热化学储能 固定床反应器 催化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表面处理竹炭对水中Au(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启伟 王桂仙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43,47,共5页
对普通竹炭进行了表面化学处理,并研究了此竹炭对Au(Ⅲ)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竹炭对Au(Ⅲ)的吸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且吸附过程从以物理吸附为主转化为以化学吸附为主。如果条件控制得当,吸附率可达97%以上,说明处理后的竹炭... 对普通竹炭进行了表面化学处理,并研究了此竹炭对Au(Ⅲ)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竹炭对Au(Ⅲ)的吸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且吸附过程从以物理吸附为主转化为以化学吸附为主。如果条件控制得当,吸附率可达97%以上,说明处理后的竹炭可以有效回收水相中的Au(Ⅲ)。红外图谱和元素分析对改性前后的竹炭表征的结果表明: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且含氧基与含氮基与Au(Ⅲ)配位成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竹炭 化学表面处理 AU(III) 吸附条件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价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森伟 丁枫华 吕耀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评价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09年丽水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丽水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0.884 1 hm2增加至2009年的1.462 8hm2,人均生态...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评价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09年丽水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丽水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0.884 1 hm2增加至2009年的1.462 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0年的1.589 2 hm2变为2009年的1.568 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持续保持生态盈余,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相对处于安全状态;但总体来看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和人均生态盈余量逐渐下降,表明该市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力度逐年加大,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市地被植物应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瑜 艾利芳 《山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对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丽水市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可开发利用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目前丽水市区地被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解决途径以及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并推荐一些适于丽水市区应... 对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丽水市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可开发利用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目前丽水市区地被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解决途径以及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并推荐一些适于丽水市区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市区 地被植物 应用现状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植华 雷焕宗 +3 位作者 陈利丽 樊晓丽 鲍正华 高炳让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0-913,共4页
测定了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胸鳍腹鳍间距、尾柄长、尾鳍长和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雄性... 测定了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胸鳍腹鳍间距、尾柄长、尾鳍长和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胸鳍腹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尾柄长和尾鳍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雌雄两性体重不存在显著差异。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显示,当控制第三者恒定时,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棒花鱼存在个体大小和其他局部特征显著的两性异形,雌性个体主要通过腹腔容积的增加提高个体生育力。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是性选择和生育力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 绚亚科 棒花鱼 性别比例 两性异形 个体生育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佳雯 鲍佳路 +3 位作者 吕耀平 钟仙龙 项丽 徐安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56-10856,10884,共2页
[目的]测定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l(NO3)3-NaOH显色,在510 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11 1~0.066 7 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2);样... [目的]测定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l(NO3)3-NaOH显色,在510 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011 1~0.066 7 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2);样品溶液在12 h之内稳定性良好,RSD值为0.15%;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良好,其RSD值为3.1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比色法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ST-SSR标记研究适制绿茶与乌龙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晓梅 姚明哲 +2 位作者 马春雷 王新超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5-202,共8页
基于26个EST-SSR标记研究了31份适制绿茶和37份适制乌龙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两类品种在23个EST-SSR位点上的等位变异数目相等,另3个位点各存在一个等位位点的差异。乌龙茶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H)、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平... 基于26个EST-SSR标记研究了31份适制绿茶和37份适制乌龙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两类品种在23个EST-SSR位点上的等位变异数目相等,另3个位点各存在一个等位位点的差异。乌龙茶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H)、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平均遗传距离(GD)均略高于绿茶品种。基于数学模型的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两个亚类群,亚群A中67.9%的品种为乌龙茶适制品种;亚群B中71.0%的供试绿茶品种聚类其中。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Ⅰ和Ⅱ中以乌龙茶品种为主,分别占聚类品种数的69.6%和66.7%;而类群Ⅲ中61.3%的供试绿茶品种聚类其中。多数品种按适制类型聚类,说明绿茶和乌龙茶品种间的遗传结构存在差异。但也有部分品种在不同的群体结构中呈穿插分布,推测与其适制类型划分的恰当性、地理来源和遗传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EST-SSR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茶树花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秋霜 赵超艺 +3 位作者 凌彩金 柯乐芹 杨冬梅 卓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38,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利用茶树的叶片,而忽略了对茶树其他部分的利用。茶树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之一。很多研究表明,茶树花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副产物,不仅可以用来制茶、生产饮料、酒类等产品,还可以提取和利用其内含的蛋白质、茶多糖、氨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利用茶树的叶片,而忽略了对茶树其他部分的利用。茶树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之一。很多研究表明,茶树花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副产物,不仅可以用来制茶、生产饮料、酒类等产品,还可以提取和利用其内含的蛋白质、茶多糖、氨基酸、茶多酚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概述了近年来茶树花的研究进展及其概况,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生物活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尾对蓝尾石龙子能量储存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林植华 樊晓丽 +2 位作者 陆洪良 罗来高 计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41-2548,共8页
在许多蜥蜴种类中,尾自切是一种主要的逃避天敌捕食的防御性策略。虽然断尾使蜥蜴获得短期的生存利益,但同时也需为此承受多方面的代价。利用从丽水采集的117条蓝尾石龙子来评价该种动物断尾的能量和运动代价。81条(约69%)石龙子至少经... 在许多蜥蜴种类中,尾自切是一种主要的逃避天敌捕食的防御性策略。虽然断尾使蜥蜴获得短期的生存利益,但同时也需为此承受多方面的代价。利用从丽水采集的117条蓝尾石龙子来评价该种动物断尾的能量和运动代价。81条(约69%)石龙子至少经历过1次尾自切。断尾个体中,原先断尾事件的发生频率在不同尾区间存在显著差别,但两性间无差别。将实验组17条具完整尾的石龙子依次切去3个尾段,然后测定断尾前后石龙子的运动表现以及每个尾段、身体各部分中的脂肪含量。另15条具完整尾的石龙子作为对照组,仅测量其运动表现。尾部的脂肪含量与尾基部宽呈正相关,说明具较粗尾部的石龙子一般具有相当较多的尾部储能。尾部脂肪含量随尾长呈非等比例分布,大部分脂肪集中于尾近基部端。断尾几乎不影响蓝尾石龙子的运动表现,仅当大部分尾部被切除时疾跑速有较小程度的降低。显示了蓝尾石龙子因遭遇天敌捕食攻击或其它因素作用而产生的部分断尾可能并不会导致严重的能量和运动代价。由于野外种群蓝尾石龙子个体的断尾情况主要发生在尾近基部或中部位置,因此可以认为自然条件下该种动物的尾自切通常会遭受明显的能量和运动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龙子科 蓝尾石龙子 尾自切 能量储存 运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红”瓯江彩鲤不同世代间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吕耀平 王成辉 +5 位作者 胡则辉 胡金强 劳沈颖 叶丽平 项松平 苏小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利用ISSR技术对"全红"瓯江彩鲤(Cyprinus car pio var. color)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筛选的15个ISSR引物从4个世代群体中分别扩增到120、118、101和110条扩增谱带,全部扩增片段长度在200—2500bp之间。... 利用ISSR技术对"全红"瓯江彩鲤(Cyprinus car pio var. color)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筛选的15个ISSR引物从4个世代群体中分别扩增到120、118、101和110条扩增谱带,全部扩增片段长度在200—2500bp之间。根据扩增结果,利用POPGENE version 1.31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51.49%—67.80%,Shannon信息指数(Ho)为0.2176—0.2745之间,并随着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有7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结合遗传分化指数Gst、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全红"瓯江彩鲤4个世代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即任意两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达到较大的水平(Gst均为0.1588—0.2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红” 瓯江彩鲤 ISSR 遗传结构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香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秋霜 凌彩金 +2 位作者 柯乐芹 黄国资 赵超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2-45,共4页
茶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香气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很少,一般只占干物质的0.02%。普洱茶有与其他茶类不同的独特香气,呈香物质及其含量也有所不同,加工过程会导致香气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对普洱茶香气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的... 茶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香气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很少,一般只占干物质的0.02%。普洱茶有与其他茶类不同的独特香气,呈香物质及其含量也有所不同,加工过程会导致香气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对普洱茶香气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香气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对苯胺的吸附特性(英文)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桂仙 王慕华 张启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研究竹炭对水溶液中苯胺的吸附特性,包括接触时间、pH值、吸附剂质量、吸附温度及溶液中苯胺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间为360min;在pH值4.0-6.4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竹炭对苯胺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其中最佳吸附酸度... 研究竹炭对水溶液中苯胺的吸附特性,包括接触时间、pH值、吸附剂质量、吸附温度及溶液中苯胺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间为360min;在pH值4.0-6.4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竹炭对苯胺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其中最佳吸附酸度为pH=5.90;当苯胺的初始浓度为0.060mg.mL^-1时,平衡吸附量为44.5mg.g^-1,竹炭能有效地除去水相中的苯胺;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说明吸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竹炭对苯胺的吸附行为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式;在0.8mol.L-1H2SO4中,对使用过的竹炭采用微波加热处理法进行再生,竹炭的吸附能力恢复到原来的97%。竹炭有望成为除废水中苯胺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苯胺 吸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业退浆料中的丙烯酸和对苯二甲酸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家胜 贺婕 +4 位作者 钟乃飞 王慕华 杨伟群 郭伟强 朱岩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业退浆料中的2种目标有机酸丙烯酸和对苯二甲酸(PTA)的离子色谱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的色谱柱为Thermo IonPac AG11-HC保护柱(4mm×50mm)和Thermo IonPac AS11-HC分析柱(4mm×250mm),以氢氧化钾为... 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业退浆料中的2种目标有机酸丙烯酸和对苯二甲酸(PTA)的离子色谱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的色谱柱为Thermo IonPac AG11-HC保护柱(4mm×50mm)和Thermo IonPac AS11-HC分析柱(4mm×250mm),以氢氧化钾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过程为0~8 min,10 mmol·L-1 KOH;8.1~18min,45mmol·L-1 KOH;18.1~25min,10mmol·L-1 KOH,流速为1.0mL·min-1,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丙烯酸和对苯二甲酸的线性区间均为0.1~20mg·L-1,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7,检出限分别为12.5和23.5μg·L-1,色谱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n=6).将该方法用于退浆料样品的分析,得到的加标回收率在94.1%~102.6%,RSD均小于3%(n=3).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丙烯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丙烯酸 对苯二甲酸(PTA) 退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标记在唇与花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吕耀平 胡则辉 叶丽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4-329,360,共7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瓯江溪水性鱼类唇和花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分析,从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扩增出130条和127条DNA带,多态位点比率达84.62%和66.9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9.3条和9.1条.S...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瓯江溪水性鱼类唇和花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分析,从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扩增出130条和127条DNA带,多态位点比率达84.62%和66.9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9.3条和9.1条.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51 5和0.354 8,Nei s指数为0.303 7和0.239 2.唇和花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88 0和0.209 6.引物S383、S399、S463和S471扩增的6个特异性标记,可用来区分唇和花.最后应用UPMGA法对它们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唇和花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RAPD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属鱼类的种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花[鱼骨] RAPD标记 遗传分析 种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初生幼体的捕食性攻击行为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植华 樊晓丽 计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61-2269,共9页
毒蛇捕食行为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攻击前、攻击和攻击后阶段,其中攻击阶段在整个行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了4个体温下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幼体捕食小白鼠的行为过程,通过分析10个行为变量来比较两者捕食性攻击模... 毒蛇捕食行为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攻击前、攻击和攻击后阶段,其中攻击阶段在整个行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了4个体温下尖吻蝮和舟山眼镜蛇幼体捕食小白鼠的行为过程,通过分析10个行为变量来比较两者捕食性攻击模式的差异并检测温度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两种蛇对猎物产生明显不同的攻击反应。攻击前,尖吻蝮感应猎物能力相对较弱,头部移动速度缓慢,准备时间较长;攻击时,尖吻蝮头部移动速度显著大于舟山眼镜蛇;攻击注毒后两种蛇均释放猎物,尖吻蝮头部回缩至攻击前状态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体温显著影响两种蛇的攻击行为。在检测的温度范围内,两种蛇都在28℃体温条件下感应猎物能力达到最好;温度效应对尖吻蝮攻击速度的影响显著,但对舟山眼镜蛇不显著。不同蛇类捕食行为模式以及对体温变化反应的差别可能主要与其利用感觉器官、生境条件上的种间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 舟山眼镜蛇 捕食行为 攻击 体温 感觉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大灰藓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燕云 吴晓梅 +2 位作者 沈秋仙 曹同 郭水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611,共6页
苔藓植物是对环境最为敏感的指示植物之一。灰藓属(Hypnum)植物被广泛用于监测环境污染。为了更好地了解藓类植物对重金属的胁迫反应,测定了不同Pb浓度胁迫下大灰藓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生理指标,并对4种生理指标与... 苔藓植物是对环境最为敏感的指示植物之一。灰藓属(Hypnum)植物被广泛用于监测环境污染。为了更好地了解藓类植物对重金属的胁迫反应,测定了不同Pb浓度胁迫下大灰藓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生理指标,并对4种生理指标与铅浓度之间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显示,在低浓度Pb(<0.01mmol/L)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升高。当Pb浓度≥1mmol/L时,总叶绿素含量下降。而丙二醛、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则在低Pb浓度(≤0.1mmol/L)下增加不明显,在较高Pb浓度(≥1mmol/L)下均有明显的升高,表现出对铅胁迫的适应性反应。4种生理指标与铅胁迫浓度之间表现出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大灰藓 铅胁迫 生理指标 环境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体色瓯江彩鲤线粒体COII基因的序列差异和遗传标记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耀平 胡则辉 +6 位作者 肖建中 王成辉 胡金强 劳沈颖 叶丽平 项松平 刘青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7,334,共6页
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线粒体DNA的COII基因,测定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了瓯江彩鲤"全红"、"粉玉"、"粉花"、"麻花"和"大花"共20只个体的序列核苷... 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线粒体DNA的COII基因,测定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了瓯江彩鲤"全红"、"粉玉"、"粉花"、"麻花"和"大花"共20只个体的序列核苷酸位点差异和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大花"和"全红"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粉花"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在长度为604 bp的基因片段中,共检测到9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占1.49%),20只个体具有4种基因型,5种体色各自的平均核苷酸位点差异分别为0.38%、0.2%、0、0.13%和0.47%.UPGMA分子系统聚类树显示,"粉花"、"麻花"和"粉玉"的遗传关系接近;"全红"相对独立成一支,与其他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遗传关系较远.COII基因可以作为区分三分支群体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彩鲤 COⅡ基因 序列多态性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对溶液中汞(Ⅱ)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张启伟 王桂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研究不同竹炭对溶液中Hg2+的吸附能力,包括接触时间、pH值、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汞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汞;在pH值3.2~6.2的范围内,竹炭对溶液中的汞均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酸度为p... 研究不同竹炭对溶液中Hg2+的吸附能力,包括接触时间、pH值、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汞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汞;在pH值3.2~6.2的范围内,竹炭对溶液中的汞均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酸度为pH=5.9;吸附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说明吸附是放热过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水和微波加热的方法对吸附后的竹炭进行再生试验,竹炭的吸附能力可恢复到原来的97%以上.竹炭可作为理想的除汞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吸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慕华 张春牛 郑云法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合成了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铜生成2:1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 合成了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铜生成2:1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2×10^5L·mol^-1·cm^-1,Cu^2+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铜,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 合成 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刺鲃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吕耀平 黄旭雄 +2 位作者 杨燕波 姚子亮 夏理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测定了瓯江刺鲃[Barbodes(Spinibarbus)caldwelli(Nichols)]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瓯江刺鲃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9.50%,粗脂肪含量1.91%,水分含量74.74%,灰分含量1.72%,该鱼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66.19%(质量分数,干样)... 测定了瓯江刺鲃[Barbodes(Spinibarbus)caldwelli(Nichols)]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瓯江刺鲃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9.50%,粗脂肪含量1.91%,水分含量74.74%,灰分含量1.72%,该鱼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66.19%(质量分数,干样),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是25.33%,占氨基酸总量的38.27%。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6.61,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为26.57%(干重)。脂肪酸中EPA与DHA含量分别为0.72%和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 肌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