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吕鸿 熊燕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7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模式,档案的管理也应与之相匹配。文章在探讨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存在的文件材料散乱、管理手段落后、机构设置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对高校二级学...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模式,档案的管理也应与之相匹配。文章在探讨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存在的文件材料散乱、管理手段落后、机构设置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对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实行分级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基础保障等方面的探析,最后提出了二级学院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二级学院 档案管理 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青年团员在村级选举中的政治参与心理研究——基于浙江省丽水市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龚志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3-46,共4页
基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调查表明,新时期农村青年团员对村级选举政治参与的认知水平总体较高,公民主体意识初步增强,但民主法制意识相对欠缺,团员意识也比较薄弱,团员的政治特征隐性淡化;绝大多数的农村青年团员对村级选举有着较强的政治... 基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调查表明,新时期农村青年团员对村级选举政治参与的认知水平总体较高,公民主体意识初步增强,但民主法制意识相对欠缺,团员意识也比较薄弱,团员的政治特征隐性淡化;绝大多数的农村青年团员对村级选举有着较强的政治参与情感和比较积极的参与态度,对现有村级选举制度持有较高的认同感,但部分青年团员潜在的政治冷漠值得关注;新时期青年团员的政治参与动机已逐步超越了传统的局限,地缘与血缘因素正在让位于经济因素,动机趋向理性。进一步优化农村青年团员的政治参与心理,从长远来看,继续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使青年团员获得经济上的相对自由,是其根本。就当前而言,必须健全村级选举的法律和制度,逐步实行青年委员的专职专选,为其提供制度环境;加强农村选举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精神支撑;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为其提供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青年团员 村级选举 政治参与心理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修课“文学名著鉴赏”的三段式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庆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1,64,共3页
"文学名著鉴赏"三段式教学方法,对于大学生主动建构鉴赏文学作品的知识、培养独立自主地解读文学作品之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教师示范性地解读文学名著;第二阶段:教师、学生讨论式地解读文学名著;第三阶段... "文学名著鉴赏"三段式教学方法,对于大学生主动建构鉴赏文学作品的知识、培养独立自主地解读文学作品之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教师示范性地解读文学名著;第二阶段:教师、学生讨论式地解读文学名著;第三阶段:学生独立自主地解读文学名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名著鉴赏” 三段式教学模式 探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然中的必然——论阿英成为新文学史料学的开拓者的原因
4
作者 叶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16,共3页
阿英成为新文学史料学的开拓者,看似偶然,却是必然。通过对新文学第一、二个十年文化背景、文学背景、史料学背景的梳理和有关数据的统计,以及对阿英个体因素的分析,可以认为阿英成为开拓者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个人自觉的追求。
关键词 阿英 新文学史料学 地位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整体优化的当下之思
5
作者 叶烨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138,共3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整体优化。教师只有树立符合当代文学"整体性"和"开放性"特征的教学观念,针对本校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既注重整体把握历史,又注重诠释文学现象与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整体优化。教师只有树立符合当代文学"整体性"和"开放性"特征的教学观念,针对本校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既注重整体把握历史,又注重诠释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并且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才能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课程 教学改革 整体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花》:食、色、音交响的当代“清明上河图”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涛 陈旭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繁花》绽放,俨然一阙致敬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上海的年代绝唱;《繁花》谢幕,不啻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海派食味”文化盛筵。直观而言,《繁花》的导演王家卫以高度作者性、风格化、电影化的语言,以及诗意化表现性场景,非情节剧化的叙... 《繁花》绽放,俨然一阙致敬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上海的年代绝唱;《繁花》谢幕,不啻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海派食味”文化盛筵。直观而言,《繁花》的导演王家卫以高度作者性、风格化、电影化的语言,以及诗意化表现性场景,非情节剧化的叙事结构,讲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革中的上海和上海人。但对于导演王家卫而言,或许只有两个时代令其念念不忘地反复呈现,繁复雕凿:一个是20世纪60年代,另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情节剧 清明上河图 《繁花》 电影化 诗意化 当代中国改革 风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毕业论文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闰吉 蒋琼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9-151,共3页
大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着颇为严重的诚信问题,造成大学生毕业论文诚信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道德因素、体制因素、智力因素、利益因素、压力因素、技术因素、兴趣因素、管理因素、时间因素、环境因素、风险因素等诸多方面都可能导致大学生... 大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着颇为严重的诚信问题,造成大学生毕业论文诚信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道德因素、体制因素、智力因素、利益因素、压力因素、技术因素、兴趣因素、管理因素、时间因素、环境因素、风险因素等诸多方面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对这些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毕业论文 诚信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庆华 陈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运用对比方法,探讨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认为创作立场、创作目的、时代环境、个性才情等因素之差异,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反向互补特性:前者旨在救赎灵魂,后者重在观照问题;前者力求洋为中用... 运用对比方法,探讨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认为创作立场、创作目的、时代环境、个性才情等因素之差异,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反向互补特性:前者旨在救赎灵魂,后者重在观照问题;前者力求洋为中用,后者刻意古为今用;前者为形而上的描神,后者是形而下的画形;前者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后者洋溢出扑面而来的喜剧情调。鲁迅、赵树理所创作的农村题材小说可谓是物之两面,反向互补,异曲同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赵树理 小说 农村题材 反向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吕鸿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担负着国家和人民文化服务使命的文化职能部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三馆也在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中存在着交叉管理、重复浪费,前期保护力度不够,后续工作不完善,长期缺乏有效共... 担负着国家和人民文化服务使命的文化职能部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三馆也在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中存在着交叉管理、重复浪费,前期保护力度不够,后续工作不完善,长期缺乏有效共享机制和理论支持等问题,建立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机制,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共享程度更高,在更广范围内得到传播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知识 协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口述档案 被引量:35
10
作者 吕鸿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0-182,共3页
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以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受这种隐蔽、师承方式的局限,其生存状况十分脆弱。非物质文化"群体记忆,口传心授"的传承特点,决定了口传资料、口传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 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以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受这种隐蔽、师承方式的局限,其生存状况十分脆弱。非物质文化"群体记忆,口传心授"的传承特点,决定了口传资料、口传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鉴于口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主导作用,口述档案的定义不易过窄,应该涵盖"口述历史、口述资料、口头传说、活档案"等口述资料。否则,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龙年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35,共5页
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没有朝着“不需要教”的目标努力。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师要改变“逐句讲... 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没有朝着“不需要教”的目标努力。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师要改变“逐句讲解”和“精批细改”的陈旧方法,注重启发诱导,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语文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急管理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鸿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公共财富,发挥着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急管理能力非常有限,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特点,使得对其在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存在很大的阻力。在我国应急管理模式从...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公共财富,发挥着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急管理能力非常有限,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特点,使得对其在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存在很大的阻力。在我国应急管理模式从综合减灾模式向全面危机管理模式发展的趋势下,结合5.12地震中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急保护,可以启发我们找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应急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与冲突:社会变迁中宗族复兴与乡村治理的关系解读 被引量:12
13
作者 龚志伟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80年代以来的宗族复兴对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有着双重的效应。一方面,它填补了村治的若干空白,一定程度地稳定和维持了乡村公共秩序,发展和维护了乡村的公共利益,并满足了社会变迁中的村民公共情感。另一方面,它又销蚀了乡政公共组织的权威... 80年代以来的宗族复兴对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有着双重的效应。一方面,它填补了村治的若干空白,一定程度地稳定和维持了乡村公共秩序,发展和维护了乡村的公共利益,并满足了社会变迁中的村民公共情感。另一方面,它又销蚀了乡政公共组织的权威,迟滞了乡村法治的进程,并影响着人的现代化,对乡村民主治理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宗族复兴与乡村治理的这种双面关系,使得我们在谋求乡村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地全范围地统筹规划。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在乡村社会适当扩张国家权力的影响,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消减农民的地缘情结,必须积极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努力建设现代村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与冲突 宗族复兴 乡村治理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 促进高校教学档案规范化建设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鸿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6期85-87,共3页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对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检测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评估工作需要档案材料作凭证,但为评估而精心组织的评估档案,表现太强的功利性;依据评估指标体系组建的评估档案,打乱了原有高校分类和整理基础,...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对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检测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评估工作需要档案材料作凭证,但为评估而精心组织的评估档案,表现太强的功利性;依据评估指标体系组建的评估档案,打乱了原有高校分类和整理基础,也有悖于开展评估工作的意义。以评估为契机,促进高校档案规范化建设,深化检索,加强档案信息开发,满足各方面工作利用需求,才是高校档案建设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 档案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党建科学化的“三个维度”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建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大力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是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根本前提;坚持用科学制度来保障,是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坚持用科学方法来推进,是提高高校党... 大力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是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根本前提;坚持用科学制度来保障,是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坚持用科学方法来推进,是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根本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建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城乡衔接的乡村社区能力建设——自加拿大新乡村建设运动生发 被引量:6
16
作者 彭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6,共4页
虽然乡村在地理位置、产业特征及人口构成等方面与城市不同,但是乡村社区如何与城市社区同样发挥对居民的经济支持、服务供应及归属感塑造等功能,是许多国家在城乡社区建设中考虑的重要问题。面对乡村社区的衰落,加拿大发起新乡村建设... 虽然乡村在地理位置、产业特征及人口构成等方面与城市不同,但是乡村社区如何与城市社区同样发挥对居民的经济支持、服务供应及归属感塑造等功能,是许多国家在城乡社区建设中考虑的重要问题。面对乡村社区的衰落,加拿大发起新乡村建设运动以振兴乡村,从而达到城乡社区在功能上的衔接。加拿大新乡村建设运动生发的经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增强乡村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政治参与能力等方面实现城乡衔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 能力建设 新乡村建设运动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地名命名及文化意蕴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美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108,共5页
地名作为一种指称符号,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色彩。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地名可以发现:中国地名人文性较强,包含着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西方国家的地名功能性比较强,注重认知感和导向性,讲求理性和实用。这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民族... 地名作为一种指称符号,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色彩。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地名可以发现:中国地名人文性较强,包含着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西方国家的地名功能性比较强,注重认知感和导向性,讲求理性和实用。这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民族文化心理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中西比较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培育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巧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869-3871,共3页
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完全依靠政府监管,成本高、效率低、难度大,培育农民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针对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 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完全依靠政府监管,成本高、效率低、难度大,培育农民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针对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育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农民 环境 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与整合:乡村民主化进程中的宗族性政治参与分析——以村民自治为视阈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志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5,共3页
村民自治为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化的平台,也为各种乡村力量角逐公共权力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合法性入口。近年来在传统文化和社会分化等多因素影响下而呈现“复兴”之势的宗族性政治参与,对村民自治及其所引导的乡村民主化进... 村民自治为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化的平台,也为各种乡村力量角逐公共权力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合法性入口。近年来在传统文化和社会分化等多因素影响下而呈现“复兴”之势的宗族性政治参与,对村民自治及其所引导的乡村民主化进程的影响日益明显,并呈现出双重效应。完善农村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因势利导加强宗族性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整合,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素质和扩大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是完成宗族性政治参与的现代民主化整合的基本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性政治参与 村民自治 乡村民主 博弈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的环境弱势地位与制度的伦理关怀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巧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环境资源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农民由于某些原因成为环境弱势群体,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良好环境权的享有和生态利益的分配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不仅损害农民的利益,破坏环境公正原则,而... 环境资源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农民由于某些原因成为环境弱势群体,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良好环境权的享有和生态利益的分配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不仅损害农民的利益,破坏环境公正原则,而且威胁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以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道义关怀为基础,寻求更加公正合理的制度设计,保障农民既享有程序意义上的环境公正,也享有实质意义上的环境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环境弱势群体 制度 伦理关怀 环境公正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