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江大学2014年晚稻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利用评价 |
李旭升
杨隆维
徐建龙
邢丹英
邱先进
王俊
王小文
程家秀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
0 |
|
2
|
湖北省“水稻+”协同推广模式创新与实践 |
曹鹏
孙阳
蔡鑫
张建设
|
《中国稻米》
|
2020 |
3
|
|
3
|
湖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
曹鹏
张建设
蔡鑫
|
《农学学报》
|
2021 |
9
|
|
4
|
湖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
曹鹏
张建设
蔡鑫
孙阳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
5
|
|
5
|
湖北省小麦施肥现状及分析 |
邹娟
汤颢军
朱展望
刘易科
佟汉文
陈泠
张宇庆
高春保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
14
|
|
6
|
湖北省稻茬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
邹娟
高春保
许贤超
朱展望
刘易科
佟汉文
陈泠
张宇庆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
9
|
|
7
|
湖北省麦茬稻机械旱直播高效栽培技术 |
程建平
李阳
汪本福
张枝盛
田永宏
潘高峰
肖飞
王泠菲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
10
|
|
8
|
湖北省大麦青饲(贮)发展模式研究 |
董静
黎可功
秦丹丹
许甫超
徐晴
葛双桃
李梅芳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
0 |
|
9
|
湖北省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
程建平
汪本福
章桃娟
李阳
张枝盛
杨晓龙
彭成林
杨小红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
5
|
|
10
|
湖北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
朱展望
朱伟伟
佟汉文
刘易科
陈泠
杨立军
汪华
张宇庆
邹娟
焦春海
高春保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1
|
应用高稳系数分析法评价长江中下游麦区品种的高产性及稳产性 |
张宇庆
朱展望
刘易科
陈泠
邹娟
佟汉文
何伟杰
朱光
李想成
王文学
高春保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
5
|
|
12
|
HJ-1星CCD数据多次分类反演夏收作物油菜与小麦的空间分布 |
王有宁
覃燕
刘牛
熊勤学
章爱群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3
|
襄阳市直播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彭成林
杨泽富
郭光理
段保权
罗学平
袁家富
佀国涵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
4
|
|
14
|
中国国审大豆品种(2003—2016年)主要性状变化趋势分析 |
刘军
徐瑞新
石垒
王孟
徐印印
姜汉峰
姜硕琛
邢丹英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7 |
13
|
|
15
|
超甜玉米果皮主要成分含量动态变化 |
张士龙
贺正华
焦春海
杨园园
黄益勤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
0 |
|
16
|
武汉市黄陂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普查与分析 |
佟汉文
乐衡
万正煌
张再君
黄子新
高春保
焦春海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
0 |
|
17
|
襄阳市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孙华卫
张道荣
刘先斌
凌冬
周芳菊
陆天泰
汤清益
邹贤斌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
4
|
|
18
|
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龚松玲
何明凤
李成伟
高珍珍
刘章勇
朱波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1 |
3
|
|
19
|
基于SNP标记揭示我国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
刘易科
朱展望
陈泠
邹娟
佟汉文
朱光
何伟杰
张宇庆
高春保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7
|
|
20
|
施氮量对杂交水稻叶片光谱特征、SPAD值和光能拦截率关系的影响 |
刘科
陆键
高梦涛
卢碧林
魏中伟
马国辉
田小海
张运波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