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
1
作者 李永敬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5期7-7,共1页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有些很成功,享受着快速增长;有些却面临挑战,举步唯艰。有很多因素决定成功与否,本土化战略正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公司内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我们就有最好的、蓬勃向上的雇...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有些很成功,享受着快速增长;有些却面临挑战,举步唯艰。有很多因素决定成功与否,本土化战略正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公司内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我们就有最好的、蓬勃向上的雇员,并享有健康的受信任的工作环境。雇佣,培养和保留最好的雇员是在中国成功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跨国公司 雇员 本土化战略 成功 雇佣 享受 健康 保留 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流变性质及其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静 杜柏桥 +4 位作者 黄龙 陈平 贾新庄 周建均 张洪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6-59,共4页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类重要的离子型纤维素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CMC的水溶液具有假塑性,CMC分子结构参数(分子量和取代度)和浓度的改变影响其流变行为。研究发现,不同结构参数的CMC用于稳定酸性乳饮料的效果不同,分子量...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一类重要的离子型纤维素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CMC的水溶液具有假塑性,CMC分子结构参数(分子量和取代度)和浓度的改变影响其流变行为。研究发现,不同结构参数的CMC用于稳定酸性乳饮料的效果不同,分子量大、取代度高的CMC有利于体系的稳定。当加入的CMC浓度过低时,酪蛋白颗粒易发生架桥絮凝而使体系失稳,较高浓度的CMC才可使体系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流变学 酸性乳饮料(AMD)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大分子食品水溶胶的增稠性、粘弹性和协同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丛峰松 张洪斌 +1 位作者 张惟杰 黄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5-199,共5页
天然大分于水溶胶是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本文综述了多糖类和蛋白质类天然大分子食品水溶胶在增稠性、粘弹性、胶凝化和协同作用等流变学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天然大分于水溶胶 食品添加剂 增稠性 粘弹性 流变学 协同作用 胶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苹果汁的抗氧化性能变化 被引量:21
4
作者 叶盼 吴慧 +2 位作者 王德纯 赵黎明 蒋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19,共6页
选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苹果汁进行发酵,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mino-di(2-ethyl-benzothiazolin es... 选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苹果汁进行发酵,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mino-di(2-ethyl-benzothiazolin esulphonic acid-6)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了发酵后苹果汁抗氧化性能的变化,并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发酵后苹果汁的抗氧化活性较发酵前有所提高。发酵第9天,苹果汁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35.3±3.3)%和(64.9±3.5)%。而发酵第5天苹果汁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比发酵前提高了(37.4±3.7)%。发酵后苹果汁的总酚含量出现明显变化,发酵第9天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比发酵前增加了(52.1±9.6)%。发酵后苹果汁的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发酵至第23天,其含量比发酵前降低了(17.9±6.6)%。经相关性分析可知,发酵苹果汁的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之间相关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植物乳杆菌 苹果汁 总酚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Zeta电位研究液态奶的稳定机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立永 贾树妍 +3 位作者 肖光辉 陈平 张连富 生庆海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8-41,共4页
介绍了胶体的双电层模型、Zeta电位的概念和测量原理,DLVO理论与胶体稳定性的关系,Zeta电位在液态奶制品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 ZETA电位 双电层 液态乳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脱脂发酵乳饮料酪蛋白颗粒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立永 陈平 +3 位作者 生庆海 张连富 杨瑞 陆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9,共4页
介绍了脱脂发酵乳饮料生产工艺中发酵条件(温度)、菌种、发酵奶均质、稳定剂对产品酪蛋白颗粒粒径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A14菌种、低温35℃长时间发酵、发酵奶均质、选择高甲氧基果胶做稳定剂均能够降低发酵乳饮料的酪蛋白颗... 介绍了脱脂发酵乳饮料生产工艺中发酵条件(温度)、菌种、发酵奶均质、稳定剂对产品酪蛋白颗粒粒径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A14菌种、低温35℃长时间发酵、发酵奶均质、选择高甲氧基果胶做稳定剂均能够降低发酵乳饮料的酪蛋白颗粒粒径和离心沉淀率,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饮料 生产工艺 酪蛋白颗粒 粒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乳饮料稳定性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立永 生庆海 +2 位作者 陈平 尹庆珍 张连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468,共5页
以果胶为稳定剂的调配型酸乳饮料(AMD)分别贮藏于25℃、35℃、45℃、55℃的恒温箱中,贮藏期为6个月,定期检测其理化指标(离心沉淀率、粘度、pH值、粒径)和感官指标。结果表明酸乳饮料贮藏期离心沉淀率增加、粘度降低、粒径增加,贮藏温... 以果胶为稳定剂的调配型酸乳饮料(AMD)分别贮藏于25℃、35℃、45℃、55℃的恒温箱中,贮藏期为6个月,定期检测其理化指标(离心沉淀率、粘度、pH值、粒径)和感官指标。结果表明酸乳饮料贮藏期离心沉淀率增加、粘度降低、粒径增加,贮藏温度越高,理化指标变化越快。酸乳饮料贮藏期pH值没有发生变化,其他理化指标如离心沉淀率、粘度、粒径和感官质量显著相关。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建立了以果胶为稳定剂的酸乳饮料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饮料 加速试验 动力学 热力学 稳定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冰淇淋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芦志新 崔利敏 +4 位作者 杜瑞亭 孔繁俊 郑利君 沈薇 刘卫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8,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4株益生菌(嗜酸乳杆菌La14、干酪乳杆菌Lc11、婴儿双歧杆菌BI07、两歧双歧杆菌BB02)在冰淇淋生产的各个工艺过程以及冰淇淋配料中的存活率。结果表明:4株菌中,La14和Lc11的加工耐受性及贮藏稳定性较好。通过对冰淇淋配料... 本文主要研究了4株益生菌(嗜酸乳杆菌La14、干酪乳杆菌Lc11、婴儿双歧杆菌BI07、两歧双歧杆菌BB02)在冰淇淋生产的各个工艺过程以及冰淇淋配料中的存活率。结果表明:4株菌中,La14和Lc11的加工耐受性及贮藏稳定性较好。通过对冰淇淋配料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及L9(34)正交实验,最终得出当益生菌冰淇的配方:白砂糖16%,全脂奶粉11%,植物油10%,菊粉0.5%(均为质量分数),维生素C为50mg/L(质量浓度),其益生菌的存活率达到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冰淇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制品中脂肪上浮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9
作者 陆淳 黄龙 张列兵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叙述了乳制品中脂肪上浮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料奶的质量、牛奶的物理加工及机械处理、产品的贮存温度、乳化剂的使用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了解,采取提高原料奶品质、改善工艺条件、添加外源乳化稳定剂等方法,可... 叙述了乳制品中脂肪上浮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料奶的质量、牛奶的物理加工及机械处理、产品的贮存温度、乳化剂的使用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了解,采取提高原料奶品质、改善工艺条件、添加外源乳化稳定剂等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超高温牛奶脂肪上浮的程度,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T牛奶 脂肪上浮 脂肪球膜 均质 贮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大豆发酵乳饮料在冷藏过程中理化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鲍志宁 魏培培 +2 位作者 林伟锋 陈中 王德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比较了三种乳酸菌组合发酵的活性大豆发酵乳饮料样品,在4℃冷藏60d中的pH、发酵乳酸度和活菌数的变化,并进行了30人的感官评价,研究表明:单一干酪乳杆菌发酵的大豆发酵乳饮料pH从4.27下降到3.79,发酵乳酸度从42.31°T上升至99.13... 比较了三种乳酸菌组合发酵的活性大豆发酵乳饮料样品,在4℃冷藏60d中的pH、发酵乳酸度和活菌数的变化,并进行了30人的感官评价,研究表明:单一干酪乳杆菌发酵的大豆发酵乳饮料pH从4.27下降到3.79,发酵乳酸度从42.31°T上升至99.13°T,活菌数从8.95×107CFU/mL下降到1.76×107CFU/mL,说明该单一干酪乳杆菌发酵样能够保持较好的品质稳定性,感官评价在三个样品中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发酵乳饮料 PH 发酵乳酸度 活菌数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半乳甘露糖半纤维素改善胶印新闻纸抄造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仁党 虢杰 +3 位作者 陈克复 Herbert Hruschka 孙立功 叶茂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39,共3页
研究了聚半乳甘露糖半纤维素对胶印新闻纸抄造纸性能的影响。在旧报纸脱墨浆中,添加少量(0.3%~0.5%)的聚半乳甘露糖半纤维素,就能将纸页中的纤维、胶体组分及填料牢牢结合在一起,提高纸张表面结合强度,减少印刷过程中的掉毛掉粉现象;... 研究了聚半乳甘露糖半纤维素对胶印新闻纸抄造纸性能的影响。在旧报纸脱墨浆中,添加少量(0.3%~0.5%)的聚半乳甘露糖半纤维素,就能将纸页中的纤维、胶体组分及填料牢牢结合在一起,提高纸张表面结合强度,减少印刷过程中的掉毛掉粉现象;增强纸张最初的湿强度,改善网部及压榨运行性能;在增强、助留的同时,形成的微絮凝结构不影响纸浆纤维的滤水性能;通过分子缔合力吸附纸机系统中的细小纤维、胶体性糖类以及无机物,降低系统中的COD,有利于高速纸机"零排放"系统的良好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半乳甘露糖 半纤维素 胶印新闻纸 抄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TPase弱化菌株的筛选及其应激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霍贵成 崔兰 刘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新霉素作为筛选压力,筛选H+-ATPase缺陷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筛选出一株突变菌株,命名为KLDS1.9201-11。比较亲本菌株KLDS1.9201与突变菌株KLDS1.9201-11的生长情况,发现KLDS1.9201-11的生长活力较亲本菌株差且产酸... 利用新霉素作为筛选压力,筛选H+-ATPase缺陷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筛选出一株突变菌株,命名为KLDS1.9201-11。比较亲本菌株KLDS1.9201与突变菌株KLDS1.9201-11的生长情况,发现KLDS1.9201-11的生长活力较亲本菌株差且产酸能力弱;在pH 3.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经过3 h酸应激后,亲本菌株和突变菌株的活菌数分别降低86.98%和99.98%,酶活分别降低13.33%和21.15%;在冻干后,亲本菌株和突变菌株的活菌数分别降低76.71%和4.88%,亲本菌株的酶活降低4.27%,而突变菌株的酶活上升29.71%。结果表明,突变菌株较亲本菌株具有更强的酸敏感性和冷适应性,可以用于弱后酸化酸奶发酵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H+-ATPase 酸应激 冷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抗诱变致癌物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苏 张国亮 +1 位作者 冀朵朵 张柏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169,共5页
不少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如苯酚、甲苯酚、吲哚、次级胆汁酸和雌性激素等在体内长期积累会诱发结肠癌的发生。本文考察了戊糖乳杆菌Ind1和Ind3清除苯酚、对甲酚和吲哚这些诱变物质的能力,结果显示:只有浓度大于150μg/mL的苯酚、对甲酚和... 不少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如苯酚、甲苯酚、吲哚、次级胆汁酸和雌性激素等在体内长期积累会诱发结肠癌的发生。本文考察了戊糖乳杆菌Ind1和Ind3清除苯酚、对甲酚和吲哚这些诱变物质的能力,结果显示:只有浓度大于150μg/mL的苯酚、对甲酚和吲哚对菌株生长显示略有影响,影响与物质及其浓度和菌株有关,但是经37℃厌氧培养144h后,三个菌株的活菌数仍然在106cfu/mL以上,说明戊糖乳杆菌对肠道中有害的酚类物质有较高的耐受性。在浓度为5μg/mL以及50μg/mL的苯酚和对甲酚培养基中,戊糖乳杆菌Ind1和Ind3在37℃分别培养24h和144h后,苯酚和对甲酚含量明显被减少,其浓度在0·95~1·93μg/mL之间,对甲酚浓度在0·45~1·14μg/mL之间,3株乳杆菌活菌数从109cfu/mL降至106cfu/mL,诱变因子的吸附量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明乳杆菌细胞对突变因子有较好的黏附或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对甲酚 吲哚 毒素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抑制ACE及病原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亮 冀朵朵 +3 位作者 金苏 王德纯 孙爱东 张柏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2-335,共4页
主要对乳酸菌及其发酵乳产品产生降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及乳酸菌消除肠道微生物降解氨基酸产生致癌因子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表明了乳酸菌在降血压及抗癌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乳酸菌 ACE 病原菌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鲜菌种中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希 何卫加 解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8,63,共5页
对保鲜菌种HOLDBACTM-YM-C中的乳酸杆菌和丙酸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保鲜菌种是由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和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组成,前者最佳生长温度为32~37℃,在MRS培养基中4h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者最佳生长... 对保鲜菌种HOLDBACTM-YM-C中的乳酸杆菌和丙酸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保鲜菌种是由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和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组成,前者最佳生长温度为32~37℃,在MRS培养基中4h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者最佳生长温度为30℃,在乳酸钠培养基中24h达到对数生长期;保鲜菌种酸化脱脂乳的最佳温度是40~43℃,凝乳时间大约为8~9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菌种 副干酪乳杆菌 丙酸杆菌 分离与鉴定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淀粉中不同性状淀粉对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俊超 刘钟栋 +1 位作者 岑涛 孙鸿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64,68,共3页
普通小麦淀粉与糯质小麦淀粉因直链淀粉的含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凝胶特性,流变学测试表明:支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糊化液流体的假塑性负相关。
关键词 流变学 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飞 焦月华 +3 位作者 郭文奎 于微 谷春涛 高学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4,共4页
对从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得到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KLDS 1.9201-4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将突变菌株进行连续传代,观察形态学变化,利用HPLC分析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情况,RAPD分析基因组DNA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突变菌株KLDS1.9... 对从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得到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KLDS 1.9201-4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将突变菌株进行连续传代,观察形态学变化,利用HPLC分析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情况,RAPD分析基因组DNA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突变菌株KLDS1.9201-4能够稳定遗传至第8代,在传代过程中菌落和菌体特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KLDS 1.9201-4对初始葡萄糖的代谢率逐渐升高,终产物中乳酸的浓度也逐渐升高。KLDS 1.9201-4的基因组DNA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明显变异。弱后酸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自发突变株KLDS 1.9201-4具有适宜的遗传稳定性,可被用于制作弱后酸化的酸奶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遗传稳定性 突变株 后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添加量对鸡蛋干酪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晓晖 李兴民 佘国庆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20,共3页
探讨鸡蛋添加量对干酪(简称鸡蛋干酪)产率、硬度和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鸡蛋添加量的增加,干酪中的固形物含量和产率呈上升趋势。添加鸡蛋的干酪与不添加鸡蛋的干酪相比,干酪的产率均有显著增加(P<0.05);随着鸡蛋添加量的增加,干... 探讨鸡蛋添加量对干酪(简称鸡蛋干酪)产率、硬度和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鸡蛋添加量的增加,干酪中的固形物含量和产率呈上升趋势。添加鸡蛋的干酪与不添加鸡蛋的干酪相比,干酪的产率均有显著增加(P<0.05);随着鸡蛋添加量的增加,干酪的硬度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添加量为15%,20%,25%时干酪的质地特征曲线开始表现出硬质干酪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干酪 产率 硬度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包装膜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洁 曹春雨 吴海芳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354-357,共4页
以明胶和壳聚糖作为成膜介质 ,探讨了交联剂质量浓度、pH、增塑剂质量浓度、成膜温度、成膜材料质量浓度等对膜的抗拉强度、穿刺强度和水溶性的影响 ,得到了具有良好抗水抗油能力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明胶膜和壳聚糖膜 .
关键词 明胶 壳聚糖 生物可降解包装膜 抗水抗油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鱼天然抽提物的研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洁 曹春雨 夏燕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64-468,共5页
主要研究了鲢鱼天然抽提物的制备工艺条件 ,着重探讨了抽提过程和酶解过程中各种影响产品风味和得率的因素 .在 9倍加水量、3%加盐量及 pH 6.8,1 0 0℃条件下先抽提 ,然后利用1 %中性蛋白酶 ,1 %木瓜蛋白酶和 0 .3%胰酶进行酶解和脱苦 ... 主要研究了鲢鱼天然抽提物的制备工艺条件 ,着重探讨了抽提过程和酶解过程中各种影响产品风味和得率的因素 .在 9倍加水量、3%加盐量及 pH 6.8,1 0 0℃条件下先抽提 ,然后利用1 %中性蛋白酶 ,1 %木瓜蛋白酶和 0 .3%胰酶进行酶解和脱苦 ,可得到风味良好而且得率很高的鲢鱼天然抽提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酶解 抽提物 工艺条件 调味料 风味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