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热直接利用型燃气机热泵变转速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薇 彭学院 +1 位作者 尤利超 王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144,共4页
针对带有直接利用余热装置的燃气机热泵系统发动机的变转速特性,在搭建的余热直接利用型燃气机热泵系统实验台上,对发动机转速为1 400~2 000r/min的燃气机热泵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转速的增加,一次能源利用率(PER)呈... 针对带有直接利用余热装置的燃气机热泵系统发动机的变转速特性,在搭建的余热直接利用型燃气机热泵系统实验台上,对发动机转速为1 400~2 000r/min的燃气机热泵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转速的增加,一次能源利用率(PER)呈现先平缓增加后快速下降的趋势,当转速在1 400~1 800r/min的范围内时,PER值维持在1.34以上,变动幅度仅为2.3%,说明在此转速范围内且满足负荷的情况下,系统运转更为高效;在实验参数范围内,系统平均余热利用率达到83.5%,余热在制热量中的份额随转速的提高持续增加;低转速下余热份额减少,但此时较高的制热性能系数(COP)会补偿这一缺失,使得系统在1 400r/min附近的PER最高。该结果可为研究发动机余热的有效回收、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机热泵 余热利用 变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用电机冷却系统CFD传热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柳 林江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1,共5页
阐述了基于流体和固体耦合的涡旋压缩机电机冷却系统的仿真原理及方法,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Fluent,构建了涡旋压缩机电机冷却系统的流固耦合仿真模型,获取了电机内部及周围冷媒的温度和流场分布信息,并制作样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 阐述了基于流体和固体耦合的涡旋压缩机电机冷却系统的仿真原理及方法,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Fluent,构建了涡旋压缩机电机冷却系统的流固耦合仿真模型,获取了电机内部及周围冷媒的温度和流场分布信息,并制作样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为涡旋压缩机电机结构改进和冷却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合电机结构和压缩机低压腔气路分布的特点,为增大冷却电机冷媒流量,对电机转子打孔的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能有效改善电机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电机冷却系统 CFD 流固耦合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涡旋夹具创新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壮志 白羽林 +1 位作者 戎青青 刘三祥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24-129,共6页
针对涡旋式压缩机的核心部件“涡旋”在制造生产线上面临的难题:涡旋工件的核心部位——旋线对动力传导的轴承孔的位置度易超差,文中分别采用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中的冲突解决理论、效应工具、小人法、九屏... 针对涡旋式压缩机的核心部件“涡旋”在制造生产线上面临的难题:涡旋工件的核心部位——旋线对动力传导的轴承孔的位置度易超差,文中分别采用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中的冲突解决理论、效应工具、小人法、九屏幕法、裁剪、物质-场分析、进化法则、金鱼法等工具,导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性设计方案,对涡旋工件的制造夹具重新进行了科学的设计。新的设计方案应用后,通过试验和批量生产验证,涡旋工件位置度不良率降低了80%,夹具制作成本降低了50%,较好地解决了以上提到的生产面临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涡旋工件 夹具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