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东市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蕊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5期118-118,120,共2页
近年来,丹东市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林农增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今后如何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挖掘林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林农增收致富,推进林业经济绿色发展提出了具体... 近年来,丹东市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林农增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就今后如何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挖掘林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林农增收致富,推进林业经济绿色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发展 现状 对策 辽宁省丹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市林业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黎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206-206,208,共2页
丹东市林业资源丰富,林业在全市乃至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利用SWOT分析法,对丹东市的林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期对... 丹东市林业资源丰富,林业在全市乃至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利用SWOT分析法,对丹东市的林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期对丹东市的林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SWOT分析 辽宁丹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3
作者 马喜英 孙强 +1 位作者 林家全 卜鹏图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26-27,44,共3页
为了全面规划利用林地,提升林地资源利用率,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林地分级保护管理标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采取数字模拟方法和矢量化技术,制定出《丹东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丹东市青山保护规划》;根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保护和经济... 为了全面规划利用林地,提升林地资源利用率,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林地分级保护管理标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采取数字模拟方法和矢量化技术,制定出《丹东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丹东市青山保护规划》;根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将林地划分为2个一级区,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全市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划定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等级;对林地功能科学分类,将丹东市林地进行分区保护,差别管理,指导丹东市青山工程以及各项林业产业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分类 青山保护规划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果藜的结实格局及地下散布单位的入土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喜勇 高蕊 +1 位作者 周晓青 魏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2-357,共6页
通过对藜科植物角果藜的物候、地上地下结实格局及地下散布单位入土方式的观察,结果表明,1)角果藜子叶期持续时间长;开花结实早,且持续时间长,约占整个生活周期的4/5。2)地下散布单位仅2枚,位于主茎第1节处,地上散布单位多数,位于三歧... 通过对藜科植物角果藜的物候、地上地下结实格局及地下散布单位入土方式的观察,结果表明,1)角果藜子叶期持续时间长;开花结实早,且持续时间长,约占整个生活周期的4/5。2)地下散布单位仅2枚,位于主茎第1节处,地上散布单位多数,位于三歧聚伞状分枝的叶腋处;形成地下散布单位的花具有专一性。3)地下散布单位以主动性的动态"翻转"模式并借助外力因素的被动方式顺利入土。地上地下结果特性是角果藜适应荒漠生境的特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果藜 地上地下结果性 地下散布单位 入土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利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高蕊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22-25,共4页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丹东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蕨类植物共有18科31属54种,其中区域单、寡种科为13科,区域单、寡种属为29属,分别占全区蕨类植物总科、总属的72.2%和93.6%,...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丹东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利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蕨类植物共有18科31属54种,其中区域单、寡种科为13科,区域单、寡种属为29属,分别占全区蕨类植物总科、总属的72.2%和93.6%,优势科只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没有优势属。按照利用类型,蕨类植物主要划分为药用型、观赏型和食用型。其中药用型蕨类植物共42种,占全地区蕨类植物的77.8%,在本地区蕨类植物的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要加强丹东地区蕨类植物的保护力度,并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药用型蕨类植物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资源调查 利用价值 丹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蕊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5期39-39,41,共2页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尤其是边境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关系着国土生态安全。丹东地区地处中朝边境。近年来,在林业保护、建设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阵地,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尤其是边境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关系着国土生态安全。丹东地区地处中朝边境。近年来,在林业保护、建设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就今后进一步推进丹东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建设 建议 丹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蕊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16-19,共4页
文章采用直接观察法、访问调查法及野外采集法等方法对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共有74科198属333种,其中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共288种,占本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86.5%;多年生草本野生食用植物181... 文章采用直接观察法、访问调查法及野外采集法等方法对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共有74科198属333种,其中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共288种,占本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86.5%;多年生草本野生食用植物181种,占54.4%。野生食用植物多以食用幼苗居多,共174种,占46.3%。优势科是蔷薇科、百合科、唇形科和菊科,无绝对优势属,相对优势属是堇菜属。该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植物 多样性 丹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高蕊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8期58-61,共4页
对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26科407属794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的34%、18%和7%,其中双子叶植物666种,占本区药用植物84%;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487种,占61%;全草/全株类、根... 对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26科407属794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的34%、18%和7%,其中双子叶植物666种,占本区药用植物84%;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487种,占61%;全草/全株类、根(根皮)及根茎类和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分别占51%、43%和14%;优势科主要为菊科、毛茛科、蔷薇科和唇形科;优势属为蓼属、堇菜属和乌头属,调查结果为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东 药用植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野 陶琳 +1 位作者 王嘉 刘源森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67-69,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这些工业废弃地是宝贵的历史遗存,该文论述了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段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总结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方法,结合场地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这些工业废弃地是宝贵的历史遗存,该文论述了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段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总结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方法,结合场地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工业特点的城市景观,满足人们对绿色的渴望,完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从而展示工业遗存的历史文化特征,引起人们对工业文明的追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废弃地 景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城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调查
10
作者 马冬菁 祝军 刘源森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50-51,72,共3页
通过对兴城市2005-2014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时间、树种、火源上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兴城市不同月份发生的森林火灾次数不同,最高发生月在每年的4月份,其次是3月。杨树、油松和刺槐3个树种发生的火灾占全部森林火灾的8... 通过对兴城市2005-2014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时间、树种、火源上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兴城市不同月份发生的森林火灾次数不同,最高发生月在每年的4月份,其次是3月。杨树、油松和刺槐3个树种发生的火灾占全部森林火灾的82%,是发生次数较高的树种,其中杨树是发生次数最高的树种。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是扫墓、烧荒和吸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发生规律 兴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村屯绿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源森 《园艺与种苗》 CAS 2018年第6期49-51,共3页
该文就2011年以来辽宁省村屯绿化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提出了只有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分类推进,适地适树等,才能促进村屯绿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村屯绿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生根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怡君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6期46-48,共3页
使用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进行了软枣猕猴桃生根试验,以筛选适合软枣猕猴桃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激素种类及浓度。结果表明: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4mg·L-1 IBA,其移栽后成活率可以达到80%。激素种类和浓度... 使用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进行了软枣猕猴桃生根试验,以筛选适合软枣猕猴桃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激素种类及浓度。结果表明: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4mg·L-1 IBA,其移栽后成活率可以达到80%。激素种类和浓度影响组培苗的生根,以使用IBA生根较好,组培苗长势健壮,利用此培养基生根后,移栽驯化的成活率可以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生根培养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成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晶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2期60-61,共2页
介绍了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包括样本组成、样本分布和调查方法以及监测区内各地类和林木权属面积组成,依据评价标准,通过分析2006—2011年监测数据,着重分析了全省国家级公益林土壤侵蚀度、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 介绍了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包括样本组成、样本分布和调查方法以及监测区内各地类和林木权属面积组成,依据评价标准,通过分析2006—2011年监测数据,着重分析了全省国家级公益林土壤侵蚀度、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度动态变化趋势,并做出了评价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公益林 资源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砍伐胸径5cm以下非目的林木是否开具采伐证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源森 孙舒乐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3期102-103,共2页
通过研读法律和技术规定,与林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研讨,总结多年实践应用认为:正常森林经营活动中砍伐胸径5cm以下的非目的树种,不需要开具采伐许可证;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现场审核,编制并批准《作业设计》后,进行造林清场作业即是合法的。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林木采伐管理 政策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防护林建设现状与对策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源森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2期74-75,共2页
文章就"十一五"以来辽西北地区防护林建设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升建设水平提出了工作建议。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防护林建设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榛实生苗生长节律及其活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16
作者 孙晶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3期34-35,共2页
通过对2年生平榛实生苗生长节律及叶绿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年生平榛实生苗的苗高、地径生长节律与生长曲线一致性较好,叶绿素a、b和总量随着苗木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后期下降,呈现"低—高—低"变化趋势;2年生平榛苗木活... 通过对2年生平榛实生苗生长节律及叶绿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年生平榛实生苗的苗高、地径生长节律与生长曲线一致性较好,叶绿素a、b和总量随着苗木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后期下降,呈现"低—高—低"变化趋势;2年生平榛苗木活力可用苗木形态指标苗高(95.65cm)、地径(0.87cm)、新梢长(40.23cm)与生长期间平榛叶绿素总量(0.979 0mg·g-1)的最低值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榛 苗木活力 生长节律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鼢鼠对辽东地区林下参危害及化学药剂控制技术初探
17
作者 孙舒乐 刘源森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文章对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的生态特性、生活习性、为害情况进行了研究观察。通过毒饵控制技术发现:东北鼢鼠可造成林下参植株死亡或伤残影响成品质量,投放溴敌隆0.05%稀酸液浸泡玉米饵料,可将林下参被害率控制在5%以内。
关键词 林下参 东北鼢鼠 毒饵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地区退化蚕场修复技术
18
作者 孙舒乐 刘源森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调查分析辽东地区柞蚕场的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蚕场分类特征和退化蚕场标准,提出了退化蚕场修复可分为以放养柞蚕为主导利用方向和改造为红松果材林为主导利用方向的两种修复技术措施。其中,二类蚕场可采取补植加密柞树、中刈放拐扩... 在调查分析辽东地区柞蚕场的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蚕场分类特征和退化蚕场标准,提出了退化蚕场修复可分为以放养柞蚕为主导利用方向和改造为红松果材林为主导利用方向的两种修复技术措施。其中,二类蚕场可采取补植加密柞树、中刈放拐扩冠、延长根刈周期等措施修复;三类蚕场可采取补植5年生红松一级苗,嫁接后改造为红松果材林的措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蚕场 修复 柞树 红松果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