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卫生检验与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万东 史延平 +1 位作者 付群 邢玉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卫生检验 宰前检验 宰后检验 病害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于兵 麻丽丹 张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本文是对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常规检验的研究。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FDA《细菌学检验手册》第八版中所述方法进行检验。自朝鲜进境的水产品23类、255批中检出李斯特氏菌7株。结果表明,由于食品加工过程对微生物损害极大... 本文是对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常规检验的研究。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FDA《细菌学检验手册》第八版中所述方法进行检验。自朝鲜进境的水产品23类、255批中检出李斯特氏菌7株。结果表明,由于食品加工过程对微生物损害极大,使大多数微生物处于濒死状态,因而加速受损细胞恢复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前增菌的关键。在检验过程中最初分离时发现了可疑菌落并就此进行确认和得出结论,而不是延长增菌时间继续分离和鉴定,容易产生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检验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出口动物产品中李斯特菌污染调查分析
3
作者 陈晓东 于兵 +3 位作者 高世光 杨维仪 王俊宝 麻丽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78,共2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造成各种食品的外源性污染。该菌致病性强,病死率高,不易被寒冷日晒等强烈因素所杀灭。近年来,世界各地,特别是北美和西欧由食品感染的...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造成各种食品的外源性污染。该菌致病性强,病死率高,不易被寒冷日晒等强烈因素所杀灭。近年来,世界各地,特别是北美和西欧由食品感染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病患者数目呈上升趋势,并且死亡率高,国外对该菌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90年代食品中四大致病菌之一。本文选取丹东地区出口动物产品521份,进行了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监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动物产品 丹东地区 污染调查 出口 世界卫生组织 人畜共患病 外源性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东辉 张文良 +1 位作者 孙皓 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69-2474,共6页
背景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就医延迟现象不容乐观,目前相关研究略显不足。目的探讨辽宁省农村地区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0年8月—201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 背景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就医延迟现象不容乐观,目前相关研究略显不足。目的探讨辽宁省农村地区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0年8月—201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辽宁省15家县级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信息,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心绞痛史、心肌梗死史、血管重建史、慢性病自我治疗情况、症状发生时间(发病季节、发病时间段)、出发前往医院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医院的级别、患者转移情况、交通方式、迟疑就医的原因。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院前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村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为140(220)min。院前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有糖尿病史[OR=2.368,95%CI(1.501,3.734)]、慢性病自我治疗情况[治疗一种慢性病:OR=0.596,95%CI(0.398,0.894)]、发病时间段[6:00~11:59:OR=0.314,95%CI(0.193,0.511);12:00~17:59:OR=0.458,95%CI(0.276,0.761)]、出发前往医院时间[6:00~11:59:OR=3.035,95%CI(1.876,4.908);12:00~17:59:OR=2.189,95%CI(1.326,3.612)]、患者转移情况[间接转移且采取措施:OR=4.015,95%CI(2.176,7.407);间接转移但未采取措施:OR=3.554,95%CI(1.793,7.044)]、交通方式[其他:OR=1.695,95%CI(1.004,2.861)]、迟疑就医的原因[路途遥远:OR=0.083,95%CI(0.058,0.119);贫穷:OR=0.352,95%CI(0.161,0.770);其他:OR=0.584,95%CI(0.393,0.868)](P<0.05)。结论农村地区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较长,可能原因是其对AMI认识不足、就诊意识薄弱以及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建议加强农村地区急性疾病的宣传教育并制定措施以改善相对落后的医疗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农村人口 延迟诊断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浆果中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和诺如病毒流行状况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华炜 艾海新 +4 位作者 杨天舟 齐梦园 谭燕妮 麻丽丹 刘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7-317,共11页
小浆果是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和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爆发的重要传播载体,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为及时了解小浆果产品的病毒污染情况,需要对不同类型小浆果中的食源性病毒进行准确检测。由于受污染的小... 小浆果是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和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爆发的重要传播载体,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为及时了解小浆果产品的病毒污染情况,需要对不同类型小浆果中的食源性病毒进行准确检测。由于受污染的小浆果携带病毒含量较低,且自身质地脆弱并含有大量果胶、多酚、多糖、色素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抑制物,容易产生大量的"假阴性"结果,给食源性病毒的监测带来困难。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HAV和NoV在小浆果中的流行状况,指出了小浆果中食源性病毒检测的改进方向,阐述了全程过程控制、分子过程控制和RT-PCR过程控制在食源性HAV和NoV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为加强HAV和NoV在小浆果中的防控能力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浆果 诺如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流行状况 检测方法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FJ2菌株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的测定及提取除草活性物质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松红 姚翠霞 +3 位作者 张吉良 王娟 王艳辉 杨亚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9,共7页
FJ2菌株为从土壤中筛选出的对马齿苋具良好除草活性的放线菌,对FJ2菌株发酵产物理化性质及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对日光灯和自然光照射稳定,对70℃以下的高温相对稳定,对pH值在7~8范... FJ2菌株为从土壤中筛选出的对马齿苋具良好除草活性的放线菌,对FJ2菌株发酵产物理化性质及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对日光灯和自然光照射稳定,对70℃以下的高温相对稳定,对pH值在7~8范围内比较稳定,在4℃保存15d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均无结块、分层现象。通过对FJ2菌株发酵液的预处理、旋转蒸发仪浓缩、溶媒萃取法、硅胶柱层析、TLC检测和大孔吸附树脂法等试验研究,明确了FJ2菌株除草活性物质初步分离纯化的技术流程。选择大孔树脂HP20进行吸附,以75%乙醇为洗脱剂动态解析初步提取FJ2菌株的除草活性物质获得粗品。经过硅胶柱用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梯度洗脱,从粗品中分离得到了19个组分,其中活性最高的为第9组分,校正抑制率达8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J2菌株 理化性质 除草活性物质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食品中致敏原芹菜成分 被引量:5
7
作者 曹际娟 郑秋月 +2 位作者 徐杨 麻丽丹 于兵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1-153,164,共4页
探讨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检测食品中致敏原芹菜成分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针对芹菜管家基因Mtd基因设计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进行检测时,31种样品经实时PCR扩增,只有芹菜和西芹样品产生阳性的荧光信号,其余样品均不产生荧光信号... 探讨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检测食品中致敏原芹菜成分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针对芹菜管家基因Mtd基因设计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进行检测时,31种样品经实时PCR扩增,只有芹菜和西芹样品产生阳性的荧光信号,其余样品均不产生荧光信号。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芹菜致敏原基因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可检测到芹菜过敏原样品中10mg/kg~1mg/kg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实时PCR 致敏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华炜 闫平平 +3 位作者 艾海新 李思嘉 麻丽丹 刘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5-330,共6页
目的:对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3种RNA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以优选出最佳的核酸提取方法,为各级实验室开展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核酸检验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采用ABI AM1836、QIAGEN 74104和ROCHE11858882001三种商业化核酸提取试剂盒... 目的:对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3种RNA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以优选出最佳的核酸提取方法,为各级实验室开展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核酸检验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采用ABI AM1836、QIAGEN 74104和ROCHE11858882001三种商业化核酸提取试剂盒对人工污染甲型肝炎病毒的食品样品进行核酸提取,根据3种核酸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抑制剂去除效率、检测灵敏度、综合应用指标进行病毒RNA的优化,且采用优化后的提取方法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综合病毒各项评价指标显示,ROCHE 11858882001在食品中提取甲型肝炎病毒RNA效果最优,其次为QIAGEN 74104和ABI AM1836。101份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一份蓝靛果样品为甲型肝炎病毒核酸阳性,其余样品均为阴性。结论:ROCHE 11858882001是一种快捷有效的病毒RNA提取方法,适用于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日常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 RNA提取方法 实时荧光RT-PCR 食品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尼斯弧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殿夫 何平 +4 位作者 王青 于洋 卢福荣 冯华炜 麻丽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9,共10页
弗尼斯弧菌(Vibrio furnissii)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新食源性致病菌,对全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本研究根据弗尼斯弧菌的toxS基因分别设计了普通PCR引物和实时荧光PCR引物、探针,建立了用于弗尼斯弧菌快速检测的普通PC... 弗尼斯弧菌(Vibrio furnissii)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新食源性致病菌,对全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本研究根据弗尼斯弧菌的toxS基因分别设计了普通PCR引物和实时荧光PCR引物、探针,建立了用于弗尼斯弧菌快速检测的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这2种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建立的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 400和24CFU/mL,2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传统培养方法的10和1 000倍,同时对384份水产品和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6株阳性菌株。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弗尼斯弧菌toxs基因的2种PCR方法特异性均为100%,灵敏度分别为2 400和24CFU/mL,完全满足了弗尼斯弧菌的检测标准,可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弗尼斯弧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尼斯弧菌 普通PCR 实时荧光PCR toxS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E/GC法测定草莓中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艳 孟辉 +1 位作者 杜春霖 焦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8,83,共4页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MAE)与气相色谱(GC)联用测定草莓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方法。该方法同当前执行的国标方法相比,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便,提取液无须严格净化便可进行GC分析,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 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MAE)与气相色谱(GC)联用测定草莓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方法。该方法同当前执行的国标方法相比,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便,提取液无须严格净化便可进行GC分析,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用量为25mL,萃取温度50℃,时间为10min时,萃取效果最佳。5种有机磷农药的0.5mg/kg和1.0mg/kg加标回收率均在87.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3.0%-8.8%之间,能满足当前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微波辅助萃取 农药残留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发夫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殿夫 麻丽丹 +1 位作者 孟宪军 王东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2-55,共4页
研究了用NOVOZYME234酶,制备红发夫酵母的原生质体和再生的条件。
关键词 形成 再生 红发夫酵母 原生质体 NOVOZYME234酶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病毒N蛋白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雪 娄丽 +4 位作者 陈阳 周晓丽 刘钊 贾赟 孙颖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93-2597,共5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特异性抗原N蛋白,进而纯化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VSV基因组N基因序列,分别合成VSV两种不同血清型的N基因,经序列对比分析后,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 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特异性抗原N蛋白,进而纯化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VSV基因组N基因序列,分别合成VSV两种不同血清型的N基因,经序列对比分析后,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约1 300bp的N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亚克隆至pColdⅠ原核表达载体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N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蛋白大小约为50ku;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与VS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本试验成功构建了VSV-IND和VSV-NJ的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N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VSV) N蛋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稻蟹生态种养田水稻纹枯病防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志强 张吉良 +4 位作者 孙富余 杨眉 邵凌云 赵旭 于凤泉 《辽宁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78-79,共2页
以沈稻4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研究3种药剂对稻蟹生态种养田河蟹的安全性及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在正常使用浓度下对河蟹的生长安全,对水稻纹叶枯病防治效果良好,可以作为稻蟹生态种养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 以沈稻4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研究3种药剂对稻蟹生态种养田河蟹的安全性及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在正常使用浓度下对河蟹的生长安全,对水稻纹叶枯病防治效果良好,可以作为稻蟹生态种养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生态种养 水稻纹枯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1型霍乱弧菌Fosmid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14
作者 倪鑫 麻丽丹 +3 位作者 雷质文 梁成珠 王殿夫 吕秀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39,共4页
为构建O1型霍乱弧菌Fosmid文库并对文库进行分析,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法提取O1群霍乱弧菌N16961完整基因组,用随机剪切法将基因组进行片段化处理,脉冲电泳分离片段化DNA并切胶回收33~48kb之间的DNA片段,然后对DNA片段进行末端平滑化... 为构建O1型霍乱弧菌Fosmid文库并对文库进行分析,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法提取O1群霍乱弧菌N16961完整基因组,用随机剪切法将基因组进行片段化处理,脉冲电泳分离片段化DNA并切胶回收33~48kb之间的DNA片段,然后对DNA片段进行末端平滑化和磷酸化处理,与pCC1FOS载体连接,经包装、转染后构建霍乱弧菌Fosmid文库。平均插入片段为37kb,共保存9 600个克隆,空载率小于2%。本文库符合文库的构建要求,文库的建立为O1霍乱弧菌重要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基因组 FOSMID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特禽导致新城疫和巴氏杆菌病
15
作者 王万东 陈兴东 +1 位作者 沈国春 邢玉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特禽 引种 新城疫 巴氏杆菌病 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品中芝麻过敏原成分 被引量:10
16
作者 麻丽丹 曹际娟 +1 位作者 高海燕 巴中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3-214,共2页
本实验探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食品中的芝麻成分,结果表明:采用芝麻的引物和探针进行扩增时;22种样品经实时PCR扩增,只有白芝麻和黑芝麻产生荧光信号,其余样品均不产生荧光信号。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能检测到10-5稀释度的4.4... 本实验探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食品中的芝麻成分,结果表明:采用芝麻的引物和探针进行扩增时;22种样品经实时PCR扩增,只有白芝麻和黑芝麻产生荧光信号,其余样品均不产生荧光信号。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能检测到10-5稀释度的4.4×10-12gDNA的量,定量关系式为:y=-3.472018x+18.851009,R2=0.993088。这两对引物和探针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扩增效率,符合痕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实时PCR 过敏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河豚鱼的海洋尾丝虫病病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麻丽丹 王殿夫 +1 位作者 于晓婕 吴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0,共2页
2007年,辽宁丹东河豚鱼养殖场时常发生一种由盾纤毛虫感染导致的寄生虫病,造成河豚不同程度的死亡,而且该病每年反复发作,给该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对该寄生虫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1-2]。
关键词 河豚鱼 养殖场 丝虫病 病例 海洋 寄生虫病 盾纤毛虫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花蓟马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倩倩 于洁 +2 位作者 张吉良 王小奇 王海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9,共7页
本研究旨在鉴定西花蓟马的clip丝氨酸蛋白酶(clip-domian serine proteases,Fo CSPs)基因,分析其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的表达模式,为研究clip丝氨酸蛋白酶在西花蓟马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共鉴定出西花蓟马9个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 本研究旨在鉴定西花蓟马的clip丝氨酸蛋白酶(clip-domian serine proteases,Fo CSPs)基因,分析其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的表达模式,为研究clip丝氨酸蛋白酶在西花蓟马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共鉴定出西花蓟马9个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Fo CSPs,每个Fo CSP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在氮端有一个发夹(clip)区域,在碳端有一个具有催化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区域,催化区域有3个保守的氨基酸,即组氨酸(His),天冬氨酸(Asp)和色氨酸(Ser)。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o CSP215与褐飞虱NITRY19位于同一进化支上,Fo CSP261和Fo CSP236与烟草天蛾Ms POAEO,斯氏按蚊Ag CLIP和金小蜂Nv SP16P聚为一支,其余6个Fo CSPs聚为一支,并与烟草天蛾5个Ms HPs聚成的分支汇合在一起。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成虫和若虫Fo CSPs的相对表达量均为上调表达,但程度不同。对于同一基因,在若虫体内的最高相对表达量高于成虫。总之,Fo CSPs可能参与到西花蓟马应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中,是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clip丝氨酸蛋白酶 先天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河豚鱼弧菌病原菌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麻丽丹 王殿夫 +1 位作者 于晓婕 吴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7期40-42,共3页
从鳍基部、躯干部以及腹面出现斑点状出血的患病河豚鱼病灶处分离出11株优势菌(M1~M11),以体壁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感染实验,证实菌株M2、M3~M6和M10为养殖河豚鱼鳍基部、躯干部以及腹面出现斑点状出血的病原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 从鳍基部、躯干部以及腹面出现斑点状出血的患病河豚鱼病灶处分离出11株优势菌(M1~M11),以体壁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感染实验,证实菌株M2、M3~M6和M10为养殖河豚鱼鳍基部、躯干部以及腹面出现斑点状出血的病原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实时PCR检测,鉴定结果均为河弧菌。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证实该菌株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鱼 皮下充血病 河弧菌 生物学特性 实时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 MGB PCR定量检测水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9
20
作者 麻丽丹 王殿夫 +1 位作者 巴中华 李春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03-307,共5页
建立采用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法快速定量检测水产品中沙门氏菌。根据沙门氏菌fimY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建立Taqman MGB实时PCR定量检测体系。采用本方法对24株共14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和17株与沙门氏菌亲缘关系比较近... 建立采用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法快速定量检测水产品中沙门氏菌。根据沙门氏菌fimY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建立Taqman MGB实时PCR定量检测体系。采用本方法对24株共14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和17株与沙门氏菌亲缘关系比较近,以及在样品中能同时存在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菌株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所有的沙门氏菌菌株结果均为阳性,而非沙门氏菌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反应特异性为100%。本方法的纯菌最低检测低限为13CFU/ml,样品江瑶贝和蚬子肉中添加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低限为130CFU/ml;香螺肉中添加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低限为1300CFU/ml。定量关系式为y=-3.381418lnx+45.115715,R2=0.964878。整个实验2h即可完成,可应用于水产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定量检测 沙门氏菌 fimY基因 TAQMAN MGB探针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