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BSA-seq技术定位花生种皮颜色基因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恩琪
殷祥贞
+7 位作者
甄萍萍
姜骁
潘丽娟
陈娜
许静
赵旭红
梁成伟
迟晓元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花生种皮颜色是花生重要性状,同时种皮颜色和黄酮类化合物例如花青素的含量有着密切关联。定位与种皮颜色相关的基因对培育和开发新品种,提高花生营养成分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紫色种皮花生‘T371’和粉色种皮花生‘T34’为亲本进行杂...
花生种皮颜色是花生重要性状,同时种皮颜色和黄酮类化合物例如花青素的含量有着密切关联。定位与种皮颜色相关的基因对培育和开发新品种,提高花生营养成分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紫色种皮花生‘T371’和粉色种皮花生‘T34’为亲本进行杂交并构建F_2分离群体。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亲本和分离群体中获得了312.96 G高质量的Clean Reads数据,采用BSA-seq方法定位到1个SNPs和InDels关联区域交集,区间长度为7.61 Mb,位于12号染色体上,区间内有675个基因,其中非同义突变基因14个,移码突变基因3个。根据基因注释结果推测arahy.AFLD8J、arahy.26781N、arahy.YQ76T0、arahy.1KM4NQ、arahy.X3FWT9可能是调控种皮颜色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为挖掘花生种皮颜色遗传相关基因和开发新品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BSA-seq
种皮颜色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2
作者
宋弦弦
甄萍萍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85-86,103,共3页
北方春季有效积温不足、多干旱、多风,对玉米出苗、苗期生长及产量影响很大。发展覆膜栽培技术是促进北方春玉米丰产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覆膜栽培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原理,并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品种选择、覆膜播种、放苗、...
北方春季有效积温不足、多干旱、多风,对玉米出苗、苗期生长及产量影响很大。发展覆膜栽培技术是促进北方春玉米丰产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覆膜栽培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原理,并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品种选择、覆膜播种、放苗、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对春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大垄双行
覆膜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植株性状、产量和纯收益影响
3
作者
柳金伟
李庆方
+1 位作者
王淑红
王文文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2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植株性状、产量和纯收益影响,筛选出适宜山东地区常见夏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以夏玉米品种先玉335、登海618和登海605为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6.6、6.9×10^(4)、7.2×10^(4)、7.5×10^(4)、7.8...
为研究不同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植株性状、产量和纯收益影响,筛选出适宜山东地区常见夏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以夏玉米品种先玉335、登海618和登海605为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6.6、6.9×10^(4)、7.2×10^(4)、7.5×10^(4)、7.8×10^(4)株·hm^(-2)),分析3个夏玉米品种植株性状、最大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产量性状和纯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10^(4)~7.8×10^(4)株·hm^(-2)密度内,种植密度对品种生育期没有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秃顶长度、空秆率、倒伏率均呈加大趋势,穗粒数和穗质量呈降低趋势。随密度的增加,先玉335最大叶面积呈降低趋势,产量增加幅度较小,适合相对稀植,适宜种植密度为7.2×10^(4)株·hm^(-2)左右;而登海618和登海605呈增加趋势,产量增加幅度较大,适宜密植,种植密度为7.5×10^(4)~7.8×10^(4)株·hm^(-2)左右。先玉335超过适宜密度后,穗粒数降低,抗倒伏能力差,增产增效不明显;登海618和登海605虽然随着种植密度提高,纯收益增加,但登海618增加幅度高于登海605。在适宜的相同种植密度下,登海618比登海605增产634.5~651.0 kg·hm^(-2),增效1332.45~1367.10元·hm^(-2),并且两者收益差异显著。在相同管理投入情况下,3个品种之间纯收益表现为登海618>登海605>先玉335。综上,先玉335适宜种植密度为7.2×10^(4)株·hm^(-2)左右,而登海618和登海605适宜种植密度为7.5×10^(4)~7.8×10^(4)株·hm^(-2)左右。因此,应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合理密植、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户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夏玉米
植株性状
产量
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夏玉米密植产量提升的分析
4
作者
郑洪兵
赵洪梅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玉米种植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因此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提升玉米产量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夏玉米是临邑县主要经济农作物,为确保夏玉米产量应采取增加栽培密度,并做好配套田间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山东省夏玉米干...
玉米种植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因此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提升玉米产量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夏玉米是临邑县主要经济农作物,为确保夏玉米产量应采取增加栽培密度,并做好配套田间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山东省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倒伏的影响,得出了密植条件下夏玉米产量提升机制,即在6.00~8.2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增加穗数增多而增加了夏玉米产量,而且夏玉米未发生倒伏。提出在临邑县从事夏玉米生产时,推荐密度为8.25×10^(4)株·hm^(-2),施氮量为360kg·hm^(-2)。通过合理密植、配施化肥、化控等农艺措施能够实现夏玉米高产,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夏玉米
种植密度
干物质
产量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扬花到成熟期管理措施
5
作者
甄萍萍
宋弦弦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105-107,共3页
结合生产实际和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从灌浆水浇灌、倒伏预防、根外追肥、病虫害防治、干热风预防、适时收获等方面对小麦扬花到成熟期的管理措施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业种植专业户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小麦
扬花期
成熟期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被引量:
14
6
作者
温延臣
孔少华
+3 位作者
赵同凯
徐久凯
林治安
李志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42-46,共5页
为充分发挥和挖掘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地资源潜力,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绿色改良、优化粮经饲作物三元种植结构,2017—2018年度在东营市农高区盐碱地种植10个耐盐牧草、4种经济作物和2种粮食作物进行耐盐作物筛选。结果从中选出在...
为充分发挥和挖掘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地资源潜力,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绿色改良、优化粮经饲作物三元种植结构,2017—2018年度在东营市农高区盐碱地种植10个耐盐牧草、4种经济作物和2种粮食作物进行耐盐作物筛选。结果从中选出在全盐含量2~4g/kg的中度盐渍土上表现较好的耐盐作物有苜蓿(中苜1号)、高丹草、蛋白桑、二月兰、毛叶苕子、冬牧70黑麦共6个牧草品种和甜高粱、棉花、油葵、油菜4种经济作物。这10个耐盐作物均可在该地区种植利用,并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加快盐碱地的修复改良,为盐碱地资源高效开发、种植业结构优化布局提供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耐盐作物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密度及其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孔少华
王淑红
+6 位作者
薛登峰
王尽松
刘吉银
林治安
田昌玉
高士路
温延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87-90,共4页
播期和密度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5个播期(9月26日,10月2日,10月8日,10月14日和10月20日)和3种栽培密度(120万,240万和360万·hm^-2)及其互作对冬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
播期和密度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5个播期(9月26日,10月2日,10月8日,10月14日和10月20日)和3种栽培密度(120万,240万和360万·hm^-2)及其互作对冬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的产量均随着播期前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0月2日播种的平均产量最高;且以240万·hm^-2处理最高,为9613.5kg·hm^-2,显著高于其它密度处理。公顷穗数最高值出现在9月26日—10月2日播种的处理,最小值均出现在10月20日播种的处理,在其处理下,密度为360万,240万,120万·hm^-2的公顷穗数分别为513.0万穗,487.5万穗和399.0万穗·hm^-2,分别比10月2日播种的减少了118.5万穗,123.0万穗和177.0万穗·hm^-2。播期和密度对济麦22的千粒质量也具有显著影响,千粒质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2日播种,密度为120万·hm^-2的处理,为42.7g,3种密度的最低值均出现在播期10月20日的处理。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对冬小麦产量、公顷穗数和千粒质量影响最大的均为播期。以上研究表明,冬小麦品种(济麦22)在该地区的推荐播期为10月2日左右,适宜播量为240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SA-seq技术定位花生种皮颜色基因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恩琪
殷祥贞
甄萍萍
姜骁
潘丽娟
陈娜
许静
赵旭红
梁成伟
迟晓元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2A02008-3)
泰山学者工程(tsqn202312292)
+5 种基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QC172,ZR2023QC146)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2022LZGC007)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2022TZXD00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3F2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齐鲁农科英才工程(创新类)。
文摘
花生种皮颜色是花生重要性状,同时种皮颜色和黄酮类化合物例如花青素的含量有着密切关联。定位与种皮颜色相关的基因对培育和开发新品种,提高花生营养成分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紫色种皮花生‘T371’和粉色种皮花生‘T34’为亲本进行杂交并构建F_2分离群体。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亲本和分离群体中获得了312.96 G高质量的Clean Reads数据,采用BSA-seq方法定位到1个SNPs和InDels关联区域交集,区间长度为7.61 Mb,位于12号染色体上,区间内有675个基因,其中非同义突变基因14个,移码突变基因3个。根据基因注释结果推测arahy.AFLD8J、arahy.26781N、arahy.YQ76T0、arahy.1KM4NQ、arahy.X3FWT9可能是调控种皮颜色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为挖掘花生种皮颜色遗传相关基因和开发新品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花生
BSA-seq
种皮颜色
基因定位
Keywords
peanut
BSA-seq
testa color
gene mapping
分类号
Q343.17 [生物学—遗传学]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2
作者
宋弦弦
甄萍萍
机构
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85-86,103,共3页
文摘
北方春季有效积温不足、多干旱、多风,对玉米出苗、苗期生长及产量影响很大。发展覆膜栽培技术是促进北方春玉米丰产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覆膜栽培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原理,并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品种选择、覆膜播种、放苗、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对春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春玉米
大垄双行
覆膜栽培
技术要点
Keywords
Spring maize
Two row with big ridge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points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植株性状、产量和纯收益影响
3
作者
柳金伟
李庆方
王淑红
王文文
机构
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泗水县
农业
技术推广
中心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22,共6页
文摘
为研究不同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植株性状、产量和纯收益影响,筛选出适宜山东地区常见夏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以夏玉米品种先玉335、登海618和登海605为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6.6、6.9×10^(4)、7.2×10^(4)、7.5×10^(4)、7.8×10^(4)株·hm^(-2)),分析3个夏玉米品种植株性状、最大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产量性状和纯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10^(4)~7.8×10^(4)株·hm^(-2)密度内,种植密度对品种生育期没有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秃顶长度、空秆率、倒伏率均呈加大趋势,穗粒数和穗质量呈降低趋势。随密度的增加,先玉335最大叶面积呈降低趋势,产量增加幅度较小,适合相对稀植,适宜种植密度为7.2×10^(4)株·hm^(-2)左右;而登海618和登海605呈增加趋势,产量增加幅度较大,适宜密植,种植密度为7.5×10^(4)~7.8×10^(4)株·hm^(-2)左右。先玉335超过适宜密度后,穗粒数降低,抗倒伏能力差,增产增效不明显;登海618和登海605虽然随着种植密度提高,纯收益增加,但登海618增加幅度高于登海605。在适宜的相同种植密度下,登海618比登海605增产634.5~651.0 kg·hm^(-2),增效1332.45~1367.10元·hm^(-2),并且两者收益差异显著。在相同管理投入情况下,3个品种之间纯收益表现为登海618>登海605>先玉335。综上,先玉335适宜种植密度为7.2×10^(4)株·hm^(-2)左右,而登海618和登海605适宜种植密度为7.5×10^(4)~7.8×10^(4)株·hm^(-2)左右。因此,应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合理密植、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户收入。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夏玉米
植株性状
产量
纯收益
Keywords
planting density
summer maize
plant traits
yield
net income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夏玉米密植产量提升的分析
4
作者
郑洪兵
赵洪梅
机构
吉林省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山东省
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种植方式优化及作物丰产高效机制”(项目编号:2016YFD0300204)。
文摘
玉米种植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因此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提升玉米产量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夏玉米是临邑县主要经济农作物,为确保夏玉米产量应采取增加栽培密度,并做好配套田间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山东省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倒伏的影响,得出了密植条件下夏玉米产量提升机制,即在6.00~8.2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增加穗数增多而增加了夏玉米产量,而且夏玉米未发生倒伏。提出在临邑县从事夏玉米生产时,推荐密度为8.25×10^(4)株·hm^(-2),施氮量为360kg·hm^(-2)。通过合理密植、配施化肥、化控等农艺措施能够实现夏玉米高产,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东省
夏玉米
种植密度
干物质
产量
倒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扬花到成熟期管理措施
5
作者
甄萍萍
宋弦弦
机构
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105-107,共3页
文摘
结合生产实际和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从灌浆水浇灌、倒伏预防、根外追肥、病虫害防治、干热风预防、适时收获等方面对小麦扬花到成熟期的管理措施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业种植专业户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小麦
扬花期
成熟期
栽培管理
Keywords
Wheat
Flowering stage
Maturity
Cultivation management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被引量:
14
6
作者
温延臣
孔少华
赵同凯
徐久凯
林治安
李志杰
机构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
农业
区划研究所
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德州市
农业
科学研究院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42-46,共5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关键技术)项目“盐碱地粮经饲绿色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CYJS05A01-4)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实验站(CARS-03-2-25)
文摘
为充分发挥和挖掘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地资源潜力,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绿色改良、优化粮经饲作物三元种植结构,2017—2018年度在东营市农高区盐碱地种植10个耐盐牧草、4种经济作物和2种粮食作物进行耐盐作物筛选。结果从中选出在全盐含量2~4g/kg的中度盐渍土上表现较好的耐盐作物有苜蓿(中苜1号)、高丹草、蛋白桑、二月兰、毛叶苕子、冬牧70黑麦共6个牧草品种和甜高粱、棉花、油葵、油菜4种经济作物。这10个耐盐作物均可在该地区种植利用,并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加快盐碱地的修复改良,为盐碱地资源高效开发、种植业结构优化布局提供支撑依据。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耐盐作物
筛选
Key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Saline-alkali soil
Salt-tolerant crop
Screening
分类号
S5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密度及其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孔少华
王淑红
薛登峰
王尽松
刘吉银
林治安
田昌玉
高士路
温延臣
机构
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
农业
区划研究所
德州市
农业
农村局
临邑县
孟寺镇农技站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87-90,共4页
基金
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综合实验站资助(CARS-03-2-25)
文摘
播期和密度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5个播期(9月26日,10月2日,10月8日,10月14日和10月20日)和3种栽培密度(120万,240万和360万·hm^-2)及其互作对冬小麦(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的产量均随着播期前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0月2日播种的平均产量最高;且以240万·hm^-2处理最高,为9613.5kg·hm^-2,显著高于其它密度处理。公顷穗数最高值出现在9月26日—10月2日播种的处理,最小值均出现在10月20日播种的处理,在其处理下,密度为360万,240万,120万·hm^-2的公顷穗数分别为513.0万穗,487.5万穗和399.0万穗·hm^-2,分别比10月2日播种的减少了118.5万穗,123.0万穗和177.0万穗·hm^-2。播期和密度对济麦22的千粒质量也具有显著影响,千粒质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2日播种,密度为120万·hm^-2的处理,为42.7g,3种密度的最低值均出现在播期10月20日的处理。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对冬小麦产量、公顷穗数和千粒质量影响最大的均为播期。以上研究表明,冬小麦品种(济麦22)在该地区的推荐播期为10月2日左右,适宜播量为240万·hm^-2。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产量
Keywords
sowing date
density
yield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BSA-seq技术定位花生种皮颜色基因
王恩琪
殷祥贞
甄萍萍
姜骁
潘丽娟
陈娜
许静
赵旭红
梁成伟
迟晓元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春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宋弦弦
甄萍萍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植株性状、产量和纯收益影响
柳金伟
李庆方
王淑红
王文文
《天津农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东省夏玉米密植产量提升的分析
郑洪兵
赵洪梅
《农业与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麦扬花到成熟期管理措施
甄萍萍
宋弦弦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温延臣
孔少华
赵同凯
徐久凯
林治安
李志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播期、密度及其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孔少华
王淑红
薛登峰
王尽松
刘吉银
林治安
田昌玉
高士路
温延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