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蜚蠊提取部位灌胃给药对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雨生 张俊 +5 位作者 杜雯雯 杨志斌 沈咏梅 孙敏哲 巫秀美 肖怀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3,I0019,共6页
目的研究蜚蠊提取物PABA2对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兔结肠抗原致敏联合醋酸建立大鼠UC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炎宁及PABA2高、中、低剂量药物,连续给药14 d,... 目的研究蜚蠊提取物PABA2对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兔结肠抗原致敏联合醋酸建立大鼠UC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炎宁及PABA2高、中、低剂量药物,连续给药14 d,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病理组织学评分(H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8、IL-17、CRP、IgG、IFN-γ及结肠中MPO、EGF、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ABA2各剂量组具有降低大鼠DAI评分、CDMI评分和HS评分的趋势,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中高剂量组降低明显(P<0.01);PABA2各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血清中IL-8、IL-17、CRP、IFN-γ、IgG及结肠组织中TNF-α、MPO等炎性因子的表达(P<0.01或P<0.05),增加血清中IL-4的表达及结肠组织中EGF的含量(P<0.01)。结论 PABA2对慢性UC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相关因子IL-8、IL-17、CRP、IFN-γ、TNF-α、IgG、MPO的表达,上调IL-4、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提取物 PABA2 溃疡性结肠炎 异体抗原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