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叶早杨梅在临海市的引种表现
1
作者 陈昊东 陈彩香 +1 位作者 颜丽菊 朱安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大叶早是福建省漳州市的一个杨梅种质。2009年从浮宫镇引入接穗小苗嫁接,2010年定植于临海市小芝镇溪下村省级杨梅种质资源圃。2014年开始投产后调查发现,大叶早在该资源圃成熟最早,并且树势强健、结果性能好、抗病性强,其异地高接后代... 大叶早是福建省漳州市的一个杨梅种质。2009年从浮宫镇引入接穗小苗嫁接,2010年定植于临海市小芝镇溪下村省级杨梅种质资源圃。2014年开始投产后调查发现,大叶早在该资源圃成熟最早,并且树势强健、结果性能好、抗病性强,其异地高接后代性状稳定。通过连续7年观察,成熟期比荸荠种早5~8 d,果实单果重极显著大于荸荠种杨梅;与当地最早成熟的杨梅种质临海早野比较,成熟期提早3~4 d,且果实含酸量极显著降低,可作为临海市杨梅早熟品种适当推广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大叶早 引种 高接换种 浙江临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海市松材线虫病松林不同除治方式的群落自然演替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孙薇 俞金健 +2 位作者 楼炉焕 丁凯 童再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7,共8页
以浙江省临海市感染松材线虫病后松树皆伐和择伐两种除治方式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记录试验样地植被种类、乔木树高与胸径以及乔木幼树、灌木与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分析除治迹地自然演替林分的结构、优势种和演替特征。... 以浙江省临海市感染松材线虫病后松树皆伐和择伐两种除治方式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记录试验样地植被种类、乔木树高与胸径以及乔木幼树、灌木与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分析除治迹地自然演替林分的结构、优势种和演替特征。结果显示:(1)皆伐样地乔木层、下木层与灌草层共有植物24种,择伐样地共有42种,两类样地的乔木层树高均呈近正态分布,胸径呈“J型分布”。(2)皆伐样地马尔可夫模型(Margalef)指数4.037,择伐样地6.761。林分结构呈类似自然林的聚集分布,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原马尾松林。(3)皆伐样地已演替为枫香和朴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马尾松消失,下木层优势种为朴树,预测该林分将长期为落叶阔叶林;择伐样地马尾松仍为乔木层的优势种,伴生枫香和樟树等阔叶树种,下木层优势种为白栎,预测现存的针阔混交林将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基于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林分自然恢复慢、林相残破、生态经济价值低等问题,提出需依据林分演替方向选择彩色珍贵树种进行补植更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迹地更新 森林结构 森林演替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稻米糠油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秦玉川 徐新快 +5 位作者 王衍彬 王丽玲 贺亮 方茹 程俊文 钱华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147,共8页
分别对江南地区栽培较广的3个山稻品种进行了米糠含油率、脂肪酸组成、不皂化物含量与组成、-谷维素含量的分析,并与水稻和旱稻米糠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个山稻品种米糠含油率均高于水稻和旱稻,最高的是山稻18号,含油率达(23.08±... 分别对江南地区栽培较广的3个山稻品种进行了米糠含油率、脂肪酸组成、不皂化物含量与组成、-谷维素含量的分析,并与水稻和旱稻米糠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个山稻品种米糠含油率均高于水稻和旱稻,最高的是山稻18号,含油率达(23.08±2.20)%;脂肪酸组成最丰富的是山稻14号,共检出14种脂肪酸,必需脂肪酸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山稻5号,仅次于旱稻,达35.83%,最低的是14号,为28.31%;米糠油不皂化物中含量最高的是甾醇类化合物,3个山稻品种中植物甾醇质量分数均超过总不皂化物的50%;山稻18号角鲨烯含量最高,仅次于旱稻,达1168.91mg/kg;5种米糠油中γ-谷维素含量从高到底分别为山稻18号、山稻5号、旱稻、山稻14号和水稻,γ-谷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0.74±0.08)、(18.26±0.08)、(16.68±0.88)、(14.72±0.31)、(12.61±0.11)mg/g,5个品种间γ-谷维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山稻米糠含油率较高,脂肪酸组成丰富,油中植物甾醇和γ-谷维素等含量均高于传统栽培的水稻和旱稻,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食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稻 米糠油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日本荚蒾果实总三萜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常超 蔡海莺 +4 位作者 陈瑞达 刘畅 赵敏洁 孙蓉 陈献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0-97,共8页
为高效提取日本荚蒾果实中总三萜,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和响应面分析联用方法得到最优提取方案,并分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12.5(g/m 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74 min的工艺条件下总三萜得率为9.07%,与模... 为高效提取日本荚蒾果实中总三萜,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和响应面分析联用方法得到最优提取方案,并分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12.5(g/m 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74 min的工艺条件下总三萜得率为9.07%,与模型预测值9.16%有良好的拟合性。4个因素影响日本荚蒾中总三萜提取率的顺序为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自由基清除率随总三萜质量浓度增加有所升高并趋于稳定,总三萜质量浓度提高到2.5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稳定在89%,ABTS+自由基清除率稳定在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荚蒾果实 总三萜 超声辅助提取 工艺优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干施药后黄山松体内甲维盐含量检测及残留动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孙薇 张立华 +1 位作者 王勇军 陈安良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83-87,共5页
注干施药技术是一种主动预防松材线虫病的技术。研究选取了浙江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注干施药方法明确了2.3%(W/V)甲维盐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注干施药1 a和2 a后黄山... 注干施药技术是一种主动预防松材线虫病的技术。研究选取了浙江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注干施药方法明确了2.3%(W/V)甲维盐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注干施药1 a和2 a后黄山松不同组织部位中的甲维盐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甲维盐注干施药对黄山松林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显著,连续2 a预防效果均达到100%;此外,建立了黄山松中甲维盐残留检测方法,枝干中甲维盐的添加回收率超过80%,针叶中甲维盐的添加回收率超过90%,甲维盐分析方法满足残留检测要求;注干后1 a,甲维盐在松树主干、侧枝及针叶中均维持着较高的残留浓度,其中在主干上的残留浓度最高处为29.95 mg·kg^(-1),在主干针叶中的残留浓度为8.46 mg·kg^(-1),第二年时,残留浓度降低,但在主干和侧枝内依然维持在1.00 mg·kg^(-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黄山松 甲维盐 注干施药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薇 周立峰 +1 位作者 陈静 胡加付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3期38-44,共7页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国际检疫性病害,在我国严重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截至目前,对松材线虫病国内外尚缺乏十分简便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围绕松材线虫本身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从...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国际检疫性病害,在我国严重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截至目前,对松材线虫病国内外尚缺乏十分简便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围绕松材线虫本身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从个体发育、生理代谢、遗传进化和行为学等方面总结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前沿和重点,为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理论基础研究和开发特异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 基础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坚娅 丁巧林 +2 位作者 李卓 陈利星 孙薇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进一步掌握台州市的古树名木资源,根据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资料,利用扩散系数、平均拥挤度、聚集(块)性指标、负二项分布K值、David&Moore丛生指标等多个空间分布格局指标,研究台州市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 为进一步掌握台州市的古树名木资源,根据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资料,利用扩散系数、平均拥挤度、聚集(块)性指标、负二项分布K值、David&Moore丛生指标等多个空间分布格局指标,研究台州市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台州市古树名木共有15668株,其中,古树有15654株,名木有14株,隶属56科117属194种;数量较多的树种为樟Cinnamomum camphora(3026株)、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2214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1928株)、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1463)株、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1325株)、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sinensis(1013株);从树龄结构看,树龄500 a以上的古树名木有562株,其中,树龄1000 a以上的有57株,最大树龄为1600年,树龄300~499 a的古树名木有1431株,树龄100~299 a的古树名木有13675株;按县级行政区域分,天台县有7134株,仙居县有4786株,临海市有1532株,黄岩区有982株,三门县有684株,温岭市有254株,玉环市有178株,椒江区有77株,路桥区有41株;就空间分布格局而言,台州市古树名木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呈聚集分布,且经度、纬度和海拔都对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空间分布格局 聚集分布 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