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符明联 原小燕 +7 位作者 汪铭 凌青 杨进成 贺斌 彭识 文和明 杨和团 李根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460,共6页
为配合杂交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集成云南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组织了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开展杂交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密度及磷肥用量3个因素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同时... 为配合杂交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集成云南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组织了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产区,开展杂交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地区、种植密度及磷肥用量3个因素极显著影响小区产量,同时各地区油菜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助于提高小区产量,但是过大的种植密度和磷肥用量有降低小区产量的趋势。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地区的最优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肥料用量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耐密植玉米新品种“佤玉2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如海 饶红杉 +3 位作者 刘金菊 李萍 板建娟 许文芳 《种子科技》 2025年第3期68-70,共3页
“佤玉20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自选自交系“临选2018—1×临选2016—1”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抗病、耐密植等特点,在海拔1000~2000 m区域可以种植,最适宜区域为海拔1200~1800 m。阐述了“佤玉20号”的选育过... “佤玉20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自选自交系“临选2018—1×临选2016—1”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抗病、耐密植等特点,在海拔1000~2000 m区域可以种植,最适宜区域为海拔1200~1800 m。阐述了“佤玉2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佤玉20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进明 贺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71-72,共2页
临沧市作为云南省油菜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平台的支持下,油菜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在阐述临沧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高产高效育苗移栽种植区和一般油菜种植区(直播、撒播)的生产经济效益进行... 临沧市作为云南省油菜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平台的支持下,油菜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在阐述临沧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高产高效育苗移栽种植区和一般油菜种植区(直播、撒播)的生产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临沧市油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产业 发展现状 经济效益 问题 对策 云南临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超高产区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世青 李家纳 +3 位作者 梁颖 符明联 李根哲 贺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2,共6页
以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在超高产区云南临沧和对照地重庆北碚(长江流域)产量形成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收获期云南临沧油菜株高低于重庆北碚,茎粗、光合效率、单株干质量、产量、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均极显... 以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在超高产区云南临沧和对照地重庆北碚(长江流域)产量形成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收获期云南临沧油菜株高低于重庆北碚,茎粗、光合效率、单株干质量、产量、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重庆北碚;经统计分析得出超高产油菜经济产量高主要是通过增加单株有效分枝数、一次分枝角果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来实现的.该研究可为油菜高产育种、栽培及代谢调控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境 甘蓝型油菜 超高产 差异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水稻品种选育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玉文 李如会 王安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09年第B11期44-47,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临沧市水稻栽培历史、分布区域及种植区划;回顾了水稻品种选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临沧市水稻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展水稻育种的条件和优势。提出加强优质香软米品种、加工型品种和糯稻品种的选育,加快高寒冷凉山... 简要介绍了临沧市水稻栽培历史、分布区域及种植区划;回顾了水稻品种选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临沧市水稻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展水稻育种的条件和优势。提出加强优质香软米品种、加工型品种和糯稻品种的选育,加快高寒冷凉山区水稻品种的育种速度是临沧市今后水稻品种的选育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选育 回顾 展望 临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小麦新品种“临麦15号”丰产稳产性比较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建芳 杨文智 沙云 《云南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52-54,共3页
利用云南省2年田麦区域性试验结果资料,采用多年多点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分析了小麦新品种临麦15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临麦15号与对照品种云选11-12产量达极显著差异;截距和相关系数2个稳定性参数及高稳系数... 利用云南省2年田麦区域性试验结果资料,采用多年多点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分析了小麦新品种临麦15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临麦15号与对照品种云选11-12产量达极显著差异;截距和相关系数2个稳定性参数及高稳系数均表明,临麦15号是一个丰产兼稳产的优良小麦新品种,适宜在云南省广泛推广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临麦15号 丰产性 稳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小麦生产回顾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沙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44-47,共4页
小麦是临沧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60万亩,占全市夏收粮豆作物播种面积的42.3%,总产占夏收粮豆作物总产的40.5%。通过回顾小麦生产历史,结合生态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认识、稳定面积,改善农业生产... 小麦是临沧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60万亩,占全市夏收粮豆作物播种面积的42.3%,总产占夏收粮豆作物总产的40.5%。通过回顾小麦生产历史,结合生态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认识、稳定面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加快良种选育和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加强栽培模式创新、提高耕作管理水平,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培育龙头企业提质增效,确保粮食安全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历史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志坤 王少安 杨向虎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83-86,共4页
在临沧市进行了14个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各品种的形态特征、抗逆性、丰产性等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154-65、云麦16Ⅰ4-4、凤16-6-15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建议进入生产试验,同时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玉米生产主要限制因素及育种对策
9
作者 陈宝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10-13,共4页
主要从自然、生物、品种选育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临沧市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了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育种对策,为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生产 限制因素 育种 问题 对策 临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10
作者 陈宝良 高迎春 《云南农业科技》 2009年第B11期124-128,共5页
随着玉米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玉米病虫害日趋严重,基层农技推广力量薄弱等矛盾的不断加剧,临沧市玉米生产面临新的一轮机遇与挑战。通过对临沧市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随着玉米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玉米病虫害日趋严重,基层农技推广力量薄弱等矛盾的不断加剧,临沧市玉米生产面临新的一轮机遇与挑战。通过对临沧市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面临的形势及任务等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现状 问题 对策 临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常用玉米自交系大斑病的抗性评价
11
作者 刘如海 饶红杉 李萍 《云南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43-44,共2页
文章通过2014-2016年连续3年对临沧市常用的213份玉米自交系大斑病进行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对玉米大斑病有抗性的材料占抗性评价材料的95.7%,感病材料仅占4.3%,说明目前临沧市常用的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的抗性较好,今后应加强利用抗... 文章通过2014-2016年连续3年对临沧市常用的213份玉米自交系大斑病进行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对玉米大斑病有抗性的材料占抗性评价材料的95.7%,感病材料仅占4.3%,说明目前临沧市常用的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的抗性较好,今后应加强利用抗玉米大斑病自交系材料的选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大斑病 抗性 临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临沧市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12
作者 李学智 《云南农业科技》 2009年第B11期137-139,共3页
根据农业部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临沧实际,简要分析了2005年以来临沧市玉米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和生产潜力、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临沧市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全市粮... 根据农业部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临沧实际,简要分析了2005年以来临沧市玉米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和生产潜力、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临沧市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发展 措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中海拔高肥力稻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13
作者 刘玉文 王耀伟 +3 位作者 李如会 王安东 杨云芬 袁家菊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S2期127-128,共2页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水稻叶龄模式与作物群体质量调控的基础上,集成水稻精确诊断与管理技术而形成的水稻栽培模式,它是通过精确定量播种量、移栽密度、氮肥的总量和前后施用比例,通过水肥的合理促控,使水稻的生长按照预先设计的"...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水稻叶龄模式与作物群体质量调控的基础上,集成水稻精确诊断与管理技术而形成的水稻栽培模式,它是通过精确定量播种量、移栽密度、氮肥的总量和前后施用比例,通过水肥的合理促控,使水稻的生长按照预先设计的"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模式生长,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同时通过栽培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稻区 秧苗素质 肥力 临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优质小麦生产现状与应对策略
14
作者 赵建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2期6-7,共2页
分析临沧市小麦生产发展现状,提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相应对策。
关键词 优质小麦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市玉米产业取得的成就及发展对策
15
作者 李学智 包丽琼 +1 位作者 张慧君 鲁强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S2期70-72,共3页
1"十一五"临沧市玉米产业取得的成就1.1玉米生产发展概况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邻普洱,北连大理,西接保山,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290.70 km,是一个彝、佤、傣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边疆贫困地区。全市国土面积2.40万km2,辖1区... 1"十一五"临沧市玉米产业取得的成就1.1玉米生产发展概况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邻普洱,北连大理,西接保山,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290.70 km,是一个彝、佤、傣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边疆贫困地区。全市国土面积2.40万km2,辖1区7县,总人口243.18万人,耕地面积23.36万hm2,其中旱地面积17.14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业 推广应用 临沧市 玉米高产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稻轮作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旱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朱海平 王耀伟 +5 位作者 欧阳怡平 李贵勇 李如会 田淑玲 李秉菊 杨从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探明高地力条件下旱直播水稻播种密度对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云南省冬马铃薯—水稻(以下简称“薯—稻”)轮作高地力土壤上进行田间试验,以超级杂交籼稻F优498为供试品种,设置行穴距30 cm×13 cm(CK)、30 cm... 【目的】探明高地力条件下旱直播水稻播种密度对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云南省冬马铃薯—水稻(以下简称“薯—稻”)轮作高地力土壤上进行田间试验,以超级杂交籼稻F优498为供试品种,设置行穴距30 cm×13 cm(CK)、30 cm×11 cm(D1)、30 cm×15 cm(D2)、30 cm×17 cm(D3)和30 cm×19 cm(D4)共5种播种密度,比较不同密度对出苗质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减小,有效穗数逐渐减少,单穴茎蘖数逐渐增加,每穗粒数显著增加,使总颖花量维持在4.4×10^(8)/hm^(2)以上。不同播种密度在维持适宜LAI的同时,随着播种密度的减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率增加,提高了收获指数,从而使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12.0 t/hm^(2)以上)。【结论】在薯—稻轮作模式下,将旱直播水稻播种密度调减至30 cm×19 cm,有利于齐穗后干物质的积累,增加每穗粒数,实现产量的稳定高效,并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直播 密度 产量 干物质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临玉1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如海 王玉田 +2 位作者 刘金菊 饶红杉 许文芳 《种子科技》 2024年第6期12-14,共3页
临玉11号是云南省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以自选自交系临选51为母本、临选2006-2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杂交种。对玉米新品种临玉11号的选育经过进行了说明,并结合其品种特征特性和当前的种植水平,... 临玉11号是云南省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以自选自交系临选51为母本、临选2006-2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杂交种。对玉米新品种临玉11号的选育经过进行了说明,并结合其品种特征特性和当前的种植水平,介绍了与品种相配套的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玉米新品种临玉11号种子生产,简要阐述了制种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适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2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向虎 沙云 +3 位作者 胡荟娟 杨志坤 王少安 王克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161-163,222,共4页
临麦23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以自选系材料07C211为母本、A12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70~2 140 m的旱地麦区种植。该品种耐寒、耐旱、抗倒伏,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具备广适、高产、抗逆... 临麦23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以自选系材料07C211为母本、A12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70~2 140 m的旱地麦区种植。该品种耐寒、耐旱、抗倒伏,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具备广适、高产、抗逆的典型特征。本文作者对临麦23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麦23 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逆大麦新品种临大麦6号
19
作者 杨向虎 沙云 +3 位作者 杨志坤 王少安 刘萍 陈萍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8期21-21,共1页
临大麦6号是云南省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逆大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属饲用型多棱大麦,春性。幼苗直立,分蘖力强,叶色绿,株型紧凑,株高96.2厘米,全生育期150天。长芒,籽粒纺锤形、黄色、... 临大麦6号是云南省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逆大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属饲用型多棱大麦,春性。幼苗直立,分蘖力强,叶色绿,株型紧凑,株高96.2厘米,全生育期150天。长芒,籽粒纺锤形、黄色、无花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新品种 非主要农作物 多棱大麦 分蘖力 春性 品种登记 农业科学研究所 饲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逆大麦新品种临大麦6号
20
作者 杨向虎 沙云 +3 位作者 杨志坤 王少安 刘萍 陈萍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0期33-35,共3页
临大麦6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大麦新品种,具备高产、抗逆性强的典型特征,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200~2 000 m的水田与旱地种植。介绍了临大麦6号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以期大范围推广种植此品种,推动我国大麦... 临大麦6号是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大麦新品种,具备高产、抗逆性强的典型特征,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200~2 000 m的水田与旱地种植。介绍了临大麦6号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以期大范围推广种植此品种,推动我国大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大麦6号 新品种 高产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