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透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慧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19-120,共2页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教育也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这已成为法学教育参与者的共识。尽管如此,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问...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教育也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这已成为法学教育参与者的共识。尽管如此,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高等学校加强和改善法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等法学教育 知识传授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多媒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学教育中的司法伦理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建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3-197,共5页
司法伦理是社会对司法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司法伦理对于实现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法学教育对司法伦理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因此,法学院校应充分认... 司法伦理是社会对司法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司法伦理对于实现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法学教育对司法伦理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因此,法学院校应充分认识司法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构建司法伦理教育内容体系,强化司法伦理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司法伦理 公正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经验及运作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士玲 宁纪太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93-93,96,共2页
山东省临沂专业批发市场的交易额在全国处于第三位,但是市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临沂市政府管理部门及市场投资开发者通过引进国际资本及管理理念来推动临沂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外资的介入大大提高了临沂批发市场的交易... 山东省临沂专业批发市场的交易额在全国处于第三位,但是市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临沂市政府管理部门及市场投资开发者通过引进国际资本及管理理念来推动临沂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外资的介入大大提高了临沂批发市场的交易环境及管理水平,也相应地提升了批发市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批发市场 物流 国际资本 临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1-32,共2页
法学教育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的紧控专业,这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开设法学专业的必然结果。多层次的办学,使法学教育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从招生到培养目标都各行其是,极大地影响了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到我国的统一法制建设。因此,国... 法学教育专业是国家教育部的紧控专业,这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开设法学专业的必然结果。多层次的办学,使法学教育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从招生到培养目标都各行其是,极大地影响了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到我国的统一法制建设。因此,国家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由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来承担,并根据国家的需要确定高等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模式 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阶层分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孔繁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6,共3页
农村阶层分化导致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多样化,需求和满足的矛盾加剧;相对稳定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裂痕日趋明显;阶层分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被剥夺感增强,社会公平感和满意度降低。这些结果都对农村和谐社会... 农村阶层分化导致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多样化,需求和满足的矛盾加剧;相对稳定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裂痕日趋明显;阶层分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被剥夺感增强,社会公平感和满意度降低。这些结果都对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了负面影响。消除这些影响要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处理好各阶层之间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坚持和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提高他们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阶层分化 和谐社会构建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择业的法律意识及培养 被引量:7
6
作者 姚建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58-59,共2页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形成了紧张的就业竞争.1999年我国有212万人进入高等院校,与1998年相比增加了67万,增长幅度达40%,而据权威部门通报,2003年全国就业岗位需求与2002年基本持平.人们看好的就业大省广东省的就业形势也很...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形成了紧张的就业竞争.1999年我国有212万人进入高等院校,与1998年相比增加了67万,增长幅度达40%,而据权威部门通报,2003年全国就业岗位需求与2002年基本持平.人们看好的就业大省广东省的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副省长谢强华在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关于就业和再就业专题上提出:"未来几年预计有148万人在广东就业,而广东每年能提供的新增岗位却只有70至75万人……"在择业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卷入了择业的劳动纠纷.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缺乏择业法律意识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大学生择业 政协九届一次会议 培养 1999年 1998年 2002年 2003年 高校扩招 就业形式 就业竞争 高等院校 增长幅度 岗位需求 就业形势 择业过程 劳动纠纷 广东省 再就业 副省长 国有 部门 权威 谢强 新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查理念法治化探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姚建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侦查理念是一个国家侦查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侦查行为的灵魂,它引导、支配和决定着侦查活动,决定着侦查行为及侦查效果,是侦查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侦查理念存在一系列问题,它缺乏程序理念和非法证据排除理念,缺乏法... 侦查理念是一个国家侦查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侦查行为的灵魂,它引导、支配和决定着侦查活动,决定着侦查行为及侦查效果,是侦查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侦查理念存在一系列问题,它缺乏程序理念和非法证据排除理念,缺乏法律之上理念、人权保障理念和法律监督理念,因此,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构建法治化的侦查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理念 法制化 人权保障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无讼”理念与现代“和谐”社会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文玲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111,共4页
中国古代的“无讼”理念蕴含了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根源,通过统治者制造“无讼”的舆论、司法官员处理纠纷、封建政权的支持、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播等途径得以产生。我们必须... 中国古代的“无讼”理念蕴含了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根源,通过统治者制造“无讼”的舆论、司法官员处理纠纷、封建政权的支持、古代文学作品的传播等途径得以产生。我们必须对“无讼”理念进行批判的继承,剔除其中的糟粕,吸收其合理的内核,为现代“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无讼”理念 产生根源 产生途径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孝伦理及其在汉代的变异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玲 咸鸿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8-101,共4页
The pre-Qin-Dynasty filial ethics is the basic Confucianist value creed established by Confucius and further supplemented by Mencius, Xuncius and other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e ruling classes reformed, and made u... The pre-Qin-Dynasty filial ethics is the basic Confucianist value creed established by Confucius and further supplemented by Mencius, Xuncius and other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e ruling classes reformed, and made use of it, and gradually legalized it, so that its connotations have greatly changed and, in many a respect, have deserted agains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pre-Qin-Dynasty Confucianists to become the very root of the foolish filial ethics in later 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儒家 孝伦理 汉代 变异 家庭伦理 国家政治伦理 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建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0-184,共5页
随着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产生于西方的刑事和解制度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机制被引入了我国的刑事诉讼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舶来制度,其价值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客观、全面、辨证地认识这一制度,才能趋利弊害... 随着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产生于西方的刑事和解制度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机制被引入了我国的刑事诉讼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舶来制度,其价值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客观、全面、辨证地认识这一制度,才能趋利弊害,构建我国本土色彩的刑事和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制度 价值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仁进道 以道成仁--孔子仁道观的理论特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勇 许家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仁与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前者指向个体内心主观的伦理、道德践履与精神修养,后者则指向外在客观的形上天道。二者之间乃是一种双向实现与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现实生活中个体的人伦践履与精神修养,可达成对形上天... 仁与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前者指向个体内心主观的伦理、道德践履与精神修养,后者则指向外在客观的形上天道。二者之间乃是一种双向实现与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现实生活中个体的人伦践履与精神修养,可达成对形上天道本体的证悟与体认;另一方面,个体对天道本体的这种体认,将会促进自身道德的完成充实和精神境界的跃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道与仁 以仁进道 以道成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衡与和谐:当前农村阶层关系政治整合论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繁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6,共3页
在农村社会持续分化和阶层、利益群体界限逐渐清晰的背景下,中国农村阶层关系出现了利益关系、合作关系、政治心理、有序流动等方面的失衡,这些问题增加了农村阶层关系紧张与冲突的风险,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农村阶层关系进行政治整合的必... 在农村社会持续分化和阶层、利益群体界限逐渐清晰的背景下,中国农村阶层关系出现了利益关系、合作关系、政治心理、有序流动等方面的失衡,这些问题增加了农村阶层关系紧张与冲突的风险,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农村阶层关系进行政治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阶层关系 农村利益结构 农民的政治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兰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00-101,共2页
伴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凸显出来。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芹丽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0,共4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统筹兼顾思想。毛泽东认为,统筹兼顾是一门领导艺术和必须学会的领导方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手段,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这一思想对当...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统筹兼顾思想。毛泽东认为,统筹兼顾是一门领导艺术和必须学会的领导方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手段,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这一思想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指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重点统筹兼顾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统筹兼顾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原著教学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繁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54-155,共2页
本文从结合原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原著被忽视的原因以及如何结合原著进行理论教学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校 教学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原著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社会加速转型期的目标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统仁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加速转型期 目标选择 和谐 经济社会发展 中等收入国家 社会发展进程 社会转型时期 低收入国家 结构转换 机制转轨 观念转变 利益调整 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 发展阶段 发展时期 稳定期 临界点 各国 黄金 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邓小平治理大西南城市失业的实践——以1949年—1952年的重庆为个案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玉卿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74-77,共4页
建国初期,重庆是全国失业现象最为严重的五大工商业城市之一。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以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大西南的失业治理,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强调以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突破口,兼以城市的工商业调整,以交通工程为纽带,逐步加强城乡... 建国初期,重庆是全国失业现象最为严重的五大工商业城市之一。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以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大西南的失业治理,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强调以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突破口,兼以城市的工商业调整,以交通工程为纽带,逐步加强城乡联系和城乡交流,创造就业机会,以治失业之本。同时,坚持失业救济与安置并举的思路,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失业治理,构建过渡性失业救济体系,有效地化解了失业风险,积累了丰富的失业治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失业治理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芹丽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农民教育思想。农民教育作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有效手段,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忽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遭遇的农民素质问题与之有很大关系。毛泽东农民教育的思想对当前新...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农民教育思想。农民教育作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有效手段,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忽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遭遇的农民素质问题与之有很大关系。毛泽东农民教育的思想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民教育 新农村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阶层分化后农民诉求表达的新变化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繁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农村阶层分化后农民诉求出现了表达的愿望空前强烈、表达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明显、表达的内容层次明显提升、表达得到回应的时间大大缩短等新变化。而目前我国农村的诉求表达机制远远不能适应农村阶层分化后诉求表达的新变化,必须从... 农村阶层分化后农民诉求出现了表达的愿望空前强烈、表达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明显、表达的内容层次明显提升、表达得到回应的时间大大缩短等新变化。而目前我国农村的诉求表达机制远远不能适应农村阶层分化后诉求表达的新变化,必须从疏通已有的诉求表达渠道、开通新的诉求表达渠道、减少诉求表达环节、实现诉求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方面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更好地适应各阶层诉求表达新变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阶层分化 诉求表达 变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道德法律化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洪秀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9,共3页
增强道德建设的实效性,要把道德规范的宣教化服和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结合起来,把褒扬和惩治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准则、规范,转化为现实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强有力的道德法规,为社会公众行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督... 增强道德建设的实效性,要把道德规范的宣教化服和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结合起来,把褒扬和惩治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准则、规范,转化为现实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强有力的道德法规,为社会公众行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督导。道德的法律化,是以他律的形式促动自律,以法制保障道德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目前我国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状况而言,道德法律化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法律化 道德建设 道德失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