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赵倩
应长江
+4 位作者
凌宏威
李树法
张婷
王佳鑫
李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66-1671,共6页
背景在成年人中有1/12的患者死亡可归因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脂、炎性因子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高血脂、高血糖、高炎性因子水平往往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纤维蛋白原...
背景在成年人中有1/12的患者死亡可归因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脂、炎性因子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高血脂、高血糖、高炎性因子水平往往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n=98)和胰岛素组(n=95)。所有患者继续以往的饮食、运动及口服药物。艾塞那肽组加用艾塞那肽同时胰岛素剂量暂减30%,以后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剂量。胰岛素组根据血糖水平单纯调节胰岛素剂量。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降糖效果及FIB、hs-CRP、IL-6、TNF-α的变化。同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炎性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及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塞那肽组HOMA-IR、hs-CRP、IL-6及TNF-α低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治疗后体质量、BMI、WC及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在艾塞那肽组,还是在胰岛素组,△FIB与△WC、△体质量、△BMI、△HOMA-IR呈正相关(r=0.269~0.423,P<0.05),△hs-CRP与△WC及△HOMA-IR呈正相关(r=0.223~0.515,P<0.05),△IL-6和△TNF-α与△WC呈正相关(r=0.215~0.379,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艾塞那肽组和胰岛素组,△BMI及△HOMA-IR是△FIB的影响因素,△WC是△hs-CRP、△IL-6及△TNF-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与胰岛素加量相当,但可减低患者体质量、BMI、WC,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亚临床炎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艾塞那肽
胰岛素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赵倩
应长江
凌宏威
李树法
张婷
王佳鑫
李伟
机构
徐州医
科
大学附属
医院
内分泌
科
徐州医
科
大学临床学院
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南京鼓楼
医院
集团宿迁市
人民医院
内分泌
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66-167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0694)。
文摘
背景在成年人中有1/12的患者死亡可归因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脂、炎性因子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高血脂、高血糖、高炎性因子水平往往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n=98)和胰岛素组(n=95)。所有患者继续以往的饮食、运动及口服药物。艾塞那肽组加用艾塞那肽同时胰岛素剂量暂减30%,以后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剂量。胰岛素组根据血糖水平单纯调节胰岛素剂量。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降糖效果及FIB、hs-CRP、IL-6、TNF-α的变化。同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炎性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及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塞那肽组HOMA-IR、hs-CRP、IL-6及TNF-α低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治疗后体质量、BMI、WC及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在艾塞那肽组,还是在胰岛素组,△FIB与△WC、△体质量、△BMI、△HOMA-IR呈正相关(r=0.269~0.423,P<0.05),△hs-CRP与△WC及△HOMA-IR呈正相关(r=0.223~0.515,P<0.05),△IL-6和△TNF-α与△WC呈正相关(r=0.215~0.379,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艾塞那肽组和胰岛素组,△BMI及△HOMA-IR是△FIB的影响因素,△WC是△hs-CRP、△IL-6及△TNF-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与胰岛素加量相当,但可减低患者体质量、BMI、WC,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亚临床炎性指标。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艾塞那肽
胰岛素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Exenatide
Insulin
Fibrinogen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Interleukin-6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分类号
R587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赵倩
应长江
凌宏威
李树法
张婷
王佳鑫
李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