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冬酰胺酶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佃富 方瑞艳 马德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探讨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um,ASP)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68例,分为CHOP方案治疗组(CHOP组)34例和门冬酰胺酶联合CHOP方案治疗组(ASP+... 目的:探讨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um,ASP)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68例,分为CHOP方案治疗组(CHOP组)34例和门冬酰胺酶联合CHOP方案治疗组(ASP+CHOP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CHOP组CR+PR 16例,治疗总有效率47.06%;ASP+CHOP组CR+PR 24例,治疗总有效率70.58%;后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前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86,P<0.05)。CHOP组患者平均PFS时间为24.7个月,ASP+CHOP组患者平均PFS时间为47.5个月,后者长于前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和发热,Ⅰ-Ⅱ级和Ⅲ-Ⅳ级血细胞减少性贫血发生率在ASP+CHOP组均比CHOP组高(P<0.05),ASP+CHOP组患者Ⅰ-Ⅱ度发热及白蛋白降低发生率均较CHOP组高(P<0.05)。ASP+CHOP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治疗较CHOP组组高(P<0.05),6例发生过敏反应,1例侵袭性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发生血淀粉酶升高、1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但因疾病进展快速致一般情况差,未能耐受后续化疗而早期死亡。3例患者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ASP+CHOP组2例发生Ⅱ度血肌酐升高,CHOP组中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门冬酰胺酶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CHOP方案 门冬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