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实质强化程度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风险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亚利 于瑞晓 +1 位作者 于永鹏 白家赫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术后CT平扫脑实质强化程度预测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及兰陵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 目的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术后CT平扫脑实质强化程度预测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及兰陵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即刻头颅CT显示的造影剂外渗情况评估脑实质强化程度,分为脑实质无或轻度强化组和中重度强化组,术后24~36 h行头颅CT评估HT情况。比较两组HT发生率,探讨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CT平扫脑实质强化程度与HT的关系。另外,根据术前CTP结果,比较中重度强化组术前梗死侧和健侧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梗死侧相对PS(relative PS,rPS)的差异。结果共纳入30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CT显示脑实质中重度强化组14例,发生HT者7例(50.0%);无或轻度强化组16例,发生HT者1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中重度强化组患者梗死侧PS值高于健侧[2.99(2.90~3.10)mL/(100 g·min)vs 2.00(1.97~2.33)mL/(100 g·min),P=0.01],中重度强化组梗死侧rPS高于无或轻度强化组(1.44±0.28 vs 1.10±0.07,P=0.01)。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CT显示的脑实质强化程度可能是预测HT的一种直观有效的影像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出血转化 血脑屏障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