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焦化工业管控对临汾夏季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氧污染的影响
1
作者
宁一
胡君
+4 位作者
孙洁亚
褚旸晰
段丽琴
陈炫
薛志钢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在2022年臭氧(O_(3))污染频发期的5—8月,临汾市强化了焦化管控。为了解焦化管控对市区O_(3)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影响,对比了2021年5—8月(管控前)与2022年5—8月(管控后)O_(3)及其前体物VOCs的变化。结果表明:(1)2022年临汾市O_(3)...
在2022年臭氧(O_(3))污染频发期的5—8月,临汾市强化了焦化管控。为了解焦化管控对市区O_(3)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影响,对比了2021年5—8月(管控前)与2022年5—8月(管控后)O_(3)及其前体物VOCs的变化。结果表明:(1)2022年临汾市O_(3)年评价值为179μg/m^(3),较2021年下降9.1%。管控后VOCs为(54.69±24.94)μg/m^(3),较管控前下降14.0%;烷烃、烯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和卤代烃均下降,其中OVOC降幅最大为44.9%。(2)2022年焦化源和机动车排放是临汾市环境VOCs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27%和18%。(3)夜间焦化工业的排放是市区VOCs浓度在6:00—9:00出现高值的重要原因。管控后臭氧生成潜势较管控前下降了18.8%。(4)临汾市O_(3)生成对VOCs敏感,在2022年增强VOCs污染管控后对VOCs更敏感。未来逐步深入氮氧化物减排后,预计临汾市O_(3)敏感性会向过渡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市
臭氧
焦化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汾市臭氧污染时期VOCs来源解析研究
2
作者
段丽琴
吴雨彤
刘保双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2,共15页
本文通过基于光化学年龄的参数方法,估算了山西临汾市2021年4月18日~7月31日在线监测的VOCs初始体积分数数据,矫正其光化学损耗影响;然后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了其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临汾市环境总VOCs(TVOCs)的平...
本文通过基于光化学年龄的参数方法,估算了山西临汾市2021年4月18日~7月31日在线监测的VOCs初始体积分数数据,矫正其光化学损耗影响;然后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了其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临汾市环境总VOCs(T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17.1×10^(-9);其中白天TVOCs的平均初始体积分数为27.2×10^(-9),其化学损耗达到10.6×10^(-9),化学损耗率约为39.0%.相比与其它VOCs类别,烯烃化学损耗率最高(66.0%),其中异戊二烯(3.16×10^(-9))、1,3-丁二烯(1.27×10^(-9))和乙烯(1.19×10^(-9))的化学损耗明显高于其它物种.臭氧污染时期TVOCs化学损耗达到15.1×10^(-9),是非臭氧污染时期的1.6倍.臭氧污染时期烯烃的化学损耗率最高(81.7%),其中异戊二烯、1,3-丁二烯、反-2-丁烯和反-2-戊烯的化学损耗分别达到5.05×10^(-9)、1.85×10^(-9)、1.59×10^(-9)和1.10×10^(-9),显著高于其它物种.基于初始体积分数的PMF来源解析(IC-PMF)结果发现,石化相关企业排放(36.4%)、天然气(17.2%)、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12.9%)、汽油车排放(9.6%)、液化石油气(8.6%)、植物排放(8.6%)和燃烧源(6.7%)是研究期间临汾市环境VOCs的主要贡献源类.相比于基于观测体积分数的PMF解析结果(OC-PMF),植物排放贡献被低估了83.3%,其被低估量明显高于其它源类;其次是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以及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分别被低估了22.2%和19.7%.同时,IC-PMF结果表明臭氧污染期间贡献较高的源类是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和植物排放,分别达到24.1%和21.7%.基于IC-PMF的解析结果,利用臭氧生成潜势(OFP)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石化相关企业排放是臭氧生成潜势(OFP)最高的贡献源类,其对总OFP贡献率达到50.7%,其次为植物排放以及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其对总OF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4.8%和10.4%;其中臭氧污染期间对于OFP的贡献较高的源类为植物排放和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分别达到52.6%和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光化学损耗
初始体积分数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戴有学
薛志刚
+2 位作者
郭小莹
卫甜
段丽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6-176,共11页
该文研究了2018年12月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重点分析了重污染天气气象成因和污染物积累传输特征。重污染期间临汾市高层为平直偏西环流,低层为西南气流,冷空气势力较弱,湿度较大,风力较小,有利于静稳天气形成。08时在900 ...
该文研究了2018年12月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重点分析了重污染天气气象成因和污染物积累传输特征。重污染期间临汾市高层为平直偏西环流,低层为西南气流,冷空气势力较弱,湿度较大,风力较小,有利于静稳天气形成。08时在900 hPa到850 hPa上有逆温层出现,有利于近地层污染颗粒物的堆积和水汽积聚。地面市区相对湿度适中50%~70%、风速均<2 m/s、偏南风频率为53%,有利于将南部的污染物输送到市区。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包括几轮污染物积累-达到峰值-逐渐扩散的过程,整体主要受本地污染物积累的影响,期间在16日、17日、19日和21日凌晨左右的时段,在风力作用下存在浮尘传输、沉降过程。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源等一次排放源的累积导致了前期污染发生,二次源是污染后期的主要贡献源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稳天气
后向轨迹
消光系数
空气质量遥感
颗粒物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焦化工业管控对临汾夏季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氧污染的影响
1
作者
宁一
胡君
孙洁亚
褚旸晰
段丽琴
陈炫
薛志钢
机构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中环天合(北京)
环境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临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基金
临汾市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综合解决方案研究项目(No.DQGG202111)。
文摘
在2022年臭氧(O_(3))污染频发期的5—8月,临汾市强化了焦化管控。为了解焦化管控对市区O_(3)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影响,对比了2021年5—8月(管控前)与2022年5—8月(管控后)O_(3)及其前体物VOCs的变化。结果表明:(1)2022年临汾市O_(3)年评价值为179μg/m^(3),较2021年下降9.1%。管控后VOCs为(54.69±24.94)μg/m^(3),较管控前下降14.0%;烷烃、烯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和卤代烃均下降,其中OVOC降幅最大为44.9%。(2)2022年焦化源和机动车排放是临汾市环境VOCs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27%和18%。(3)夜间焦化工业的排放是市区VOCs浓度在6:00—9:00出现高值的重要原因。管控后臭氧生成潜势较管控前下降了18.8%。(4)临汾市O_(3)生成对VOCs敏感,在2022年增强VOCs污染管控后对VOCs更敏感。未来逐步深入氮氧化物减排后,预计临汾市O_(3)敏感性会向过渡区转变。
关键词
临汾市
臭氧
焦化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敏感性分析
Keywords
Linfen City
O_(3)
coking
VOCs
source analysis
sensitivity analysis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8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汾市臭氧污染时期VOCs来源解析研究
2
作者
段丽琴
吴雨彤
刘保双
机构
山西省
临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南开大学
环境
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2,共1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705801)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面上项目(42177085)。
文摘
本文通过基于光化学年龄的参数方法,估算了山西临汾市2021年4月18日~7月31日在线监测的VOCs初始体积分数数据,矫正其光化学损耗影响;然后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了其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临汾市环境总VOCs(T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17.1×10^(-9);其中白天TVOCs的平均初始体积分数为27.2×10^(-9),其化学损耗达到10.6×10^(-9),化学损耗率约为39.0%.相比与其它VOCs类别,烯烃化学损耗率最高(66.0%),其中异戊二烯(3.16×10^(-9))、1,3-丁二烯(1.27×10^(-9))和乙烯(1.19×10^(-9))的化学损耗明显高于其它物种.臭氧污染时期TVOCs化学损耗达到15.1×10^(-9),是非臭氧污染时期的1.6倍.臭氧污染时期烯烃的化学损耗率最高(81.7%),其中异戊二烯、1,3-丁二烯、反-2-丁烯和反-2-戊烯的化学损耗分别达到5.05×10^(-9)、1.85×10^(-9)、1.59×10^(-9)和1.10×10^(-9),显著高于其它物种.基于初始体积分数的PMF来源解析(IC-PMF)结果发现,石化相关企业排放(36.4%)、天然气(17.2%)、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12.9%)、汽油车排放(9.6%)、液化石油气(8.6%)、植物排放(8.6%)和燃烧源(6.7%)是研究期间临汾市环境VOCs的主要贡献源类.相比于基于观测体积分数的PMF解析结果(OC-PMF),植物排放贡献被低估了83.3%,其被低估量明显高于其它源类;其次是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以及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分别被低估了22.2%和19.7%.同时,IC-PMF结果表明臭氧污染期间贡献较高的源类是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和植物排放,分别达到24.1%和21.7%.基于IC-PMF的解析结果,利用臭氧生成潜势(OFP)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石化相关企业排放是臭氧生成潜势(OFP)最高的贡献源类,其对总OFP贡献率达到50.7%,其次为植物排放以及柴油车排放和溶剂使用混合源,其对总OF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4.8%和10.4%;其中臭氧污染期间对于OFP的贡献较高的源类为植物排放和石化相关企业排放,分别达到52.6%和27.8%.
关键词
临汾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光化学损耗
初始体积分数
源解析
Keywords
Linfe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photochemical loss
initial volume mixing ratio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戴有学
薛志刚
郭小莹
卫甜
段丽琴
机构
山西省
临汾
市气象局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
临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6-176,共11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7-011)
国家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GJDQGG-2018-05-31)
文摘
该文研究了2018年12月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重点分析了重污染天气气象成因和污染物积累传输特征。重污染期间临汾市高层为平直偏西环流,低层为西南气流,冷空气势力较弱,湿度较大,风力较小,有利于静稳天气形成。08时在900 hPa到850 hPa上有逆温层出现,有利于近地层污染颗粒物的堆积和水汽积聚。地面市区相对湿度适中50%~70%、风速均<2 m/s、偏南风频率为53%,有利于将南部的污染物输送到市区。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包括几轮污染物积累-达到峰值-逐渐扩散的过程,整体主要受本地污染物积累的影响,期间在16日、17日、19日和21日凌晨左右的时段,在风力作用下存在浮尘传输、沉降过程。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源等一次排放源的累积导致了前期污染发生,二次源是污染后期的主要贡献源类。
关键词
静稳天气
后向轨迹
消光系数
空气质量遥感
颗粒物化学组分
Keywords
stable weather
backward trajectory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ir quality remote sen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焦化工业管控对临汾夏季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氧污染的影响
宁一
胡君
孙洁亚
褚旸晰
段丽琴
陈炫
薛志钢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临汾市臭氧污染时期VOCs来源解析研究
段丽琴
吴雨彤
刘保双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戴有学
薛志刚
郭小莹
卫甜
段丽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