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的降水酸度及其化学组分的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42-47,共6页
本文对1984年6月—1986年12月期间监测到的大气本底污染资料中的降水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区域性大气本底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逐年增加,酸雨频率逐年增大。本文还分析了酸雨形成与风的关系。对比分析了梅雨和非梅雨、雷...
本文对1984年6月—1986年12月期间监测到的大气本底污染资料中的降水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区域性大气本底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逐年增加,酸雨频率逐年增大。本文还分析了酸雨形成与风的关系。对比分析了梅雨和非梅雨、雷雨和非雷雨的降水酸度差异。对本区降水的化学组分分析表明,大气中氯离子对降水酸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本底污染
降水
酸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安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季节变化
被引量:
21
2
作者
张养梅
颜鹏
+4 位作者
杨东贞
王淑凤
汤洁
俞向明
马千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5-644,共10页
分别利用碳成分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获取浙江省I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质量浓度、离子与碳成分特性,并对不同粒径气溶胶成分分布特点作了较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质量浓度、可溶性离子浓度...
分别利用碳成分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获取浙江省I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质量浓度、离子与碳成分特性,并对不同粒径气溶胶成分分布特点作了较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质量浓度、可溶性离子浓度以及碳成分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整个尺度范围内,气溶胶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点为春季浓度最高,达到534μg/m^2;冬季次之,质量浓度为117.21μg/m^3;夏季浓度最低,平均为65.7μg/m^3;秋季质量浓度98.6μg/m^3。可溶性离子成分在气溶胶中所占比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夏季最高为49.4%,春季最低为11.3%。硫酸根离子SO4^2-和氨根离子NH4^+和硝酸根离子NO3^-3种离子浓度之和约占离子总量的75%~83%。受温度影响,硝酸根离子NO3^-浓度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夏季平均浓度为1.7μg/m^3,冬季平均浓度为11.5μg/m^3,是夏季浓度的6.8倍。碳浓度分布特点显示,气溶胶中元素碳浓度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有机碳浓度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粒度分布特点也非常明显。四季中粒径小于11μm(PM11)的气溶胶均占气溶胶总量的90%以上,粒径小于2.1μm(PM21)的气溶胶占到气溶胶总量的53%以上。可溶性离子在粒径小于2.1μm气溶胶颗粒中,以硫酸根离子、氨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为主。碳成分尺度分布特征为颗粒越小,有机碳及元素碳浓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质量浓度
离子
碳
尺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3年夏季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
19
3
作者
颜鹏
张养梅
+4 位作者
杨东贞
汤洁
于晓岚
程红兵
俞向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0-987,共8页
文中利用2003年夏季在浙江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资料,分析了临安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点及主要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初步结果显示,该期间临安气溶胶主要以粒径小于2.1μm的细粒子为主,约占总质量浓度的66%,其...
文中利用2003年夏季在浙江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资料,分析了临安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点及主要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初步结果显示,该期间临安气溶胶主要以粒径小于2.1μm的细粒子为主,约占总质量浓度的66%,其中粒径小于0.65μm的粒子可达总质量浓度的50%,远高于其他各级尺度段上的粒子浓度。与质量浓度分布相似,可溶性无机离子成分主要集中在粒径小于2.1μm(记为PM2.1)的细粒子中,PM2.1粒子中可溶性无机离子约占所有尺度段(包括所有5级)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88%。其中粒径小于0.65μm的亚微米粒子中的离子质量浓度是细粒子的主要部分,占所有尺度段上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77%。SO42-,NH4+和K+是PM2.1中决定性的离子成分。相关分析和离子平衡表明,PM2.1中SO42-与NH4+和K+有很高的相关,在粒径小于0.65μm的亚微米粒子中,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主要为(NH4)2SO4,由气-粒转化产生;而在粒径为0.65~2.1μm尺度段,Nss-SO42-除(NH4)2SO4外,可能还有K2SO4,Na2SO4等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离子成分
尺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条件下大气透明度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
2
4
作者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0-14,共5页
对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条件下的大气透明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波长的大气透明度变化特点大体相同,年变化中5、9两月的大气透明度较小,1、7、12叁月较大。各波长中以778nm大气透明度最高,368nm最低。在影响...
对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条件下的大气透明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波长的大气透明度变化特点大体相同,年变化中5、9两月的大气透明度较小,1、7、12叁月较大。各波长中以778nm大气透明度最高,368nm最低。在影响大气透明度的因素中,气溶胶粒子的衰减作用最大。三波长(368nm、5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大气透明度
太阳辐射
气溶胶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安地区强酸雨的特点
被引量:
9
5
作者
洪盛茂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对1985年至1994年监测的强酸雨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一般酸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地的一般酸雨出现较为频繁;强酸雨出现增多;四季中强酸雨频率各不相同,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强酸雨的酸沉降量正在逐年增加;强酸...
本文对1985年至1994年监测的强酸雨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一般酸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地的一般酸雨出现较为频繁;强酸雨出现增多;四季中强酸雨频率各不相同,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强酸雨的酸沉降量正在逐年增加;强酸雨的电导率较高,电导率和pH间呈现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强酸雨的降水量一般较小,并与pH间显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酸沉降
相关性
临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东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
1
6
作者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6,54,共4页
分析了1993年12月至1994年11月的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并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了大气臭氧总量的年变化、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总量的年变化中有双峰特征,它的日变化则以中午时较高,早晚较低;季节变...
分析了1993年12月至1994年11月的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并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了大气臭氧总量的年变化、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总量的年变化中有双峰特征,它的日变化则以中午时较高,早晚较低;季节变化以春季高,冬季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臭氧总量
直射光
天顶光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的对比
被引量:
2
7
作者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13,共5页
分析了1985—1991一年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资料。结果表明,降雪的酸雪频率各年均有不同,但都比同季中降雨的酸雨频率低;降雪酸度也比降雨低;降雪中弱酸性的酸雪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4成;在酸雪中酸度值与电导率...
分析了1985—1991一年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资料。结果表明,降雪的酸雪频率各年均有不同,但都比同季中降雨的酸雨频率低;降雪酸度也比降雨低;降雪中弱酸性的酸雪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4成;在酸雪中酸度值与电导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分析降雪的化学组份发现,降雪中SO2-4含量越来越高,Cl-含量呈下降趋势。阳离子中以NH+4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雪
酸雨
酸度
电导率
化学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的降水酸度及其化学组分的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洪盛茂
机构
浙江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42-47,共6页
文摘
本文对1984年6月—1986年12月期间监测到的大气本底污染资料中的降水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区域性大气本底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逐年增加,酸雨频率逐年增大。本文还分析了酸雨形成与风的关系。对比分析了梅雨和非梅雨、雷雨和非雷雨的降水酸度差异。对本区降水的化学组分分析表明,大气中氯离子对降水酸度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大气本底污染
降水
酸度
化学成分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安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季节变化
被引量:
21
2
作者
张养梅
颜鹏
杨东贞
王淑凤
汤洁
俞向明
马千里
机构
中国
气
象科学研究院中国
气
象局
大气
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
气
象局
大气
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5-644,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我国大陆大气本底基准研究"项目(2001DIA10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美在中国长江三角洲一个发展中城市复合体协作研究计划"(40121120827)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对气溶胶区域分布的影响"(40375040)
中国气象局2006年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6-2)共同资助
文摘
分别利用碳成分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获取浙江省I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质量浓度、离子与碳成分特性,并对不同粒径气溶胶成分分布特点作了较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质量浓度、可溶性离子浓度以及碳成分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整个尺度范围内,气溶胶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点为春季浓度最高,达到534μg/m^2;冬季次之,质量浓度为117.21μg/m^3;夏季浓度最低,平均为65.7μg/m^3;秋季质量浓度98.6μg/m^3。可溶性离子成分在气溶胶中所占比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夏季最高为49.4%,春季最低为11.3%。硫酸根离子SO4^2-和氨根离子NH4^+和硝酸根离子NO3^-3种离子浓度之和约占离子总量的75%~83%。受温度影响,硝酸根离子NO3^-浓度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夏季平均浓度为1.7μg/m^3,冬季平均浓度为11.5μg/m^3,是夏季浓度的6.8倍。碳浓度分布特点显示,气溶胶中元素碳浓度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有机碳浓度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粒度分布特点也非常明显。四季中粒径小于11μm(PM11)的气溶胶均占气溶胶总量的90%以上,粒径小于2.1μm(PM21)的气溶胶占到气溶胶总量的53%以上。可溶性离子在粒径小于2.1μm气溶胶颗粒中,以硫酸根离子、氨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为主。碳成分尺度分布特征为颗粒越小,有机碳及元素碳浓度越高。
关键词
气溶胶
质量浓度
离子
碳
尺度分布
Keywords
aerosol
mass concentration
ion
carbon
siz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3年夏季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
19
3
作者
颜鹏
张养梅
杨东贞
汤洁
于晓岚
程红兵
俞向明
机构
北京大学
大气
科学系
中国
气
象科学研究院
气
候与环境研究所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0-987,共8页
基金
科技部项目"大陆大气本底监测"(2001DIA10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0121120827)
文摘
文中利用2003年夏季在浙江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资料,分析了临安的气溶胶质量浓度、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点及主要离子间的相互关系。初步结果显示,该期间临安气溶胶主要以粒径小于2.1μm的细粒子为主,约占总质量浓度的66%,其中粒径小于0.65μm的粒子可达总质量浓度的50%,远高于其他各级尺度段上的粒子浓度。与质量浓度分布相似,可溶性无机离子成分主要集中在粒径小于2.1μm(记为PM2.1)的细粒子中,PM2.1粒子中可溶性无机离子约占所有尺度段(包括所有5级)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88%。其中粒径小于0.65μm的亚微米粒子中的离子质量浓度是细粒子的主要部分,占所有尺度段上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77%。SO42-,NH4+和K+是PM2.1中决定性的离子成分。相关分析和离子平衡表明,PM2.1中SO42-与NH4+和K+有很高的相关,在粒径小于0.65μm的亚微米粒子中,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主要为(NH4)2SO4,由气-粒转化产生;而在粒径为0.65~2.1μm尺度段,Nss-SO42-除(NH4)2SO4外,可能还有K2SO4,Na2SO4等存在。
关键词
气溶胶
离子成分
尺度分布
Keywords
Aerosol Ionic components Size distributions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条件下大气透明度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
2
4
作者
洪盛茂
机构
浙江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0-14,共5页
文摘
对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条件下的大气透明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波长的大气透明度变化特点大体相同,年变化中5、9两月的大气透明度较小,1、7、12叁月较大。各波长中以778nm大气透明度最高,368nm最低。在影响大气透明度的因素中,气溶胶粒子的衰减作用最大。三波长(368nm、500nm。
关键词
华东地区
大气透明度
太阳辐射
气溶胶粒子
Keywords
atmospheric transparecy solar radiation aerosol particle attenua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安地区强酸雨的特点
被引量:
9
5
作者
洪盛茂
机构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8,共8页
文摘
本文对1985年至1994年监测的强酸雨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一般酸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地的一般酸雨出现较为频繁;强酸雨出现增多;四季中强酸雨频率各不相同,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强酸雨的酸沉降量正在逐年增加;强酸雨的电导率较高,电导率和pH间呈现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强酸雨的降水量一般较小,并与pH间显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酸雨
酸沉降
相关性
临安地区
Keywords
strong acid rain common acid rain acidic deposition relationship
分类号
X5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东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
1
6
作者
洪盛茂
机构
浙江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6,54,共4页
文摘
分析了1993年12月至1994年11月的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并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了大气臭氧总量的年变化、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总量的年变化中有双峰特征,它的日变化则以中午时较高,早晚较低;季节变化以春季高,冬季低。
关键词
大气
臭氧总量
直射光
天顶光
臭氧
Keywords
total ozone direct sun zenith sky
分类号
P421.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的对比
被引量:
2
7
作者
洪盛茂
机构
浙江省
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13,共5页
文摘
分析了1985—1991一年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资料。结果表明,降雪的酸雪频率各年均有不同,但都比同季中降雨的酸雨频率低;降雪酸度也比降雨低;降雪中弱酸性的酸雪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4成;在酸雪中酸度值与电导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分析降雪的化学组份发现,降雪中SO2-4含量越来越高,Cl-含量呈下降趋势。阳离子中以NH+4为主。
关键词
酸雪
酸雨
酸度
电导率
化学成份
Keywords
cid snow chemical component acid rain acidity conductivity
分类号
X5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的降水酸度及其化学组分的分析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临安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季节变化
张养梅
颜鹏
杨东贞
王淑凤
汤洁
俞向明
马千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03年夏季临安地区大气气溶胶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特征
颜鹏
张养梅
杨东贞
汤洁
于晓岚
程红兵
俞向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条件下大气透明度的变化特点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临安地区强酸雨的特点
洪盛茂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华东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点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的对比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