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系)在临夏州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6
1
作者 唐黎葵 杨霞 +3 位作者 王平生 赵万千 郭永录 韩宏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9-20,共2页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引进的8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256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农艺性状好,折合产量3 3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0.45%;品系33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2.99%。两品种(系)与对照青...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引进的8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256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农艺性状好,折合产量3 3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0.45%;品系33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2.99%。两品种(系)与对照青杂5号的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品种 引种表现 临夏州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高寒阴湿区甘蓝型春油菜播期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平生 杨霞 +3 位作者 唐黎葵 韩宏 郭永录 赵万千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进行的春油菜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的最佳播期为3月11—17日,3月11日播种的油菜籽折合产量为4 416.8 kg/hm2,单株角果数为162.9个,千粒重为4.26 g;菌核病发病率为3.3%、病情指数3.3。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播期 高寒阴湿区 临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蚕8号在高寒阴湿区适宜密度与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克旺 崔仲开 +2 位作者 杨淑霞 康学莲 马春仙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23-25,共3页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临蚕8号的密度与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临蚕8号最佳种植密度为16.5万株/hm2,最优施肥量为施N 51.0 kg/hm2、P2O5 114.75 kg/hm2,在该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下,蚕豆生育期适中,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产量高,为5 250.0 kg/hm2。
关键词 临蚕8号 种植密度 施肥量 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州冷凉地区紫叶矮樱栽培和苗木繁育技术
4
作者 马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12期35-35,64,共2页
介绍了临夏州冷凉地区紫叶矮樱栽培和苗木繁育技术,包括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物候期、栽植地的选择、土水肥管理、越冬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繁育等内容,以期为临夏州冷凉地区紫叶矮樱栽培和苗木繁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临夏州 冷凉地区 紫叶矮樱 栽培 苗木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州冷凉地区红叶小檗栽培和苗木繁育技术
5
作者 马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13期41-42,共2页
作者简要的介绍了临夏州的自然环境、红叶小檗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物候期,并根据临夏州的自然环境,从播种、扦插、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红叶小檗在冷凉地区的栽培和苗木繁育技术。
关键词 红叶小檗 栽培 苗木繁育 临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阴湿区甘蓝型春油菜膜侧沟播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6
作者 王平生 韩宏 +1 位作者 郭永录 杨小荣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8-10,共3页
以甘蓝型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为指示品种,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进行了春油菜膜侧沟播N、P、K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限制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春油菜产量的养分因子从大到小顺序为N、P、K。N、P、K配施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有一定改善。膜侧沟播... 以甘蓝型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为指示品种,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进行了春油菜膜侧沟播N、P、K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限制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春油菜产量的养分因子从大到小顺序为N、P、K。N、P、K配施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有一定改善。膜侧沟播春油菜施农家肥30 t/hm2、N 120 kg/hm2、P2O5 90 kg/hm2、K2O 30 kg/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4 315.5 kg/hm2,较不施肥增产1 111.5 kg/hm2,增产率3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春油菜 膜侧沟播 平衡施肥 效应 临夏州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筋小麦新品种——临麦39号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添梅 雷红萍 +3 位作者 喇晓萍 房涛 白小娟 黎天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临麦39号是2007年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临麦33号为母本、98211为父本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20006。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全生育期106 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 d。幼苗直立... 临麦39号是2007年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临麦33号为母本、98211为父本选育出的春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20006。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全生育期106 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 d。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8 cm,旗叶上举,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呈卵圆形,饱满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筋小麦 临夏州 春性 特征特性 抗倒性 春小麦新品种 旗叶 饱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阴湿区甘蓝型双低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密度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唐黎葵 杨霞 +3 位作者 王平生 赵万千 郭永录 韩宏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25-26,共2页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进行了甘蓝型双低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27.0万株/hm2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3 905.6 kg/hm2。
关键词 春油菜 青杂5号 密度试验 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阴湿区春油菜种植模式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黎葵 杨霞 +3 位作者 王平生 赵万千 郭永录 韩宏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23-24,共2页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试验观察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春油菜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以起垄覆膜膜侧沟播模式产量最高,为4 292.3 kg/hm2,较平作沟播模式增产38.63%;农艺性状均较平作沟播模式表现好,经济性状除千粒重较对照稍低外,单株角...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试验观察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春油菜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以起垄覆膜膜侧沟播模式产量最高,为4 292.3 kg/hm2,较平作沟播模式增产38.63%;农艺性状均较平作沟播模式表现好,经济性状除千粒重较对照稍低外,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均为最多。此种植模式可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重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种植模式 性状 产量 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7号
10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2 位作者 苏月琴 雷红萍 喇晓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4-1264,共1页
临麦37号(原品系代号06-066-12)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农作物育种所以辽春6号为母本,以临麦3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南繁北育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90003。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育种 农业科学院 临夏回族自治州 南繁北育 优质高产 临麦32 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蚕8号地膜种植密度效应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云 赵克旺 +2 位作者 郭青范 崔仲开 赵万千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14-16,共3页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临蚕8号在全膜平作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0 cm,窄行距20 cm)条件下设7.5万株/hm2、10.5万株/hm2、13.5万株/hm2、16.5万株/hm2、19.5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6.5万株/hm2时,临蚕8号产量最高,为5 8...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临蚕8号在全膜平作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0 cm,窄行距20 cm)条件下设7.5万株/hm2、10.5万株/hm2、13.5万株/hm2、16.5万株/hm2、19.5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6.5万株/hm2时,临蚕8号产量最高,为5 833.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蚕8号 地膜种植 密度 高寒阴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8号
12
作者 魏添梅 李永平 +2 位作者 苏月琴 喇晓萍 雷红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1-911,共1页
临麦38号(原代号06-43)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贵农22号为母本、972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4。1特征特性临麦38号... 临麦38号(原代号06-43)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贵农22号为母本、972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4。1特征特性临麦38号春性,全生育期106d,比对照陇春23号晚熟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 农业科学院 春性 特征特性 临夏回族自治州 高产优质 全生育期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蚕豆一膜两用栽培技术
13
作者 邓玉芳 李小宇 +5 位作者 汪兰英 常琳燕 马进华 赵小林 马玉华 覃志江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46-48,共3页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属温带半干旱气候,为农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地带。全区总耕地面积14.5万hm^2,年均气温6.3℃,最高32.5℃,最低-27.8℃;
关键词 一膜两用 临夏回族自治州 技术 栽培 蚕豆 玉米 半干旱气候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