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十四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马彩萍 祝瑶 +10 位作者 刘红道 周光斌 许秋 林龙华 柴霁芸 侯杰 孙宏飞 杜素素 范翠龙 夏利宁 张万江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74-4085,共12页
旨在了解我国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的流行特征和耐药情况。本研究对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河南的病死猪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RNA测序和kmt基因鉴定,利用荚膜分型、脂多糖基因型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 旨在了解我国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的流行特征和耐药情况。本研究对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河南的病死猪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16S rRNA测序和kmt基因鉴定,利用荚膜分型、脂多糖基因型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方法对Pm进行分型;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Pm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Illumina PE 150对细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ResFinder数据库分析细菌的耐药基因,最后通过小鼠致病性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毒力。结果显示,分离菌在血平板上形成表面光滑、湿润、中央微凸、半透明的菌落;革兰染色可见呈红色、球状或短杆状的细菌;共获得34株Pm,荚膜A型19株(占55.88%),荚膜D型14株(占41.18%)和荚膜F型1株(2.94%);脂多糖基因型L3有8株,脂多糖基因型L6有26株。MLST分析得到8个MLST型,ST11为优势基因型,占比为35.29%。可将Pm分为21个PFGE谱型,菌株间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耐药性结果显示,34株Pm对多黏菌素B、四环素、氟苯尼考、氯霉素、头孢噻呋、环丙沙星、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8.23%、35.29%、23.53%、14.71%、11.76%、8.82%、2.94%,对庆大霉素不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8株Pm携带9种耐药基因,分别为tet(B)、tet(C)、tet(L)、floR、aadA14、sul2、aph(6)-Id、aph(3″)-Ib和aph(3′)-Ia。Pm荚膜A型菌株毒力强于荚膜D型菌株,经腹腔注射31.5 CFU·mL^(-1) PmA1菌株后的试验组小鼠死亡率为100%。综上表明,34株猪源Pm中流行血清型为荚膜A型和D型,MLST型为ST11,荚膜A型菌株毒力较荚膜D型菌株强,且PFGE分型表明菌株间存在多样性,本研究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疫苗研发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荚膜分型 MLST分型 PFGE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扇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
作者 黄星瑜 张亚 +5 位作者 朱安繁 黄小龙 刘毅 孙玉平 叶祖鹏 汪咏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8期42-47,101,共7页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2年的田间试验,共设置羽扇豆还田(M)和施氮(N)2种施肥方式,其中M处理设置羽扇豆还田量0、18.0 t/hm^(2)共2个水平,N处理设置0、90、135、180、225、270 kg/hm^(2)共6个水平,分析了羽扇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2年的田间试验,共设置羽扇豆还田(M)和施氮(N)2种施肥方式,其中M处理设置羽扇豆还田量0、18.0 t/hm^(2)共2个水平,N处理设置0、90、135、180、225、270 kg/hm^(2)共6个水平,分析了羽扇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羽扇豆还田后,水稻的有效穗数、总粒数和千粒重均得到了提高,羽扇豆还田18 t/hm^(2)配施135 kg/hm^(2)氮肥(MN135)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MN0(CK2)处理提高25.6%~34.0%。羽扇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MN135处理的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分别较CK2分别提高35.4%~90.2%、31.4%~39.1%和10.6%~15.0%。综合考虑,羽扇豆还田18 t/hm^(2)配施氮肥135 kg/hm2为最优搭配组合,可作为水稻持续稳产丰产与土壤养分提升的推荐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 绿肥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麒麟西瓜大棚土壤障碍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3
作者 孙玉平 黄立敏 +6 位作者 林敏 张亚 汪咏 何小林 朱安繁 黄星瑜 刘毅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30-132,共3页
麒麟西瓜是分宜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通过大棚避雨栽培。本文作者系统分析了麒麟西瓜大棚土壤存在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土传病害、盐害、板结、酸化、养分失调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本地、实操性较强的防治措施,强调多措并举和综合... 麒麟西瓜是分宜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通过大棚避雨栽培。本文作者系统分析了麒麟西瓜大棚土壤存在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土传病害、盐害、板结、酸化、养分失调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本地、实操性较强的防治措施,强调多措并举和综合施策,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以期改良麒麟西瓜大棚土壤,推动该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西瓜 大棚 土壤障碍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敏 吴敬芳 +7 位作者 黄星瑜 熊清华 李乐林 李文强 黄艳娟 汪咏 张亚 刘淑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以水稻品种中早31为试材,开展了2年的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9个不同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T_(1)处理);优化施肥(T_(2)处理);磷、钾含量不变,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分别为15%、30%、45%和60%(T_(3)~T_(6)处理);磷、钾含量增多,氮肥替代... 以水稻品种中早31为试材,开展了2年的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9个不同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T_(1)处理);优化施肥(T_(2)处理);磷、钾含量不变,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分别为15%、30%、45%和60%(T_(3)~T_(6)处理);磷、钾含量增多,氮肥替代比例分别为15%和30%(T_(7)~T_(8)处理)。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方面,有机肥替代氮肥和氮替代处理(T_(3)、T_(8)处理)的湿谷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T_(1)、T_(2)处理);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水稻淀粉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T_(8)处理最高;各处理之间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中T_(7)处理最高,T_(6)处理最低;在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pH值等方面,各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有机肥替代氮肥处理能够明显提升水稻的产量,其中30%氮肥替代比例的处理效果较好,能够促进养分的吸收利用,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仍需进一步试验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替代氮肥 土壤养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