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江中下游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计勇 张洁 +1 位作者 孙晓秋 麻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9-513,共5页
对2010年12月与2011年7月赣江中下游各监测断面中浮游动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赣江中下游浮游动物有4类41种;种类最多的是轮虫类,共计7科15属25种,占总数的60.98%;枝角类5科6属7种,占17.07%;桡足类与原生动物占... 对2010年12月与2011年7月赣江中下游各监测断面中浮游动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赣江中下游浮游动物有4类41种;种类最多的是轮虫类,共计7科15属25种,占总数的60.98%;枝角类5科6属7种,占17.07%;桡足类与原生动物占21.95%。时间分布上浮游动物丰度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密度变动范围为100~522个/L,其中丰水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与原生动物密度分别占浮游动物密度的61.7%,11.4%,18.9%与7.8%;枯水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与原生动物密度分别占浮游动物密度的65.3%,9.5%,16.0%与9.1%。浮游动物密度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特点,最大值出现在4号监测点新干,最小值出现在10号监测点赣州。赣江中下游浮游动物数量结构主要由轮虫和桡足类组成,生物量结构则主要由桡足类和枝角类组成。生物多样性及水质综合评价为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浮游动物 生物多样性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HP法的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模糊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梁翔 朱积军 +2 位作者 罗优 简鸿福 吕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1,共5页
运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对蓄滞洪区进行评价时易陷入判断矩阵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采用构建三标度(-1,0,1)矩阵的改进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个层次、1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期对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丰城市... 运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对蓄滞洪区进行评价时易陷入判断矩阵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采用构建三标度(-1,0,1)矩阵的改进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个层次、1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期对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丰城市清丰山溪蓄滞洪区为例开展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清丰山溪蓄滞洪区2012~2016年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一般,其中,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和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等因素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随着人口的增加呈不断恶化的趋势;各区域内经济各项指标的差异发展,造成了蓄滞洪区内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蓄滞洪区 模糊综合评价 改进的AHP法 防洪工程 清丰山溪流域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