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侯兵 李红缘 +1 位作者 余凤龙 张爱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4,共14页
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 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和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体现在4个方面,生产要素更加关注文献典籍与乡土文化中的饮食元素的挖掘与利用,生产场域从传统的限定性场域向着规模化场域及多元化场域转变,生产模式在技术和流程两个层面呈现出由厨房生产技术向舞台化炫技表演以及多场景技术组合递进的特征,结构形态旨在实现内容生产、符号生产和媒介生产三者的协调统一;2)旅游对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形成重要影响,受到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的共同作用,进而形成生产主体响应机制、地方文化创新发展机制、文旅消费提质牵引机制以及主客协商机制等四重驱动机制;3)在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博弈中,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串联起各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利用生产资料,有机整合文化资源,这为文化生产理论提供另一种解释和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地方饮食文化 生产转向 特征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何而食?——旅游者饮食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凤龙 徐羽可 +1 位作者 侯兵 徐留倩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6,共19页
旅游情境下饮食及其消费所呈现和折射的价值意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然而,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当代饮食实践相比,我国饮食与旅游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加强。旅游者的饮食动机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 旅游情境下饮食及其消费所呈现和折射的价值意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然而,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当代饮食实践相比,我国饮食与旅游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加强。旅游者的饮食动机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或饮食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探讨饮食与旅游关系的重要视角。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研、访谈、网络评论文本等数据和方法,选择长沙和扬州两个典型饮食消费场所,通过两个阶段研究,解读旅游者饮食动机的结构特征,构建影响旅游者饮食动机的解释框架。研究显示,旅游情境下游客饮食动机呈现一个由感官吸引、文化体验、社交分享与身心愉悦组成的四维度结构。基于饮食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被细分为美食旅游家、随性美食旅游者与普通美食旅游者,不同旅游者的饮食动机存在主体差异和消费场景差异,但其基本结构也保持相对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味道”为核心的感官吸引是饮食动机的基础维度。旅游者饮食动机的形成与激发受旅游者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叠加影响,是旅游者文化价值观、饮食需求和消费场景嵌入个体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饮食动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及其个体差异和时空差异。旅游者饮食动机研究为理解旅游者饮食行为和目的地美食营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旅游 饮食动机 味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面团对面团特性及冷冻生坯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沈东强 王兴奔 +4 位作者 赵雯静 韩文 吴丹枫 姚鑫淼 陈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改善冷冻生坯馒头的品质,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冷冻面团对面团质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成品馒头的比容、高径比、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及贮藏期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面团(CG)和冷冻对照组面团(FCG)相比,添加10%冷冻面团能显著... 为改善冷冻生坯馒头的品质,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冷冻面团对面团质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成品馒头的比容、高径比、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及贮藏期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面团(CG)和冷冻对照组面团(FCG)相比,添加10%冷冻面团能显著提高速冻馒头面团的硬度和胶黏性,降低面团的弹性(P<0.05);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添加冷冻面团使面团的黏弹性降低、硬度增加。与FCG组馒头相比,当冷冻面团的添加量达到10%时,馒头的高径比和比容均显著增大,馒头的外观、内部结构、风味、口感和总体可接受程度均优于CG组;当冷冻面团的添加量达到15%时,馒头表皮变粗糙、内部孔隙率降低。在4℃贮藏期间,5组馒头的硬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贮藏7 d后CG组馒头硬度最低,添加冷冻面团的3组馒头硬度介于FCG组和CG组,其中5%组硬度与CG组无显著差异,说明添加适量的冷冻面团能够降低速冻馒头的老化速率。综上可知,添加10%的冷冻面团能够有效改善速冻馒头生坯的冻藏稳定性,并提升速冻馒头生坯的品质和抗老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面团 面团特性 冷冻生坯馒头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和酶法提取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虞丹丹 魏文志 +2 位作者 关利 陈文卓 曹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研究以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其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酸法和酶法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差式扫描量热、扫描... 本研究以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其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酸法和酶法对中华草龟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圆二色光谱法、差式扫描量热、扫描电镜、溶解性、感官评价及色度等分析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的组成、结构以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ASC和PSC的提取率分别为24.50%±0.44%和51.68%±0.06%,酶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提取率显著高于酸法(P<0.05)。ASC和PSC主要由α1和α2链组成,均为I型胶原蛋白。ASC和PSC中甘氨酸的含量最多,分别是370.17和387.75个残基/1000个氨基酸残基。圆二色光谱表明这两种胶原蛋白二级结构相似,均具有胶原蛋白的特征峰。ASC和PSC的变性温度分别为27.21±0.28℃和28.37±0.23℃。扫描电镜结果表明,ASC具有无序的纤维结构,而PSC的微观结构更为规则。ASC的溶解度整体略低于PSC,PSC的感官品质和色度优于A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皮 胶原蛋白 酸法提取 酶法提取 结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藏温度对预制莲藕肉圆品质的影响及成品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子昂 姚磊 +3 位作者 沈海军 余雪松 李华祥 曹仲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以猪肉、鸡脯肉和莲藕为主要原料,自制一款预制莲藕肉圆,分别置于-18℃、-30℃和-40℃的温度下,在0~90 d的周期内每隔30 d分别测定pH、质构特性、色差、解冻损失、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和羰基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 以猪肉、鸡脯肉和莲藕为主要原料,自制一款预制莲藕肉圆,分别置于-18℃、-30℃和-40℃的温度下,在0~90 d的周期内每隔30 d分别测定pH、质构特性、色差、解冻损失、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和羰基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增加,感官评价得分呈显著下降趋势,不同品质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经由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羰基含量值为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动力学模型的关键品质指标,并得出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其预测货架期天数与实际天数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说明该模型预测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架期预测 冻藏温度 冻藏时间 莲藕肉圆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泡方式对米饭食用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沙文轩 谢强 +3 位作者 史守纪 王娜 袁梦 周晓燕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研究不同浸泡方式对米饭食用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卡路里量热仪、色差仪、质构仪等仪器分别对不同浸泡方式处理的米饭进行品质分析,并采用体外消化实验对米饭的淀粉组成、体外血糖生成指数和蛋白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 为研究不同浸泡方式对米饭食用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卡路里量热仪、色差仪、质构仪等仪器分别对不同浸泡方式处理的米饭进行品质分析,并采用体外消化实验对米饭的淀粉组成、体外血糖生成指数和蛋白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压浸泡的米饭感官品质最好,具有较低的血糖生成指数值;酶法浸泡处理的米饭蛋白质消化率最高,亮度和白度最高,但感官评分最低;超声浸泡处理的米饭在感官评分更接近于常规浸泡的米饭,具有最高的吸水率和膨胀率。本研究为通过不同浸泡方式改善米饭的食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方式 米饭 淀粉消化 蛋白消化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对红烧肉蛋白质氧化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槐雪 朱文政 周晓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1-276,共6页
红烧肉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而过度加热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率降低等问题。为探究酒对于红烧肉食用品质以及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在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酒,通过色泽、嫩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消化率、羰基含... 红烧肉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而过度加热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率降低等问题。为探究酒对于红烧肉食用品质以及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在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酒,通过色泽、嫩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消化率、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酒组整体亮度最佳,加酒的各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加酒的对照组(P<0.05),其中黄酒组水分含量最高,为54.1%。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嫩度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黄酒组嫩度最好,与水分含量的结果相对应。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酒的4组均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且降低蛋白质的氧化程度,黄酒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羰基含量最低,啤酒组巯基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红烧肉制作工艺中酒的添加具有科学性,能提高红烧肉的食用品质以及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肉 食用品质 蛋白质氧化 体外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美食怀旧情感量表开发与验证
8
作者 徐冬 姜晓雲 +3 位作者 顾怡 孙枫 余凤龙 侯兵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美食作为一种具有乡土气息和自然魅力的特殊饮食文旅资源,为怀旧情感的抒发提供了有效载体。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以南京大塘金村、扬州沿湖村、镇江丁庄村等三个典型乡村美食旅游地为对象,采用...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美食作为一种具有乡土气息和自然魅力的特殊饮食文旅资源,为怀旧情感的抒发提供了有效载体。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以南京大塘金村、扬州沿湖村、镇江丁庄村等三个典型乡村美食旅游地为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乡村美食怀旧情感的内涵与维度,开发并验证了乡村美食怀旧情感测量量表。旨在拓展怀旧理论在乡村美食研究领域的应用,为旅游者的美食怀旧情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测量与分析方法,希冀为开发和营造基于美食怀旧的乡村旅游体验产品和氛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美食 怀旧情感 量表开发 美食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戚风蛋糕的开发与品质分析
9
作者 常文萍 李慧 +3 位作者 孙婷 季文媛 孟祥忍 丁香丽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共7页
以青稞粉为原料开发戚风蛋糕,探究蛋黄糊调制方法、青稞粉、蛋黄、蛋清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代糖等对产品的影响,并对蛋糕品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粉油法更适用于制作青稞戚风蛋糕;青稞粉添加量增加使面糊比重上升,蛋糕比容先增后减,... 以青稞粉为原料开发戚风蛋糕,探究蛋黄糊调制方法、青稞粉、蛋黄、蛋清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代糖等对产品的影响,并对蛋糕品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粉油法更适用于制作青稞戚风蛋糕;青稞粉添加量增加使面糊比重上升,蛋糕比容先增后减,烘烤损失降低;蛋黄添加量对蛋糕品质有显著影响,适量蛋黄可提升蛋糕比容;蛋清添加量增加使面糊比重降低,蛋糕比容先增后趋于平缓;适量大豆分离蛋白能提高蛋糕比容;木糖醇不利于蛋白泡沫稳定,麦芽糖醇和赤藓糖醇可提升蛋糕比容,乳清渗透物粉复配麦芽糖醇效果更佳。开发的青稞戚风蛋糕气孔细腻均匀、比容高、烘焙损失率低、水分含量高、色泽独特、质地柔软、风味丰富,预测血糖生成指数低。研究结果为青稞粉在烘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粉 戚风蛋糕 比容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汤感官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10
作者 姚磊 谢成城 +3 位作者 吴熳琦 王美琳 于水中 曹仲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研究鸡汤的感官评价体系,选取6种不同的鸡汤进行实验。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赋权相结合,采用感官描述法获得描述词,并运用M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筛选,得到淡白色,清亮,醇厚,鲜香,润滑这五个描述关键词,再使用熵权法对其... 为研究鸡汤的感官评价体系,选取6种不同的鸡汤进行实验。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赋权相结合,采用感官描述法获得描述词,并运用M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筛选,得到淡白色,清亮,醇厚,鲜香,润滑这五个描述关键词,再使用熵权法对其赋予权重。最后建立感官评价体系,并对所用的鸡汤进行感官评价,为鸡汤的品质评价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汤 感官评价 M值 相关性分析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烹饪前处理方式对扬州狮子头嘌呤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陈志炎 叶向真 +1 位作者 尹中秋 高亚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2-86,共5页
嘌呤检测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检测时间较长。为探究不同烹饪前处理方式对扬州狮子头中嘌呤含量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一种肉类嘌呤含量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猪肉肥瘦比例、冷冻温度、冷冻时间、清洗方式等条件下扬州狮子头... 嘌呤检测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检测时间较长。为探究不同烹饪前处理方式对扬州狮子头中嘌呤含量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一种肉类嘌呤含量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猪肉肥瘦比例、冷冻温度、冷冻时间、清洗方式等条件下扬州狮子头嘌呤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狮子头肥瘦比7∶3比5∶5的原始嘌呤含量减少78%,冷冻处理条件(-40~-20℃)对嘌呤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超声清洗嘌呤去除率比流水清洗的高,超声30 min后嘌呤去除率可达85.3%。结果表明电化学检测嘌呤含量的方法方便可行、高效便捷、检测限相对较低,为嘌呤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条件,也丰富了狮子头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头 电化学检测 嘌呤 前处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力蒸煮对中国菰米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敏 苏嘉敏 +3 位作者 袁梦 陈岩松 章海风 李春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4,共6页
以中国菰米淀粉为原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条件下菰米淀粉的晶体结构,并分析其热稳定性、凝沉特性及消化特性,探究其在不同条件处理下晶体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蒸制处理后... 以中国菰米淀粉为原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条件下菰米淀粉的晶体结构,并分析其热稳定性、凝沉特性及消化特性,探究其在不同条件处理下晶体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蒸制处理后,淀粉的表观形貌、晶体结构、短程有序性、粒径大小无显著变化,蒸制提高了淀粉的糊化峰值温度、老化程度,降低了相对结晶度和热焓值。高压处理可促进淀粉老化,利于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煮制处理后,淀粉结构破损严重,晶体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变,糊化后无明显的凝沉特性,粒径显著降低。经蒸煮处理后,淀粉慢消化淀粉含量显著提升,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菰米淀粉 蒸煮 晶体结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发酵豆乳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丹枫 连新月 +4 位作者 黄文馨 陆紫妍 沈芸 易宇文 陈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以活菌数、水分含量、感官品质、消化特性、贮藏稳定性、干燥能耗和得率为指标,探究发酵豆乳粉的最佳干燥方式。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发酵豆乳粉具有较高的乳酸菌活菌数、抗性淀粉含量和贮藏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色泽、外观和冲调... 以活菌数、水分含量、感官品质、消化特性、贮藏稳定性、干燥能耗和得率为指标,探究发酵豆乳粉的最佳干燥方式。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发酵豆乳粉具有较高的乳酸菌活菌数、抗性淀粉含量和贮藏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色泽、外观和冲调性,但其能耗高,生产效率较低;喷雾干燥处理的发酵豆乳粉具有较好的色泽、外观和冲调性,且水分含量低,其乳酸菌活菌数和贮藏稳定性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贮藏6个月后的活菌数仍能保持在7.31 lg CFU/g,且其干燥速度快,能耗小,适于发酵豆乳粉的规模化生产;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45℃热风干燥处理的发酵豆乳粉冲调性和贮藏稳定性最差。综上,考虑到生产效率、能耗优势和产品质量,建议在发酵豆乳粉生产中运用喷雾干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乳粉 干燥方式 贮藏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款市售狮子头的品质及风味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还传明 李华 +7 位作者 王恒鹏 吴鹏 许志诚 高苏敏 徐安琪 吴丹璇 张桓 孟祥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5-254,共10页
为明确现有市售狮子头产品的品质差异,本研究通过6款不同品牌(A1-口缘、A2-五亭桥、A3-琪津、A4-老扬城、A5-三珍斋、A6-黄珏)市售狮子头的感官、色泽、质构特性、失水率、脂肪氧化等理化指标综合分析市售狮子头的品质性状,结合游离脂... 为明确现有市售狮子头产品的品质差异,本研究通过6款不同品牌(A1-口缘、A2-五亭桥、A3-琪津、A4-老扬城、A5-三珍斋、A6-黄珏)市售狮子头的感官、色泽、质构特性、失水率、脂肪氧化等理化指标综合分析市售狮子头的品质性状,结合游离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1狮子头感官评分高达34分,6款市售狮子头中A4的红度值高达3.46±0.08,而A1的脂肪氧化值最低为0.44 mg MDA/kg,其中A5、A6的咀嚼性较低为0.21±0.02、0.32±0.11 mJ;6款市售狮子头以油酸为主,其次以棕榈酸、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构成,狮子头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被大量氧化反应分解为醛类等物质,同时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提升。γ-松油烯、己醛、芳樟醇、壬醛等为其共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除此之外,A1主要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为2-戊基呋喃,A2主要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巴伦西亚橘烯、甲基庚烯酮、异戊醛,而A4主要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为辛酸乙酯,A5为4-萜烯醇、十一醇、甲硫醇、糠醇、糠醛、硬脂酸甲酯、茴香脑,A6则是十一醇、苯丙醛。因此烃类、醛类与醇类、酮类可能是影响不同市售狮子头产品风味品质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市售狮子头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风味统一与产品开发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头 品质分析 脂肪氧化 游离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法和低场核磁共振检测的苹果品质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沈海军 徐子昂 +2 位作者 王文琪 宇庭 曹仲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38,共8页
研究不同品种苹果的品质特性,建立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以5个品种的苹果(天水花牛、阿克苏糖心、黄元帅、奶油富士、洛川红富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硬度、黏着性、咀嚼性、内聚性等4项质构特性和含水量、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 研究不同品种苹果的品质特性,建立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以5个品种的苹果(天水花牛、阿克苏糖心、黄元帅、奶油富士、洛川红富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硬度、黏着性、咀嚼性、内聚性等4项质构特性和含水量、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可溶性糖含量(Soluble sugar,SS)、可溶性固体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等4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技术,探究苹果水分分布与理化及质构特性间的关联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立可评价苹果品质的主要指标。基于熵权法对各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苹果的各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水分分布与质构特性和理化指标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确立了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_(22)(不易流动水)、T_(21)(结合水)及TA、SS、SSC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权重结果得出T_(22)、T_(21)之和为35.31%,占比最大,表明水分分布对苹果品质影响最大,由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天水花牛和阿克苏糖心的品质较好。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建立苹果的品质评价模型,为包括苹果在内的果蔬品质评价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法 低场核磁共振 主成分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和猪肉来源的高蛋白饮食对小鼠肥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涛 季珊珊 +4 位作者 汤鑫磊 李倩 王恒鹏 孟祥忍 姜松松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肥胖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与肠道菌群有一定的联系。为分析大豆和猪肉来源的高蛋白饮食对小鼠肥胖的干预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高脂膳食诱导构建C57BL/6J小鼠肥胖模型,随后将肥胖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高脂饮食(HF)组... 肥胖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与肠道菌群有一定的联系。为分析大豆和猪肉来源的高蛋白饮食对小鼠肥胖的干预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高脂膳食诱导构建C57BL/6J小鼠肥胖模型,随后将肥胖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高脂饮食(HF)组、普通恢复(NR)组、高大豆蛋白饮食(HSP)组和高猪肉蛋白饮食(HPP)组,进行为期12周的膳食干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NC)组,通过对炎症因子及脂肪结构等指标的检测,分析大豆和猪肉来源的高蛋白饮食对肥胖小鼠的干预作用;同时,取盲肠内容物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差异性。与NR组相比,HSP组及HPP组小鼠体质量和血清脂多糖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肝脏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HSP组和HPP组小鼠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P<0.05)。高脂饮食和高蛋白饮食显著降低了小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及进化关系的多样性,而对物种多样性与均匀度无显著影响(P>0.05)。高蛋白饮食改善了小鼠的肥胖,并改变了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研究旨在为通过饮食干预调控肠道菌群预防和改善肥胖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饮食 16S rRNA基因测序 肥胖 小鼠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地区马铃薯烘烤后食用品质评价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宇 提靖靓 +4 位作者 袁梦 翟成凯 章海风 李春梅 王芸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探究不同地区马铃薯烘烤后食用品质的变化,选取江苏扬州、山东寿光、四川阿坝3个地区的马铃薯,经温度230℃烘烤35 min后,利用低场核磁、质构仪、色差仪等对马铃薯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水分迁移、碳水化合物、热量、色差、质构以及... 为探究不同地区马铃薯烘烤后食用品质的变化,选取江苏扬州、山东寿光、四川阿坝3个地区的马铃薯,经温度230℃烘烤35 min后,利用低场核磁、质构仪、色差仪等对马铃薯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水分迁移、碳水化合物、热量、色差、质构以及感官评价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地区的马铃薯烘烤后的食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阿坝马铃薯烘烤后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水分分布、色差、质构与感官评价均高于扬州马铃薯和寿光马铃薯。主成分分析发现所检测的18个品质指标可简化为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0%,阿坝马铃薯的综合得分高于寿光马铃薯和扬州马铃薯。因此,阿坝马铃薯烘烤后的食用品质及感官评价高于扬州马铃薯和寿光马铃薯。本研究为不同地区马铃薯产业加工和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不同地区马铃薯烘烤工艺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不同地区 食用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盐水鹅预制品最佳腌制方式的确定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宗振 吴鹏 +5 位作者 许志诚 王恒鹏 高苏敏 还传明 徐安琪 孟祥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70,共6页
为改进盐水鹅预制品的品质,进行实验,处理组设置为滚揉腌制法(T处理组)、超声腌制法(US处理组)、滚揉结合超声腌制法(UST处理组)以及常规湿腌法(CK组),以pH、肉色、蒸煮损失率、盐分、微观结构、感官评分等为评价指标,探究超声处理、滚... 为改进盐水鹅预制品的品质,进行实验,处理组设置为滚揉腌制法(T处理组)、超声腌制法(US处理组)、滚揉结合超声腌制法(UST处理组)以及常规湿腌法(CK组),以pH、肉色、蒸煮损失率、盐分、微观结构、感官评分等为评价指标,探究超声处理、滚揉处理对盐水鹅预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UST处理组的肉色鲜红,盐分和蒸煮损失率最高。感官评分结果表明UST处理组的消费者接受度最高。采取综合评价最高的UST处理组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选取菌落总数(APC)和脂肪氧化(TBARS)作为评测指标,通过将其代入零级和一级反应方程式确定TBARS为最终预测指标。经计算得出Q_(10)(0~10℃)=1.21、Q_(10)(10~20℃)=1.25。该Q_(10)模型最小误差仅为3.2%,误差最大为10.2%,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综上,UST处理组的消费者接受度最高,通过贮藏期间TBARS的变化值建立的Q_(10)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腌制 滚揉腌制 扬州盐水鹅 货架期预测 Q_(10)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液对面团发酵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怡芸 王兴奔 +4 位作者 韩文 吴佳欣 徐妮妮 顾瑞霞 陈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选用从扬州富春茶社老酵面团和西藏奶酥中筛选的3株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等质量比复配后分别制备乳酸菌发酵液和酸面团,并探讨这两种发酵基质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G)相比,添加乳酸菌发酵液(LF)和酸面团(SD)的... 选用从扬州富春茶社老酵面团和西藏奶酥中筛选的3株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等质量比复配后分别制备乳酸菌发酵液和酸面团,并探讨这两种发酵基质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G)相比,添加乳酸菌发酵液(LF)和酸面团(SD)的面团发酵力和酸度均显著提高,pH值显著降低(P<0.05);其中LF组在发酵4 h后的pH值最低(4.48),酸度(TTA)最高(5.47 mL),体积变化率最大(3.28倍)。与CG组面包相比,LF和SD组面包的比容和感官评分均显著提高,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且都能改善面包的内部组织,其中LF组整体效果最好;相同的贮藏时间,SD组和LF组面包的老化焓值均显著低于CG组,其中LF组最低(2.017 J/g)。综上可知,添加乳酸菌发酵液能提高面团的发酵速度,改善面包的感官品质、质构和内部组织,延缓面包的老化速度,是可以替代酸面团的新型乳酸菌发酵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液 发酵特性 面包品质 酸面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椒酱制作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爱红 沈海军 +1 位作者 余辉 曹仲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为了提高芹菜叶的利用率,开发一种新的蔬菜酱制品。以新鲜芹菜叶、青红椒等作为主要原料,辅以大蒜、薄荷等进行芹椒酱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和响应面优化法对影响芹椒酱的白砂糖添加量、盐添加量、鸡精... 为了提高芹菜叶的利用率,开发一种新的蔬菜酱制品。以新鲜芹菜叶、青红椒等作为主要原料,辅以大蒜、薄荷等进行芹椒酱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和响应面优化法对影响芹椒酱的白砂糖添加量、盐添加量、鸡精添加量和植物油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矿泉水25%、芹菜叶30%、青椒20%、红椒10%、大蒜12.5%和薄荷叶2.5%的基础配方上,当白砂糖添加量5.5%、盐添加量3.5%、鸡精添加量1.5%、植物油添加量35%时,芹椒酱的感官评分最高,达到95.21分。此时芹椒酱的蛋白质、氨基酸态氮、维生素含量分别为8.64 g/100 g、4.96 g/100 g、67.24 mg/100 g,微生物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为酱制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叶 模糊数学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