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重油加工路线的炼油转型升级实践与探讨
1
作者 王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以“小炼油、大乙烯”配置的炼化企业为例,从炼油总流程出发,分析其炼油盈利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重油加工路线不优化、催化重整(简称重整)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加工能力偏低、焦化装置加工能力偏高、天然气制氢成本高。提出炼油转型升级的... 以“小炼油、大乙烯”配置的炼化企业为例,从炼油总流程出发,分析其炼油盈利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重油加工路线不优化、催化重整(简称重整)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加工能力偏低、焦化装置加工能力偏高、天然气制氢成本高。提出炼油转型升级的两步走思路,讨论了高掺渣催化裂化工艺在炼油转型升级中的效果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利用炼油化工全流程模型,探讨了建设直馏柴油中压加氢改质装置和连续重整装置的必要性,并对建设溶剂脱沥青装置与固定床重油加氢装置进行了比选,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转型升级 重油加工路线 优化 乙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 Zorb装置再生系统运行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2
作者 甘竞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3,共7页
针对某石化公司S Zorb装置再生吸附剂失活、下料管线堵塞等问题,从装置再生系统运行原理出发重点计算分析了水对吸附剂再生过程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再生系统中的水蒸气分压是影响吸附剂生成硅酸锌、导致吸附剂失活... 针对某石化公司S Zorb装置再生吸附剂失活、下料管线堵塞等问题,从装置再生系统运行原理出发重点计算分析了水对吸附剂再生过程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再生系统中的水蒸气分压是影响吸附剂生成硅酸锌、导致吸附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该再生系统吸附剂开始生成硅酸锌的水蒸气分压为3 kPa,水蒸气分压越高,硅酸锌生成速率越大;通过优化再生取热调节方式、减少再生主风中水的带入量、增设在线除垢设备等措施,可以延长吸附剂使用寿命、解决再生器下料堵塞问题、实现再生系统长周期平稳运行。此外,分析发现转剂管线内吸附剂为稀相输送且管线没有内衬是管线磨损泄漏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大两器差压、降低管内线速、增加关系内衬等措施延长管线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器 取热调节 在线除垢 管线磨损 内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riterion的阀门连动系统优化设计
3
作者 刘洋 赵宇琪 丁英仁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0,共8页
连动系统是保证裂解炉并网时主管线压力稳定的关键装置。为研究切换过程主管线压力稳定程度,文章以某项目阀门连动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基于面积法的设计流程,并采用CFD方法计算了切换过程中流场及压力分布情况,分析了主管线压力离散程... 连动系统是保证裂解炉并网时主管线压力稳定的关键装置。为研究切换过程主管线压力稳定程度,文章以某项目阀门连动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基于面积法的设计流程,并采用CFD方法计算了切换过程中流场及压力分布情况,分析了主管线压力离散程度高、平缓度差的原因。通过Q-Criterion法提取涡核等值面所包含的体积系数,并通过公式拟合法重新定义了面积等效系数及压力等效系数,优化了连动设计方法。优化后主管线压力离散程度相比优化前减小62.6%,主管线压力平缓度提升75%,最大程度保证了裂解炉切换过程主管线压力的稳定性,提升了装置整体鲁棒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阀 连动系统 优化 数值模拟 Q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stalen ACP工艺薄膜晶点问题分析及对策
4
作者 余宗蔚 邓起垚 吴希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采用Hostalen ACP工艺高密度聚乙烯9252制备的薄膜存在晶点超标情况,分析了晶点组成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晶点主要成分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由于乙烯进料流量计计量故障,破坏了反应器中物料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平衡,导致树脂的不... 采用Hostalen ACP工艺高密度聚乙烯9252制备的薄膜存在晶点超标情况,分析了晶点组成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晶点主要成分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由于乙烯进料流量计计量故障,破坏了反应器中物料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平衡,导致树脂的不均匀性增加而产生晶点。采取的措施为:①生产前校正各反应器乙烯流量计及界区乙烯总流量计,确保计量准确。②适当降低第1反应器中产物熔体流动速率(MFR),缩窄粒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③生产膜料前,尽量从相对高MFR的注塑专用高密度聚乙烯牌号切换为薄膜专用牌号,减少膜料产品晶点或杂质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薄膜 晶点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动性滚塑聚乙烯的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雷佳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气相法聚乙烯装置上开发了高流动性滚塑聚乙烯R335L,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R335L呈现较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较明显的剪切变稀特征,拉伸屈服应力为13.4 MPa,简支梁... 在气相法聚乙烯装置上开发了高流动性滚塑聚乙烯R335L,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R335L呈现较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较明显的剪切变稀特征,拉伸屈服应力为13.4 MPa,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为65.0 kJ/m^(2),具有良好的加工成型性能、熔融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塑聚乙烯 高流动性 加工成型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产型企业绿色办公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孟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期257-264,共8页
结合我国生产型企业实际现状,基于层次分析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构建了适用于生产型企业的绿色办公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①绿色办公管理涵盖企业办公的全过程,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使用指南,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 结合我国生产型企业实际现状,基于层次分析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构建了适用于生产型企业的绿色办公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①绿色办公管理涵盖企业办公的全过程,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使用指南,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9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与已公布标准具有一致性,能够为企业绿色办公管理和评价提供参考。②垃圾处理、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方面的二级指标权重排名在前6位,合计占比38%,是绿色办公管理成效的直观体现。③培训、组织机构、绩效监测、改进提升等管理方面的三级指标有6项权重排名前10,合计占比16%,管理者需要更加关注建章立制、检查考核等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型企业 绿色办公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动性刚韧平衡聚丙烯的开发及性能
7
作者 张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722,共5页
采用高氢调敏感性、高立构定向性的HR催化剂,结合高效成核剂技术在300 kt/a ST环管装置上通过氢调法制备了高流动性刚韧平衡聚丙烯产品M30RH,并利用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IR、SEM、DSC、POM等方法分析了M30RH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 采用高氢调敏感性、高立构定向性的HR催化剂,结合高效成核剂技术在300 kt/a ST环管装置上通过氢调法制备了高流动性刚韧平衡聚丙烯产品M30RH,并利用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IR、SEM、DSC、POM等方法分析了M30RH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30RH的MFR(10 min)为30.7 g、橡胶相含量为19.7%(w)、常温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为9.3 kJ/m^(2)、弯曲模量为1304 MPa、气味等级为3.9;与市售产品相比,M30RH的乙烯单元更倾向于分布在橡胶相中,具有更好的刚韧平衡性;M30RH的结晶性能与市售产品基本相同,在保持韧性的同时,提高了刚性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流动性 刚韧平衡 HR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铬系催化剂生产的小中空容器专用HDPE的性能
8
作者 吴希 黄汉文 +3 位作者 邓起垚 余宗蔚 李建 向亚玲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2,47,共4页
分别采用进口与国产铬系催化剂在Innovene S工艺装置上生产了小中空容器专用高密度聚乙烯HD5502W,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等对比了HD5502W的粒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采用国产催化剂生产的HD55... 分别采用进口与国产铬系催化剂在Innovene S工艺装置上生产了小中空容器专用高密度聚乙烯HD5502W,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等对比了HD5502W的粒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采用国产催化剂生产的HD5502W粉料粒径较大,分布更均匀集中;国产催化剂活性为3400~3600 kg/kg,每吨乙烯平均消耗1-己烯3.7 kg,共聚性能优于进口催化剂;采用国产催化剂制备的HD5502W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9.50,大于进口催化剂(8.66),且当重均分子量大于1×105时,HD5502W大分子链段中的1-己烯含量明显较使用进口催化剂高,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优于采用进口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ovene S工艺 聚乙烯 进口催化剂 国产催化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聚乙烯管材专用树脂的工业化开发
9
作者 邓起垚 吴希 +1 位作者 余宗蔚 雷佳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9,54,共5页
在Hostalen ACP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上成功开发了管材专用耐热聚乙烯P4406R2。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等对市面上主流的耐热聚乙烯与P4406R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4406R2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高相... 在Hostalen ACP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上成功开发了管材专用耐热聚乙烯P4406R2。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等对市面上主流的耐热聚乙烯与P4406R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4406R2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含量多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既可生产地暖管等小口径管材,又能生产热力管道等大口径管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聚乙烯 管材 工业化开发 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2
10
作者 廖有贵 薛金召 +3 位作者 肖雪洋 肖宜春 谢清峰 王喜卫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0-1030,共11页
重质化、劣质化是未来原油供应的主要趋势,经济环保的渣油加氢技术正逐步成为渣油加工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目前,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现状及进展,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国内固定床渣油加... 重质化、劣质化是未来原油供应的主要趋势,经济环保的渣油加氢技术正逐步成为渣油加工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目前,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现状及进展,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国内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催化剂研制、大型装置工程化设计及重大石化装备制造技术已十分成熟,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渣油加工的首选方案;新建装置应首推国产化技术;提高原料适应性,实现大规模、长周期、工艺组合最优化是未来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技术 固定床工艺 技术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HA-R催化剂制备乙丙无规共聚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瑾 周雪云 赵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1-855,共5页
采用新型HA-R催化剂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0 kt/a双环管聚丙烯工业装置上制备了乙丙无规共聚物,利用FTIR,GPC,DSC,13C NMR等方法对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DQC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进行了对比。实验... 采用新型HA-R催化剂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0 kt/a双环管聚丙烯工业装置上制备了乙丙无规共聚物,利用FTIR,GPC,DSC,13C NMR等方法对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DQC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乙烯含量接近3.1%~3.2%(w)的情况下,与DQC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相比,HA-R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的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低,小分子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熔点降低5℃,结晶温度降低6.8℃,冲击强度提高67%。HA-R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中,乙烯单独插入丙烯链段中的相对比例高,乙烯在分子链上的分布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催化剂 乙丙无规共聚物 分子量分布 二甲苯可溶物 链段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novene S HDPE装置V4003结块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昌 黄庭 +3 位作者 荣力超 曹昌文 贺国强 郭子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296,共6页
Innovene S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从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的生产周期停车时,在残留粉料的排空过程中,低压闪蒸罐内会逐渐出现较大结块,采用^(13)C NMR,GPC,SEM,DSC,TREF等方法对结块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结块的主要组分为低相对分子质量... Innovene S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从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的生产周期停车时,在残留粉料的排空过程中,低压闪蒸罐内会逐渐出现较大结块,采用^(13)C NMR,GPC,SEM,DSC,TREF等方法对结块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结块的主要组分为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次要组分为粉料粒子,且两组分完全由第1反应器生成。其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能够溶于反应溶剂,它在溶剂中的浓度是影响结块形成的关键。在正常生产中,部分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可参与初生态共聚物的原位结晶,导致它的含量降低,从而避免结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结块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粉料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中微量六氯丁二烯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及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展 方正 +4 位作者 左又铭 张惠 潘义 霍玉朋 张鹏辉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7-50,共4页
建立甲醇中六氯丁二烯溶液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并通过数学模型评定该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以气相色谱仪(GC-FID/EC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卡尔·费休水分仪(KF)为主要分析手段分别测得六氯丁二烯中主成分、无机杂质... 建立甲醇中六氯丁二烯溶液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并通过数学模型评定该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以气相色谱仪(GC-FID/EC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卡尔·费休水分仪(KF)为主要分析手段分别测得六氯丁二烯中主成分、无机杂质及水分含量,并通过质量平衡法确定准确纯度。采用重量-容量法制备10.0μg/m L的甲醇中六氯丁二烯溶液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考察结果良好。通过与国外同种产品开展量值比对,证实该特性量值的一致性。研制的甲醇中六氯丁二烯溶液标准物质具有较小扩展相对不确定度(U=3%,k=2),使用有效期限为2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量-容量法 六氯丁二烯 标准物质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碳对乙烯裂解炉服役炉管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伟庆 韩志远 +2 位作者 吴建平 曹逻炜 刘文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共6页
对长期服役的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炉管进行金相检验和拉伸试验,研究了其渗碳区与非渗碳区的显微组织、碳化物尺寸、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建立了碳化物宽度与炉管拉伸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炉管非渗碳区与渗碳区晶粒形貌、尺寸相近,... 对长期服役的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炉管进行金相检验和拉伸试验,研究了其渗碳区与非渗碳区的显微组织、碳化物尺寸、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建立了碳化物宽度与炉管拉伸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炉管非渗碳区与渗碳区晶粒形貌、尺寸相近,前者由奥氏体基体、一次碳化物、G相以及NbC相组成,后者无G相,一次碳化物发生明显粗化,蠕变孔洞和微裂纹增多;炉管室温强度和塑性劣化严重,非渗碳区的高温拉伸性能基本满足要求,而渗碳区发生明显脆化;碳化物宽度随着距炉管外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炉管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与碳化物宽度呈正相关,断后伸长率与之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炉管 渗碳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AR模型预测石化废水中芳香族物质对厌氧菌群的综合毒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少奇 王黎 +3 位作者 夏正海 孙义 张春雨 鲁逸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7-174,共8页
厌氧消化可有效降解芳香化合物,但其浓度对厌氧微生物活性影响显著,从而引起出水水质的波动。为预测芳香化合物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作用,采用厌氧微生物毒理试验,以芳香化合物48 h半数效应浓度(48 h-EC_(50))值为样本,基于理化和量子化... 厌氧消化可有效降解芳香化合物,但其浓度对厌氧微生物活性影响显著,从而引起出水水质的波动。为预测芳香化合物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作用,采用厌氧微生物毒理试验,以芳香化合物48 h半数效应浓度(48 h-EC_(50))值为样本,基于理化和量子化学结构描述符,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multiple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MSLR)建立了芳香化合物对厌氧微生物抑制效应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结果表明,芳香化合物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影响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_(ow))、摩尔折射率(MR)以及分子偶极矩(μ)有关,确定系数(R^(2))为0.928,三者对模型的贡献程度分别为51.30%、27.63%和21.07%。芳香化合物毒性与log K_(ow)和MR相关性显著(r^(2)分别为0.8105和0.7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合物 厌氧微生物 综合毒性 定量构效 石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力士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低压闪蒸釜结块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雄辉 贺国强 +2 位作者 黄庭 苟清强 郭子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5-801,共7页
生产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的英力士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杀活停车后,在粉料排空过程中,低压闪蒸罐(V4003)中会逐渐出现较大结块,采用GPC,SEM,DSC等方法对块料和粉料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块料由第Ⅰ反应器(R3001)生产的粉料粒子和低分子... 生产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的英力士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杀活停车后,在粉料排空过程中,低压闪蒸罐(V4003)中会逐渐出现较大结块,采用GPC,SEM,DSC等方法对块料和粉料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块料由第Ⅰ反应器(R3001)生产的粉料粒子和低分子量聚乙烯形成。被CO灭活的部分R3001粉料能够在V4003中重新恢复活性,并引发乙烯单体发生原位聚合,且释放的聚合热使低分子量聚乙烯组分熔融,从而彼此黏连形成结块。减少R3001内异丁烷溶解的低分子量聚乙烯组分以及避免粉料在V4003中发生原位聚合是减少停车结块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停车 杀活 结块 低分子量聚乙烯 粉料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聚丙烯及其透明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祖平 孙红光 +2 位作者 艾照全 雷佳伟 周雪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67,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透明聚丙烯及其透明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改善聚丙烯透明度的方法,并对我国透明聚丙烯市场和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丙烯 透明剂 高透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增刚成核剂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祖平 马国庆 +1 位作者 周雪云 艾照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6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增刚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对增刚剂类别中关于有机磷酸酯类、有机羧酸类、二亚苄基山梨醇类、酰胺类、松香类以及复合型增刚剂对聚丙烯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聚丙烯中增刚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烯烃 增刚成核剂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酸盐屏蔽废水COD测定的消除策略及反应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薇 余伟 +5 位作者 肖慧吉 朱俊涛 唐沂珍 孙好芬 江波 刘奕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13-2822,共10页
向废水中投加氯酸盐,即所谓的“COD(化学需氧量)去除剂”,可降低COD检测值,呈现出水符合COD排放标准的假象.从本质上而言,氯酸盐的添加并未实际去除COD,而仅仅是作为氧化剂减少了在高温消解过程中重铬酸钾的消耗量,导致测定的COD数值偏... 向废水中投加氯酸盐,即所谓的“COD(化学需氧量)去除剂”,可降低COD检测值,呈现出水符合COD排放标准的假象.从本质上而言,氯酸盐的添加并未实际去除COD,而仅仅是作为氧化剂减少了在高温消解过程中重铬酸钾的消耗量,导致测定的COD数值偏小,因此氯酸盐只是起到了掩蔽作用.为消除氯酸盐对COD的掩蔽作用,提出了一种以亚硫酸盐为还原剂的预处理工艺:根据氯酸盐含量投加相应的亚硫酸氢钠进行去除,进而测定出真实的COD.结果表明,当[SO_(3)^(2-)][ClO_(3)^(-)]摩尔比为5-6、温度为60℃时,经过1h的反应可以有效的消除氯酸盐对COD测定的影响,此时SO_(3)^(-)和ClO_(3)^(-)同步耗尽.基于ESR(电子自旋共振)分析,可知氯酸盐与亚硫酸盐首先通过单电子转移反应生成SO_(3)^(-),生成的SO_(3)与溶解氧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SO_(4)^(-),而CO_(3)^(-)的还原中间体(ClO_(2)、ClO_(2),和CIO^(-))可与亚硫酸根继续通过氧转移反应而被还原,最终产物为Cl^(-);通过反应前后的三维荧光光谱图发现生成的自由基虽然可以氧化部分有机物,但是并未发生矿化反应,因此经处理后所测定的COD值即为真实值。总而言之,本研究所提出的亚硫酸盐消除氯酸盐对COD测定干扰的方法切实可行,为完善COD测定方法及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酸盐 COD 掩蔽作用 亚硫酸盐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宽馏程增产喷气燃料加氢精制(JeFIT)技术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正平 张锐 +3 位作者 胡春生 王伟 张海源 徐凯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1,共5页
为增产喷气燃料,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拓宽馏程增产喷气燃料加氢精制(JeFIT)技术对2号煤油加氢装置进行改造。装置经过改造后一次开车成功,并进行了工业装置技术标定及长周期运转试验。标定... 为增产喷气燃料,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拓宽馏程增产喷气燃料加氢精制(JeFIT)技术对2号煤油加氢装置进行改造。装置经过改造后一次开车成功,并进行了工业装置技术标定及长周期运转试验。标定结果显示,采用JeFIT技术可以加工终馏点为263℃的常一线油,得到的精制煤油色度(赛波特)为+30号、碱性氮质量分数小于1μg/g、热氧化安定性破点温度大于320℃、静态安定性氧化沉淀量小于4.6 mg/(100 mL),其他各项指标均满足3号喷气燃料质量要求。工业装置长周期运转情况表明,采用JeFIT技术可实现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和增产30%以上直馏喷气燃料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拓宽馏程 碱性氮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