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北部塔源铅锌铜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星 任涛 黄建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5-786,共12页
为探讨塔源铅锌铜矿床成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对矿床中与硫化物密切共生的石英开展了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和H-O同位素、硫化物LA-MC-ICPMS原位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TypeⅠ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2~340°C,盐度为1.2%~16.... 为探讨塔源铅锌铜矿床成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对矿床中与硫化物密切共生的石英开展了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和H-O同位素、硫化物LA-MC-ICPMS原位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TypeⅠ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2~340°C,盐度为1.2%~16.0%NaCl_(eqv),TypeⅡ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为355~418°C,盐度为2.6%~11.6%NaCl_(eqv);两类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主要为H2O,少数TypeⅡ包裹体气泡中含少量CO_(2);硫化物的δ^(34)S为+0.3%~+3.1‰;石英的δ^(18)O和δD分别为+5.4‰~+10.5‰和为–97‰~–102‰。综合研究区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塔源矿床与燕山期侵入岩有成因联系,富含金属元素的岩浆热液沿北东-北北东向和东西向顺层断裂运移,与围岩发生广泛的交代蚀变作用,与大气降水混合引起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导致硫化物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塔源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
2
作者 冯英伦 任涛 +4 位作者 张琪 黄建国 易友根 罗兴万 管申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3,I0004-I0006,共15页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地区薄竹山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沿F3断裂带赋存于中寒武统田蓬组和龙哈组碳酸盐岩和片岩中。为查明该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次研究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和LA-ICP-MS原位微...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地区薄竹山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沿F3断裂带赋存于中寒武统田蓬组和龙哈组碳酸盐岩和片岩中。为查明该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次研究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观察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和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独立银矿物主要有黝锑银矿[(Ag_(4.89),Cu_(4.21))_(9.10)Fe_(2.18)Sb_(3.47)S_(13)]和银黝铜矿[(Ag_(2.40),Cu_(7.10))_(9.50)Fe_(1.77)Sb_(3.80)S_(13)],其次为深红银矿(Ag_(2.66)Sb_(0.90)S_(3))、脆银矿(Ag_(4.88)Sb_(0.94)S_(4))和辉银矿(Ag_(1.83)S)。独立银矿物多呈不规则状、短柱状分布于方铅矿边缘及裂隙中。类质同象形式的银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Ag含量为1316~19147μg/g,平均值5485μg/g),其次为黄铜矿(Ag含量为62.5~553μg/g,平均值206μg/g)和闪锌矿(Ag含量为1~34.1μg/g,平均值7.54μg/g)。方铅矿中Ag浓度<0.005 mol%时,Ag与Sb、In、Sn、As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指示其替换机制为:Ag^(+)^(+)Sb^(3+)↔2Pb^(2+)、Ag^(+)^(+)In^(3+)↔2Pb^(2+)、Sn^(4+)^(+)2(Ag,Cu,Tl)^(+)↔3Pb^(2+)和As^(3+)^(+)Ag^(+)↔2Pb^(2+);Ag浓度>0.005 mol%时,Ag与Bi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主要替换机制为:Ag^(+)^(+)Bi^(3+)↔2Pb^(2+)。该矿床与薄竹山晚白垩世花岗岩有成因联系。空间上Ag平均品位由南向北(远离花岗岩体)逐渐升高,可能主要受控于成矿流体由南向北运移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Pb^(2+)、Zn^(2+)、Ag^(+)等金属离子络合物解体并部分发生沉淀,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方铅矿等硫化物中,在南部形成低银的方铅矿,在中部形成独立银矿物组合(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脆银矿)及中等银含量的方铅矿,在北部形成辉银矿及银含量高的方铅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白牛厂 银多金属矿床 赋存状态 替换机制 空间分布规律 LA-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过程——来自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和年代学证据
3
作者 张圣超 朱政坤 +6 位作者 江小均 黄应才 刘小青 刘凤泽 李雨健 韩嶂 严清高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0-776,共17页
金沙江造山带俯冲消减-碰撞造山时限研究有助于了解古特提斯东段造山演化过程,更能为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诸如羊拉铜矿)提供准确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选取金沙江缝合带中段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开展野外和显微构造几... 金沙江造山带俯冲消减-碰撞造山时限研究有助于了解古特提斯东段造山演化过程,更能为金沙江造山带印支期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诸如羊拉铜矿)提供准确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选取金沙江缝合带中段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开展野外和显微构造几何学-运动学解析,并利用变形花岗质片麻岩和未变形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 MS U-Pb、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构造-热年代学定年手段,厘定该韧性剪切带岩浆侵位-变质变形时限。研究认为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走向NEE-SWW向,产状平缓,近S-N向剪切,野外和显微组构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具右行伸展性质。剪切带内变形花岗质片麻岩、茂顶弱变形花岗闪长岩和加仁未变形花岗闪长岩分别获得锆石^(206)Pb/^(238)U结晶年龄为285 Ma、259.5 Ma和226.4 Ma,另外花岗质片麻岩中黑云母获得^(40)Ar/^(39)Ar同位素变质-变形坪年龄为(223.75±2.18)Ma,指示羊拉旭龙韧性剪切带变形时代为晚三叠世。综合前人研究,认为金沙江造山带中段经历了裂谷盆地(D)、洋盆扩张(C_(1)-P_(1))、洋壳扩张-俯冲消减(285~279 Ma)、碰撞造山(269~259 Ma)、晚碰撞伸展造山(233~223 Ma)和碰撞后(215~200 Ma)演化过程。其中旭龙韧性剪切带活动为金沙江陆-陆碰撞造山带晚碰撞挤压-伸展构造转换阶段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缝合带中段 旭龙韧性剪切带 印支期 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 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赤平投影的滇西北某大型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评价
4
作者 张云 袁世冲 +4 位作者 艾兴洪 杨勇超 李星 李金秀 李应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5-109,共5页
滇西北地区战略性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区之一。然而,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采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以滇西北某大型露天采场边坡为例,在综合分析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滇西北地区战略性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区之一。然而,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采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以滇西北某大型露天采场边坡为例,在综合分析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采场边坡划分为北东帮边坡、南西帮边坡、北西帮边坡三个分区。通过实证调查,获取了不同分区边坡结构面发育规律,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分析了三个分区的边坡稳定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评价结果表明,北东帮边坡可能沿裂隙面L1发生平面滑动破坏;南西帮边坡的岩层倾角小于人工边坡坡度,边坡可能沿其发生平面滑动破坏;北西帮边坡受F_(4)大型结构面及F_(11)中型结构面、F_(12)中型结构面影响较大。评价结果对于矿山的灾害防控和分区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露天采场 边坡稳定性 赤平投影 分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朗铜矿首采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振东 李正章 +5 位作者 李志鹏 杨帆 任涛 管申进 王雷 吴练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2-1017,共16页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内最大的斑岩型Cu-Au-Mo矿床,主矿体的展布与复式斑岩体、岩体裂隙发育程度、钾化与青磐岩化蚀变带分布密切相关,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次在对首采区8线剖面进行构造-蚀变-矿化编录的...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内最大的斑岩型Cu-Au-Mo矿床,主矿体的展布与复式斑岩体、岩体裂隙发育程度、钾化与青磐岩化蚀变带分布密切相关,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次在对首采区8线剖面进行构造-蚀变-矿化编录的基础上,开展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3组矿化元素组合,结合矿床地质特征, F1(Ag、Cu、Au、In、Se、S、Co、Fe、Zn、K、Ba、LREE、HREE)为Cu-Au矿化元素组合, F3(Rb、Be、Nb、Ta、Th、U、Mo、Re、LREE)为Mo-Re矿化元素组合, F4(Cu、Au、Se、Mo、-Ca、-Sr)为Cu-Au-Mo矿化元素组合。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表明:(1)F1、F3、F4因子在浅部的异常与已知矿体位置基本一致,深部未封闭异常指示剖面深部东侧具有较好找矿潜力,可圈定有利找矿靶区;(2)同时出现了两组Cu-Au矿化和两组Mo矿化组合异常叠加,指示具叠加成矿作用特征;(3)根据异常特征和空间叠置规律,结合主矿体产状特征(总体走向NNW,倾向NEE)和蚀变分带规律,推测了成矿流体运移方向(走向由SSE→NNW,倾向上由北东东深部→南西西浅部运移)和矿体展布特征,并在5线、8线、12线开展靶区验证工作,取得较好找矿效果。综合构造-蚀变-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能够有效的预测深边部找矿信息,在斑岩型铜矿深边部找矿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构造(蚀变岩)地球化学服务深边部找矿提供了新思路和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铜矿 找矿预测 构造地球化学 斑岩矿床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江边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帆 余璨 +1 位作者 坚润堂 姚志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32,共18页
羊拉铜矿是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铜金成矿带的大型铜矿床,位于中咱微陆块与昌都—思茅地块相夹持的金沙江板块结合带,矿床与印支期侵入岩(花岗闪长岩体)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通过对江边花岗闪长斑岩体、花岗闪长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 羊拉铜矿是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铜金成矿带的大型铜矿床,位于中咱微陆块与昌都—思茅地块相夹持的金沙江板块结合带,矿床与印支期侵入岩(花岗闪长岩体)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通过对江边花岗闪长斑岩体、花岗闪长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岩体富SiO2、Al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Fe、Mg、高场强元素,属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各岩石样品点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和同碰撞花岗岩过渡区域,反映江边岩体属活动板块边缘产物,岩浆除幔源外,还混入了下地壳熔融物质。江边岩体锆石原位U-Pb定年分析得出2个花岗闪长斑岩(ZKJ1-1-14、ZKJ2-1-7)年龄为215 Ma、208 Ma,3个花岗闪长岩(ZKJ1-1-17、ZKJ2-1-6、ZKJ2-1-8)年龄为221 Ma、220 Ma和214 Ma,结合对路农、里农和贝吾花岗闪长岩体结晶年龄分析,得出羊拉矿区成矿岩体自南向北年龄逐渐变新的侵位序列;矿区内岩浆活动持续25 Ma,印证江边岩体同属俯冲-碰撞作用所致的造山期岛弧型花岗岩类,为碰撞后拉张背景的典型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U-PB定年 羊拉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普朗斑岩型矿床钾硅酸盐带的形成及与矿化关系研究
7
作者 施宝生 吴练荣 +7 位作者 李志鹏 杨帆 王雷 任涛 管申进 管经纬 朱振东 李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3-684,共12页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位于我国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岛弧南部的中甸岛弧内。为了探讨该矿床钾硅酸盐带矿物特征、形成机制及与矿体的关系,为下一步深部和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开展了二长斑岩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位于我国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岛弧南部的中甸岛弧内。为了探讨该矿床钾硅酸盐带矿物特征、形成机制及与矿体的关系,为下一步深部和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开展了二长斑岩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长石类矿物主量成分测试。结果显示赋矿二长斑岩中钾长石平均含量为26.2%,斜长石为26.7%,石英和黑云母分别为~16.1%和~14.4%。在系统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其形成机制,本研究将该矿床含矿二长斑岩中的长石划分为三类,即岩浆期结晶的原生长石(原生斜长石Pl1和原生钾长石Kfs1)、次生长石(热液蚀变成因,Pl2和Kfs2)和热液结晶长石(Pl3和Kfs3)。Pl1具有高铝(Al_(2)O_(3)=22.61%~27.27%)和钙(CaO=3.68%~9.29%),低硅(SiO_(2)=56.09%~63.89%)和钠(Na_(2)O=6.31%~9.27%)的特征;Pl3具有高硅(SiO_(2)=67.07%~68.97%)和钠(Na_(2)O=11.02%~11.99%)的特征;Pl2中SiO_(2)、Al_(2)O_(3)、CaO和Na_(2)O含量变化较大,主要分布于Pl1和Pl3之间,呈现出二者混合的特点。Kfs1~Kfs3元素含量变化较小,SiO_(2)、K_(2)O、Na_(2)O和Al_(2)O_(3)分别为62.75%~64.69%、15.42%~16.89%、0.20%~1.03%和17.93%~19.19%。与原生钾长石相比,次生钾长石中钾含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说明流体中钾可能相对较为亏损,这可能是普朗矿床钾硅酸盐化带中次生钾长石发育较弱的主要原因。青磐岩化的叠加改造,特别是黄铜矿±绿帘石±绿泥石脉发育显著提高了该矿床的铜品位,增加了铜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分带 矿物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钾硅酸盐带 斑岩型 普朗矿床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毛坪铅锌矿床横向断裂构造控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德顺 赵伟策 +2 位作者 王书来 祝新友 蒋斌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云南毛坪铅锌矿床位于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北部,严格受地层岩性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宰格组与上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受控于近北东向毛坪逆断裂与石门坎倒转背斜。然而,近来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与区... 云南毛坪铅锌矿床位于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北部,严格受地层岩性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宰格组与上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受控于近北东向毛坪逆断裂与石门坎倒转背斜。然而,近来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与区域主构造线(北东-南西走向)呈大角度相交的近南北向横向断裂与铅锌矿化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与构造蚀变岩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从地质与地球化学两方面论证了该类横向断裂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其与铅锌矿化、热液蚀变的关系。构造解析表明,毛坪铅锌矿床横向断裂表现为近南北走向、陡倾向东的正断层;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近南北向断裂带的构造蚀变岩具有极其显著的Pb、Zn异常以及较明显的Ge、Cd、Ga、In异常。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近南北向横向断裂控制了白云石化、热液角砾岩化、铅锌矿化的空间产状与展布,是主要的导矿构造;近北东向石门坎背斜的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断裂 构造特征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 毛坪铅锌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煤田古叙矿区钻探技术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龙海涛 杨福全 伍承浩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135-138,共4页
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煤系地层厚度大,煤层松散,溶洞裂隙发育,钻探过程中存在孔壁失稳垮塌、钻孔漏失等技术难点。对此,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溶洞发育情况,优化了钻孔结构;根据煤系地层岩石性质,采用聚合物防塌冲洗液钻进,防止... 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煤系地层厚度大,煤层松散,溶洞裂隙发育,钻探过程中存在孔壁失稳垮塌、钻孔漏失等技术难点。对此,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溶洞发育情况,优化了钻孔结构;根据煤系地层岩石性质,采用聚合物防塌冲洗液钻进,防止泥岩水化膨胀,保持孔壁稳定;根据钻探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漏失,采用惰性材料封堵孔隙性漏失,采用桥接堵漏浆液封堵裂缝性漏失,采用速凝水泥浆液封堵溶洞性漏失。将上述技术对策在矿区ZK3003孔进行了现场试验,实现了优质、高效、安全钻进,对该矿区的钻探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失 钻孔结构 聚合物防塌冲洗液 堵漏 古叙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泥页岩复杂地层冲洗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海涛 杨福全 +2 位作者 伍承浩 曹勇 胡志明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143-147,共5页
针对煤系泥页岩复杂地层钻进中因岩层松散破碎、泥页岩遇水膨胀而发生孔壁失稳导致的孔壁垮塌、缩径、卡钻、埋钻等孔内复杂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冲洗液处理剂:纤维素(CMC)、聚丙烯酰胺(PAM)、磺化沥青(SAS)对冲洗液流变性能(漏斗... 针对煤系泥页岩复杂地层钻进中因岩层松散破碎、泥页岩遇水膨胀而发生孔壁失稳导致的孔壁垮塌、缩径、卡钻、埋钻等孔内复杂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冲洗液处理剂:纤维素(CMC)、聚丙烯酰胺(PAM)、磺化沥青(SAS)对冲洗液流变性能(漏斗黏度、塑性黏度、动切力、表观黏度、流性指数、稠度系数)和失水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冲洗液的最终优化配方为5%钠基膨润土+0.3%纯碱+0.5%CMC+0.04%PAM+2%SAS,将该冲洗液用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区煤系泥页岩复杂地层钻探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泥页岩 流变性 冲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