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爪观隧道暗河段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南琛 张民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8-953,共6页
五爪观隧道于DK49+274~+345(长71 m)段与五爪观暗河正交,隧道洞身完全置于暗河的厚层堆积体中。暗河地下水以碳酸盐岩溶水为主,旱季流量0.6 m3/s,雨季流量10 m3/s。暗河水为下游五爪观风景区悬挂泉(五爪水泉)和五爪观水电站的补给源,因... 五爪观隧道于DK49+274~+345(长71 m)段与五爪观暗河正交,隧道洞身完全置于暗河的厚层堆积体中。暗河地下水以碳酸盐岩溶水为主,旱季流量0.6 m3/s,雨季流量10 m3/s。暗河水为下游五爪观风景区悬挂泉(五爪水泉)和五爪观水电站的补给源,因此,暗河水不具备泄排条件。针对该暗河特点以及暗河与隧道的空间相关性,现场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从而确保了五爪观隧道暗河段的安全顺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暗河堆积体注浆 注浆钢管桩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大跨小间距双洞隧道洞口浅埋段开挖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新社 曹正喜 《隧道建设》 2006年第4期40-42,60,共4页
沈应线隧道工程位于较为繁华的舟山沈家门城区,长1230m,其南北出入口地质很差,多为全-强风化岩层的粘性土夹砾石,围岩稳定性差,主要通过理论计算、进度要求及方便施工等方面的比选,确定了适用于该工程洞口段的开挖技术方法。同时... 沈应线隧道工程位于较为繁华的舟山沈家门城区,长1230m,其南北出入口地质很差,多为全-强风化岩层的粘性土夹砾石,围岩稳定性差,主要通过理论计算、进度要求及方便施工等方面的比选,确定了适用于该工程洞口段的开挖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洞口浅埋段的实际施工方案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小间距 双洞隧道 开挖技术 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浮运、沉放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16
3
作者 邓建林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4-919,共6页
沈家门港隧道工程为我国大陆首次采用沉管法修建的海底行人交通隧道。为解决海浪、潮汐等对沉管隧道施工的影响问题,通过力学计算分析和管段浮运、沉放方法的选择,施工窗口时间的确定,针对管段浮运、沉放、水力压接、回填等关键问题进... 沈家门港隧道工程为我国大陆首次采用沉管法修建的海底行人交通隧道。为解决海浪、潮汐等对沉管隧道施工的影响问题,通过力学计算分析和管段浮运、沉放方法的选择,施工窗口时间的确定,针对管段浮运、沉放、水力压接、回填等关键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阐述。得出:通过合理的施工窗口时间确定、施工方法的选择、具体施工参数的确定、适当的安全系数放大等施工控制技术,能实现海底隧道管段的浮运和沉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管隧道 浮运 沉放 施工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大跨小间距双洞隧道洞口处理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新社 曹正喜 《隧道建设》 2007年第3期79-83,共5页
沈应线隧道工程位于较为繁华的舟山沈家门城区,长1230m,其南北出入口地质很差,多为全-强风化岩层的黏性土夹砾石,围岩稳定性差,介绍了对该工程的洞口段所进行的小导管、大管棚预支护与注浆加固处理技术。
关键词 大跨小间距双洞隧道 软弱围岩 洞口 大管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通过煤矿采空区施工技术 被引量:13
5
作者 邱礼球 王彦虎 《隧道建设》 2008年第5期616-619,627,共5页
主要介绍永武高速龙井隧道施工中,针对采空区段隧道施工采取双层小管棚超前支护,喷锚封闭,泵送混凝土回填,隧道洞身加强支护和设置缓冲层和施工监控量测等技术措施,使隧道施工安全稳妥地通过采空区地段,为今后此类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 主要介绍永武高速龙井隧道施工中,针对采空区段隧道施工采取双层小管棚超前支护,喷锚封闭,泵送混凝土回填,隧道洞身加强支护和设置缓冲层和施工监控量测等技术措施,使隧道施工安全稳妥地通过采空区地段,为今后此类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煤矿采空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质条件下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柴喜林 《隧道建设》 2009年第S2期184-188,共5页
结合国内小净距隧道工程建设现状,以六潜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2座小净距隧道为对象,对2个具体工点不同地质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开挖方法和中夹岩墙加固等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并给出了小净距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为以后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 结合国内小净距隧道工程建设现状,以六潜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2座小净距隧道为对象,对2个具体工点不同地质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开挖方法和中夹岩墙加固等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并给出了小净距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为以后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开挖方法 中夹岩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软硬不均地层隧道开挖方法转换时机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邓建林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6-682,共7页
为确定隧道穿越软硬不均地层区段中隔壁台阶法向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工法转换时机,以某地下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掌子面与软硬地层分界面不同相交位置关系,应用强度折减法对不同工况下隧道安全系数进行计算,获得掌子面与地层分界面相... 为确定隧道穿越软硬不均地层区段中隔壁台阶法向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工法转换时机,以某地下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掌子面与软硬地层分界面不同相交位置关系,应用强度折减法对不同工况下隧道安全系数进行计算,获得掌子面与地层分界面相交位置改变时隧道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不同工况下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应力特征,进而确定隧道开挖及支护方法转换的合理时机。研究结果表明:1)当基岩覆盖拱顶厚度达4 m后,隧道安全系数增长速率减慢并很快进入稳定状态;2)基岩覆盖拱顶厚度达3 m后,支护结构变形及应力基本进入稳定状态;3)确定当基岩覆盖拱顶厚度为4 m时由中隔壁台阶法转换为三台阶法,并通过工程实践对此转换时机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软硬不均地层 工法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暗挖隧道上软下硬地层工法转换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春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4-1451,共8页
以杭州紫之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初期支护钢拱架应力分布规律及现阶段围岩成拱能力进行分析,探讨在本工程特有地质情况下进行工法转换的可行性;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掌子面不同入岩深度的11种工况进行二维开挖支护数值模拟,... 以杭州紫之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初期支护钢拱架应力分布规律及现阶段围岩成拱能力进行分析,探讨在本工程特有地质情况下进行工法转换的可行性;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掌子面不同入岩深度的11种工况进行二维开挖支护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入岩深度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影响规律,确定合理的工法转换时机;并针对杭州紫之隧道埋深浅、周边环境复杂、不宜进行爆破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三台阶法非爆破快速施工机械选型研究,经过论证采用260型挖掘机搭载RW120型液压卧式岩土铣挖机进行铣挖施工。由于工法转换的成功实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对今后上软下硬地层中的隧道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上软下硬地层 工法转换 机械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既有桥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卢春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6-1164,共9页
隧道工程建设规模大,施工期间的不确定因素多,工程中灾害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风险管理理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隧道工程建设中。由于事故统计数据的有限性以及工程自身的差异性,事故真实概率难以获取,导致当前定量风险评... 隧道工程建设规模大,施工期间的不确定因素多,工程中灾害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风险管理理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隧道工程建设中。由于事故统计数据的有限性以及工程自身的差异性,事故真实概率难以获取,导致当前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可操作性较差,通过对Kent法思想进行优化改进,构建改进Kent法隧道穿越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并提出"施工风险综合指数CRCI"的概念,用其表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施工风险水平,对实现隧道穿越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多元考虑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紫之隧道沿山河段穿越桥梁施工为实例,运用改进Kent法模型对其施工风险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其风险水平为2级。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结果均显示桩基变形稳定,无异常变形,隧道穿越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安全状况良好,施工风险水平较低,与风险评估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运用改进Kent法模型对隧道穿越桥梁施工风险进行评估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暗挖 下穿桥梁施工 风险评估 施工风险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TALOON隧道施工测量技术
10
作者 顾德山 赵杏英 《隧道建设》 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主要介绍伊朗TALOON隧道施工测量的全过程,对主要技术环节做了具体的叙述,针对伊朗国内隧道测量放样过程中普遍采用烦琐落后方法的状况,开发了一套基于可编程计算器的断面放样程序,让繁杂的断面放样变得简单易行,同时增加了复核的条件,... 主要介绍伊朗TALOON隧道施工测量的全过程,对主要技术环节做了具体的叙述,针对伊朗国内隧道测量放样过程中普遍采用烦琐落后方法的状况,开发了一套基于可编程计算器的断面放样程序,让繁杂的断面放样变得简单易行,同时增加了复核的条件,也减少了放样过程中计算出错的几率;对于在国外隧道施工测量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隧道 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南琛 张民庆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3,共5页
研究目的:地下水是影响城市基坑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的重要因素,注浆技术是治理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注浆技术已成为基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法。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研究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城市... 研究目的:地下水是影响城市基坑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的重要因素,注浆技术是治理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注浆技术已成为基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法。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研究方法: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城市基坑工程注浆技术参数、工艺,以及注浆效果评定标准。研究结果: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通过在围护结构外施作注浆止水帷幕,以保证桩基的安全施工;通过对围护结构外进行桩间注浆,从而保证基坑的安全开挖;在基坑开挖到含水构造时,通过施作基底注浆止水帷幕,以防止基底涌水和上鼓;基坑完成后,通常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桩间渗漏水,通过对桩间进行渗漏水治理,从而提高基坑防水等级,降低运营抽水费用。研究结论:对基坑工程的注浆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研究,提出基坑工程注浆效果检查项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注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算法与有限元耦合的岩土力学参数应力反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振华 卢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28-1434,共7页
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致使岩土力学参数很难准确获得。位移反分析方法是目前获取岩土力学参数的主流方法。但常规反演算法存在无法跳出局部最优解、易陷入"维数灾难"等缺陷。同时,位移监测具有滞后、测量误差大等... 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致使岩土力学参数很难准确获得。位移反分析方法是目前获取岩土力学参数的主流方法。但常规反演算法存在无法跳出局部最优解、易陷入"维数灾难"等缺陷。同时,位移监测具有滞后、测量误差大等缺点,致使反演结果存在不唯一性。针对以上问题,基于非参数统计模型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剔除灵敏度小的参数,有效提高反演效率。并提出岩土力学参数GA算法与有限元耦合应力反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应力反分析方法,克服常规算法反演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极优的难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力学参数 应力反分析 参数灵敏度 G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后配套设备选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光明 《隧道建设》 2011年第S2期204-209,共6页
随着盾构法施工在我国地铁建设中的全面应用,后配套设备的方案比选即相应设备的选型及组合,在实践中愈加凸显出其重要性。为更好地发挥盾构主机的施工能力,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起到参照作用,以小松TM6340PMX土压平衡盾构为例,分别对后配... 随着盾构法施工在我国地铁建设中的全面应用,后配套设备的方案比选即相应设备的选型及组合,在实践中愈加凸显出其重要性。为更好地发挥盾构主机的施工能力,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起到参照作用,以小松TM6340PMX土压平衡盾构为例,分别对后配套设备中2大主要系统(水平运输系统及垂直运输系统)的选型方案进行阐述,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后配套 运输系统 设备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