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地质世纪成就回顾
1
作者 肖广智 李齐闵 王三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7-52,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工程地质专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以及隧道工程地质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隧道 工程地质 勘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江铁路珠江口海底隧道设计关键技术
2
作者 宋超业 刘文骏 +2 位作者 贺维国 于勇 吕书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1576,I0034-I0049,共32页
以目前我国埋置最深(115 m)、水压最大(1.06 MPa)的海底隧道珠江口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工程类比和综合比选的方法,对复杂环境铁路海底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总体施工方法选择、盾构段设计、矿山段设计、海域对接和斜井降水设计等进行... 以目前我国埋置最深(115 m)、水压最大(1.06 MPa)的海底隧道珠江口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工程类比和综合比选的方法,对复杂环境铁路海底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总体施工方法选择、盾构段设计、矿山段设计、海域对接和斜井降水设计等进行研究,提出结合不同区段地质情况及关键因素采用盾构和矿山组合工法。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管片厚度根据最大水压力分段设计,接缝防水采用内外双道三元乙丙弹性密封垫的布置形式;盾构换刀根据不同水压考虑采用常压换刀、减压限排换刀或设置检修点一次性通过不良地层的模式。2)矿山法段隧道结构承受水压力根据地质条件差异确定,按0.2 MPa进行核算,防排水考虑超前注浆控制排水量,排水系统可维护。3)盾构-矿山法海域对接优先采用开挖拆机硐室方案,同时预留盾构原位拆解的条件;邻近海域隧道斜井穿越透水地层时,采用降水可以保障地层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海底隧道 盾构-矿山组合 防排水 复杂环境 高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地下商业街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昊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8-996,共9页
青岛地铁2号线五四广场站—浮山所站区间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因线路埋深受限,区间隧道需以1.68~1.86 m 的净距要求下穿一处两柱三跨11.8 m ×4.5 m 矩形框架结构的地下商业街。为确保工程安全,克服上半断面富水砂层、下半... 青岛地铁2号线五四广场站—浮山所站区间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因线路埋深受限,区间隧道需以1.68~1.86 m 的净距要求下穿一处两柱三跨11.8 m ×4.5 m 矩形框架结构的地下商业街。为确保工程安全,克服上半断面富水砂层、下半断面坚硬岩层这一差异性较大的上软下硬复杂地层,以及在近距离下穿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支护参数和技术措施成为工程的关键。实际施工过程中,综合采用了深孔注浆地层预加固、一次性打设90 m 超长管棚预支护、减震爆破和自动化实时监测等综合技术手段,辅以数值计算模拟分析,在控制地下商业街及其周边软弱地层沉降、保障地下商业街的日常运营和降低隧道施工风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地铁 浅埋暗挖法 近距离下穿 复杂地层 深孔注浆 超长管棚预支护 减震爆破 自动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总体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书明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期38-44,共7页
海底隧道修建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规范和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科学、安全、经济地建设青岛胶州湾隧道,为我国海底隧道建设积累经验和规范的编制奠定基础,从工程调研类比分析、理论计算分析、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工程实践等方... 海底隧道修建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规范和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科学、安全、经济地建设青岛胶州湾隧道,为我国海底隧道建设积累经验和规范的编制奠定基础,从工程调研类比分析、理论计算分析、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工程实践等方面对胶州湾海底隧道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对跨海通道的型式(轮渡、环湾高速公路、大桥、隧道)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结出海底隧道全天候、经济运行的优点;2)得出三车道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25 m、线净间距一倍洞径和最大纵坡4%等总体设计关键参数;3)得出采用复合式衬砌、多心圆椭圆型的合理断面和支护参数;4)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防排水方案,限排标准为0.4 m3/(d.m),保证了结构安全和最小排水量;5)采用控制爆破保护围岩、多重防腐锚杆、C35湿喷高性能混凝土、C50耐久性混凝土等系统耐久性设计,预测使用寿命超过120年;6)采用超前钻3~5个钻孔进行超前探水结合地质素描、物探等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查明了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情况;7)采用凿岩台车、湿喷混凝土机械手等大型机械全断面或台阶法的快速安全施工方法以及综合的防塌方涌水技术措施等,保证了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海底隧道 钻爆法 限量排放 耐久性混凝土 超前探水 防坍塌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富水铁路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设计施工措施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翟可 《隧道建设》 2013年第5期388-392,共5页
针对富水铁路隧道内道床翻浆冒泥病害,以现行铁路隧道通用图为基础,结合富水隧道地下水水量大且具承压性的特点,对通用图中洞内防排水设施功能分析后提出改进方向,形成以降水压、消隐患、排渗水的富水隧道洞内防排水设计方案总体思路;... 针对富水铁路隧道内道床翻浆冒泥病害,以现行铁路隧道通用图为基础,结合富水隧道地下水水量大且具承压性的特点,对通用图中洞内防排水设施功能分析后提出改进方向,形成以降水压、消隐患、排渗水的富水隧道洞内防排水设计方案总体思路;并提出了富水隧道洞内增设降水井,调整双线隧道侧沟位置并加深,优化中心水沟井壁设计,道床板下增设渗水盲管等具体防排水改进措施。针对隧底存在虚碴层问题,提出采用水平光面爆破开挖,增加人工清底工序,按隐蔽工程验收及无损探测检查等具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该设计施工预防措施经工程验证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铁路隧道 翻浆冒泥 防排水设计 降水井 加深水沟 盲管 光面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复杂环境过海区间隧道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超业 贺维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423,共10页
过海隧道一般规模大,场地环境复杂且工程经验缺乏,设计方案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目前内地尚无建成的地铁过海区间隧道,对过海区间的设计标准和技术研究较少。文章以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过海区间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质分析、工程类比... 过海隧道一般规模大,场地环境复杂且工程经验缺乏,设计方案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目前内地尚无建成的地铁过海区间隧道,对过海区间的设计标准和技术研究较少。文章以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过海区间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质分析、工程类比和综合比选的方法,对长大过海地铁区间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工法选择、断面设计、防排水设计、海域复杂地质应对、耐久性设计、防灾通风及疏散等进行分析。提出结合不同区段地质情况采用盾构法和矿山法组合的工法;矿山法段防排水考虑超前注浆控制排水量,采用可维护排水系统;海域复杂地质段(包括风化深槽、富水砂层、硬岩及软硬不均地层、孤石发育等)采取针对性设计措施;隧道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承载力极限设计并重对待,考虑预留补强空间;隧道防灾采用分段纵向通风排烟模式,设置岸边通风竖井和土建排烟风道。研究成果可为区间方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并为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 海底隧道 盾构矿山组合法 防排水 耐久性 防灾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海军 《隧道建设》 2007年第1期46-50,69,共6页
从管段分节、起浮与干舷、抗浮、结构强度及连接技术方面对沉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各部分的设计思路、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总结了在沉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时认识到的关键技术,可为今后的沉管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管段 干舷 抗浮 接头连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隧道浅埋分岔段的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鹏 《隧道建设》 2013年第6期474-480,共7页
在胶州湾隧道工程中,为满足城市交通规划和区域交通疏导要求,采取设置地下分流匝道的设计方案。双车道匝道隧道与3车道主隧道在地下小角度交汇,形成分岔隧道。由于该分岔隧道段埋深浅、地层条件差、地面环境复杂,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不... 在胶州湾隧道工程中,为满足城市交通规划和区域交通疏导要求,采取设置地下分流匝道的设计方案。双车道匝道隧道与3车道主隧道在地下小角度交汇,形成分岔隧道。由于该分岔隧道段埋深浅、地层条件差、地面环境复杂,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通过工程类比、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确定小净距隧道段范围,对变净距并行隧道中夹岩分区段采取扩挖换填混凝土、对拉锚杆等措施;在特大断面隧道段通过预注浆加固地层、加强初期支护,采用台阶分块开挖方案;施工中采用微震爆破技术,较好地保护了围岩,最终成功实现了此浅埋分岔隧道的快速施工。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反馈分析,所采取的支护参数、工程措施、施工方案合理,确保了工程的安全、顺利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隧道工程 分岔隧道 小净距隧道 特大断面隧道 中夹岩加固 微震爆破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长大隧道排水系统设计问题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吕青松 贺维国 +1 位作者 方祖磊 程士好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1-1365,共5页
为了使水下长大隧道排水系统设计更加合理可靠,以目前国内已建成且最为典型的水下长大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和厦门翔安隧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方法对水下长大隧道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隧道防水、水泵选型、管道系... 为了使水下长大隧道排水系统设计更加合理可靠,以目前国内已建成且最为典型的水下长大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和厦门翔安隧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方法对水下长大隧道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隧道防水、水泵选型、管道系统设置、水锤防护、集水池容积确定等关键排水系统设计提出以下建议:水下长大隧道应严格控制结构渗漏水量,充分考虑盾构法全包防水在后期运营排水上的优势;废水泵宜选择便于检修、更换的耐腐蚀下进水式多级潜水泵;排水系统泵管匹配宜按一拖二模式设置,至多不宜超过一拖三;除设置水锤消除器外,还应采取废水泵缓起缓停等水锤防护措施;废水泵房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风险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长大隧道 排水系统 高扬程潜水泵 水锤防护 集水池容积 全包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隧道设计技术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晋友 周鲁 周书明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336-340,共5页
为解决重载运输条件下铁路隧道设计难题,通过大秦线铁路隧道病害的调查资料,对重载运输诱发的隧道病害及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依托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隧道设计经验,提出重载铁路:1)软弱破碎围岩大于1 000 m或软岩高地应力段长大于500 m... 为解决重载运输条件下铁路隧道设计难题,通过大秦线铁路隧道病害的调查资料,对重载运输诱发的隧道病害及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依托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隧道设计经验,提出重载铁路:1)软弱破碎围岩大于1 000 m或软岩高地应力段长大于500 m的隧道、4 km以上突水突泥风险等级较高的岩溶隧道优选采用2个单线隧道方案;2)单线隧道仰拱矢跨比取1/6.5、双线取1/10.5,可以满足30 t列车轴质量要求;3)隧道内坡度不应小于3‰、富水地层不小于5‰,提出防排水措施实现运营可维护;4)计算确定了轨下结构设计参数;5)对隧道内轨道结构过渡、轨下及隧底结构过渡段采取了设计措施;6)提出了隧道基底普查及承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隧道 病害 设计技术 隧道结构 防排水 过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建飞 《隧道建设》 2007年第3期43-46,共4页
最终接头的位置和选型对沉管隧道的工期和造价有较大影响,以生物岛-大学城隧道最终接头的设计实例,介绍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设计 方案比选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隧道结构防排水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星 贺维国 +1 位作者 费曼利 宋超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67-1273,共7页
为解决跨度大于30 m的超大型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中铺设难、焊缝多、易掉落、质量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提出一种“环纵导排系统+复合土工膜+喷涂高弹性涂膜防水层+自密实混凝土+接缝防水”组合的新型防排水体系。从排水角度介绍环纵排水... 为解决跨度大于30 m的超大型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中铺设难、焊缝多、易掉落、质量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提出一种“环纵导排系统+复合土工膜+喷涂高弹性涂膜防水层+自密实混凝土+接缝防水”组合的新型防排水体系。从排水角度介绍环纵排水盲管、凹凸排水板及泄水管等导排系统的设计组成、布置方式及可维护性设计;从防水角度介绍复合土工膜隔离防渗双重特性、喷膜防水层性能指标及喷涂设计、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及接缝防水设计、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等内容。实践研究表明,该新型防排水体系能够适用于超大跨度隧道结构,施工安全可靠,施工工效高,综合性价比好,防水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度隧道 防排水 涂膜防水 复合土工膜 自密实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矿山法海底隧道排水设计探讨——以珠江口铁路隧道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戴新 贺维国 +2 位作者 王东伟 吕青松 于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5-702,共8页
矿山法海底隧道排水量无规范标准可依,且排水量所受影响因素复杂,随施工推进动态变化,排水系统无法精准设计。针对这一难题,以珠江口铁路隧道为背景,结合国内外已建成工程的实际排水量和理论计算值,采用选定标准—过程控制—动态调整的... 矿山法海底隧道排水量无规范标准可依,且排水量所受影响因素复杂,随施工推进动态变化,排水系统无法精准设计。针对这一难题,以珠江口铁路隧道为背景,结合国内外已建成工程的实际排水量和理论计算值,采用选定标准—过程控制—动态调整的方法,保证排水系统设计参数精准。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潜水泵适用工况、运行效果、故障率及其对土建的要求,建议海底隧道采用工艺简单、产品稳定、技术成熟的单级潜污泵;从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上分析,认为当排水扬程超过单级潜污泵提升限值时,单级潜污泵多级提升比多级潜水泵单级提升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法 海底隧道 控制排水量 提升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头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方案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明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6-68,共3页
南广铁路大山头隧道下穿广梧高速公路,隧道覆土比较浅,为控制高速公路路面沉降,采用超前长管棚加强支护,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通过三维岩土力学有限差分程序FLAC3D进行模拟分析,可满足沉降要求。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浅埋隧道 下穿 超前管棚 双侧壁导坑法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潇剑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09,共5页
目前国内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标准尚不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为以后相关规范的制定、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调查研究了国内外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设置情况,依据国内外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工程案例、... 目前国内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标准尚不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为以后相关规范的制定、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调查研究了国内外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设置情况,依据国内外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工程案例、实体火灾试验,分类提出了我国公路隧道应设置的消防灭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标准规范 火灾试验 消防灭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填土层中四连拱暗挖隧道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伟 叶铭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6,共7页
人工填土层有土质疏松、稳定性差、无法形成自然应力拱等特点,导致隧道暗挖修建时易出现支护体系受力较大、地面沉降过大甚至塌方等问题。以北京地铁某停车线工程在人工填土层中修建暗挖四连拱隧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 人工填土层有土质疏松、稳定性差、无法形成自然应力拱等特点,导致隧道暗挖修建时易出现支护体系受力较大、地面沉降过大甚至塌方等问题。以北京地铁某停车线工程在人工填土层中修建暗挖四连拱隧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从支护体系受力、地面沉降、风险控制、施工工期等方面对"导洞法"、"侧洞法"及两者相结合的"导洞+侧洞法"进行比选,得出采用"侧洞法"施工为本工程最优方案。"侧洞法"能有效避免中隔墙的水平位移问题,控制沉降较好,且二次衬砌能尽早封闭成环,减小初期支护受力过大的风险,并在施工中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四连拱暗挖隧道 人工填土层 施工工序 侧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浅埋暗挖矩形隧道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哲强 《隧道建设》 2006年第5期41-42,46,共3页
南京地铁鼓楼站D2出入口通道,覆土厚仅1.3—1.6m,且通道上方有电缆线、给水管等。结合该工程对明挖顺作法和浅埋暗挖法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拟采用浅埋暗挖法。介绍了其结构设计及计算,施工方法及措施要点。该通道已顺利完成,既... 南京地铁鼓楼站D2出入口通道,覆土厚仅1.3—1.6m,且通道上方有电缆线、给水管等。结合该工程对明挖顺作法和浅埋暗挖法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拟采用浅埋暗挖法。介绍了其结构设计及计算,施工方法及措施要点。该通道已顺利完成,既未影响中央路的正常交通,而且地面沉降、结构变形、工期、防水均满足要求,且其设计施工经验已成功用于其他车站出入口通道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埋暗挖 矩形隧道 临时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铁上软下硬岩层区间隧道断面设计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鹏 王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101,共6页
以青岛地铁3号线宁夏路站—敦化路站化区间隧道上软下硬岩层段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模拟对三种断面隧道施工沉降、衬砌结构受力、塑性区分布、断面开挖面积和配筋面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隧道开挖断面进... 以青岛地铁3号线宁夏路站—敦化路站化区间隧道上软下硬岩层段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模拟对三种断面隧道施工沉降、衬砌结构受力、塑性区分布、断面开挖面积和配筋面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隧道开挖断面进行综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拱部削尖马蹄形断面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且断面配筋面积最小,经综合考虑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为最优断面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上软下硬岩层 隧道施工 断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怀铁路金洞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新利 《隧道建设》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愉怀线金洞隧道长9 108m,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存在岩溶突水、突泥、瓦斯天然气、高地应力下的软岩变形等不良地质,设计采用一平一斜不仅解决了工期紧、施工通风、反坡排水的难题,而且针对不良地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 金洞隧道 设计与施工 渝怀铁路 不良地质 地质条件 高地应力 施工通风 处理措施 天然气 突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苏埃隧道方案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玉省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6,共7页
根据汕头苏埃隧道的建设条件,对工程方案设计中的几个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多级分流"理念,实现隧道与北岸4条城市主干道的交通衔接;选择"抛石+排水板"方案解决海域深厚淤泥地层中的围堰设计;... 根据汕头苏埃隧道的建设条件,对工程方案设计中的几个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多级分流"理念,实现隧道与北岸4条城市主干道的交通衔接;选择"抛石+排水板"方案解决海域深厚淤泥地层中的围堰设计;8度高烈度震区选择合理的抗震减震措施解决隧道结构抗震;采取双道密封垫和加大密封垫断面的防水设计,满足地震时管片接缝张开量大的防水要求;针对复杂地层,对盾构选型和配置提出建议;对海底凸起进入隧道内的硬岩进行爆破预处理,以降低盾构施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埃隧道 围堰设计 多级分流 8度震区 管片接缝防水 盾构选型 硬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