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白帝城长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小辉 郑升宝 +2 位作者 陈奉民 李忠评 邓耀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6,共7页
重庆白帝城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916 m的单跨双铰简支悬索桥。该桥主桥采用静力限位和动力阻尼组合约束体系。受两岸地形及索鞍位置限制,中跨主缆垂跨比为1∶11,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PPWS)法施工。主缆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 860 MPa的热镀... 重庆白帝城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916 m的单跨双铰简支悬索桥。该桥主桥采用静力限位和动力阻尼组合约束体系。受两岸地形及索鞍位置限制,中跨主缆垂跨比为1∶11,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PPWS)法施工。主缆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 860 MPa的热镀锌铝高强钢丝,选用“S型缠丝+防护带弹性包裹+主缆干燥空气除湿”综合防护体系。为适应加劲梁的横向摆动,短吊索采用关节轴承构造与加劲梁吊耳、索夹相接。加劲梁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总宽33 m、高3.2 m,标准横隔板采用空腹桁架式结构。为减轻结构疲劳效应,桥面系采用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板体系。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形塔,桥塔基础采用分离式承台+群桩。奉节岸锚碇区围岩较破碎,且受公路隧道及坡上建筑物限制,采用折线型隧道式锚碇,利用适用于大倾角隧洞的铣挖机机械开挖工艺施工;巫山岸锚碇位于瞿塘峡互通匝道桥内,采用埋置式重力式锚碇,利用原槽现浇工艺增加锚碇的侧向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箱梁 空腹式横隔板 钢-UHPC组合桥面板 隧道式锚碇 重力式锚碇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洪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升宝 刘小辉 +1 位作者 陈奉民 邓耀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5,共7页
太洪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808 m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南川岸采用隧道式锚碇,锚碇位于极软岩中,岩石天然饱和抗压强度为4.49 MPa,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质条件差。针对锚碇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在主索鞍处向外旋转边跨主缆及隧道式锚碇轴... 太洪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808 m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南川岸采用隧道式锚碇,锚碇位于极软岩中,岩石天然饱和抗压强度为4.49 MPa,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质条件差。针对锚碇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在主索鞍处向外旋转边跨主缆及隧道式锚碇轴线角度2°,解决了隧道式锚碇浅埋以及2个锚塞体间距过小的问题;进行多参数比选,隧道式锚碇前、后锚面尺寸(宽×高)分别取13 m×13 m、18 m×19 m,顶部为圆弧形,锚塞体最终长度为58 m,前、后锚室长度分别为35 m、3.8 m。依据规范计算得到隧道式锚碇锚塞体抗拔安全系数为4.3,通过岩土专项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围岩稳定安全系数约为6.0,分别满足规范不应小于2.0和4.0的要求。施工时,采用围岩损伤控制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开挖技术,以减少隧洞围岩损伤,锚塞体采用强格栅钢架防护形式,以加强锚塞体和围岩整体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隧道式锚碇 极软岩 岩土专项试验 数值模拟 开挖 防护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溪河特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奉民 郑升宝 +2 位作者 谢小华 岳伟勤 李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
重庆大溪河特大桥主桥为(92+168+650+168+92)m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塔梁之间设置竖向支承、横向限位和纵向阻尼,有利于降低梁端位移和桥塔内力。桥塔采用神女造型的钻石形桥塔,钢筋混凝土空心塔柱。主梁采用双边工字... 重庆大溪河特大桥主桥为(92+168+650+168+92)m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塔梁之间设置竖向支承、横向限位和纵向阻尼,有利于降低梁端位移和桥塔内力。桥塔采用神女造型的钻石形桥塔,钢筋混凝土空心塔柱。主梁采用双边工字形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制板,板间湿接缝采用UHPC填筑。边跨采用“压重+结构调整+竖向锚索”的配重方式,防止运营阶段过渡墩及辅助墩支座出现负反力。斜拉索索面呈扇形布置,共208根,为抑制斜拉索风雨激振,斜拉索外护套上设置双螺旋线,在索梁锚固端和索塔锚固端设置内、外阻尼器。索梁锚固采用外置钢锚管形式的钢锚梁,塔上斜拉索分别锚固在上中塔柱连接段隔板及塔壁、上塔柱的钢锚梁上。辅助墩和过渡墩均采用花瓶形空心墩,桥塔和桥墩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导流板+下中央稳定板的组合气动措施,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该气动措施能有效控制主梁的涡激振动振幅在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半飘浮体系 钻石形桥塔 钢-混组合梁 预制桥面板 锚固结构 气动措施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龙特大桥新型组合式拱座基础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新 岳伟勤 +2 位作者 邓耀 陈奉民 苏小波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
重庆巫山县双龙特大桥主桥为计算跨径245 m的中承式钢箱拱桥。双龙岸拱座位于溶隙普遍发育、溶蚀作用强烈的角砾状灰岩中,针对拱座处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受力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墙式基础+竖桩”组合基础,墙式基础和竖桩分别承担水平推力... 重庆巫山县双龙特大桥主桥为计算跨径245 m的中承式钢箱拱桥。双龙岸拱座位于溶隙普遍发育、溶蚀作用强烈的角砾状灰岩中,针对拱座处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受力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墙式基础+竖桩”组合基础,墙式基础和竖桩分别承担水平推力和竖向压力,受力明确。拱座横桥向宽21.6 m,顺桥向长11 m,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实体结构,采用承台群桩基础,拱座后接4 m厚背墙,背墙连接3根地梁,地梁后接墙式基础。计算结果表明:桩顶最大水平位移2.95 mm,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安全系数2.22,墙式基础最大主拉应力0.35 MPa,拱座基础抗推、抗压、抗裂能力强。拱座基础按地梁、墙式基础和拱座开挖→桩基开挖、浇筑→墙式基础、地梁和拱座浇筑的顺序施工,并采取注浆加固、护壁支护、桩基防水等施工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承式拱桥 拱座 “墙式基础+竖桩”组合基础 背墙 地梁 结构设计 受力分析 施工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状态影响的服务区凝聚层次聚类入区判别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章玉 张婷婷 +1 位作者 姚成北 曹鹏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为了精准掌握高速公路服务区入区车辆特征、提升服务区运营管理水平,基于高速公路ETC门架通行和收费数据,在分析服务区路段和邻近服务区路段车辆行程时间和速度分布特征基础上,考虑路段交通运行状态影响,提出了基于凝聚层次聚类的运行... 为了精准掌握高速公路服务区入区车辆特征、提升服务区运营管理水平,基于高速公路ETC门架通行和收费数据,在分析服务区路段和邻近服务区路段车辆行程时间和速度分布特征基础上,考虑路段交通运行状态影响,提出了基于凝聚层次聚类的运行状态识别方法和服务区分车型入区判别模型。以G65包茂高速大观服务区为例,通过关联上、下游门架路段交通运行状态,明确了服务区路段车辆在4种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速度概率分布特性,结合聚类给出了各个运行状态下车流密度和速度变化的入区判定条件,并利用服务区视频卡口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判别误差主要分布在拥堵时段,全日客车和货车在考虑运行状态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5%、7.0%,与不考虑路段运行状态情况相比分别提高了2.9%、4.1%,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获取高速公路服务区入区车辆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服务区 入区车辆判别 凝聚层次聚类 ETC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PBL剪力连接件力学性能与结构参数优选
6
作者 姚国文 董雨杭 +2 位作者 应立 贺煊博 吴树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强变形能力和混凝土的良好抗压性能,其剪力连接件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承载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索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并通过细部构造优化来提高...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强变形能力和混凝土的良好抗压性能,其剪力连接件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承载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索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并通过细部构造优化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基于ABAQUS建立了典型波形钢腹板箱梁节段的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板之间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表现,揭示了横向贯穿钢筋构造的有无对Twin-PBL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开孔钢板孔径、厚度及横向贯穿钢筋直径进行了结构参数优选。研究表明:Twin-PBL剪力连接件设置横向贯穿钢筋能够降低开孔钢板和钢翼缘板的剪应力,且贯穿钢筋分摊了孔洞内混凝土榫的部分剪力;综合考虑开孔钢板的材料属性、制作工艺等因素,对开孔钢板截面高度为180 mm的Twin-PBL连接件,最优开孔直径为70 mm,横向贯穿钢筋直径为25 mm,开孔钢板厚度为2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Twin-PBL剪力连接件 力学性能 构造优化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玉涛 何杨 +2 位作者 上官科峰 廖婧玥 刘长辉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更客观、可靠地评价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对国内外近年来214起船桥碰撞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其主要风险因素,以此构建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为更客观、可靠地评价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对国内外近年来214起船桥碰撞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其主要风险因素,以此构建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和EWM将风险因素和评价对象转化为评价指标,经一致性分析和标准化处理,获得更为客观的复合权重,基于该权重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层因素向量,进而得到各评价指标的评价向量,再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获得风险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实现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等级的可靠评价。以三峡库区万州长江公路大桥为例,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与大桥主要风险因素高度一致,指标体系合理且具有普适性;评价结论与大桥的风险特征吻合,评价方法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航桥梁 船撞风险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数值模型的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8
作者 赵晨澄 李秀珍 +3 位作者 李泉林 龚俊豪 孙建国 张世哲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2,77,共8页
黄河上游地貌地质条件复杂脆弱,受极端降雨天气影响,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黄河上游贵德县二连村二连沟泥石流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基于TRIGRS模型、Flow-R模型和FLO-2D等... 黄河上游地貌地质条件复杂脆弱,受极端降雨天气影响,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黄河上游贵德县二连村二连沟泥石流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基于TRIGRS模型、Flow-R模型和FLO-2D等物理力学和经验统计模型,从降雨诱发滑坡为泥石流提供物源的角度将滑坡和泥石流有机联系起来,构建了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动态演进的耦合数值模型,并定量评估了50 a一遇降雨情景下二连沟泥石流的动态危险性。该耦合模型不只考虑了成灾环境背景条件对泥石流物源的影响,还考虑了降雨诱发滑坡为泥石流提供的动态物源,具有较好的评价及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数值模型 泥石流 动态演进过程 危险性评价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凤来特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小辉 陈奉民 曾要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重庆凤来特大桥主桥为计算跨径580 m的上承式钢桁拱桥。该桥设计过程中,选取主跨710 m单跨悬索桥、主跨600 m斜拉桥和计算跨径580 m的上承式钢桁拱桥3个方案,从结构特点、施工技术和经济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比选。由于计算跨径580 m的上... 重庆凤来特大桥主桥为计算跨径580 m的上承式钢桁拱桥。该桥设计过程中,选取主跨710 m单跨悬索桥、主跨600 m斜拉桥和计算跨径580 m的上承式钢桁拱桥3个方案,从结构特点、施工技术和经济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比选。由于计算跨径580 m的上承式钢桁拱桥方案具有结构简洁、整体刚度大、对V形河谷地形适应性好、上部结构施工难度低和造价最低的优势,因此最终采用该桥型方案。主拱拱轴线采用悬链线,计算矢高116 m,计算矢跨比1/5,拱轴系数2.0,拱肋采用双片主桁,上、下游两榀主桁平行布置,横向中心间距20.2 m;主桁上、下弦杆采用箱形截面,截面内宽1.8 m,内高1.8 m。结合原位试验和基坑有限元计算结果,拱座采用重力式拱座,扩大基础,自然山体两侧基坑边坡开挖后,采用预应力锚索和喷锚支护。拱上立柱采用等截面钢箱排架结构。拱上主梁采用工字形钢板梁+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梁。通过结构计算,拱肋、平联和斜撑等各钢结构杆件强度和整体刚度、稳定性均满足要求。采用斜拉扣挂、缆索吊装方案进行主拱节段、立柱单元以及主梁构件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拱桥 上承式拱桥 重力式拱座 钢板组合梁 方案比选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堆积体区导向井开挖及强卸荷裂隙高陡岸坡综合处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玉涛 王伟桥 +3 位作者 张景伟 刘宪庆 徐浩娟 吴红刚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万州长江公路大桥因三峡蓄水需增设防船撞设施。作为防撞设施关键环节的3#导向井地处长江陡崖下部的堆积体岸滩上,受库水消落、江岸强烈卸荷和库岸再造等影响,导向井处堆积体开挖支护困难、背侧70 m高陡岸坡崩塌风险大。为保障导向井施... 万州长江公路大桥因三峡蓄水需增设防船撞设施。作为防撞设施关键环节的3#导向井地处长江陡崖下部的堆积体岸滩上,受库水消落、江岸强烈卸荷和库岸再造等影响,导向井处堆积体开挖支护困难、背侧70 m高陡岸坡崩塌风险大。为保障导向井施工以及防撞设施和航道的运营安全,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质和构造水文特点,采用FLAC 3D有限元法对3#导向井开挖所形成的高陡岸坡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开挖和暴雨工况下,岸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存在较大的失稳风险,且在砂岩、泥岩和裂隙I交界处,存在明显的剪应力集中现象。根据仿真结果,制定了锚索地梁联合坡面喷射封闭的岸坡支护方案;比选了导向井处孤石群堆积体加固和卸荷方案,结合库水位消落和工期计划,采用了孤石群破碎清除和刷方膜袋混凝土防护方案,保证了3#导向井的安全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堆积体 崩塌孤石 卸荷裂隙 高陡岸坡 综合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地铁客流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文博 张永 +2 位作者 李培坤 王亭 丛雅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针对传统方法对地铁车站的多视角空间交互建模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模型(Adaptive Multi-view Fusion Graph Neural Network Model, AMFGNN)进行地铁车站短时客流预测。在空间维度,模型包括了物理拓扑图、线... 针对传统方法对地铁车站的多视角空间交互建模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多视图融合图神经网络模型(Adaptive Multi-view Fusion Graph Neural Network Model, AMFGNN)进行地铁车站短时客流预测。在空间维度,模型包括了物理拓扑图、线路可达性图、空间距离图等多个局部视图,并使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GAT)学习每个视图内车站间的动态空间交互;以单视图车站为中心节点,结合其他视图中该车站作为邻居节点构建融合视图,并使用GAT学习多视图间动态交互;在时间维度,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学习车站客流的时变特征。以重庆市地铁网络为例,全网出站客流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线中的物理虚拟结合图网络模型(PVCGN),AMFGNN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3.06%和2.49%。多视图内节点间注意力分数可视化结果表明,基于GAT的多视图建模思路能够自适应地融合不同视图中提取到的车站空间信息。此外,AMFGNN模型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物理拓扑、线路可达性等结构稳定的视图作为中心节点构建融合视图能够获得更准确、稳定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地铁客流预测 图注意力机制 多视图建模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断层简支梁桥地震响应分析及搭接长度研究
12
作者 岳伟勤 张来福 +3 位作者 苏小波 王晨 王瑞涛 贾宏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213,共16页
为研究跨断层简支梁桥的地震响应和搭接长度需求,建立简支梁桥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弹塑性分析和抗剪能力分析,研究了断层地震动的滑冲效应对简支梁桥搭接长度需求的影响,探讨了塑性铰破坏前墩梁相对位移与地面永久位移... 为研究跨断层简支梁桥的地震响应和搭接长度需求,建立简支梁桥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弹塑性分析和抗剪能力分析,研究了断层地震动的滑冲效应对简支梁桥搭接长度需求的影响,探讨了塑性铰破坏前墩梁相对位移与地面永久位移的关系。研究表明:断层位置会影响结构的地震响应,越靠近断层结构受到的地震影响越大;断层地震动的滑冲效应会增大结构的地震响应,断层地震作用下桥墩塑性铰区的最大剪力剪切强度比为0.47,桥墩的抗剪强度验算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跨断层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会出现漂移现象,导致塑性铰只往同一方向发展;多项式拟合的残差平方和与R^(2)值分别为539.910和0.984,地面永久位移为1.6 m时,塑性铰破坏前的墩梁相对位移为49.5 cm,约占规范计算搭接长度的56%,在峰值加速度较小的情况下,跨断层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搭接长度需求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桥梁 塑性铰 搭接长度 滑冲效应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齿胶接缝桥面板组合梁负弯矩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陈柯洁 范亮 +1 位作者 陈奉民 张苡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0,共13页
在典型连续梁负弯矩区最不利受力的情况下,针对整体桥面板与键齿胶接缝式桥面板的受力性能差异,研究多因素影响下的键齿胶接缝组合梁的受力情况和受弯承载力,提出考虑钢梁、环氧树脂胶材料、预应力钢筋和键齿形状的键齿胶接缝组合梁受... 在典型连续梁负弯矩区最不利受力的情况下,针对整体桥面板与键齿胶接缝式桥面板的受力性能差异,研究多因素影响下的键齿胶接缝组合梁的受力情况和受弯承载力,提出考虑钢梁、环氧树脂胶材料、预应力钢筋和键齿形状的键齿胶接缝组合梁受弯承载力表达式.为验证键齿胶接缝组合梁的受力情况和受弯承载力表达式,设计制作了采用可拆卸高强螺栓剪力键和桥面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共计2片组合梁,其中1片采用整体桥面板(N1组合梁),另1片采用节段预制键齿胶接缝式桥面板(N2组合梁).基于试验平台开展静荷载试验且使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2片组合梁的混凝土板裂缝发展、荷载位移关系、荷载应变关系、破坏模式等.研究结果表明:在破坏荷载后阶段,N1组合梁出现弯曲破坏,而N2组合梁表现为弯剪破坏,N1、N2组合梁的承载能力分别为675 kN和605 kN,N2组合梁在负弯矩区的极限承载能力降低约11%;N1组合梁曲率为20.5,延性挠度系数为5.57,截面曲率为42.46×10-6,N2组合梁曲率为30.7,延性挠度系数为6.20,截面曲率为98.42×10-6,N2组合梁相比N1组合梁延性提高约10%,截面转动能力提高约130%;N1组合梁开裂荷载较N2组合梁开裂荷载小33%,N1组合梁裂缝分布广泛,间距窄,数量多,N2组合梁的裂缝分布集中在键齿附近,间距宽,数量少;将提出的键齿胶接缝组合梁受弯承载力表达式的计算值分别与试验值和有限元值对比,发现表达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和有限元值的差距均小于5%,证明了所提出表达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承载能力 胶接缝 键齿 有限元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碱-硅酸反应下RC梁长期膨胀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鹏飞 刘微 蒋正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208,220,共7页
碱-硅酸反应(ASR)能够产生膨胀应力,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而钢筋会对碱-硅酸反应引起的膨胀产生抑制作用,但目前仅用材料试验无法对钢筋的约束作用进行评估。围绕钢筋的约束作用,以钢筋混凝土(RC)梁为研究对象,采用加速ASR反... 碱-硅酸反应(ASR)能够产生膨胀应力,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而钢筋会对碱-硅酸反应引起的膨胀产生抑制作用,但目前仅用材料试验无法对钢筋的约束作用进行评估。围绕钢筋的约束作用,以钢筋混凝土(RC)梁为研究对象,采用加速ASR反应试验,研究了34个月内不同碱溶液浸泡区域和深度下RC梁的膨胀特性。进一步分析了钢筋对混凝土碱-硅酸反应膨胀的约束机理。结果表明:当浸泡位置和浸泡深度不同时,RC梁结构表现出不同的膨胀特征,直接浸入碱溶液的部位膨胀率较大,钢筋周围的膨胀率明显降低。钢筋能够对膨胀产生直接和间接两种约束作用。研究成果可为ASR反应损伤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力学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特征 RC梁 约束机制 长期监测试验 AS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体陡斜坡路基滑坡机制及其处治对策 被引量:16
15
作者 冯玉涛 牟海峰 +2 位作者 周小平 龚业超 杨海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59,共3页
堆积体陡斜坡路基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设计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堆积体陡斜坡路基病害频发的现状,以国内某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为研究对象,从地形地质条件、路堤填筑、边界内... 堆积体陡斜坡路基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设计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堆积体陡斜坡路基病害频发的现状,以国内某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为研究对象,从地形地质条件、路堤填筑、边界内建(构)筑物状态、施工方案与设计文件的差异等方面对堆积体陡斜坡滑坡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陡斜坡地貌、坡脚临空、人为堆载等是堆积体斜坡失稳的关键因素,地表植被和原始水系的破坏将加速滑坡的形成、加剧致灾程度。针对性的提出了“上部减载、中部封水、下部固脚”的综合处治措施,多年的变形监测表明:该措施经济有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 陡斜坡路基 滑坡机制 人为堆载 土工生态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区厚层堆积体公路高切坡变形机制及其支护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玉涛 刘明维 +3 位作者 周小平 王俊杰 徐浩娟 杨海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3,共4页
降雨易沿堆积体土体孔隙下渗至软岩强风化层,并在中风化线以上汇聚赋存。针对软岩区堆积体公路边坡滑塌病害频发的现状,以重庆某高速公路50 m高页岩与块石土混合高切坡变形体为例,从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病... 降雨易沿堆积体土体孔隙下渗至软岩强风化层,并在中风化线以上汇聚赋存。针对软岩区堆积体公路边坡滑塌病害频发的现状,以重庆某高速公路50 m高页岩与块石土混合高切坡变形体为例,从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病害形态等方面对边坡变形机制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分析。结合变形体区内边界条件及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种经济性和安全性最优的综合处治方法。采用该方法处治后的高切坡变形体历经多年的雨季检验,安全稳定无变形,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厚层堆积体 山区公路 高切坡 变形机制 边界条件 支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下简支梁桥损伤研究及支座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岳伟勤 游四方 +3 位作者 郑史雄 贾宏宇 陈可道 吴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135,共8页
随着西部开发战略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桥梁靠近甚至跨越活动断层,受断层地震动的影响显著。为模拟强震下某简支梁桥的倒塌过程,基于LS-DYNA平台建立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桥梁倒塌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强震作用... 随着西部开发战略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桥梁靠近甚至跨越活动断层,受断层地震动的影响显著。为模拟强震下某简支梁桥的倒塌过程,基于LS-DYNA平台建立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桥梁倒塌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强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损伤机理,并分析支座剪切刚度对简支梁桥倒塌过程和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倒塌破坏模式主要为桥墩底部混凝土大面积失效而引起的桥墩承载能力不足,进而导致整个桥梁出现倒塌;随着地震荷载的不断作用,简支梁桥的桥墩依次经历正常运行阶段、损伤演变阶段以及倒塌阶段,提高支座剪切刚度会增加桥墩的损伤演变阶段持续时间;支座剪切刚度的提高增大了梁体与桥墩间约束,减小了支座变形,从而降低了简支梁桥位移响应和梁-梁间碰撞效应;不考虑单元失效的桥梁地震响应大于单元失效时的地震响应,桥梁地震响应随着单元失效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橡胶支座 地震作用 倒塌破坏 损伤分析 动力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洞的面波场地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果 刘争平 刘茂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8-475,共8页
工程中存在大量的地下空洞结构,这些空洞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从而产生场地效应。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地下空洞对面波传播的影响和场地效应。结果表明:面波在传播中遇到地下空洞会发生散射和反射,产生反方向传播的反射面波和向空间... 工程中存在大量的地下空洞结构,这些空洞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从而产生场地效应。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地下空洞对面波传播的影响和场地效应。结果表明:面波在传播中遇到地下空洞会发生散射和反射,产生反方向传播的反射面波和向空间传播的转换体波,使得空洞的远源侧中部和下方能量大幅增强,远源侧地表及近地表处能量有所减弱,近源侧能量稍有增强。空洞的场地效应一般随空洞埋深的增加而减小,随空洞直径的增加而增加,总体来说地震动水平分量的场地效应比垂直分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 场地效应 地下空洞 埋深 洞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下简支梁桥搭接长度需求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岳伟勤 师新虎 +2 位作者 张来福 苏小波 贾宏宇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7,共13页
随着交通网络向偏远地区辐射,桥梁结构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靠近断层的情况,受到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显著。为了研究近场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搭接长度需求,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简支梁桥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弹塑性分析和抗... 随着交通网络向偏远地区辐射,桥梁结构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靠近断层的情况,受到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显著。为了研究近场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搭接长度需求,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简支梁桥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弹塑性分析和抗剪能力分析,探讨了近场地震动的脉冲效应对简支梁桥搭接长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场地震动的脉冲效应放大了结构的地震响应,脉冲型地震和非脉冲地震作用时的最大墩梁相对位移分别为115.1 cm和41.5 cm;两类地震作用时的最大剪力分别为1892.5 kN和1737.8 kN,最大剪力剪切强度比为0.82;当PGA≥0.4 g时,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桥墩底部塑性铰区的最大转角超过极限转角,桥墩发生破坏,而非脉冲型地震PGA=1.0 g时的塑性铰转角小于极限转角;当PGA=1.0 g时,塑性铰破坏前墩梁相对位移为37 cm,占规范搭接长度的41.8%,近场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搭接长度需求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动 塑性铰 搭接长度 脉冲特性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地震下简支梁桥倒塌过程及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游四方 岳伟勤 +3 位作者 胡洋 郑史雄 鲁玉忠 杨磊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4-206,共13页
为了模拟脉冲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倒塌过程,基于LS-DYNA平台建立了简支梁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人工合成了不同脉冲幅值和脉冲周期的地震动,研究了脉冲幅值和脉冲周期对简支梁桥倒塌过程和地震响应的影响,总结了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 为了模拟脉冲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倒塌过程,基于LS-DYNA平台建立了简支梁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人工合成了不同脉冲幅值和脉冲周期的地震动,研究了脉冲幅值和脉冲周期对简支梁桥倒塌过程和地震响应的影响,总结了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灾变过程。研究表明:脉冲幅值对简支梁桥的倒塌模式影响显著,脉冲幅值较小时桥墩发生倒塌,脉冲幅值较大则会导致梁体落梁;脉冲幅值对桥梁位移响应影响较小,对内力响应和碰撞效应影响较大,增大脉冲幅值会加重梁间的碰撞效应,从而消耗大量地震能量;位移响应随脉冲周期的增大而增大,梁间碰撞力则与之相反;桥梁开始出现损伤的时间点与脉冲周期的大小有关,脉冲周期越小,开始出现损伤的时间越靠近地震加速度峰值时刻;脉冲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倒塌表现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正常运行阶段、损伤演变阶段和倒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地震动合成 脉冲幅值 脉冲周期 倒塌分析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