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文兴隧道提高限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清峰 陈孝玉 褚奕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0,共6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厦门市民经常投诉文兴隧道最高限速偏低,通行效率不高,而国内尚未有提高限速的相关规范。本文研究文兴隧道能否提高限速,并尝试从中提炼出提高道路限速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结论:(1)通过几何线形指标分析、实测运行速... 研究目的:近年来,厦门市民经常投诉文兴隧道最高限速偏低,通行效率不高,而国内尚未有提高限速的相关规范。本文研究文兴隧道能否提高限速,并尝试从中提炼出提高道路限速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结论:(1)通过几何线形指标分析、实测运行速度分析,发现文兴隧道全线整体提高限速不可行,但可区间提高限速;(2)建议文兴隧道直线段采用分车道分车型限速方式,小型车提高限速至60 km/h,大型车提高限速至50 km/h,提高限速段的照明、通风条件、标志、标线、标牌等应按照其最高限速值(60 km/h)进行校验;(3)提高道路限速研究建议技术路线:首先对拟提高限速路段按拟提高的限速进行规范符合性检查;结合限速区最小长度及过渡段最小长度,检查拟提高限速段范围及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在对运行速度值进行分析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拟提高限速值,有条件地采用实测运行速度,条件不足时,采用模拟运行速度;检查提高限速段的照明、通风条件、标志、标线、标牌等条件是否满足此段最高限速的相关要求,不满足的要进行完善;(4)该研究成果可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提高限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城市道路 限速区 提高限速 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改性透水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清峰 张昌伟 +3 位作者 林雄 沈明亮 郭春梅 陈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2,共5页
研究目的:透水水泥稳定碎石为透水路面的良好基层材料,在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应用前景广泛,但其强度和抗裂性能仍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室内材料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透水性能影响规律,为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改性提... 研究目的:透水水泥稳定碎石为透水路面的良好基层材料,在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应用前景广泛,但其强度和抗裂性能仍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室内材料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透水性能影响规律,为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改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1)玄武岩纤维可有效提高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的后期抗压强度、劈裂强度;(2)不同纤维长度和纤维掺量改善效果不同,试验中12 mm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7‰时改善效果最显著;(3)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的空隙率影响不大,掺加纤维后,试件空隙率略有减小,但降低幅度不大;(4)本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是海绵城市建设透水路基领域,可为今后的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 玄武岩纤维 力学性能 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改性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清峰 张昌伟 +3 位作者 杨亮元 沈明亮 郭源浩 陈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6,22,共6页
研究目的:碾压混凝土性能优越,但作为路面材料缺乏深入研究,并且我国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工程应用少,缺少明确的施工规范。本文以道路沥青路面玄武岩纤维改性碾压混凝土基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的碾压混凝土级配方案,最后基... 研究目的:碾压混凝土性能优越,但作为路面材料缺乏深入研究,并且我国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工程应用少,缺少明确的施工规范。本文以道路沥青路面玄武岩纤维改性碾压混凝土基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的碾压混凝土级配方案,最后基于最优级配研究玄武岩纤维的不同掺量、不同长度对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影响特性。研究结论:(1)碾压混凝土设计级配建议选取为水泥用量240 kg/m^3、用水量110~120 kg/m^3、级配1、减水剂0.2%,此级配强度和压实度高、改进的VC值低;(2)适宜长度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可利于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强度、拉压比的增长,弹性模量和弹强比的降低,使得抗裂性能提高,考虑到经济因素,建议选取26 mm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的改性碾压混凝土开展设计和施工推广;(3)本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道路路面基层工程领域,对今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基层 碾压混凝土 正交试验 配合比设计 玄武岩纤维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密集房屋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7,92,共6页
研究目的:受城市复杂环境的影响,城市隧道的修建有时不可避免地要下穿房屋。为了达到减少房屋拆迁的目的,本文通过城市小净距软岩浅埋暗挖隧道的数值模拟,研究隧道下穿密集房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方案所引起地表沉降量及洞顶建筑物沉... 研究目的:受城市复杂环境的影响,城市隧道的修建有时不可避免地要下穿房屋。为了达到减少房屋拆迁的目的,本文通过城市小净距软岩浅埋暗挖隧道的数值模拟,研究隧道下穿密集房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方案所引起地表沉降量及洞顶建筑物沉降规律,进一步分析洞顶建筑物的安全性。研究结论:(1)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跨度及施工方法等因素,其中施工方法的影响最为明显;(2)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及地表建筑物的实测结果,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房屋采用CD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岩体,可以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保护地表建筑物的安全;(3)本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城市隧道工程领域,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 下穿房屋 地表沉降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