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地层地铁长大区间初步设计阶段增设车站线站位及施工方法比选
1
作者 周丁恒 朱振烈 +3 位作者 高生苗 侯春山 刘健 邹永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30,共6页
[目的]为优化黄土地层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的线站位与施工工法,需开展经济性、安全性比选研究。[方法]以西安地铁15号线航天城站—东长安街站区间为背景,分析了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的影响因素,对增设车站的平面位置、纵断面进行了优... [目的]为优化黄土地层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的线站位与施工工法,需开展经济性、安全性比选研究。[方法]以西安地铁15号线航天城站—东长安街站区间为背景,分析了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的影响因素,对增设车站的平面位置、纵断面进行了优化比选;在对比明挖法、暗挖法,以及明挖法+暗挖法等8种施工方法的基础上,从车站规模、使用功能、工程造价、施工风险等方面对比了地下三层全PBA(洞桩逆作)法和地下一、二层明挖法+地下三层CRD(交叉中隔壁)法方案,确定了最优施工方法;对新增车站进行了E3地震作用下的三维时程分析。[结果及结论]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需综合考虑两端车站、道路规划、风险源等因素,以确定线站位;采用PBA法施工深埋车站时地基承载力难以满足要求,推荐采用地下一、二层明挖法+地下三层CRD(交叉中隔壁)法结合的施工方法;深埋站厅与站台分离车站在E3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率在规定范围内,但局部区域安全度较低,需采取加强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黄土地层 长大区间 增设车站 线站位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约束体系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方柯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主桥采用(45+55+58+335+58+49)m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以降低结构内力和位移响应、优化行车条件及轨道结构使用性能为目标,对大桥的约束体系进行设计。选取3种纵向约束、5种横向约束体系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各方... 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主桥采用(45+55+58+335+58+49)m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以降低结构内力和位移响应、优化行车条件及轨道结构使用性能为目标,对大桥的约束体系进行设计。选取3种纵向约束、5种横向约束体系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各方案静力及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得到纵向采用阻尼约束或支座位移约束的半飘浮体系时结构静力响应差异较小,采用阻尼约束时的地震响应较小,横向采用阻尼约束或挡块限位约束均能实现较好的耗能限位效果,采用阻尼约束时的减震效率不高。根据各方案地震响应结果,结合行车条件及轨道结构的性能需求,该桥纵向采用组合式约束体系,运营及设计地震作用下为带支座纵向位移约束的半飘浮体系,罕遇地震作用下为带纵向阻尼约束的半飘浮体系;横向采用固定支座+限位挡块的方案;根据约束方案确定了约束布置和相关技术参数,实现了铁路桥梁的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斜拉桥 高低塔 混合梁 约束体系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盐高铁复杂环境地区桥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
徐盐高铁线路长、桥梁占比高,沿线地质、自然条件复杂。高烈度地震区简支梁桥按硬抗地震作用设计,研发了新型支座并优化支座布置和防落梁措施,编制适用的桥墩参考图;连续梁(拱)桥采用减隔震设计,具体根据场地地震参数和桥梁跨度选用减... 徐盐高铁线路长、桥梁占比高,沿线地质、自然条件复杂。高烈度地震区简支梁桥按硬抗地震作用设计,研发了新型支座并优化支座布置和防落梁措施,编制适用的桥墩参考图;连续梁(拱)桥采用减隔震设计,具体根据场地地震参数和桥梁跨度选用减隔震支座或减隔震支座与阻尼器组合的减隔震措施。深厚软土区桥梁,按距离既有构筑物不小于150 m控制,设计较多打入桩,部分采用螺杆钻引孔或高压射水辅助施工,引孔深度小于2/3桩长,停止射水位置距桩底不小于3 m。岩溶区桥梁,根据溶洞上下基岩强度和厚度,厘清桩基计算边界条件;对于串珠状等复杂溶洞,采用超大群桩基础,不让桩基进入溶洞及其影响区。跨新洋港采用主跨312 m双塔双索面连续钢桁斜拉桥,半漂浮体系,塔墩固结、塔梁分离,斜拉索采用综合减振设计;为提高施工过程结构抗台风稳定性,结合结构抗风措施,采用边跨支架拼装、主跨单向悬拼的施工方案。为解决淮安东四线并行、相邻线同向行车问题,设计了线间距5.3 m非标简支梁,该梁所用预制架设设备只需对常规设备略加改造即可,方便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盐高铁 断裂带 高烈度地震 岩溶地质 简支梁桥 减隔震 斜拉桥 非标准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的规划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毅刚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90-93,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为城镇人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然而,城乡间的经济差异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不但资源配置达不到最优,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该文从乡村规划设计中把握美丽乡村规...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为城镇人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然而,城乡间的经济差异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不但资源配置达不到最优,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该文从乡村规划设计中把握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入手,并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4个方面为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我国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美丽乡村 规划路径 乡村振兴 乡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
5
作者 郭文华 薛超 +1 位作者 段彬鑫 赵大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4-1465,共12页
提出同时考虑地震和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时变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轨道不平顺影响的列车-轨道-斜拉桥系统动力分析模型,桥梁水下结构地震动水压力基于水体辐射理论通过刚性柱法将其转换为附加质量,采... 提出同时考虑地震和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时变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轨道不平顺影响的列车-轨道-斜拉桥系统动力分析模型,桥梁水下结构地震动水压力基于水体辐射理论通过刚性柱法将其转换为附加质量,采用莫里森方程与绕射波浪理论模拟桥梁水下结构波浪力,建立地震和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时变系统空间振动方程。基于ANSYS与SIMPACK联合仿真分析平台,分别研究仅地震作用、仅波浪作用以及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深水斜拉桥系统空间振动,研究单独地震动水压力、单独波浪力作用和两者联合作用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地震动水压力时,列车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横向加速度等显著增大,且当地震强度超过0.10g时,地震动水压力作用对车桥响应影响更加显著;仅波浪作用对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影响较小;地震与波浪的相位差对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影响显著;随着相位差改变,考虑波浪力与不考虑波浪力时相比,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增长幅度最大的参数为脱轨系数,增长幅度最大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 深水斜拉桥 地震动水力 波浪作用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数据三维反演技术在隐伏断裂勘察中的应用:以郯庐断裂宿迁段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旭 毛星 +3 位作者 魏文博 叶高峰 金胜 尹曜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对郯庐断裂宿迁段隐伏断裂进行勘察研究,共布设3条AMT剖面,获得61个测深点,并对所获得的AMT数据进行电性主轴分析和维性分析,采用二维反演和三维反演算法,得到了可靠的地电模型。通过基于阻抗张量Groom-Bai... 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对郯庐断裂宿迁段隐伏断裂进行勘察研究,共布设3条AMT剖面,获得61个测深点,并对所获得的AMT数据进行电性主轴分析和维性分析,采用二维反演和三维反演算法,得到了可靠的地电模型。通过基于阻抗张量Groom-Bailey分解方法的电性主轴分析得到,从浅部到深部,电性主轴方向较为一致,约N60°E,这与浅层地质填图资料略有不同(浅表地质资料显示断裂走向约N20°E),这一角度推断为郯庐断裂主断裂或者其分支在地下的走向。应用基于相位张量分解的维性分析,得到郯庐断裂宿迁段在部分深度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三维特征,因此单纯采用传统的二维反演方法不能够准确反映地下构造信息,需要同时采用二维反演方法与更先进的三维反演方法对其进行建模来研究隐伏断裂带的产状信息。通过二维反演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看出,三维反演能全面反映断裂带的倾向、走向、延伸深度等信息,反演模型更为可靠。最后把三维反演模型垂直切片和水平切片分别与放射性元素探测剖面测得的氡元素异常曲线对比,也得到很好的对应。综上所述,大地电磁数据维性分析和电性主轴分析在隐伏断裂勘查中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复杂异常体,三维反演比二维反演能更加全面可靠地反映构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三维反演 维性分析 电性主轴分析 郯庐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模型试验的方案设计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新金 刘维宁 +1 位作者 路美丽 李兆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71,共6页
以北京地铁通用乙级车站为例,为了对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塔柱式地铁车站施工过程进行模型试验,设计模型试验方案。方案为:采用的几何比为1∶10,材料容重比为1∶1;模拟对象为由每侧3个塔柱和2个横通道组成的隧道,模型尺寸为6.5 m&... 以北京地铁通用乙级车站为例,为了对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塔柱式地铁车站施工过程进行模型试验,设计模型试验方案。方案为:采用的几何比为1∶10,材料容重比为1∶1;模拟对象为由每侧3个塔柱和2个横通道组成的隧道,模型尺寸为6.5 m×1.8 m×2.88 m,采用清华大学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台架;模型介质材料分别模拟地表杂填土层,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互层和车站隧道底部的卵石圆砾层;在模型内部适当位置布设量测仪器,进行车站隧道周围土体位移、盾构管片收敛变形和切向应变、立柱支撑和预应力钢筋上的应变等的量测;模型采用容重控制法制作,总重约60 t;开挖过程和支护系统按照实际施工过程进行详细模拟。采用设计的模型试验方案进行施工,能够保证车站洞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 浅埋暗挖法 地铁车站 模型试验 方案设计 大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理论在旧城更新中的融合性设计策略--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音乐广场改造项目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惟科 刘圆圆 尹静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研究从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背景出发,针对旧城更新中TOD理论应用的不足,结合成都市龙泉驿区音乐广场改造项目,提出范围合理策略、功能有机策略、交通分级架构策略和区域有序分布策略等融合性的设计策略,并对TOD理论进行补充,以期为TO... 研究从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背景出发,针对旧城更新中TOD理论应用的不足,结合成都市龙泉驿区音乐广场改造项目,提出范围合理策略、功能有机策略、交通分级架构策略和区域有序分布策略等融合性的设计策略,并对TOD理论进行补充,以期为TOD理论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旧城更新 TOD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大直径盾构下穿高铁桥梁的加固措施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文华 丁宇航 +1 位作者 赵大亮 杨乔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81-4492,共12页
结合苏州桐泾路北延工程,建立大直径盾构下穿32 m简支箱梁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初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分别选取隔离桩桩长、桩径、桩隧净距或MJS法加固区域长度、宽度、高度等因素进行正... 结合苏州桐泾路北延工程,建立大直径盾构下穿32 m简支箱梁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初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分别选取隔离桩桩长、桩径、桩隧净距或MJS法加固区域长度、宽度、高度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引入墩顶变形抑制系数作为加固效果评价指标,经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判别各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后对土层加固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仅采用隔离桩及纵横梁加固时,桩长是影响加固效果的敏感因素,优化桩长宜取为隧道底部埋深的1.29倍,沉降及纵向位移抑制系数分别为0.856和0.843。仅采用MJS法加固时,加固区域长度是影响加固效果的敏感因素,优化加固长度宜取为承台宽度的6.11倍,沉降及纵向位移抑制系数分别为0.748和0.787;当采用单一措施进行土层加固时,宜优先采用隔离桩及纵横梁加固;当采用隔离桩及纵横梁和MJS法联合加固时,优化桩长仍取为隧道底部埋深的1.29倍,优化加固长度宜取为承台宽度的4.56倍,沉降及纵向位移抑制系数分别为0.947和0.950,可满足桥上高铁列车正常运营的墩顶变形控制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开展大直径盾构下穿高铁桥梁影响区段合理土层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下穿桥梁 正交试验 隔离桩 MJS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立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0-45,共6页
支架现浇制梁是铁路桥梁建造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其缺乏系统完善的设计技术,桥梁特别是大中跨度桥梁现浇支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以铁路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积累为依托,结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某(80.6+128+80.6)m跨度连续梁支架现... 支架现浇制梁是铁路桥梁建造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其缺乏系统完善的设计技术,桥梁特别是大中跨度桥梁现浇支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以铁路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积累为依托,结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某(80.6+128+80.6)m跨度连续梁支架现浇工程实例,对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支架形式、荷载及其组合、工况分析、模型建立、结构计算和设计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以期对其他铁路现浇支架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现浇支架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切变隐患治理研究
11
作者 张扬 苏国明 +1 位作者 郭向荣 徐勇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共6页
研究目的:为合理评估及确保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致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某重载铁路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桥位处风场特性和桥面设计基准风速,依据大比例节段风洞模型试验得到的主梁及列车的气动力系数,建立一种考虑风屏障系统的风-... 研究目的:为合理评估及确保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致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某重载铁路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桥位处风场特性和桥面设计基准风速,依据大比例节段风洞模型试验得到的主梁及列车的气动力系数,建立一种考虑风屏障系统的风-车-桥系统仿真分析模型,对空重混编C80型货车在强风作用下以50~100km/h运行速度通过大桥,进行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并对大风天气列车走行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结论:(1)设置风屏障可有效减小运营列车所受气动风荷载,保证列车走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简支T梁区段桥面最大风速为31.5m/s,可满足正常运行速度80km/h的要求;(3)刚构连续梁区段和简支箱梁区段桥面最大风速近35m/s,为满足列车运行速度80km/h的要求,需增设透风率为60%,高度3.5m的风屏障;(4)本文提出了合理的风屏障技术参数、限速阈值和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对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切变隐患治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铁路桥梁 风洞试验 风车桥耦合 风屏障 限速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轨道扣件失效状态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
12
作者 段彬鑫 谌启发 +2 位作者 郭文华 陈定市 郭柳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91-2204,共14页
为分析桥上扣件失效状态对高速列车-多跨简支梁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考虑弹条和轨下垫板的非线性力学特征,建立WJ-8型扣件系统的精细化空间力学模型。再基于多刚体列车模型、CRTSⅢ型无砟轨道-简支梁有限元模型,建立考虑多种扣件失效... 为分析桥上扣件失效状态对高速列车-多跨简支梁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考虑弹条和轨下垫板的非线性力学特征,建立WJ-8型扣件系统的精细化空间力学模型。再基于多刚体列车模型、CRTSⅢ型无砟轨道-简支梁有限元模型,建立考虑多种扣件失效特征的车-轨-桥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经大量参数计算分析,研究扣件失效形式、失效数量和桥上失效位置等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单个(对)扣件失效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不大,对列车和钢轨动力响应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扣件完全失效相比仅弹条失效影响更大,且对轮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失效侧;列车和轨道的动力响应都随着扣件连续失效数量的增大而增大,连续5个扣件完全失效时,列车脱轨系数达到0.524,轮重减载率超过安全限值;扣件失效对附近钢轨和正常扣件的动力响应产生显著影响,紧邻失效区间前方一个扣件的支反力增幅最大,连续3个扣件完全失效时其增幅可达146.10%,有必要关注失效扣件临近区域的扣件和钢轨发生损伤的风险;扣件相对于桥梁的失效位置亦会显著影响系统的动力响应,随着扣件失效位置从桥墩往跨中变化时,列车的竖向加速度和Sperling指标总体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当扣件失效位置位于跨中和桥墩时,钢轨下挠和上拱值分别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件失效 高速列车 车-轨-桥耦合振动 行车安全性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浪相关性影响的高速列车−轨道−跨海斜拉桥时变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13
作者 蔡宝锋 谌启发 +1 位作者 郭文华 段彬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8-609,共12页
为研究波浪参数及风浪相关性对跨海高铁桥梁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影响,基于耿贝尔逻辑模型,根据实测风浪同步观测数据建立了平均风速-有效波高联合概率模型,并采用谱解法随机生成可考虑相关性影响的风、浪时程曲线。以某跨海高铁双塔斜拉... 为研究波浪参数及风浪相关性对跨海高铁桥梁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影响,基于耿贝尔逻辑模型,根据实测风浪同步观测数据建立了平均风速-有效波高联合概率模型,并采用谱解法随机生成可考虑相关性影响的风、浪时程曲线。以某跨海高铁双塔斜拉桥为例,基于ANSYS和SIMPACK联合仿真,建立高速列车-轨道-跨海斜拉桥空间振动分析模型,分别开展单独波浪、单独风、相干风浪联合作用下高速列车通过跨海斜拉桥时的空间振动分析,研究有效波高、桥位处水深、风速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波浪作用主要影响列车与桥梁的横向响应,对竖向响应影响较小;波浪作用所致列车和桥梁动力响应随有效波高及桥位处水深增大而增大,且增幅也越来越高;当波高较大时,有效波高是影响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主要因素,当波高较低时,桥位处水深及有效波高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相当;在波浪作用下,主梁跨中横向位移时程主要包含波浪频率和主梁一阶横弯频率两个频率成分,增大有效波高可使主梁一阶横弯频率成分占比提高;与单独风作用相比,考虑风浪联合作用后,车桥系统动力响应明显增大,在选取风速与波高进行动力响应分析时,应合理考虑风浪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相关性 随机风浪 跨海桥梁 斜拉桥 车-轨-桥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的空调配管阻尼层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亚娟 孟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5-189,194,共6页
空调配管系统的减振降噪是空调结构开发中的一个设计难点,是制约空调整体品质的一个关键参数。针对空调仿真优化设计中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将统计学中的近似模型技术应用到空调配管系统的阻尼优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均匀试... 空调配管系统的减振降噪是空调结构开发中的一个设计难点,是制约空调整体品质的一个关键参数。针对空调仿真优化设计中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将统计学中的近似模型技术应用到空调配管系统的阻尼优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均匀试验设计相结合的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多项式响应面、Kriging最优内插、BP神经网络近似模型,研究了阻尼层位置、宽度等参数与结构响应频率、阻尼比之间的近似映射关系。最后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分析了结构阻尼比与结构质量之间的Pareto曲线,并选择最优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采用近似模型的阻尼层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为空调系统的仿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配管 近似模型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土层对土-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振动台试验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春晓 陶连金 +2 位作者 边金 张宇 冯锦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1-1350,共10页
液化区域与结构的相对位置和液化场地产生的大位移,对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存在很大的影响。基于此,采用振动台试验,针对目前地铁区间隧道建设中常见的单层双跨断面形式结构,开展了一系列振动台试验。系统阐述了本次大型振动台试验中方案... 液化区域与结构的相对位置和液化场地产生的大位移,对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存在很大的影响。基于此,采用振动台试验,针对目前地铁区间隧道建设中常见的单层双跨断面形式结构,开展了一系列振动台试验。系统阐述了本次大型振动台试验中方案设计相关内容,包括相似关系设计、地基土制备、结构模型制备、防水处理、试验测试技术与传感器布置、试验工况设置等,并对液化场地自由场工况的地基土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系列试验设计方案可以形成较好的液化宏观试验现象;模型箱的边界效应较小;相同地震动峰值条件下Kobe波和北京人工波作用时,土体产生的剪切变形最大,名山波作用下土体产生的剪切变形最小。试验设计思路和前期试验结果可以为振动台后期试验的顺利展开做好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区间隧道结构 大变形 破坏规律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山特长隧道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谢勇涛 丁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4,共4页
香山隧道是拟建中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段扩能工程上最长的隧道,为双洞单线隧道,设计时速200 km,隧道总长23.92km。结合国内外特长隧道的调研资料和香山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本隧道运营通风和防灾通风的设计原则;结合运营通风和防灾通... 香山隧道是拟建中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段扩能工程上最长的隧道,为双洞单线隧道,设计时速200 km,隧道总长23.92km。结合国内外特长隧道的调研资料和香山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本隧道运营通风和防灾通风的设计原则;结合运营通风和防灾通风量的计算结果,在每单线隧道内设计6组SDS-12.5T-4P-37型(φ1 250 mm)可逆式射流风机,每组风机在同一断面布置6台,间距120 m;防灾救援设计主要考虑定点救援和随机停车救援两种救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隧道 特长隧道 运营通风 防灾救援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地下车辆基地运用库机械排烟系统方案优化
17
作者 宋毅杰 周文慧 +4 位作者 杨媛媛 王庆亮 谢宝超 陈珊娜 易俊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0-216,共7页
[目的]地铁车辆基地采用全地下模式,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火情发生后的排烟难度。有必要针对影响地铁地下车辆基地运用库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效果的关键参数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我国华东地区某城市地铁线路的地下车辆基地为研... [目的]地铁车辆基地采用全地下模式,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火情发生后的排烟难度。有必要针对影响地铁地下车辆基地运用库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效果的关键参数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我国华东地区某城市地铁线路的地下车辆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FDS(火灾动力学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基于GB 51298-2018,选取了排烟量、挡烟垂壁底部与排烟口距离、排烟口数作为参数,针对这3个参数不同取值条件下的排烟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及结论]地铁地下车辆基地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应以降低经济损失及环境影响为前提,保证人员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在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内安全疏散。3个参数的建议取值为:排烟量应不小于21m^(3)/s;挡烟垂壁底部与排烟口距离应不小于1.0 m;排烟口数对排烟效果影响较小,其数量可根据最大允许排烟量、漏风量及垂直空间占用等因素综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下车辆基地 运用库 机械排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基地排烟系统布置优化及排烟量研究
18
作者 房烁 周文慧 +4 位作者 杨媛媛 王庆亮 谢宝超 陈珊娜 易俊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3-228,共6页
[目的]带上盖车辆基地因建筑结构特殊,难以设置自然排烟口。发生火灾时,机械排烟是控制烟气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故有必要优化车辆基地的机械排烟系统布置方案以提高烟气排出效率。[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试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软件研... [目的]带上盖车辆基地因建筑结构特殊,难以设置自然排烟口。发生火灾时,机械排烟是控制烟气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故有必要优化车辆基地的机械排烟系统布置方案以提高烟气排出效率。[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试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固定排烟量下排烟口高度、排烟管道间距、排烟口间距对车辆基地排烟效果的影响;同时,在最优布置方案下分析不同排烟量对车辆基地排烟效果的影响,以得到车辆基地排烟系统的合理排烟量。[结果及结论]以排烟效率作为考核指标时,不同排烟系统布置参数对车辆基地排烟效果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排烟口高度、排烟口间距、排烟管道间距;车辆基地机械排烟系统的最优布置方案为:排烟口高度0.4 m,排烟口间距4.5 m,排烟管道间距6 m;车辆基地排烟量为41.35 m^(3)/s时,烟气被控制在库区一定范围内,此时排烟效率变化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排烟量,排烟效果提升不显著。计算理论排烟量时,适用于车辆基地的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值为0.6倍的车辆基地空间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机械排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群桩承台参数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亚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为揭示大型群桩承台的传力模式及主要影响参数,建立群桩承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最大压应力的传递路径,揭示群桩承台在柱下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空间桁架传力结构。借鉴统计学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L25(56)正交试验表,分析混凝土强度... 为揭示大型群桩承台的传力模式及主要影响参数,建立群桩承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最大压应力的传递路径,揭示群桩承台在柱下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空间桁架传力结构。借鉴统计学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L25(56)正交试验表,分析混凝土强度、承台厚度、配筋率、桩间距、桩径等因素对承台承载力、桩顶内力以及承台沉降量的影响,量化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分析表明:群桩承台均存在空间桁架区域和非桁架构造区域,对于单柱结构,桁架区域成近似圆形。钢筋配筋率和承台厚度对承台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对于中心桩桩顶内力,承台厚度对中心桩桩顶内力有高度显著影响;对于承台沉降量指标,桩径、厚度及配筋率3个因素为高度显著影响因素。文章研究成果对群桩承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承台 正交试验设计 空间桁架模型 承台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蠕滑错动作用下高铁路基变形特征研究
20
作者 闫茜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研究目的:活动断裂蠕滑错动影响下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变形特征及控制方法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可考虑断层蠕滑活动特性的“基岩-覆盖层-路基结构”三维分析模型,分析断层蠕滑错动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变形特... 研究目的:活动断裂蠕滑错动影响下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变形特征及控制方法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可考虑断层蠕滑活动特性的“基岩-覆盖层-路基结构”三维分析模型,分析断层蠕滑错动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变形特征,阐明断层的运动方式、位错量、覆盖层厚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对路基变形的作用方式及敏感程度。研究结论:(1)不同运动方式的断层位错作用导致路基面及边坡呈现不同形态的变形特征,特别是走滑作用下的近断层边坡表现出明显的“中部鼓胀”;(2)在倾滑断层蠕滑错动作用下,存在着使路基不平顺范围趋向稳定的临界蠕滑量和临界覆盖层厚度;(3)走滑量的增大明显加剧路基侧移与近断层边坡的“中部鼓胀”,而足够的覆盖层厚度则将明显平缓上述侧向变形;(4)本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路基工程在断层错动背景下的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蠕滑错动 临界位错量 临界覆盖层厚度 路基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