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9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
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11期72-72,共1页
1955年创建的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化院)于2007年9月29日正式改制为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化院伴随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逐步发展成为集勘察、设...
1955年创建的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化院)于2007年9月29日正式改制为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化院伴随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逐步发展成为集勘察、设计、研究、咨询、监理为一体的设计研究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铁路事业
电气化
勘测
新中国
电化
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器材分类编号规则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盛良
黎锋
+3 位作者
王小兵
王伟
卢剑
李光
《中国铁路》
2023年第9期125-131,共7页
论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器材分类编号的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现行标准中接触网器材相关分类与编号规则的制定和研究现状,提出我国接触网器材分类与编号的总体路线,明确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接触网器材范围、分类深度、分类依据及具有可扩展性...
论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器材分类编号的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现行标准中接触网器材相关分类与编号规则的制定和研究现状,提出我国接触网器材分类与编号的总体路线,明确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接触网器材范围、分类深度、分类依据及具有可扩展性的接触网器材分类原则,选定了器材分类方法,将接触网器材划分为4个层级、212个类目。明确了接触网器材编号原则,选定了与接触网器材分类方法相适应的编号方法,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接触网器材分类和编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器材
分类
编码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气化铁路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的电源设计
3
作者
吴铁民
刘春丰
《中国铁路》
2013年第4期75-77,共3页
介绍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在铁路道岔上的应用,为保证对大功率电加热元件供电的电压质量,通过引接电气化铁路道岔附近接触网高压电源,经箱式变电站降压后向各融雪电气控制柜提供低压电源,实现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的电源设计。
关键词
道岔融雪系统
电加热
电气化铁路
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吉成
徐雨晴
张春英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83-486,共4页
根据我国机车能耗统计资料、电力年度统计数据,从生态足迹角度定量地分析了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后机车牵引能耗、CO2排放量和能耗生态足迹.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采用内燃机车牵引客货列车,每年需要直接耗用柴油1.74×104t,每...
根据我国机车能耗统计资料、电力年度统计数据,从生态足迹角度定量地分析了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后机车牵引能耗、CO2排放量和能耗生态足迹.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采用内燃机车牵引客货列车,每年需要直接耗用柴油1.74×104t,每年向大气排放5.50×104tCO2,其总生态足迹为1.27×104hm2森林,平均生态足迹为每万吨公里0.018hm2森林.电气化改造后,每年需耗电1.05×10skw·h,间接导致火电厂每年排放8.45×104tCO2,间接导致的火电总生态足迹为1.96×104hm2森林,间接导致的水电总生态足迹为36.37 hm2可耕地,平均间接生态足迹为每万吨公里0.021 hm2森林和3.91×10-5 hm2可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梅汕铁路
电气化改造
生态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被引量:
7
5
作者
何吉成
徐雨晴
+1 位作者
刘静茹
张春英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3期55-59,共5页
广梅汕铁路经过水土流失强度较大的粤东山地丘陵区,其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施工活动会增大沿线的水土流失量。本研究采用模式预测法对改造施工期内不同的建设工程引发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电气化改造工程占地范围内原地貌背景...
广梅汕铁路经过水土流失强度较大的粤东山地丘陵区,其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施工活动会增大沿线的水土流失量。本研究采用模式预测法对改造施工期内不同的建设工程引发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电气化改造工程占地范围内原地貌背景水土流失量为230.6 t,在施工期间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919.6 t,改造工程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89.0 t,其中线路改造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最大,达到355.4 t,占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总量的51.6%,变电所和接触网工区建设各占23.5%和22.6%,沿线雨水泵站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最小,只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2.3%左右。在水土流失防治上,重点防治区段是21个车站的线路改造地段,其次是沿线5个变电所和5个接触网工区的建设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梅汕铁路
电气化改造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的生态效应分析
6
作者
何吉成
徐雨晴
张春英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85-90,共6页
定量地分析了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生态效应,主要探讨了改造过程中生物量损失、水土流失的生态负效应及改造后水环境、大气环境得到改善的生态正效应。结果表明,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共计334.5t,工...
定量地分析了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生态效应,主要探讨了改造过程中生物量损失、水土流失的生态负效应及改造后水环境、大气环境得到改善的生态正效应。结果表明,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共计334.5t,工程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89.0t。电气化改造后,龙川机务段每年生产污水的污染物排放数量将会减少,其中油类将减少21.9kg,COD减少76.1kg,SS减少145.3kg。经过电气化改造,全线每年减少耗油2.16万t,每年向大气减少排放153.21tCO、1085.42tNOx、47.47tSO2、328t碳烟和110.06tCnHm。随着植被恢复措施功能的显现,其生态负效应是逐年减弱的,因而该线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生态正效应远远大于其负效应,改造工程会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梅汕铁路
电气化改造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
被引量:
3
7
作者
郭奇章
《中国铁路》
2012年第7期45-47,共3页
接触网与受电弓系统之间的受流(能量传递)过程是在动态中完成,对于同一系统而言,列车速度越高,维持弓网间良好接触就越困难,受流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当速度超过系统正常允许范围时,其受流性能会严重恶化,甚至影响列车正常运行。弓网关系...
接触网与受电弓系统之间的受流(能量传递)过程是在动态中完成,对于同一系统而言,列车速度越高,维持弓网间良好接触就越困难,受流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当速度超过系统正常允许范围时,其受流性能会严重恶化,甚至影响列车正常运行。弓网关系强调接触网与受电弓是一个整体,研究弓网关系就是研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京秦客运通道的列车提速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弓网关系的主要原因,提出改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气化铁路
弓网关系
硬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inkelbach-Quadratic算法的高速铁路通信能效优化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高云波
李翠然
+1 位作者
王国荣
李茂青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5,共7页
为了提高高速铁路通信能量效率,提出一种基于Dinkelbach-Quadratic变换的迭代算法来解决高速铁路通信下行链路的功率分配问题。通过在小区内部署远程天线单元构建高速铁路通信分布式天线系统模型,基于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列车内接...
为了提高高速铁路通信能量效率,提出一种基于Dinkelbach-Quadratic变换的迭代算法来解决高速铁路通信下行链路的功率分配问题。通过在小区内部署远程天线单元构建高速铁路通信分布式天线系统模型,基于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列车内接入点反馈的最小速率要求建立能效优化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非凸优化模型,采用Dinkelbach变换将分数形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转换为求差形式;利用Quadratic变换特性对目标函数进一步展开;采用交替迭代的方法完成能效最优的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满足最小传输速率和最大发射功率的同时,可以兼顾系统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随着发射天线数量和接收中继数量的增加,系统性能也有明显提升,相比传统算法系统的能效和频谱效率至少提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分布式天线系统
功率分配
能量效率
分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准线唐公塔站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研究
9
作者
张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68,73,共6页
唐公塔站为既有大准铁路上的中间站,目前满足5 000 t列车到发条件,为使该站具有将5 000 t列车组合成万吨列车发往大同方向的能力,研究具备万吨列车会让条件和不考虑万吨列车会让条件情况下的车站改扩建方案。经多方案综合比选,唐公塔站...
唐公塔站为既有大准铁路上的中间站,目前满足5 000 t列车到发条件,为使该站具有将5 000 t列车组合成万吨列车发往大同方向的能力,研究具备万吨列车会让条件和不考虑万吨列车会让条件情况下的车站改扩建方案。经多方案综合比选,唐公塔站改扩建方案将使改造后的车站具备万吨列车会让及万吨列车分解组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准线
唐公塔站
扩能改造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装配式地下车站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研究
10
作者
王斌
张惠民
+1 位作者
李根
鲁子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38-141,共4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造越来越多地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而综合管线吊挂系统是装配式地下车站建造中的一项高效且先进的工程解决方案,对该方案技术细节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应用效果,有助于提升地下车站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方法]分...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造越来越多地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而综合管线吊挂系统是装配式地下车站建造中的一项高效且先进的工程解决方案,对该方案技术细节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应用效果,有助于提升地下车站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方法]分析了地下车站结构构件与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的匹配关系;介绍了基于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的地下车站综合管线排布优化方式;介绍了地下车站结构构件与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的连接方式,以及综合管线吊挂系统支、吊架的设计细节。[结果及结论]在装配式地下车站建造中应用综合管线吊挂系统,能够优化管线布局,提高车站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升地下车站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装配式建造
综合管线
吊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架空地线的雷电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
11
11
作者
赵海军
陈维江
+1 位作者
沈海滨
边凯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研究目的:随着雷击故障日益突出,地铁工程中开始利用架空地线进行雷电防护。但地铁中为车辆供电的架空接触网架设在轨道上方、绝缘水平很低,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差别较大,有关设计规范中缺少相应的规定,导致目前国内地铁工程中对架空地...
研究目的:随着雷击故障日益突出,地铁工程中开始利用架空地线进行雷电防护。但地铁中为车辆供电的架空接触网架设在轨道上方、绝缘水平很低,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差别较大,有关设计规范中缺少相应的规定,导致目前国内地铁工程中对架空地线的防护作用缺乏系统研究。工程中已实施的方案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气几何模型法,研究得出架空地线安装位置与雷击闪络次数、避雷器放电电流的关系,提出了架空地线防雷接地解决措施,最后提出工程应用建议。研究结论:(1)地铁架空地线可降低接触网雷击闪络次数,且导线高度越高时效果越明显,地铁工程中利用架空地线进行雷电防护是有益的;(2)架空地线安装在导线上方和安装在支柱顶部时接触网总闪络次数差别不大,工程中推荐采用安装在支柱顶部方案;(3)架空地线对保护绝缘子用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动作冲击电流具有分流作用,架空地线安装在支柱顶部高度以绕击的次数低于0.1次/100 km·a(以40个雷暴日计)为指标进行校验取值,推荐安装位置为高出导线1 m;(4)当架空地线兼具防雷使用时,应做好架空地线的接地,并阻止正常运行时杂散电流就地泄放,建议接地引下线串接由气体放电管和金属氧化物电阻片构成的雷电冲击接地器;(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架空地线
雷电防护
作用
雷电冲击接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触网上跨输电线断线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
12
12
作者
黎锋
罗明
宦荣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8,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和高压输电线路的快速建设,高压输电线跨越铁路接触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自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曾发生多次因上跨输电线断线而导致接触网故障,严重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因此急需对接触网上跨输电...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和高压输电线路的快速建设,高压输电线跨越铁路接触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自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曾发生多次因上跨输电线断线而导致接触网故障,严重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因此急需对接触网上跨输电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展开研究。本文针对大风或覆冰等典型极限工况,研究上跨输电线断线后的运动轨迹,为接触网防护结构大小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对于最大风条件下,输电线断线后,跨越高差14 m时最大横向漂移位移超过30 m;(2)对于最大覆冰条件下,输电线断线后,跨越高差14 m时最大横向漂移位移不到3 m;(3)基于Recurdyn的动力学仿真,为接触网故障仿真提供了新的有效技术手段;(4)该研究结论可用于确定接触网上跨输电线防护结构纵向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输电线
断线
运动轨迹
大风
覆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再生能量利用方案研究
被引量:
10
13
作者
李力鹏
盛家川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124,共4页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VVVF动车组列车,在列车制动时,将再生大量能量,如果能够对这部分能量加以有效利用,则对于整个轨道交通的节能降耗将意义重大。目前工程上有几种再生电能利用方案,但不同方案的节能效果相差较大,部分方案...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VVVF动车组列车,在列车制动时,将再生大量能量,如果能够对这部分能量加以有效利用,则对于整个轨道交通的节能降耗将意义重大。目前工程上有几种再生电能利用方案,但不同方案的节能效果相差较大,部分方案甚至浪费能量。因此,有必要将理论计算和工程实际测量相结合,对现有再生电能利用方案的节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构建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当牵引变电所不设置再生制动装置时,车辆间的再生能量相互利用率很高;(2)传统的将再生制动电阻置于牵引变电所不但不会节省能量,相反会浪费能量;(3)当再生电能利用装置的容量达到一定值时,再增加容量,对于节能效果影响已经很小;(4)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制动
能量吸收
逆变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击距法的高速铁路牵引网防雷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孙彰林
樊春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3,97,共5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雷击引起高速铁路牵引网跳闸事故增多,严重危及铁路运营及人身安全。本文意在利用击距法模型对高速铁路高架桥段牵引网典型布置方式下雷击特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研究结论:计算结果表明,牵引网典型布置方式下发生雷击...
研究目的:近年来,雷击引起高速铁路牵引网跳闸事故增多,严重危及铁路运营及人身安全。本文意在利用击距法模型对高速铁路高架桥段牵引网典型布置方式下雷击特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研究结论:计算结果表明,牵引网典型布置方式下发生雷击总跳闸次数很高,达25.37878次/(100 km·年),其中,雷击正馈线引起牵引网跳闸为25.150 8次/(100 km·年),占到总跳闸次数的99.1%,牵引网跳闸明显由雷击正馈线引起;提出了牵引网优化改进方案,以方案一为例,牵引网总的雷击跳闸次数仅为13.257 9次/(100 km·年),比典型布置方式下牵引网总跳闸次数降低了52.2%,对今后实施防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牵引网
击距法
雷击跳闸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南站接触网景观设计
被引量:
5
15
作者
孟祥奎
刘峰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研究目的:结合北京南站接触网系统景观设计,探索进行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及采取的手段。使接触网系统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接触网景观设计应考虑与所处环境的协调性,...
研究目的:结合北京南站接触网系统景观设计,探索进行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及采取的手段。使接触网系统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接触网景观设计应考虑与所处环境的协调性,对支持结构型式、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能必选。北京南站经过景观优化设计,接触网系统采用了钢管支柱、钢管硬横跨、恒张力弹簧补偿器和无拉线下锚双支柱等方案,实施效果较好,可为今后的接触网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南站
接触网
景观设计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FRA的牵引变压器绕组变形仿真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王兵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3,共7页
牵引变压器绕组变形将严重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频率响应分析法是诊断绕组变形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以北同蒲线某牵引变电所SF2-QY-25000-110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建立非均匀分布参数模型,并进行Matlab/Simulink仿...
牵引变压器绕组变形将严重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频率响应分析法是诊断绕组变形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以北同蒲线某牵引变电所SF2-QY-25000-110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建立非均匀分布参数模型,并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绕组变形会引起等效模型相关电参数的改变,可根据变形后所测频响曲线与原始曲线之间的差异判断绕组发生变形的位置、相位、类别等信息。通过频率响应分析法诊断因短路故障引起的绕组变形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在工程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变形
频率响应分析
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流制列车通过中性段的供电切换方案研究
被引量:
9
17
作者
王志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初步研究了重庆铜梁试验线交直供电系统间设置的中性段供电切换方案。在线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双流制列车通过接触网中性段时采用不停车、不降弓的车上切换方式进行供电切换。接触网中性段位置宜选择在地面或高架区段。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双流制列车
中性段
供电切换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触网上跨输电线断线冲击载荷研究
被引量:
3
18
作者
黎锋
罗明
宦荣华
《中国铁路》
2017年第3期75-81,共7页
通过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 Dyn,建立覆冰输电线和接触网防护结构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覆冰输电线断线后对接触网防护结构及其地面的冲击载荷。研究接触刚度、接触阻尼、摩擦系数等仿真参数对冲击载荷的影响规律。研究表...
通过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 Dyn,建立覆冰输电线和接触网防护结构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覆冰输电线断线后对接触网防护结构及其地面的冲击载荷。研究接触刚度、接触阻尼、摩擦系数等仿真参数对冲击载荷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由于输电线变形及与防护结构间的摩擦,冲击载荷主要集中在沿输电线的水平方向。研究结果可用于防护结构的强度设计,研究不同接触参数对冲击载荷的影响规律,为防护结构材料和外形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上跨输电线
断线
冲击载荷
柔性多体系统
动力学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ewmark法弓网仿真参数选择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苏光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1,共5页
研究目的:弓网仿真可通过拉格朗日第二方程建立耦合动力学方程组,该方程组属于时变参数系统,需利用直接积分或间接积分法进行求解。间接积分法中的Newmark法在选择适当参数时,属于无条件稳定,因此弓网仿真中采用较多。仿真过程除Newmar...
研究目的:弓网仿真可通过拉格朗日第二方程建立耦合动力学方程组,该方程组属于时变参数系统,需利用直接积分或间接积分法进行求解。间接积分法中的Newmark法在选择适当参数时,属于无条件稳定,因此弓网仿真中采用较多。仿真过程除Newmark法本身的参数外,弓网仿真效果主要还取决于仿真时间间隔和仿真模型的阶数选择,因此必须对该参数的选择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构建简单链形悬挂弓网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利用Newmark法求解过程中,不同车速下积分参数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模型阶数较低时系统需要振动稳定过程,模型阶数应选择150阶以上;为保证仿真精度,仿真间隔为临界仿真间隔的一半时仿真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MARK法
弓网仿真
积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全内置下锚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韩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6,共5页
研究目的: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多采用一种坠铊内置式补偿下锚方式,但是在施工现场存在安装精度、调整准确度要求高的难题,同时该种下锚方式的补偿精度、传动效率及可靠性与理想情况稍有偏差。本文针对此种情况,提出采用接触网全内置下...
研究目的: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多采用一种坠铊内置式补偿下锚方式,但是在施工现场存在安装精度、调整准确度要求高的难题,同时该种下锚方式的补偿精度、传动效率及可靠性与理想情况稍有偏差。本文针对此种情况,提出采用接触网全内置下锚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满足工程功能的前提下将棘轮的一部分放置在支柱内部,同时对景观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研究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全内置下锚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接触网补偿下锚方式;(2)全内置式补偿下锚与坠铊内置式补偿下锚比较,内置式棘轮连接机构造价略高,其他零部件造价基本一致;(3)全内置式补偿下锚方式现场安装比较方便;(4)通过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全内置补偿集成系统的技术性能,掌握内置锚柱下锚方式安装技术及运营维护经验,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采用新型全内置式补偿装置和优化相应的支持结构景观化积累工程经验;(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全内置
下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
1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稿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11期72-72,共1页
文摘
1955年创建的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化院)于2007年9月29日正式改制为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化院伴随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逐步发展成为集勘察、设计、研究、咨询、监理为一体的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铁路事业
电气化
勘测
新中国
电化
勘察
分类号
U698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器材分类编号规则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盛良
黎锋
王小兵
王伟
卢剑
李光
机构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有限公司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
基础设施检测
研究
所
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
标准计量
研究
所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
有限公司
供电部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
有限公司
供电部
出处
《中国铁路》
2023年第9期125-131,共7页
基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员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开发基金项目(2020YJ219)。
文摘
论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器材分类编号的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现行标准中接触网器材相关分类与编号规则的制定和研究现状,提出我国接触网器材分类与编号的总体路线,明确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接触网器材范围、分类深度、分类依据及具有可扩展性的接触网器材分类原则,选定了器材分类方法,将接触网器材划分为4个层级、212个类目。明确了接触网器材编号原则,选定了与接触网器材分类方法相适应的编号方法,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接触网器材分类和编号体系。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器材
分类
编码
标准
Keywords
electrified railway
OCS equipment
classification
numbering
standards
分类号
U2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气化铁路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的电源设计
3
作者
吴铁民
刘春丰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铁路》
2013年第4期75-77,共3页
文摘
介绍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在铁路道岔上的应用,为保证对大功率电加热元件供电的电压质量,通过引接电气化铁路道岔附近接触网高压电源,经箱式变电站降压后向各融雪电气控制柜提供低压电源,实现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的电源设计。
关键词
道岔融雪系统
电加热
电气化铁路
电源
分类号
U213.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何吉成
徐雨晴
张春英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
节能环保劳卫
研究
所
交通运输部规划
研究院
环境资源所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83-486,共4页
基金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2009JZB067HB09)资助
文摘
根据我国机车能耗统计资料、电力年度统计数据,从生态足迹角度定量地分析了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后机车牵引能耗、CO2排放量和能耗生态足迹.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采用内燃机车牵引客货列车,每年需要直接耗用柴油1.74×104t,每年向大气排放5.50×104tCO2,其总生态足迹为1.27×104hm2森林,平均生态足迹为每万吨公里0.018hm2森林.电气化改造后,每年需耗电1.05×10skw·h,间接导致火电厂每年排放8.45×104tCO2,间接导致的火电总生态足迹为1.96×104hm2森林,间接导致的水电总生态足迹为36.37 hm2可耕地,平均间接生态足迹为每万吨公里0.021 hm2森林和3.91×10-5 hm2可耕地.
关键词
广梅汕铁路
电气化改造
生态足迹
Keywords
Guangzhou-Meizhou-Shantou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footprint
分类号
K90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被引量:
7
5
作者
何吉成
徐雨晴
刘静茹
张春英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
节能环保劳卫
研究
所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3期55-59,共5页
文摘
广梅汕铁路经过水土流失强度较大的粤东山地丘陵区,其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施工活动会增大沿线的水土流失量。本研究采用模式预测法对改造施工期内不同的建设工程引发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电气化改造工程占地范围内原地貌背景水土流失量为230.6 t,在施工期间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919.6 t,改造工程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89.0 t,其中线路改造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最大,达到355.4 t,占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总量的51.6%,变电所和接触网工区建设各占23.5%和22.6%,沿线雨水泵站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最小,只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2.3%左右。在水土流失防治上,重点防治区段是21个车站的线路改造地段,其次是沿线5个变电所和5个接触网工区的建设工地。
关键词
广梅汕铁路
电气化改造
水土流失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的生态效应分析
6
作者
何吉成
徐雨晴
张春英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
节能环保劳卫
研究
所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85-90,共6页
基金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2009JZB067HB09)资助
文摘
定量地分析了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生态效应,主要探讨了改造过程中生物量损失、水土流失的生态负效应及改造后水环境、大气环境得到改善的生态正效应。结果表明,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共计334.5t,工程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89.0t。电气化改造后,龙川机务段每年生产污水的污染物排放数量将会减少,其中油类将减少21.9kg,COD减少76.1kg,SS减少145.3kg。经过电气化改造,全线每年减少耗油2.16万t,每年向大气减少排放153.21tCO、1085.42tNOx、47.47tSO2、328t碳烟和110.06tCnHm。随着植被恢复措施功能的显现,其生态负效应是逐年减弱的,因而该线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生态正效应远远大于其负效应,改造工程会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
广梅汕铁路
电气化改造
生态效应
Keywords
Guangzhou-Meizhou-Shantou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ffects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
被引量:
3
7
作者
郭奇章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铁路》
2012年第7期45-47,共3页
文摘
接触网与受电弓系统之间的受流(能量传递)过程是在动态中完成,对于同一系统而言,列车速度越高,维持弓网间良好接触就越困难,受流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当速度超过系统正常允许范围时,其受流性能会严重恶化,甚至影响列车正常运行。弓网关系强调接触网与受电弓是一个整体,研究弓网关系就是研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京秦客运通道的列车提速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弓网关系的主要原因,提出改善方法。
关键词
高速电气化铁路
弓网关系
硬点
分类号
U264.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inkelbach-Quadratic算法的高速铁路通信能效优化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高云波
李翠然
王国荣
李茂青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
电气
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动化信息
设计
所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61016,52167013)
兰州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创新基金(2022064)。
文摘
为了提高高速铁路通信能量效率,提出一种基于Dinkelbach-Quadratic变换的迭代算法来解决高速铁路通信下行链路的功率分配问题。通过在小区内部署远程天线单元构建高速铁路通信分布式天线系统模型,基于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列车内接入点反馈的最小速率要求建立能效优化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非凸优化模型,采用Dinkelbach变换将分数形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转换为求差形式;利用Quadratic变换特性对目标函数进一步展开;采用交替迭代的方法完成能效最优的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满足最小传输速率和最大发射功率的同时,可以兼顾系统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随着发射天线数量和接收中继数量的增加,系统性能也有明显提升,相比传统算法系统的能效和频谱效率至少提升5%。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分布式天线系统
功率分配
能量效率
分式规划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distributed multiple antennas system
power allocation
energy efficiency
fractional programming
分类号
U285.2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准线唐公塔站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研究
9
作者
张旭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线路站场
设计
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68,73,共6页
文摘
唐公塔站为既有大准铁路上的中间站,目前满足5 000 t列车到发条件,为使该站具有将5 000 t列车组合成万吨列车发往大同方向的能力,研究具备万吨列车会让条件和不考虑万吨列车会让条件情况下的车站改扩建方案。经多方案综合比选,唐公塔站改扩建方案将使改造后的车站具备万吨列车会让及万吨列车分解组合功能。
关键词
大准线
唐公塔站
扩能改造
方案
Keywords
Datong-Jungar Railway
Tanggongta Station
Capacity Expansion andReconstruction
Program
分类号
U291.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装配式地下车站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研究
10
作者
王斌
张惠民
李根
鲁子健
机构
无锡地铁集团
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38-141,共4页
文摘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造越来越多地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而综合管线吊挂系统是装配式地下车站建造中的一项高效且先进的工程解决方案,对该方案技术细节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应用效果,有助于提升地下车站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方法]分析了地下车站结构构件与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的匹配关系;介绍了基于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的地下车站综合管线排布优化方式;介绍了地下车站结构构件与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的连接方式,以及综合管线吊挂系统支、吊架的设计细节。[结果及结论]在装配式地下车站建造中应用综合管线吊挂系统,能够优化管线布局,提高车站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升地下车站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装配式建造
综合管线
吊挂系统
Keywords
metro statio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inte⁃grated pipeline
suspension system
分类号
U23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96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架空地线的雷电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
11
11
作者
赵海军
陈维江
沈海滨
边凯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
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
研究院
国网北京市电力
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文摘
研究目的:随着雷击故障日益突出,地铁工程中开始利用架空地线进行雷电防护。但地铁中为车辆供电的架空接触网架设在轨道上方、绝缘水平很低,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差别较大,有关设计规范中缺少相应的规定,导致目前国内地铁工程中对架空地线的防护作用缺乏系统研究。工程中已实施的方案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气几何模型法,研究得出架空地线安装位置与雷击闪络次数、避雷器放电电流的关系,提出了架空地线防雷接地解决措施,最后提出工程应用建议。研究结论:(1)地铁架空地线可降低接触网雷击闪络次数,且导线高度越高时效果越明显,地铁工程中利用架空地线进行雷电防护是有益的;(2)架空地线安装在导线上方和安装在支柱顶部时接触网总闪络次数差别不大,工程中推荐采用安装在支柱顶部方案;(3)架空地线对保护绝缘子用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动作冲击电流具有分流作用,架空地线安装在支柱顶部高度以绕击的次数低于0.1次/100 km·a(以40个雷暴日计)为指标进行校验取值,推荐安装位置为高出导线1 m;(4)当架空地线兼具防雷使用时,应做好架空地线的接地,并阻止正常运行时杂散电流就地泄放,建议接地引下线串接由气体放电管和金属氧化物电阻片构成的雷电冲击接地器;(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关键词
地铁
架空地线
雷电防护
作用
雷电冲击接地器
Keywords
metro
overhead grounding wire
lighting protection
effect
earthing device for lighting
分类号
TM863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触网上跨输电线断线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
12
12
作者
黎锋
罗明
宦荣华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拟优(上海)软件科技
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8,共6页
文摘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和高压输电线路的快速建设,高压输电线跨越铁路接触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自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曾发生多次因上跨输电线断线而导致接触网故障,严重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因此急需对接触网上跨输电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展开研究。本文针对大风或覆冰等典型极限工况,研究上跨输电线断线后的运动轨迹,为接触网防护结构大小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对于最大风条件下,输电线断线后,跨越高差14 m时最大横向漂移位移超过30 m;(2)对于最大覆冰条件下,输电线断线后,跨越高差14 m时最大横向漂移位移不到3 m;(3)基于Recurdyn的动力学仿真,为接触网故障仿真提供了新的有效技术手段;(4)该研究结论可用于确定接触网上跨输电线防护结构纵向长度。
关键词
接触网
输电线
断线
运动轨迹
大风
覆冰
Keywords
catenary
transmission line
broken - wire
trajectory
strong wind
icing
分类号
U225.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再生能量利用方案研究
被引量:
10
13
作者
李力鹏
盛家川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财经大学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124,共4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12ZLZLZF01700)
文摘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VVVF动车组列车,在列车制动时,将再生大量能量,如果能够对这部分能量加以有效利用,则对于整个轨道交通的节能降耗将意义重大。目前工程上有几种再生电能利用方案,但不同方案的节能效果相差较大,部分方案甚至浪费能量。因此,有必要将理论计算和工程实际测量相结合,对现有再生电能利用方案的节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构建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当牵引变电所不设置再生制动装置时,车辆间的再生能量相互利用率很高;(2)传统的将再生制动电阻置于牵引变电所不但不会节省能量,相反会浪费能量;(3)当再生电能利用装置的容量达到一定值时,再增加容量,对于节能效果影响已经很小;(4)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中。
关键词
再生制动
能量吸收
逆变回馈
Keywords
regenerative braking
energy absorption
inverting
分类号
U260.3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击距法的高速铁路牵引网防雷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孙彰林
樊春雷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3,97,共5页
文摘
研究目的:近年来,雷击引起高速铁路牵引网跳闸事故增多,严重危及铁路运营及人身安全。本文意在利用击距法模型对高速铁路高架桥段牵引网典型布置方式下雷击特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研究结论:计算结果表明,牵引网典型布置方式下发生雷击总跳闸次数很高,达25.37878次/(100 km·年),其中,雷击正馈线引起牵引网跳闸为25.150 8次/(100 km·年),占到总跳闸次数的99.1%,牵引网跳闸明显由雷击正馈线引起;提出了牵引网优化改进方案,以方案一为例,牵引网总的雷击跳闸次数仅为13.257 9次/(100 km·年),比典型布置方式下牵引网总跳闸次数降低了52.2%,对今后实施防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牵引网
击距法
雷击跳闸次数
Keywords
high - speed railway
traction network
striking distance method
the number of trip - out
分类号
U224.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南站接触网景观设计
被引量:
5
15
作者
孟祥奎
刘峰涛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文摘
研究目的:结合北京南站接触网系统景观设计,探索进行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及采取的手段。使接触网系统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达到景观设计的效果,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接触网景观设计应考虑与所处环境的协调性,对支持结构型式、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能必选。北京南站经过景观优化设计,接触网系统采用了钢管支柱、钢管硬横跨、恒张力弹簧补偿器和无拉线下锚双支柱等方案,实施效果较好,可为今后的接触网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
北京南站
接触网
景观设计
探讨
Keywords
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OCS
landscape design
discussion
分类号
U225.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RA的牵引变压器绕组变形仿真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王兵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
工程学院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7136)
文摘
牵引变压器绕组变形将严重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频率响应分析法是诊断绕组变形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以北同蒲线某牵引变电所SF2-QY-25000-110阻抗匹配平衡牵引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建立非均匀分布参数模型,并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绕组变形会引起等效模型相关电参数的改变,可根据变形后所测频响曲线与原始曲线之间的差异判断绕组发生变形的位置、相位、类别等信息。通过频率响应分析法诊断因短路故障引起的绕组变形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在工程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变形
频率响应分析
短路
Keywords
transformer
winding deformation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
short-circuit
分类号
TM406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流制列车通过中性段的供电切换方案研究
被引量:
9
17
作者
王志荣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基金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12gg C30001)
文摘
初步研究了重庆铜梁试验线交直供电系统间设置的中性段供电切换方案。在线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双流制列车通过接触网中性段时采用不停车、不降弓的车上切换方式进行供电切换。接触网中性段位置宜选择在地面或高架区段。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双流制列车
中性段
供电切换方案
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dual-current system train
neutral section
power supply switching scheme
分类号
U223.5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触网上跨输电线断线冲击载荷研究
被引量:
3
18
作者
黎锋
罗明
宦荣华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拟优(上海)软件科技
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出处
《中国铁路》
2017年第3期75-81,共7页
文摘
通过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 Dyn,建立覆冰输电线和接触网防护结构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覆冰输电线断线后对接触网防护结构及其地面的冲击载荷。研究接触刚度、接触阻尼、摩擦系数等仿真参数对冲击载荷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由于输电线变形及与防护结构间的摩擦,冲击载荷主要集中在沿输电线的水平方向。研究结果可用于防护结构的强度设计,研究不同接触参数对冲击载荷的影响规律,为防护结构材料和外形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接触网
上跨输电线
断线
冲击载荷
柔性多体系统
动力学仿真软件
Keywords
OCS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over OCS system
broken line
impact load
flexible multi-body system
dynamic simulation software
分类号
U2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ewmark法弓网仿真参数选择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苏光辉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1,共5页
文摘
研究目的:弓网仿真可通过拉格朗日第二方程建立耦合动力学方程组,该方程组属于时变参数系统,需利用直接积分或间接积分法进行求解。间接积分法中的Newmark法在选择适当参数时,属于无条件稳定,因此弓网仿真中采用较多。仿真过程除Newmark法本身的参数外,弓网仿真效果主要还取决于仿真时间间隔和仿真模型的阶数选择,因此必须对该参数的选择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本文通过构建简单链形悬挂弓网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利用Newmark法求解过程中,不同车速下积分参数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模型阶数较低时系统需要振动稳定过程,模型阶数应选择150阶以上;为保证仿真精度,仿真间隔为临界仿真间隔的一半时仿真效果较为满意。
关键词
NEWMARK法
弓网仿真
积分参数
Keywords
Netmark Integration Method
catenary- pantograph simulation
integral parameters
分类号
U225.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全内置下锚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韩辉
机构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6,共5页
文摘
研究目的: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多采用一种坠铊内置式补偿下锚方式,但是在施工现场存在安装精度、调整准确度要求高的难题,同时该种下锚方式的补偿精度、传动效率及可靠性与理想情况稍有偏差。本文针对此种情况,提出采用接触网全内置下锚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满足工程功能的前提下将棘轮的一部分放置在支柱内部,同时对景观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研究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全内置下锚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接触网补偿下锚方式;(2)全内置式补偿下锚与坠铊内置式补偿下锚比较,内置式棘轮连接机构造价略高,其他零部件造价基本一致;(3)全内置式补偿下锚方式现场安装比较方便;(4)通过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全内置补偿集成系统的技术性能,掌握内置锚柱下锚方式安装技术及运营维护经验,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采用新型全内置式补偿装置和优化相应的支持结构景观化积累工程经验;(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领域。
关键词
接触网
全内置
下锚方式
Keywords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all built- in
anchor mode
分类号
U22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器材分类编号规则研究
盛良
黎锋
王小兵
王伟
卢剑
李光
《中国铁路》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气化铁路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的电源设计
吴铁民
刘春丰
《中国铁路》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的生态足迹分析
何吉成
徐雨晴
张春英
《生态科学》
CSCD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何吉成
徐雨晴
刘静茹
张春英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的生态效应分析
何吉成
徐雨晴
张春英
《生态科学》
CSCD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
郭奇章
《中国铁路》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Dinkelbach-Quadratic算法的高速铁路通信能效优化功率分配研究
高云波
李翠然
王国荣
李茂青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准线唐公塔站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研究
张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装配式地下车站综合管线吊挂系统研究
王斌
张惠民
李根
鲁子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铁架空地线的雷电防护作用研究
赵海军
陈维江
沈海滨
边凯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接触网上跨输电线断线运动轨迹研究
黎锋
罗明
宦荣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再生能量利用方案研究
李力鹏
盛家川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击距法的高速铁路牵引网防雷特性研究
孙彰林
樊春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南站接触网景观设计
孟祥奎
刘峰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FRA的牵引变压器绕组变形仿真与应用研究
王兵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双流制列车通过中性段的供电切换方案研究
王志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接触网上跨输电线断线冲击载荷研究
黎锋
罗明
宦荣华
《中国铁路》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Newmark法弓网仿真参数选择研究
苏光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全内置下锚方式的研究
韩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