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理想点法的岩溶隧道突水风险预测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小通 黄芮 +2 位作者 田大鹏 李德宏 李维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为准确评价隧道突水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筛选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8个水文地质指标作为隧道突水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突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理想点法的风险预测方法。根据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分别确定指标的主客观权... 为准确评价隧道突水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筛选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8个水文地质指标作为隧道突水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突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理想点法的风险预测方法。根据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分别确定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之和的最小值作为综合权重并动态修正。运用该方法对杨林隧道4个突水区域的风险等级进行预测,结果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风险评价 理论分析 突水 理想点法 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 熵权理论 综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挑顶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杜传球 李馨芳 +2 位作者 张博 陈乾 张晓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6-1123,共8页
复杂地质条件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风险高,交叉口处空间结构复杂、应力转化频繁,支护结构强度难以有效抑制围岩变形,导致塌方事故威胁施工安全。为了提高软弱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挑顶施工的安全性,本研究以三清高速公路西山营隧... 复杂地质条件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风险高,交叉口处空间结构复杂、应力转化频繁,支护结构强度难以有效抑制围岩变形,导致塌方事故威胁施工安全。为了提高软弱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挑顶施工的安全性,本研究以三清高速公路西山营隧道斜井进正洞段挑顶施工为例,提出了在交叉口处采用门架上部拱架和门架加强环联合支护的新型支护结构,优化了门架加强环支护强度及挑顶施工工艺,阐述了垂直挑顶进洞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和施工要点。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的新型支护结构减少了开挖面围岩的超挖面积与变形量,加强了应力集中部位的支护强度与稳定性。所提工法的施工用时仅20余天,相较于传统工法节约近一倍工期,通过合理组织工序加快了斜井进正洞段交叉口处的施工进度。隧道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挑顶施工期间交叉口处围岩收敛变形及稳定性控制满足施工要求。总体上所提工法的技术原理简单、实际操作性强,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挑顶施工提供经验参考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富水 大断面 挑顶施工 交叉口 门架加强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涌水隧道掌子面开挖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维瑞 张玉芳 +3 位作者 李健 万军利 王臣 马贤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28-134,共7页
为解决CRD法运用于大断面隧道时存在临时支撑工程量大的问题,通过优化传统管棚注浆法和传统三台阶开挖法,提出双层大倾角管棚注浆+上台阶CD法这种新的掌子面开挖施工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2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为解决CRD法运用于大断面隧道时存在临时支撑工程量大的问题,通过优化传统管棚注浆法和传统三台阶开挖法,提出双层大倾角管棚注浆+上台阶CD法这种新的掌子面开挖施工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2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大倾角管棚注浆+上台阶CD法能安全替换传统CRD法,并适用于埋深深、断面大、强富水和弱围岩段施工。该施工方法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涌水突泥 CRD法 管棚注浆 三台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隧道超前预报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臣 李健 +2 位作者 李德宏 李维瑞 马贤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0-146,共7页
岩溶隧道中,涌水突泥灾害对隧道建设的影响最为深远。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是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最有效的手段,但岩溶地区涌水突泥灾害类型复杂,隐蔽性强,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需合理设计,才能提高预报准确性。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水文地质... 岩溶隧道中,涌水突泥灾害对隧道建设的影响最为深远。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是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最有效的手段,但岩溶地区涌水突泥灾害类型复杂,隐蔽性强,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需合理设计,才能提高预报准确性。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水文地质学,从突涌水灾害本源出发,对涌水突泥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进行选取和分级,以突涌水灾害等级为基础,构建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这一预报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设计合理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提高地质预报准确性并降低预报成本。该预报体系在杨林隧道顺利实施,在降低预报成本的同时,成功预报了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分布情况和围岩破碎情况,证实了该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超前预报 涌水突泥 地质灾害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