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非对称转体连续梁桥抗倾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硕 辛宇 +2 位作者 刘锋 石岩 王佐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9-985,共7页
文章以双向非对称连续梁桥的转体施工为研究背景,基于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风荷载、结构偏斜等因素对转体桥梁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并计算抗倾覆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双向非对称转体连续梁桥的纵向和横向倾覆力矩及偏心距均远大于对... 文章以双向非对称连续梁桥的转体施工为研究背景,基于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风荷载、结构偏斜等因素对转体桥梁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并计算抗倾覆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双向非对称转体连续梁桥的纵向和横向倾覆力矩及偏心距均远大于对称转体桥梁,需采用调整节段长度或设置偏心等方式抵消因自重产生的倾覆力矩;在横桥向静阵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状态安全;上部结构偏斜超过1°时撑脚与销轴构件均已失效,偏斜角度的增大会导致抗倾覆安全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双向非对称 转体施工 抗倾覆稳定性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荷载下轨道结构初始状态对层间界面影响
2
作者 黄自鹏 路宏遥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7,共6页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该型轨道结构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层间离缝病害风险。为分析高温荷载作用下CRTSⅢ无砟轨道结构初始状态变化对界面服役性能的影响,对施工后轨道各层结构力学状...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该型轨道结构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层间离缝病害风险。为分析高温荷载作用下CRTSⅢ无砟轨道结构初始状态变化对界面服役性能的影响,对施工后轨道各层结构力学状态进行抽样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新建未运营线路上,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混凝土强度测量值较设计值分别存在–1.30%~7.42%和–9.98%~2.79%的初始差异性偏差。结合调研数据建立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空间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高温荷载作用下因施工导致轨道结构存在初始差异时层间界面服役特性。结果表明:因凹槽的限位约束作用,导致该区域对应的层间界面易出现损伤;区别于其他无砟轨道结构易在板边位置产生离缝病害,对于运营期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养护维修工作应调整思路,补充检查限位挡台对应的层间界面服役状况。与设计初衷存在偏差将不利于界面的黏结,特别是当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过高时,层间温度力传递受限,在不利荷载作用下界面损伤面积可增加95.65%,应在施工中避免出现和重点排查此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初始状态 回弹测试 服役性能 界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东岗楼立交桥桥墩病害改造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曾文彬 王松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3,共5页
为提高淮北市东岗楼立交桥运营的安全性,彻底解决立交桥既有病害,对桥墩主要病害进行检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全桥结构在升温效应下的桥墩受力,结合检测、计算结果制定改造措施。检测及计算结果表明:桥梁牛腿搭接支座损坏、伸缩缝堵塞,... 为提高淮北市东岗楼立交桥运营的安全性,彻底解决立交桥既有病害,对桥墩主要病害进行检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全桥结构在升温效应下的桥墩受力,结合检测、计算结果制定改造措施。检测及计算结果表明:桥梁牛腿搭接支座损坏、伸缩缝堵塞,在升温效应下主线桥各联之间、主线桥与匝道桥之间内力相互传递,是桥墩病害的主要原因。对主线桥搭接牛腿进行切割改造,改变主线桥联与联之间连接关系;对主线桥及匝道桥搭接牛腿进行切割改造,改变主线桥与匝道桥之间连接关系。以上改造措施,杜绝了原有结构形式各联之间相互影响的弊端,解决了桥梁病害的根源,桥梁恢复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立交桥 桥墩 病害 温度效应 牛腿 切割 维修加固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辅助墩钢箱梁段分块吊装设计与施工方案 被引量:10
4
作者 余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39,共4页
一座跨长江的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的辅助墩钢箱梁与墩身存在空间冲突,梁段无法采用桥面吊机从桥下起吊安装,且南岸边跨位于浅水区,运梁船无法停靠,无法采用大型浮吊直接吊装就位,而大型履带吊机站位和现有建筑物等位置上有冲突。针对这... 一座跨长江的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的辅助墩钢箱梁与墩身存在空间冲突,梁段无法采用桥面吊机从桥下起吊安装,且南岸边跨位于浅水区,运梁船无法停靠,无法采用大型浮吊直接吊装就位,而大型履带吊机站位和现有建筑物等位置上有冲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辅助墩钢箱梁段进行分块吊装的方案。分块后可减小吊装重量,便于使用小型履带吊机,可以满足施工场地、空间等要求。本文介绍了梁段分块设计原则,给出了辅助墩钢箱梁分块、运输及吊装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算。结果表明,运输及吊装过程中各工况下梁段各部分的应力与变形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梁段分块吊装施工保证了现场施工的连续性,提高了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辅助墩钢箱梁 数值模拟 梁段吊装 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反压护道作用下软基路堤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812,共5页
反压护道是一种常用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然而在有些路段没有反压护道的施作空间,文章提出嵌入式反压护道加固软基路堤。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验证嵌入式反压护道加固软基路堤的可行性,并研究嵌入式反压护道宽度和高度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反压护道是一种常用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然而在有些路段没有反压护道的施作空间,文章提出嵌入式反压护道加固软基路堤。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验证嵌入式反压护道加固软基路堤的可行性,并研究嵌入式反压护道宽度和高度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嵌入式反压护道对路堤应力分布的影响,探讨嵌入式反压护道对软基路堤稳定性系数的影响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嵌入式反压护道能够显著地提高软基路堤边坡稳定性,随护道宽度和高度的增加软基路堤稳定性系数增大,护道宽度对路堤稳定性系数影响比高度更大。嵌入式反压护道改善路堤的应力分布状态,从而改变了路堤稳定系数。数值计算获得的反压护道作用下软基路堤边坡的极限高度与极限平衡法获得的解析解几乎吻合,可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嵌入式反压护道破坏路堤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路堤 嵌入式反压护道 稳定性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弯破坏曲面的桥墩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佐才 王建业 +1 位作者 辛宇 石岩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非对称桥梁结构悬臂施工期间会对下部结构产生较大的不平衡弯矩,为分析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墩柱在不平衡弯矩导致的双轴压弯下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压弯破坏曲面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倪克勤公式作为功能函数,并... 非对称桥梁结构悬臂施工期间会对下部结构产生较大的不平衡弯矩,为分析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墩柱在不平衡弯矩导致的双轴压弯下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压弯破坏曲面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倪克勤公式作为功能函数,并通过钢筋与混凝土本构关系求解倪克勤公式所需要的轴心受压承载力与单向偏压承载力,将RC墩柱的材料特性、几何特性、所受外部荷载作为随机变量,基于可靠指标物理意义,使用罚函数法将可靠指标求解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利用遗传退火算法求解RC墩柱的可靠指标。采用该方法对文忠路上跨合肥东站改扩建工程主桥46号桥墩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悬臂施工至自重不平衡弯矩最大状态下,P1~P3支墩可靠指标分别为5.44、5.05、5.94;对可靠指标影响程度较大的随机变量依次为结构自重、钢筋强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而风荷载对可靠指标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墩 非对称悬臂施工 压弯破坏曲面 可靠性分析 灵敏度分析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路基动态施工控制及沉降预测
7
作者 王国体 吴吉祥 +1 位作者 李刚 王轶昕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3期50-55,共6页
依据合武(合肥-武汉)Ⅰ标段设置路基沉降观测的数据,提出了对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进行动态控制方程的公式形式和工后路基沉降预测的依据与具体实现,并结合典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路基施工控制,确保路基质量、沉降、工期要求。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运专线 路基施工 施工动态控制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阻尼器对大跨度斜拉桥桥塔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保文 袁爱民 曾文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5-968,972,共5页
为确定大跨度斜拉桥在阻尼器抗震约束体系作用下的减震性能,文章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主塔在有、无阻尼器的情况下内力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桥动... 为确定大跨度斜拉桥在阻尼器抗震约束体系作用下的减震性能,文章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主塔在有、无阻尼器的情况下内力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桥动力特性分析表明,第1阶周期为7.821s,对应的振型为主梁纵漂+主塔纵向弯曲振动,远远大于结构的竖向、横向振动周期2.798、2.049s,抗震需求明显;设置纵向阻尼器的方式能有效地减小主塔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达到内力重新分布的目的,尤其是对弯矩的减小最为明显,从而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动力特性 时程分析 阻尼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的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振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首先利用三阶多项式拟合、GM(1,1)和BP神经网络等算法构建了铁路路基沉降单预测模型;然后基于误差法和熵值法,以合肥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融合三阶多项式拟合、GM(1,1)和BP神经网络构建了组合预测模型,实现... 首先利用三阶多项式拟合、GM(1,1)和BP神经网络等算法构建了铁路路基沉降单预测模型;然后基于误差法和熵值法,以合肥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融合三阶多项式拟合、GM(1,1)和BP神经网络构建了组合预测模型,实现铁路路基沉降的分阶段预测;最后,利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评价模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误差法和熵值法的组合预测模型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预测相对误差均小于±5%,预测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1 mm,验证了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组合预测模型 模型试验 路基沉降 BP神经网络 GM(1 1)模型 三阶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