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程推进方法
1
作者 梁纯 《新材料·新装饰》 2020年第1期105-106,共2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程推进思路及方法,然后提出了建立流程化协调推进机制,包括明确管理架构下的各部门职责,建立工作流程,并分析了具体实践应用效果.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前期工程 组织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盾构隧道下穿引起建筑基础沉降数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乾 黄高亮 +3 位作者 朱潇昂 刘明洪 陈缘 胡安峰 《科技通报》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本文以某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盾构施工后上部建筑基础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盾构隧道轴线与建筑基础相对位置对不同隧道下穿方式引起的上部基础平均沉降量与差异沉降量进行统计与... 本文以某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盾构施工后上部建筑基础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盾构隧道轴线与建筑基础相对位置对不同隧道下穿方式引起的上部基础平均沉降量与差异沉降量进行统计与计算分析,实测和计算结果均表明:盾构隧道在侧下穿上部建筑时,其基础平均沉降与正下穿工况下较为接近,但是其基础差异沉降和倾斜程度较大。本案例中侧下穿时基础每延米沉降差约为正下穿时的3倍左右,实测沉降数据分布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作为相似隧道工程中沉降控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盾构隧道 建筑基础 基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模型双线隧道上跨施工对既有地铁影响
3
作者 李文乾 黄高亮 +3 位作者 朱潇昂 刘明洪 陈俞超 胡安峰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560-565,共6页
针对某新建盾构隧道近接上跨既有地铁项目,基于小应变硬化模型(HS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和莫尔–库伦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HSS模型计算的可靠性和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建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竖... 针对某新建盾构隧道近接上跨既有地铁项目,基于小应变硬化模型(HS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和莫尔–库伦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HSS模型计算的可靠性和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建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竖向变形特征,及隧道水平净距和叠交角度两参数对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SS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有效预测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在新建隧道上跨穿越的影响下,既有地铁隧道产生竖向隆起变形,且变形主要发生在盾构下穿前的1.5倍新建隧道直径到穿越后的2倍新建隧道直径范围内;既有地铁隧道隆起峰值点会随着盾构二次穿越而发生偏移,且其竖向变形曲线呈现出“双峰”趋势;增大双线隧道水平净距和新旧隧道叠交角度,都能使既有隧道的变形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上跨穿越 隧道竖向位移 数值计算 HSS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盘滚刀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桩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豪 马学军 +1 位作者 陈蕾 贾鹏蛟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127-135,共9页
为了探讨全盘滚刀在短距离软土中掘进的同时切削多根钢筋混凝土桩的可行性,以苏州地铁8号线左线隧道下穿圆融桥14根桥桩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分析全盘滚刀的切桩效果、切削参数变化与特征、刀具磨损与桥梁结构响应... 为了探讨全盘滚刀在短距离软土中掘进的同时切削多根钢筋混凝土桩的可行性,以苏州地铁8号线左线隧道下穿圆融桥14根桥桩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分析全盘滚刀的切桩效果、切削参数变化与特征、刀具磨损与桥梁结构响应。试验研究表明:全盘滚刀可直接切削桩基,切削钢筋机制主要以碾压剪切破坏为主,拉扭破坏为辅,切桩时实测推速稳定在最低设定推速的1.74~2.63倍,扭矩会随着土仓压力的波动增大而增大,从而易产生刀具磨损、崩刀等不良情况。切削推力、扭矩与贯入度近似呈线性关系,切削桩基施工的最大、平均推力分别约为常规地层掘进时的119.6%、110.4%,最大扭矩、平均扭矩分别约为常规地层掘进时的125.6%、114.4%。隧道贯通后,滚刀无偏磨、无结泥饼,刀刃最大磨损量2 mm,桥梁最大隆起3 mm,最大沉降7.2 mm。表明全盘滚刀在短距离的软土中掘进并同时切削两根、连续切削多根钢筋混凝土桩基是可行的。建议施工时土仓压力波动值控制在0.1 bar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切削 滚刀 桩基 现场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渗透各向异性的隧道周围饱和软土固结特性分析
5
作者 龚昭祺 林廷松 +1 位作者 李文乾 胡安峰 《地基处理》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考虑隧道周围软土非线性固结特性,基于一种交替隐式差分格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对二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在验证差分解正确性的基础上,得到了隧道均匀渗漏、局部渗漏和综合考虑均匀+局部渗漏模式3种情况下按超静孔压定义的平均... 考虑隧道周围软土非线性固结特性,基于一种交替隐式差分格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对二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在验证差分解正确性的基础上,得到了隧道均匀渗漏、局部渗漏和综合考虑均匀+局部渗漏模式3种情况下按超静孔压定义的平均固结度随时间的发展规律,并分析了渗透各向异性、软土厚度和初始有效固结应力对隧道周围软土固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确考虑隧道透水模式对固结问题尤为重要;固结速率随渗透各向异性系数rk的增大而增大;在固结后期,固结速率随软土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初始有效固结应力不同而初始渗透系数相同的各土体而言,固结速率随初始有效固结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固结 透水特性 渗透各向异性 饱和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模型的隧道周围土体非线性流变固结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安峰 姜浩 +3 位作者 肖志荣 谢森林 龚昭祺 李文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27-2234,共8页
考虑隧道周围饱和软土压缩性和渗透性非线性变化,建立二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引入分数阶Merchant模型考虑土体流变特性影响,采用Douglas-Jone格式的交替隐式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通过与现有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研究解的正确性.利... 考虑隧道周围饱和软土压缩性和渗透性非线性变化,建立二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引入分数阶Merchant模型考虑土体流变特性影响,采用Douglas-Jone格式的交替隐式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通过与现有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研究解的正确性.利用得到的差分解进行参数分析,研究隧道周围饱和软土的非线性流变固结特性.结果表明,隧道渗漏模式、初始渗透系数和渗透指数对土体固结速率影响较大,透水通道越多、初始渗透系数越大、渗透指数越小,土体固结速率越快,而压缩指数对固结速率的影响较小;渗透各向异性系数对固结速率有较大影响,在进行固结性状分析时,应当充分考虑土体不同方向渗透系数的差异;当考虑土体流变特性时,土体固结速率显著减小,但当初始渗透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土体流变特性对土层固结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饱和软土 非线性流变固结 有限差分法 分数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泥岩地层双线盾构隧道近距侧穿铁路桥桩基施工优化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海波 吴悦 +3 位作者 徐才厚 杨永庆 卢文东 罗柯柯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4期60-65,共6页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三公区间中间风井—公园大道站盾构区间工程,针对该区间长距离穿越砂泥岩地层且近距离侧穿铁路桥,提出了堆焊螺旋输送机钢板块、降低刀盘转速、控制盾构匀速穿越不停机等技术措施,并利用FLAC3D有限元软件,以桩基... 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三公区间中间风井—公园大道站盾构区间工程,针对该区间长距离穿越砂泥岩地层且近距离侧穿铁路桥,提出了堆焊螺旋输送机钢板块、降低刀盘转速、控制盾构匀速穿越不停机等技术措施,并利用FLAC3D有限元软件,以桩基侧向变形、沿隧道纵向弯矩与地表位移为分析指标,展开对区间隧道开挖顺序与加固措施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根桩基而言,其侧向变形量在先开挖双线隧道中距离该桩基更近的隧道时更危险,位于两隧道一侧桩基的弯矩亦受靠近隧道先行开挖的影响最大,但施工顺序对两隧道间桩基的弯矩影响较小;相较于单措施加固,注浆+隔离桩双措施加固能协同改善地表不利沉降与隧道间夹岩隆起现象。基于施工优化结果,本工程砂泥岩地层双线盾构隧道采用先右后左的开挖顺序与注浆+隔离桩的综合加固方案,桥墩各项位移现场监测值均未超过预警指标,实际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 隧道 铁路桥 桩基 施工技术 数值模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及传感器的粗集料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皓丹 梅迎军 吕鑫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分析粗集料的形态特征,采用Image-Pro Plus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高精度电感传感器Digital Tread Depth Gauge对集料进行研究.从二维、三维层面对集料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二维形态特征由凸度(P)、轴度(AS)、圆度(R)表征,采用电感传感... 为分析粗集料的形态特征,采用Image-Pro Plus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高精度电感传感器Digital Tread Depth Gauge对集料进行研究.从二维、三维层面对集料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二维形态特征由凸度(P)、轴度(AS)、圆度(R)表征,采用电感传感器深度仪Digital Tread Depth Gauge对集料测量得出集料厚度,引入三维形态特征指标参数厚宽比ζ,对集料三维形态特征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三维形态特征指标采用针度(ND)、片度(CS)、球度(DS)和形状因子(SF)进行表征.通过对粗集料形态特征指标统计分析,建立集料二维、三维形态特征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集料 图像处理 二维特征 三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深路堑开挖监控量测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孝义 鹿存金 +2 位作者 桂红林 袁伟 吴舒怡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1期91-94,共4页
由于高深路堑开挖施工地质复杂,现场机械及人员较多,而有效的监控量测对于调控施工进度,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以及指导现场施工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的了解边坡动态,更为准确、详细可靠的分析边坡情况,确保施工安全,本文以某公路边坡... 由于高深路堑开挖施工地质复杂,现场机械及人员较多,而有效的监控量测对于调控施工进度,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以及指导现场施工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的了解边坡动态,更为准确、详细可靠的分析边坡情况,确保施工安全,本文以某公路边坡为工程背景,以现场监控量测为手段,对不同时间、机械开挖不同位置以及降雨前后的边坡进行动态观测。结果表明,位移量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反弯点出现后边坡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边坡累计沉降量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深路堑 监控量测 位移 新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爆破施工对下方近距运营高铁隧道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颜天成 张庆彬 +3 位作者 刘公剑 唐伟伟 李传华 朱和昆 《采矿技术》 2020年第6期125-130,共6页
新建伯公坳一号隧道工程以水平11°的小交角上跨既有广深港高速铁路羊台山隧道,两隧道交叠点处最近垂直距离仅有22.4 m。新建伯公坳一号隧道采用钻爆法掘进,为保证既有广深港高铁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要求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引起的振... 新建伯公坳一号隧道工程以水平11°的小交角上跨既有广深港高速铁路羊台山隧道,两隧道交叠点处最近垂直距离仅有22.4 m。新建伯公坳一号隧道采用钻爆法掘进,为保证既有广深港高铁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要求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引起的振速不超过1.6 cm/s。对既有隧道二衬结构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基于实测振动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和回归拟合,得到结论:(1)新建隧道引起下方既有隧道二衬结构的最大峰值振动速度出现竖直方向;(2)新建隧道的爆破对下方既有隧道影响最大的截面位于爆心距最小的截面,随着上部隧道的不断掘进,控制截面也应相应改变,且新建隧道每次爆破时,既有隧道对应新建隧道已开挖区域的振速衰减速率比未开挖区域的要大;(3)规范推荐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对于本工程的振动拟合效果一般,对后续施工的指导意义有限。推导出了适合本项目的振动速度拟合公式,提出了满足振动速度要求的新建隧道最大段爆破药量,保障了既有隧道在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法 振动测试 萨道夫斯基公式 回归拟合 降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近接铁路桥梁桩基施工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海波 杨永庆 +2 位作者 卢文东 罗柯柯 徐才厚 《北方交通》 2022年第12期61-65,共5页
近接施工是工程重难点之一,为探究盾构隧道在近接穿越桥梁桩基础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依托于成都地铁13号线一期工程,采用FLAC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得出如下结论:隧道施工完成后,地表呈现“W”形沉降槽,且在隧道正上方沉降量最大;盾... 近接施工是工程重难点之一,为探究盾构隧道在近接穿越桥梁桩基础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依托于成都地铁13号线一期工程,采用FLAC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计算得出如下结论:隧道施工完成后,地表呈现“W”形沉降槽,且在隧道正上方沉降量最大;盾构隧道施工对2号墩影响最大,其次为1号墩与3号墩;右线隧道施工比左线隧道施工对桩基础影响大,2号墩桩基距离右线隧道越远,其横向位移和Y方向的弯矩表现越小;在实际工程中,应加强右线隧道穿越时对桩基影响的监测,并及时对掘进参数做出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接施工 盾构隧道 穿越桥梁桩基 地层扰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挖地铁车站建设中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进 《珠江水运》 2019年第10期45-46,共2页
双侧壁导坑法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地表沉降控制指标,缓解和预防地表沉降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铁暗挖车站施工作为案例,详细地研究地铁车站建设时双侧壁导坑法的施工方法,为浅埋暗挖地铁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暗挖地铁车站 双侧壁导坑法 初期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方式对共线地铁隧道变形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昕宸 张建 +1 位作者 宋旭 王诚杰 《低温建筑技术》 2020年第9期107-111,共5页
基坑开挖会使邻近隧道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严重时甚至影响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行,因此其变形控制异常重要。基于深圳某快速化改造项目,利用PLAXIS 3D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开挖层高及步长对下卧地铁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际施... 基坑开挖会使邻近隧道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严重时甚至影响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行,因此其变形控制异常重要。基于深圳某快速化改造项目,利用PLAXIS 3D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开挖层高及步长对下卧地铁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采用4m层高8m步长进行开挖施工,该方案与2m层高8m步长效果相差无几,但前者开挖至坑底整体范围较小,利于施工。采用8m步长较10m步长开挖范围小,对于下方隧道纵向的约束作用更大,更易于控制下方隧道变形,同时更利于在城市密集区域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方式 共线隧道 有限元分析 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营隧道上方共线基坑的竖井联合门式抗浮框架施工方案研究
14
作者 郝勇 王亚明 蓝淦洲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1期6-9,共4页
地铁运营隧道上方开挖长距离共线基坑时,会造成隧道上方大面积卸载,易引起隧道结构上浮隆起。为应对隧道结构上浮隆起,文章基于理论分析,结合深圳市某新建道路与已建地铁运营隧道共线工程,分析地铁运营隧道上方共线基坑施工方案。根据... 地铁运营隧道上方开挖长距离共线基坑时,会造成隧道上方大面积卸载,易引起隧道结构上浮隆起。为应对隧道结构上浮隆起,文章基于理论分析,结合深圳市某新建道路与已建地铁运营隧道共线工程,分析地铁运营隧道上方共线基坑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文章提出竖井联合门式抗浮框架施工方案,分析竖井联合门式抗浮框架施工参数与施工要点;然后对基坑施工时的隧道变形进行实测分析,得出竖井联合门式抗浮框架施工方案能有效控制隧道的上浮隆起,将基坑开挖对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该施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铁隧道 竖井跳挖 门式抗浮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上跨既有隧道的爆破掘进方案优化设计
15
作者 刘公剑 张庆彬 +3 位作者 颜天成 朱和昆 李传华 唐伟伟 《采矿技术》 2020年第6期116-120,共5页
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伯公坳1号隧道上跨既有广州至深圳高速铁路的羊台山隧道,两座隧道平面夹角11°,最小垂直距离仅22.4 m。为保证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不影响既有羊台山隧道的正常运营,规定新建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不能超过1.6 c... 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伯公坳1号隧道上跨既有广州至深圳高速铁路的羊台山隧道,两座隧道平面夹角11°,最小垂直距离仅22.4 m。为保证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不影响既有羊台山隧道的正常运营,规定新建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不能超过1.6 cm/s。基于爆破振动的严格规定,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了爆破预设计方案的最大振动速度值,并在此基础上对爆破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经计算,优化方案的振动速度值均未超过1.6 cm/s,满足爆破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近距离上跨隧道 爆破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