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的Peck公式修正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令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3,50,共5页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因受建筑物地基、地下管道和软弱土层等因素影响,通常会选用曲线隧道乃至小半径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相比,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加大了地面沉降失控风险。因此,需对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因受建筑物地基、地下管道和软弱土层等因素影响,通常会选用曲线隧道乃至小半径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相比,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加大了地面沉降失控风险。因此,需对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控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曲线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的超挖间隙,推导出曲线段内每一环的超挖量;又通过引入地层损失率得出隧道半径与地层损失率的关系;根据现有Peck公式的适用性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基础地层损失率、总地层损失率、超挖导致额外地层损失率,以及沉降体积切片计算得出了适用于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的修正Peck公式。以太原某地铁线路的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将修正Peck公式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修正Peck公式的适用性。[结果及结论]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修正Peck公式对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小半径曲线 地面沉降 PECK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隧道爆破方案优化及掌子面处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贺 田成林 +5 位作者 王清标 孙永 刘忠磊 魏元津 梁龙 毕元甲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6,共10页
为研究高瓦斯隧道在开挖爆破后的瓦斯扩散运移规律及通风对瓦斯浓度的影响,以某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瓦斯条件下的隧道爆破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通风和未通风两种工况下的掌子面附近瓦斯扩散运移特征,获得了掌子面附近... 为研究高瓦斯隧道在开挖爆破后的瓦斯扩散运移规律及通风对瓦斯浓度的影响,以某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瓦斯条件下的隧道爆破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通风和未通风两种工况下的掌子面附近瓦斯扩散运移特征,获得了掌子面附近的瓦斯扩散运移规律。研究表明:当爆破预计进尺为1.2 m,不耦合系数设定为0.76时,炮孔残留率和炮孔利用率均在90%以上,超挖控制效果较好;数值模拟表明,未通风条件下,隧道掌子面处拱顶和拱腰附近瓦斯积聚现象严重,瓦斯浓度接近30%,瓦斯状态稳定后距离掌子面7 m范围内瓦斯浓度较高,7 m以外的区域瓦斯浓度变化梯度较小;在通风30 s左右瓦斯浓度均可降到安全范围内,但风筒异侧的拱脚和拱腰处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现象,尤其是拱脚处的瓦斯积聚现较明显,瓦斯浓度接近20%,风筒同侧的拱脚处存在通风盲区,瓦斯小范围积聚,浓度在5%左右,应该加强对上述区域的监测和防治;现场实测瓦斯浓度分布及瓦斯影响范围与模拟结果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瓦斯隧道爆破施工及通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隧道 爆破优化 数值模拟 瓦斯运移 通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岩溶浆液抗分散性质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聪 阳军生 +3 位作者 张贵金 叶新田 张智博 雷金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59-1866,共8页
开发了一种水下岩溶注浆材料抗分散性质测试装置,能科学评价注浆浆液的抗分散性质。利用该装置进行了改性黏土水泥膏浆充填水下岩溶的抗分散性质试验,采用留存率指标对浆液在不同水固比、岩溶水流速下的抗分散性质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 开发了一种水下岩溶注浆材料抗分散性质测试装置,能科学评价注浆浆液的抗分散性质。利用该装置进行了改性黏土水泥膏浆充填水下岩溶的抗分散性质试验,采用留存率指标对浆液在不同水固比、岩溶水流速下的抗分散性质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留存体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试验表明,改性黏土水泥膏浆抗分散性能受浆液水固比、岩溶充填物及岩溶水流速等因素影响明显,在不大于0.8 m/s的岩溶水流速下浆液抗分散性能良好,随着浆液水固比或岩溶水流速的减小,浆液留存率呈增大趋势,而充填物的存在会显著提高浆液的留存率。取留存体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留存体密实度受充填物影响较大,浆液水固比次之,岩溶水流速影响较小;动水岩溶环境下注浆时,浆液顺水扩散距离大于逆水扩散距离,浆液黏度对扩散距离影响明显,岩溶水流速有利于浆液沿顺水流方向扩散而抑制浆液沿逆水流方向扩散;留存体28 d抗压强度受抗冲条件影响明显,影响因素中充填物对留存体的抗压强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浆液水固比和岩溶水流速,岩溶水养护环境下28 d抗压强度明显小于淡水环境养护,但仍可达3 MPa。经工程应用原型试验表明,改性黏土水泥膏浆可用于一定岩溶水流速下的岩溶区治理,室内试验提出的水下岩溶治理工程浆液配比选取原则可行,可为盾构隧道水下岩溶注浆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水下岩溶 改性黏土水泥膏浆 抗分散性质 留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软岩地层下盾构刀具组合的地质适配性规律研究
4
作者 吴遁 许国标 +2 位作者 李永朝 夏毅敏 杨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3-1370,共18页
为提高盾构刀具组合在复杂多变地层下的适配性,采用数值模拟与工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引水工程泥岩、砂岩交替地层刀具组合配置适配性进行分析。研究了软岩强度、刀具组合方式、贯入度和转速对刀具组合切削性能的耦合影响规律,基... 为提高盾构刀具组合在复杂多变地层下的适配性,采用数值模拟与工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引水工程泥岩、砂岩交替地层刀具组合配置适配性进行分析。研究了软岩强度、刀具组合方式、贯入度和转速对刀具组合切削性能的耦合影响规律,基于FAHP-TOPSIS评价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不同软岩强度地层下刀具组合方式的适应性,优选出该地层下切削性能最优的刀具组合切削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5~20 MPa的泥岩地层下,优选撕裂刀-切刀组合高转速低贯入度模式;在30 MPa砂岩地层下,优选滚刀-撕裂刀高转速低贯入度模式。分析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同刀具组合模式下的盾构掘进参数和刀具使用情况并进行验证,以便为复杂地质工况下盾构刀具组合地质适应性选配提供指导依据,并提高盾构掘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刀具 软岩地层 刀具组合配置 切削性能 适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地层盾构改良渣土流动度评价试验
5
作者 刘朝阳 刘雪丹 +1 位作者 朱牧原 方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评价黏性地层盾构改良渣土的流动性,采用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盾构区间穿越泥岩地层的渣土样品开展流动度试验和坍落度试验,分析不同泡沫注入率(Foam Injection Rate,FIR)、含砂率情况下,泥岩地层改良渣土的流动度变化情况,... 为了快速准确评价黏性地层盾构改良渣土的流动性,采用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盾构区间穿越泥岩地层的渣土样品开展流动度试验和坍落度试验,分析不同泡沫注入率(Foam Injection Rate,FIR)、含砂率情况下,泥岩地层改良渣土的流动度变化情况,并将流动度试验结果与坍落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坍落度试验,流动度试验耗材少,用时短,可以对渣土流动性进行动态评估;改良渣土的流动度在振动超过60次后趋于稳定;不同含砂率下渣土试样流动度和坍落度具有相关性;当泥岩含砂率大于50%时,不宜采用流动度描述渣土的流动性。建议依托工程改良渣土流动度(振动60次)设定为18~2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施工 渣土改良 试验研究 泥岩 黏性土层 流动度 坍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工程成本管控范式转换及其过程研究——以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9标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孟钧 娄南羽 徐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5-380,共6页
从范式的多元解释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及BPR和BPI理论,对地铁工程成本管控范式的内涵进行界定,从成本管控主体、成本管控对象、成本管控流程和成本管控工具4个维度,并以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9标成本管控为例,阐述新范式(ACED)... 从范式的多元解释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及BPR和BPI理论,对地铁工程成本管控范式的内涵进行界定,从成本管控主体、成本管控对象、成本管控流程和成本管控工具4个维度,并以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9标成本管控为例,阐述新范式(ACED)相对旧范式(IPOS)的转变。新旧范式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以全面成本管控为过渡,成本管控将逐渐从IPOS范式向ACED范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成本管控 范式转换 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9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盾构废弃砂质黏土现场制备新型溶洞填充料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阵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31,共9页
为了研发以盾构渣土为主要材料的溶洞填充注浆材料,实现盾构废弃砂质黏土原位化再生利用,以深圳地铁3号线盾构产生的砂质黏土为主原料,辅以水泥和外加剂,在地铁盾构现场制备下伏溶洞填充材料。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外加剂、水胶比、... 为了研发以盾构渣土为主要材料的溶洞填充注浆材料,实现盾构废弃砂质黏土原位化再生利用,以深圳地铁3号线盾构产生的砂质黏土为主原料,辅以水泥和外加剂,在地铁盾构现场制备下伏溶洞填充材料。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外加剂、水胶比、胶土比等因素对新型溶洞填充料性能影响规律;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及现场试验对所制备溶洞填充料的胶凝情况及实际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铝钙氧化物类外加剂可显著提高溶洞填充料的强度,1 h抗压强度达到0.479 MPa,28 d抗压强度可达11.048 MPa,该外加剂的加入还可提升材料的水稳定性与抗干缩性能,28 d龄期水稳定系数上升20.5%、干缩值降低63.4%。2)提升胶土比与降低水胶比,均可提升溶洞填充料28 d抗压强度;当胶土比大于0.3之后,溶洞填充料强度随胶土比的提升增长明显。3)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发现,在水化作用下,水泥与铝钙氧化物类外加剂在土体中形成丝状与片状连接,土体孔隙总体积减小,密实性增大,结构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使得溶洞填充料具有较高的强度。4)通过开展溶洞填充料现场应用试验可知,钻芯样平均强度为4.16 MPa,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砂质黏土 溶洞填充料 外加剂 抗压性能 微观机理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接头非线性弯曲模式识别
8
作者 黄林冲 张燕丽 +3 位作者 梁禹 林存刚 蒋凯 王晓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为了探究装配式结构环向接头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接头处的接触状态、受力特征和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压弯、纯弯和拉弯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弯曲变形发展过程的内力区域分布及其识别方法,并运用三维数值... 为了探究装配式结构环向接头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接头处的接触状态、受力特征和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压弯、纯弯和拉弯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弯曲变形发展过程的内力区域分布及其识别方法,并运用三维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接头的主要变形历程可由4种弯曲模式进行表征,将具体构件尺寸和材料参数代入相关转角表达式中即可判断接头处于何种发展过程。通过现场实测弯矩值和轴力值可准确识别环向接头的弯曲模式,并给出接头随弯矩变化的力学特征及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环向接头 接头张开 弯曲模式 状态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惰性充填材料配比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万泽恩 李树忱 +3 位作者 赵一民 王曼灵 赵世森 周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3-132,共10页
为解决富水地层盾构同步注浆普通单液浆存在的易冲散、留存率低、凝结时间长、输送离析堵管等问题,依托长春地铁2号线西延线盾构隧道工程,开展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惰性充填材料配比与试验研究。为兼顾同步注浆管片壁后的高充填与... 为解决富水地层盾构同步注浆普通单液浆存在的易冲散、留存率低、凝结时间长、输送离析堵管等问题,依托长春地铁2号线西延线盾构隧道工程,开展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惰性充填材料配比与试验研究。为兼顾同步注浆管片壁后的高充填与浆液在管道中的高流动要求,选择低水泥、高骨料的惰性浆液,并研发一种同步注浆专用充填剂,能够有效减小浆液泌水和离析并加快凝结速度,提高壁后充填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浆液泌水率随充填剂掺量TIR的提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1h后泌水率曲线全部位于泌水合理区IV区的浆液满足工程要求。TIR=1.2%为最优掺入比,TIR过大会增加泌水,同时浆液流动性、凝结速度及早期强度也会得到一定的减弱。通过BC1201E型三维数字视频显微系统对不同龄期的试块进行细观分析,结果表明充填剂可提高浆液的均匀性,减小表面细小孔隙,更有利于管片壁后充填。另外新配比浆液保证现场工程盾构顺利通过风险源地段,最大地表沉降最终控制在12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地层 盾构同步注浆 专用充填剂 泌水率 充填强度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咽喉区小间距隧道施工围岩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鹏飞 黄林冲 +1 位作者 黄勐 梁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2-719,共8页
深圳地铁8号线望基湖停车场咽喉区段,与之相连的有出场线和入场线2条单洞单线隧道,2条隧道以2.59 m的小间距并行施工,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和风险。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现场施工作业,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围岩... 深圳地铁8号线望基湖停车场咽喉区段,与之相连的有出场线和入场线2条单洞单线隧道,2条隧道以2.59 m的小间距并行施工,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和风险。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现场施工作业,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围岩的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位移方面看,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与监测结果相比相差不大,小间距隧道中间岩柱稳定性较好。小间距隧道围岩变形值都处于正常范围内,施工现场安全性较高,现场施工作业继续按目前的施工工序进行,便可在规范要求下完成施工。围岩变形的控制,在于合适的隧道开挖方式以及开挖后较强的早期支护和必要的辅助支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小间距隧道 咽喉区 并行隧道 CRD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压隧道盾构管片不同拼装方式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科峰 周书剑 +2 位作者 李树忱 刘修义 唐苑寿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172,共7页
水下隧道修建时,盾构管片承受着巨大水土压力,设计施工面临着重大技术难题。为此,针对江苏江阴长江水下隧道最大水压断面,分别使用修正惯用法与梁-弹簧法建立管片衬砌模型,通过调整封顶块位置与错缝角度研究了高水压下不同拼装方式对管... 水下隧道修建时,盾构管片承受着巨大水土压力,设计施工面临着重大技术难题。为此,针对江苏江阴长江水下隧道最大水压断面,分别使用修正惯用法与梁-弹簧法建立管片衬砌模型,通过调整封顶块位置与错缝角度研究了高水压下不同拼装方式对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惯用法计算结果变化平滑,而梁-弹簧法计算结果分布趋势则受接头影响,在接头位置会产生较大突变;管片力学性能受封顶块位置与错缝角度影响较大,随着错缝角度的增加,管片最大轴力、最大弯矩与最大位移以标准块圆心角度数为周期,呈周期性变化。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产生较大位移,应尽量避免前后环管片接缝重合。研究结果可为高水压盾构隧道管片的拼装方式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 盾构管片 梁-弹簧法 修正惯用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重叠隧道连续下穿平瓦房施工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仁鹏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2期1036-1040,共5页
为确保盾构长距离连续下穿古旧平瓦房施工,针对重叠隧道小间距、长距离的施工特点,采取"先下后上、前后错开、支撑加固"的总体施工原则,阐述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夹层土注浆加固和下线洞内临时支撑台车进行下线隧道加固等关键... 为确保盾构长距离连续下穿古旧平瓦房施工,针对重叠隧道小间距、长距离的施工特点,采取"先下后上、前后错开、支撑加固"的总体施工原则,阐述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夹层土注浆加固和下线洞内临时支撑台车进行下线隧道加固等关键措施。根据对古旧平瓦房监测、评估结果验证,成功完成了下穿大面积古旧平瓦房的施工,以期为今后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重叠隧道长距离、连续下穿古旧平瓦房施工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 重叠隧道 盾构法 连续下穿古旧平瓦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上下重叠隧道上线盾构始发中板加固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刚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2期1059-1063,共5页
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为北京首座上下线隧道盾构共用同一个盾构井始发的车站。如何减小上线盾构始发期间盾构对车站中板结构的影响及确保下线盾构施工的正常水平运输,是影响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方案比选,提出采用竖向钢支撑代... 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为北京首座上下线隧道盾构共用同一个盾构井始发的车站。如何减小上线盾构始发期间盾构对车站中板结构的影响及确保下线盾构施工的正常水平运输,是影响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方案比选,提出采用竖向钢支撑代替型钢支撑对后浇中板进行加固。对建议方案进行受力检算,显示方案满足相关要求。方案实施后,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盾构 始发中板 钢支撑 加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西郊基坑工程地下水加压回灌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建文 牛磊 +2 位作者 李罡 王本玺 靳军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74-181,共8页
济南是举世闻名的'泉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对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了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基坑降水引起的地下水资源的过度流失问题,在济南西郊开展地下水加压回灌试验,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济南西郊富水卵石层... 济南是举世闻名的'泉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对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了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基坑降水引起的地下水资源的过度流失问题,在济南西郊开展地下水加压回灌试验,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济南西郊富水卵石层地质条件下,加压回灌对于回灌井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从现场试验数据来看,当井口压力增加至0.07MPa时,各井回灌量均表现出相比常压状态下50%左右的增长量;②随着回灌井口压力增加,回灌影响范围相应扩大,井口压力达到0.05MPa时,回灌影响半径相比常压状态下增长达80%以上。虽然加压回灌对于增加回灌井工作效率具有显著效果,但应考虑回灌目的层以上土层的渗透风险和回灌井周密封措施的抗渗强度,须按最不利情况设定回灌井口压力上限值。试验表明,加压回灌适用于济南西郊强透水卵石层,回灌量大且效率高,能有效补偿由于基坑降水引起的地下水资源的流失,对于'护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回灌 加压回灌 回灌效率 地下水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施工地面及既有车站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明杨 王海涛 +2 位作者 田江涛 张志伟 尤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目的]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向立体化、多维化方向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上跨下穿工程日益增多。其中,大断面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显著,因此,亟须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既有车站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及既有车... [目的]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向立体化、多维化方向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上跨下穿工程日益增多。其中,大断面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显著,因此,亟须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既有车站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及既有车站的变形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基于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密贴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的实际工程案例,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地面沉降与既有车站变形的规律。通过对比实际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与既有车站变形的实际情况,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洞桩法施工的导洞开挖阶段及二次衬砌扣拱阶段是地面沉降和既有结构变形的最不利阶段。在二次衬砌扣拱施工完成后,地面沉降和既有结构变形均出现回弹现象。此外,既有车站的刚度对上方地面沉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重叠段地面沉降值小于非重叠段。洞桩法施工引起的新建车站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变形主要为刚体位移,而对轨道结构的变形则主要为倾覆变形,局部表现为刚体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密贴下穿 沉降规律 数值模拟 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岩地层下土压平衡盾构机推进速度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浩 崔建波 +1 位作者 杨侠 王清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4-239,共6页
[目的]盾构机的推进速度不仅关系到隧道开挖的快慢,对于施工周期与施工成本的预测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对盾构机的推进速度进行预测和分析。[方法]以济南地铁3号线龙奥站—奥体中心西站区间全断面石灰岩地层为研究对象,收集盾构机掘进... [目的]盾构机的推进速度不仅关系到隧道开挖的快慢,对于施工周期与施工成本的预测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对盾构机的推进速度进行预测和分析。[方法]以济南地铁3号线龙奥站—奥体中心西站区间全断面石灰岩地层为研究对象,收集盾构机掘进数据,采用空推值、异常值剔除及数据去噪等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为了提高预测精度,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基于刀盘扭矩、总推进力的推进速度预测模型,并分析了掘进载荷对推进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在石灰岩地层下,3组推进速度预测模型的线性回归预测精度均在0.70以上,说明根据刀盘扭矩和总推进力可以正确预测推进速度。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刀盘转速和推进速度波动均较小,随着刀盘转速增大,刀盘扭矩逐渐减小;刀盘扭矩对推进速度有积极的影响,刀盘扭矩越大,推进速度越大;在同一地层和掘进条件下,由于刀盘挤土作用,仅增加总推进力不利于推进速度的提高,此时需同时增加刀盘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压平衡盾构机 推进速度 石灰岩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增层基坑开挖对既有车站结构变形影响规律
17
作者 张志伟 尤强 +2 位作者 张嘉树 许明杨 王海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9-174,180,共7页
[目的]近距离基坑开挖的施工扰动会导致既有运营车站产生较大的变形,进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因此需要研究竖向增层情况下,基坑开挖对下方既有车站的结构变形影响规律。[方法]以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三层段基坑工程为例,采用Midas GTS N... [目的]近距离基坑开挖的施工扰动会导致既有运营车站产生较大的变形,进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因此需要研究竖向增层情况下,基坑开挖对下方既有车站的结构变形影响规律。[方法]以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三层段基坑工程为例,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基坑模型,分析竖向增层深基坑开挖引起的既有车站结构变形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及结论]随着基坑开挖的进程,既有车站结构的竖向变形不断增加,顶板变形曲线呈正态分布形式。车站顶板中跨变形值>边跨变形值,车站顶端竖向变形值>底端竖向变形值。当所取车站截面距基坑大于9.7 m(即0.81倍基坑开挖深度)时,边跨、中跨顶板的差异变形消失。对比数值模拟数据与实际监测结果可知,数值模拟分析所得的既有车站变形规律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且最大变形量均小于控制值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基坑开挖 既有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水盾构水平直管内石碴起动速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夏毅敏 姚菁 +2 位作者 吴遁 陈鹏 王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2-398,共7页
泥水盾构环流系统是将开挖下的石碴从掘进界面输送出来的核心系统,石碴在环流管道内的流动特性是决定石碴能否顺利输送的关键。论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建立泥水盾构环流系统水平直管内石碴运动模型,研究石碴形状系数、等容粒... 泥水盾构环流系统是将开挖下的石碴从掘进界面输送出来的核心系统,石碴在环流管道内的流动特性是决定石碴能否顺利输送的关键。论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建立泥水盾构环流系统水平直管内石碴运动模型,研究石碴形状系数、等容粒径和数量对石碴起动速度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石碴等容粒径相等情况下,不同形状的石碴起动速度大小顺序为:椭球体>扁平状>近球形;当石碴等容粒径为38.5、42.5、53.3、56.2、58mm时,石碴起动速度分别为0.48、1.06、1.26、2.36、4.7m/s,随等容粒径的增大呈指数增大;随数量的增多呈对数增长,多颗粒起动速度随数量的增多增幅较为平缓,最大增幅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水平直管 石碴 起动速度 形状系数 等容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水平旋喷拱棚力学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超 石钰锋 +3 位作者 陈昭阳 朱江伟 荆永波 张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42-250,共9页
为探究富水砂层中水平旋喷拱棚受隧道开挖及地下水影响的力学特性,对3组不同桩心距的水平旋喷拱棚,分别开展不同开挖进尺及地下水位工况下的模型试验,分析地表沉降,拱棚的挠度、弯矩、轴力及拱棚-地层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为探究富水砂层中水平旋喷拱棚受隧道开挖及地下水影响的力学特性,对3组不同桩心距的水平旋喷拱棚,分别开展不同开挖进尺及地下水位工况下的模型试验,分析地表沉降,拱棚的挠度、弯矩、轴力及拱棚-地层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桩心距较小时,地表沉降、桩体纵向轴力及弯矩、周围地层及桩体自身受力变形受隧道开挖及水位工况影响程度降低,但桩体纵向受压区域增大;2)随着桩间咬合厚度的增加,地层受影响区域沿隧道开挖方向前移,当桩心距小于350 mm时(即桩间咬合厚度继续增大),在水平旋喷拱棚的支护下,地层沿隧道开挖方向受扰动区域将不再变化;3)地下水的存在对拱棚的纵向挠度有较大的影响,在富水砂层中,增加桩间咬合厚度即减小桩心距可有效减小开挖面附近的拱棚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水平旋喷拱棚 力学特性 模型试验 桩心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黏附力盾构堵塞风险评判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勇 王宇博 +3 位作者 王凯 钱聚强 陈中天 卓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3-1821,共9页
为了准确预测盾构在高黏粒地层掘进时刀盘堵塞风险、提供刀盘泥饼防治依据,自行设计土体-金属界面拉拔试验装置与界面直剪试验装置,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土样在不同稠度指数下法向黏附力与切向黏附力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针... 为了准确预测盾构在高黏粒地层掘进时刀盘堵塞风险、提供刀盘泥饼防治依据,自行设计土体-金属界面拉拔试验装置与界面直剪试验装置,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土样在不同稠度指数下法向黏附力与切向黏附力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针对黏附力的五等级盾构堵塞风险分区图,并应用于强风化混合花岗岩渣土改良效果评估。研究表明:法向黏附力随稠度指数的增大先升高再降低,蒙脱土含量的提高会降低法向黏附力峰值线的稠度指数;全样品的摩擦角和切向黏附力在稠度指数小于0.6后稳定在低水平;稠度指数大于0.6时,纯黏土土样切向黏附力随着稠度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含砂土样切向附着力在稠度指数0.9附近有峰值,随后降低;针对黏附力盾构堵塞风险分区图可反映渣土改良过程中的盾构堵塞风险变化的路径,可对渣土改良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堵塞风险 室内试验 渣土改良 法向黏附力 切向黏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