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水断层非标准三角堰测法流量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牟勇忠 周传波 +5 位作者 肖文芳 蒋楠 吴廷尧 杜超飞 刘赶平 刘磊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5-192,共8页
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矿山等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塌方、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问题,围岩失稳破坏和渗流突变是发生突水的直接原因。为查明龙南隧道F8富水断层洞身范围涌水来源及其涌水量的大小,采用非标准三角堰测... 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矿山等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塌方、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问题,围岩失稳破坏和渗流突变是发生突水的直接原因。为查明龙南隧道F8富水断层洞身范围涌水来源及其涌水量的大小,采用非标准三角堰测法结合矩形堰测法现场监测F8断层地表上、下游流量。本研究提出非标准三角堰测法的基本概念,并根据标准三角堰测法流量公式,结合流量的等效原理,推导出了非标准三角堰测法流量公式。通过理论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本公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标准三角堰测法流量公式的推导为现场流量实测提供了方便,克服了标准三角堰测法公式适用范围不足的缺点,为分析断层破碎带洞身围岩范围内涌水量大小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断层 非标准三角堰测法 矩形堰测法 流量公式 流量等效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耦合作用下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动力响应研究
2
作者 金仁贵 吴文兵 陈力博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2,共7页
为探明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选用会战谱模拟波浪的非线性作用,运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波流力时程曲线,基于ANSY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泰和赣江特大桥3#桥墩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 为探明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选用会战谱模拟波浪的非线性作用,运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波流力时程曲线,基于ANSY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泰和赣江特大桥3#桥墩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深水桥墩群桩基础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并开展瞬态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桥墩基础墩顶处位移表现出累积趋势,墩身、墩底和桩顶处的位移、应力、应变呈现非线性波动特征;横桥向变形量在墩顶处最大,向下逐渐减小,最小值在桩顶处;墩身的应力、应变的最大值分别位于静水面处和墩底与承台相交处,最小值位于墩顶、桩顶处。该研究结果可为深水桥墩基础的设计与运营维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桥墩 群桩基础 动力响应 波流耦合作用 数值计算 三维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式钢板桩弹性地基梁模型修正及嵌固深度算法优化
3
作者 陈瑞生 侯向阳 周小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研究考虑桩底被动抗力条件下悬臂式钢板桩的变形及嵌固深度,通过查阅文献对大量悬臂式钢板桩基坑支护开展计算,发现在悬臂式钢板桩底部存在一个反向变形弯曲点,根据桩体所受土压力对反弯点的弯矩平衡方程求解反弯点位置,以基坑底面和... 为研究考虑桩底被动抗力条件下悬臂式钢板桩的变形及嵌固深度,通过查阅文献对大量悬臂式钢板桩基坑支护开展计算,发现在悬臂式钢板桩底部存在一个反向变形弯曲点,根据桩体所受土压力对反弯点的弯矩平衡方程求解反弯点位置,以基坑底面和反弯点将支护结构分为三部分并进行变形受力分析,根据边界条件及连续性条件求解各部分桩体的挠曲方程,计算得到悬臂式钢板桩的嵌固深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深度的基坑反弯点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修正方法考虑了反弯点以下土体的被动抗力,更符合悬臂式钢板桩的实际受力情况,计算结果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悬臂式钢板桩 弹性地基梁 被动抗力 嵌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硅粉改性水泥土抗压性能研究
4
作者 段新鸽 杨新红 张久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5,共12页
水泥土作为公路工程路基土的一种常见加固方式,具有造价低且力学性能良好的特点,但其在冻融环境下易出现抗压性能劣化,进而引发道路结构层失稳破坏。为此,以硅粉作为辅助胶凝剂开展水泥土复合改良研究,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冻... 水泥土作为公路工程路基土的一种常见加固方式,具有造价低且力学性能良好的特点,但其在冻融环境下易出现抗压性能劣化,进而引发道路结构层失稳破坏。为此,以硅粉作为辅助胶凝剂开展水泥土复合改良研究,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养护龄期、胶凝剂配比和冻融周期对硅粉-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硅粉对水泥土前期抗压强度提升效果有限,对后期抗压强度提升效果较为显著,硅粉改良后水泥土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了8%;硅粉对水泥土抗冻融性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硅粉-水泥土试样抗冻指标较纯水泥试样最高可提升35%,当硅粉含量在20%~30%时,硅粉-水泥土试样抗冻融性能最优;建立了基于硅粉和水泥配比、养护龄期和冻融周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可实现硅粉-水泥土抗压强度的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硅粉-水泥土 抗压性能 冻融循环 胶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埋深软岩隧道超前中导洞合理断面尺寸及应力峰值转移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宝瑾 谭忠盛 +2 位作者 卫鹏 赵金鹏 林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334-7341,共8页
在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通常地应力较高,且围岩软弱破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变形现象,造成支护结构失效破坏。采用超前中导洞应力释放技术提前释放地应力,可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小隧道变形量,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 在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通常地应力较高,且围岩软弱破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变形现象,造成支护结构失效破坏。采用超前中导洞应力释放技术提前释放地应力,可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小隧道变形量,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依托丽香线哈巴雪山大变形隧道,采用文献调研、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对超大埋深软岩隧道超前中导洞合理断面大小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导洞不同断面大小工况下应力释放效果,最终确定中导洞合理断面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超前中导洞断面为正洞断面面积的0.6倍时,应力释放效果较为理想,相比直接开挖正洞,采用合理超前中导洞断面时,正洞拱顶沉降及上、下台阶水平收敛值分别减小28.2%、27.64%和26.71%,且围岩中切向应力峰值向围岩深部转移了约4 m,同时,应力峰值数值有所减小,减小约5.04%。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变形隧道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埋深 大变形隧道 应力释放技术 中导洞 断面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公路隧道围岩失稳风险评估及系统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邹鹤民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01,共13页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所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隧道凭借其优越的越岭能力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隧道工程数量的增加,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围岩掉块、塌方等频繁发生,造成严...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所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隧道凭借其优越的越岭能力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隧道工程数量的增加,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围岩掉块、塌方等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伤和人员伤亡,因此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首先,针对公路隧道失稳风险评估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归纳统计了40例失稳工程案例,细化出14个二级指标并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从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后果2个方面对风险进行了评估,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法构建了层次拓扑图,并通过因果图法修正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分别使用统计结果中80%和20%的案例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验证。最后,自主开发了公路隧道失稳风险贝叶斯网络评估系统(risk assessment Bayesian network evaluation system,简称RIAS),该系统兼具工程适用性和使用友好性特征,实现了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准确、快速围岩失稳风险评估。将构建的公路隧道失稳风险评估系统应用在北固山隧道ZK5+937~ZK5+917等标段的风险评估工作,预测结果显示隧道的失稳概率为18.2%,失稳规模为“None(无)”,失稳风险评估等级计算为“低度I”,与实际开挖情况相符。本研究创新性地改进了单一风险等级评估的缺陷,构建了适用于公路隧道失稳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解决了因工程数据组数不足致使无法借助评估模型实现精准、快速评估的难题。所搭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成功通过了北固山隧道的检验,证明该模型可应用于其他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中,对提高公路隧道建设的安全性和风险预测具有较好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模型 风险评估 ISM法 快速评估 系统开发 公路隧道 围岩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间距非对称浅埋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云龙 谭忠盛 陈鹰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28,共5页
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团岛段小间距隧道为例,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小间距非对称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特征及支护受力,结果表明该隧道后行洞围岩压力及支护受力都较大,这种结果有别于大部分小间距对称隧道的理论预测及实测结果。为有效... 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团岛段小间距隧道为例,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小间距非对称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特征及支护受力,结果表明该隧道后行洞围岩压力及支护受力都较大,这种结果有别于大部分小间距对称隧道的理论预测及实测结果。为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对支护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增强后行洞的径向支护能力并对中间岩柱采取加固措施。继后施工中的监测结果显示,后行洞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类似小间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小间距 非对称 浅埋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资料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温度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小勇 曾小毛 +1 位作者 潘勋 倪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研究无砟轨道温度场分布规律,基于气象学和传热学原理,建立CRTSⅢ型无砟轨道温度场瞬态分析模型。以实测轨道内部的温度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轨道结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探讨风速和太阳辐射强度对轨道板内部温度变化的影... 为研究无砟轨道温度场分布规律,基于气象学和传热学原理,建立CRTSⅢ型无砟轨道温度场瞬态分析模型。以实测轨道内部的温度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轨道结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探讨风速和太阳辐射强度对轨道板内部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结构温度沿竖向呈非线性分布,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变化幅度逐渐减小;横向温度分布随昼夜交替呈现周期性变化,在0.4~2.1 m存在温度平稳区。太阳辐射强度和轨道表面温度以日为单位呈周期性变化,轨道表面最大温度较太阳辐射峰值滞后约1 h。风速对无砟轨道表面以下10 cm范围的温度梯度影响较大,超过此范围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研究结论可为CRTSⅢ无砟轨道温度场特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无砟轨道 温度场 热传导方程 气温 太阳辐射强度 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地应力环境下含白云母及石墨炭质板岩蠕变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谢云鹏 陈秋南 +5 位作者 贺泳超 陈正红 田伟权 周亚军 黄小城 李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8-578,共11页
为研究深部高地应力环境下含白云母及石墨炭质板岩蠕变变形规律和加速蠕变特性,开展室内40 MPa围压下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结合硬化损伤理论改进CVISC模型,构建可以响应加速蠕变阶段的硬化损伤蠕变模型。通过推导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三维蠕变... 为研究深部高地应力环境下含白云母及石墨炭质板岩蠕变变形规律和加速蠕变特性,开展室内40 MPa围压下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结合硬化损伤理论改进CVISC模型,构建可以响应加速蠕变阶段的硬化损伤蠕变模型。通过推导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三维蠕变差分方程,实现新模型的FLAC^(3D)二次开发,并对其进行验证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建模型可正确反映炭质板岩试样的衰减蠕变、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的全蠕变特性,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蠕变曲线规律一致。应用FLAC^(3D)中新建模型模拟实际工况,围岩变形量与现场实测数据较为吻合,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9%和9.4%,表明新模型具有工程适用性。研究成果可对西部地区高地应力环境下含白云母和石墨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蠕变变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炭质板岩 高地应力 蠕变模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爆破作用下围岩动力响应特性与损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吉凌 周传波 +1 位作者 张波 王凤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1-168,共8页
大断面隧道爆破,单次循环装药量大,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影响显著。以赣-深高铁龙南隧道1#斜井大断面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方法,揭示了隧道开挖爆破作用下的围岩的振动响应特征,基于此特征进一步研究隧道爆破作用下不同... 大断面隧道爆破,单次循环装药量大,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影响显著。以赣-深高铁龙南隧道1#斜井大断面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方法,揭示了隧道开挖爆破作用下的围岩的振动响应特征,基于此特征进一步研究隧道爆破作用下不同位置沿开挖轴线方向损伤范围的分布,并提出围岩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值。研究表明:不同开挖断面,各方向峰值振动速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均不相同,剪应力最大值与拉应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不一致;隧道爆破作用下,底板中部爆破振动速度衰减最快,围岩损伤范围最大。拱肩与拱顶位置衰减最慢,围岩损伤范围最小。本次爆破条件下,隧道围岩最大损伤深度为4.0 m,距掌子面34 m开挖断面处围岩爆破振动控制值为5.83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爆破 峰值振动速度 最大拉应力 损伤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渣对软岩嵌岩桩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坛 周传波 +2 位作者 周小勇 王腾 曾小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8-202,共5页
我国华东地区普遍发育以红色碎屑岩沉积为主的泥质软岩,该地区软岩嵌岩桩在钻孔施工时极易在桩底产生一定厚度的沉渣,造成桩基极限承载力降低。结合江西泰和赣江特大桥软岩嵌岩桩工程,通过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沉渣厚度对基桩承载力的影... 我国华东地区普遍发育以红色碎屑岩沉积为主的泥质软岩,该地区软岩嵌岩桩在钻孔施工时极易在桩底产生一定厚度的沉渣,造成桩基极限承载力降低。结合江西泰和赣江特大桥软岩嵌岩桩工程,通过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沉渣厚度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并对《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中的基桩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无沉渣基桩的荷载-沉降曲线趋于抛物线型,有沉渣基桩的承载力随沉渣厚度的增加而呈现出指数衰减的变化规律;基于模型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提出考虑沉渣厚度的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的修正公式,可为实际工程中有沉渣基桩承载力的预测以及桩底沉渣厚度安全阈值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底沉渣 模型试验 软岩嵌岩桩 基桩承载力 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透镜体多孔介质中溶质二维运移实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泽坤 严小三 +1 位作者 宋羿 钱家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8-972,共5页
为了研究透镜体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文章设计了二维承压含水层物理模型,以惰性溶质亮蓝为例,开展了不同流速下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实验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透镜体加入模型后,污染物会优先从透镜体周围流过,出现绕流现象,透镜体对溶... 为了研究透镜体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文章设计了二维承压含水层物理模型,以惰性溶质亮蓝为例,开展了不同流速下多孔介质溶质运移实验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透镜体加入模型后,污染物会优先从透镜体周围流过,出现绕流现象,透镜体对溶质运移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采用解析解模型和IGW(Interactive Groundwater)模型对溶质运移穿透曲线进行拟合,都出现早到和拖尾等非费克现象,IGW模型拟合精度明显好于解析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溶质运移中的非费克现象;透镜体的存在相当于增加了介质的非均质性,因此含有透镜体时弥散系数D增大;当仅考虑流速变化时,D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多孔介质 解析解 溶质运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台阶爆破效果灰聚类评估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承磊 周传波 +3 位作者 王凤喜 刘磊 殷欣 陈仕钞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5,共8页
台阶爆破效果评价是爆破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效率。为了解台阶爆破效果,建立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利用混合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对灰色聚类法进行优化。根据台阶爆破的特点,选取大块率、松散系数、根底率、后裂... 台阶爆破效果评价是爆破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效率。为了解台阶爆破效果,建立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利用混合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对灰色聚类法进行优化。根据台阶爆破的特点,选取大块率、松散系数、根底率、后裂距离、振动速度、飞散距离作为影响台阶爆破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CRITIC分别对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赋值,克服传统指标权重赋值主观性大和数据差异性敏感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平方和的最优组合赋权方法,建立台阶爆破效果评价的最优组合赋权-灰色聚类评估模型;以洪水台土石方平场工程项目4次深孔台阶爆破效果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分析台阶爆破效果评价等级,确定逐孔起爆3.5 m间距为最优台阶爆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灰聚类评估模型 层次分析法 CRITIC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效应对刚构桥线形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城 周小勇 +1 位作者 陈鹰 倪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28,35,共5页
以昌赣(南昌—赣州)高速铁路泰和赣江特大桥为依托,采用现场测试数据拟合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曲线,对比研究了多种时变模型下混凝土弹性模量对节段施工连续刚构桥挠度的影响。通过多模型验算与箱梁各阶段实测标高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连... 以昌赣(南昌—赣州)高速铁路泰和赣江特大桥为依托,采用现场测试数据拟合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曲线,对比研究了多种时变模型下混凝土弹性模量对节段施工连续刚构桥挠度的影响。通过多模型验算与箱梁各阶段实测标高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连续刚构桥施工线形控制应考虑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效应的影响,但直接套用各规范的时变模型会引起较大的计算挠度误差,采用实测数据拟合后的时变效应模型可满足施工线形的精细化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有限元分析 现场试验 弹性模量时变效应 线形精细化控制 连续刚构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下水泥浆液粘度时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俊成 郑春雨 +3 位作者 刘勇 李鹏 田伟权 王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59-2064,共6页
海底隧道海域段开挖常揭露海水富集的软弱破碎带,诱发塌方、突水突泥等安全风险,注浆可作为防渗和加固的技术手段,防控地质灾害。厘清海水环境对于浆液粘度时变特性的影响是注浆技术应用于海底隧道的先决条件。选取注浆工程常用的水泥... 海底隧道海域段开挖常揭露海水富集的软弱破碎带,诱发塌方、突水突泥等安全风险,注浆可作为防渗和加固的技术手段,防控地质灾害。厘清海水环境对于浆液粘度时变特性的影响是注浆技术应用于海底隧道的先决条件。选取注浆工程常用的水泥单液浆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典型浆液配比,采用NDJ-8S数显式旋转粘度计测试浆液粘度时变规律,并对浆液在淡水和海水条件下的粘度时变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条件下水泥浆液粘度时变过程可划分为初始上升期、稳定期和上升期3个阶段,并将前两阶段定义为浆液扩散的有效时间。水灰比将直接影响浆液稳定期,海水条件下增加水灰比将延长浆液稳定期,而淡水条件则会缩短,水灰比为1.75时浆液的有效扩散时间最长。海水环境的影响显著增加了浆液粘度,稳定期海水条件下浆液粘度相对淡水条件增加25%~172%。基于试验数据拟合获取了海水条件下不同配比浆液的粘度时变方程。研究结论可为海底隧道注浆工程设计中浆液扩散半径等关键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注浆技术 粘度时变 水泥浆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Ⅲ型无砟轨道冬季温度场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勋 周小勇 +1 位作者 陈鹰 倪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101,共4页
为研究CRTSⅢ型无砟轨道温度场分布规律,在昌赣客运专线外进行足尺无砟轨道板温度场监测,基于统计学原理分析冬季轨道结构温度变化规律并提出适合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竖向温度梯度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受外... 为研究CRTSⅢ型无砟轨道温度场分布规律,在昌赣客运专线外进行足尺无砟轨道板温度场监测,基于统计学原理分析冬季轨道结构温度变化规律并提出适合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竖向温度梯度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其中轨道板顶面温度变化最为明显,沿深度方向各结构层温度峰值有明显的滞后现象;竖向温度梯度大于横向温度梯度,对结构温度影响起主导作用;日太阳辐射总量和最大温度梯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据此建立了冬季日最大温度梯度经验回归公式,可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温度梯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温度场 模型试验 CRTSⅢ型无砟轨道 温度梯度 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设计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赶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1,77,共8页
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孔的大断面隧道爆破,因受台架结构限制,光面爆破效果往往不理想。为解决气腿式凿岩机钻孔爆破开挖隧道炮孔利用率低,光面爆破效果差的问题,依托赣深高铁龙南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现场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方式,结合光面爆... 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孔的大断面隧道爆破,因受台架结构限制,光面爆破效果往往不理想。为解决气腿式凿岩机钻孔爆破开挖隧道炮孔利用率低,光面爆破效果差的问题,依托赣深高铁龙南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现场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方式,结合光面爆破设计原理,提出了适用于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孔的大断面隧道的光面爆破方案,并在现场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研究表明:隧道施工时,光面爆破参数的选取应综合考虑现场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方式。本隧道掘进中采用设计的光面爆破方案炮孔利用率可达90.2%,炸药单耗由试验前0.78 kg/m^3降低到0.75 kg/m^3,光面爆破效果明显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光面爆破 炮孔利用率 炸药单耗 施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宝山隧道炭质板岩大变形段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秋南 曾奥 +3 位作者 罗鹏 安永林 胡伟 罗旭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0-817,I0024,I0025,共10页
为了准确掌握丽香铁路圆宝山隧道炭质板岩大变形段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结合深埋炭质板岩隧道大变形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炭质板岩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在地下水、高地应力及施工扰动等复杂因素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蠕变特性,从而导... 为了准确掌握丽香铁路圆宝山隧道炭质板岩大变形段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结合深埋炭质板岩隧道大变形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炭质板岩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在地下水、高地应力及施工扰动等复杂因素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蠕变特性,从而导致隧道发生大变形。同时,对圆宝山隧道展开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受力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薄层炭质板岩段围岩的变形速率、变形量整体上较中厚层炭质板岩段围岩大,且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更长;围岩压力与钢拱架应力基本呈从拱顶到拱脚减小的趋势,且围岩压力最大值出现在拱肩,而钢拱架应力最大值分布位置不固定,常见分布位置为两侧拱墙上下,这与钢拱架因发生扭曲而设置横支撑基本吻合;变更支护参数后,围岩的时效特性有明显改善,尤以薄层炭质板岩段围岩最为明显,同时围岩压力分布更加均匀,钢拱架出现拉应力现象不再集中。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选择I18型工字钢焊制钢架、设置间距为0.6m、喷射厚为27cm的C25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同时采用"弱爆破、短进尺"的掘进方式,以达到控制深埋炭质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板岩 围岩压力 初期支护结构 受力特性 变形监测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爆破振动速度预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赶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大断面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对主洞及邻近支洞的动力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赣深高铁龙南长大隧道爆破工程实践,采用现场监测与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主洞开挖爆破作用下,隧道主洞及邻近斜井支洞围岩中... 大断面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对主洞及邻近支洞的动力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赣深高铁龙南长大隧道爆破工程实践,采用现场监测与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主洞开挖爆破作用下,隧道主洞及邻近斜井支洞围岩中的爆破振动速度响应特征,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分析并建立了主洞及斜井两侧围岩中最大质点振动速度处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主洞水平轴向与水平切向振动速度拱腰处最大,垂直方向振动速度拱顶最大;主洞与斜井交汇区域振动速度不再随着爆心距的增加而减小,而出现小幅的增大,为主洞爆破施工作用下的危险区域,需重点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隧道 斜井支洞 爆破振动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隧道施工围岩分级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围岩分级方法确定围岩指标参数时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因素的问题,在总结各类围岩分级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石完整性系数、岩体体积节理数、地下水、岩石质量指标(RQD)、围岩弹性纵波速度共6个参数... 为了解决现有围岩分级方法确定围岩指标参数时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因素的问题,在总结各类围岩分级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石完整性系数、岩体体积节理数、地下水、岩石质量指标(RQD)、围岩弹性纵波速度共6个参数作为隧道围岩分级评价指标。运用熵权-可拓物元理论及熵权-云模型的数学解析方法对围岩进行分级,并采用建设中的赣州—深圳高铁龙南隧道设计与施工阶段的围岩分级结果验证其合理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运用熵权法来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克服确定权重系数的主观性,避免人为干扰。这2种围岩分级方法是对隧道围岩分级的新探索,有利于围岩分级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分级 熵权法 可拓物元理论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