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静态分析的地铁隧道设备安全预警系统集成
1
作者 范乐乐 於泽 +4 位作者 何丽坤 袁世杰 篮杰 余伟之 刘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207,共5页
[目的]针对地铁隧道内列车高速运行引发的周期性风压及设备自振导致的紧固件松动,传统人工检修存在响应滞后、预判缺失等问题,亟待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风险预警,提升运维管理效能。[方法]基于隧道设备松动机理,... [目的]针对地铁隧道内列车高速运行引发的周期性风压及设备自振导致的紧固件松动,传统人工检修存在响应滞后、预判缺失等问题,亟待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风险预警,提升运维管理效能。[方法]基于隧道设备松动机理,构建基于动静态分析的地铁隧道设备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分布式传感器采集设备振动数据,提取振动特征,并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对设备振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以某地铁车站隧道为例,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和隧道实测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基于动静态分析的地铁隧道设备安全预警系统预警准确率符合设计要求。该系统完成了设备维护模式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构建了覆盖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完整技术体系,实现了设备振动异常的及时识别与风险预判,形成统一高效的运维管理机制,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设备安全预警系统 动静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粉黏土层中盾构掘进诱发地层变形响应因素影响
2
作者 李亮 陆勇 +2 位作者 范存新 郭兵 朱文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7,共7页
[目的]厚粉黏土层中,盾构掘进产生的扰动受地层条件及施工参数等多个因素影响,地层变形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研究地层条件及施工参数对盾构掘进诱发地层变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某掘进段工程为例,开展饱和土层中盾构... [目的]厚粉黏土层中,盾构掘进产生的扰动受地层条件及施工参数等多个因素影响,地层变形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研究地层条件及施工参数对盾构掘进诱发地层变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某掘进段工程为例,开展饱和土层中盾构掘进的应力-渗流耦合计算,土体力学特性采用考虑孔隙相关性的下负荷面本构模型进行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条件(土体渗透系数)及施工参数(掌子面压力、掘进速度)对地层变形的影响,并进行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及结论]采用下负荷面本构模型的应力-渗流耦合计算,能够很好地再现盾构掘进诱发的地层变形响应;掌子面压力及掘进速度的增大会使得地面总沉降量减小,而土体渗透系数越大会使得地面总沉降量增大;盾构掘进诱发地层变形的各影响因素敏感性依次为:掌子面压力敏感性>土体渗透系数敏感性>掘进速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掘进 地层变形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出入口通道暗挖过大管径污水管施工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田世文 曾庆斌 戴玉超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东北、西北出入口通道采用暗挖法近距离下穿(?)1950mm污水管。施工过程中采用打设水平钢袖阀管、WSS工法注浆超前支护等有效控制了污水管的沉降。最终确保了安全、顺利地穿过此危险源。
关键词 北京地铁10号线 污水管 钢袖阀管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黄河顶管工程注浆减阻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阎向林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372-376,共5页
为了解决长距离大口径顶管在富水流砂卵石地层环境下的掘进顶力过大问题,以西气东输黄河顶管工程为例对注浆减阻进行研究。主要从注浆设备选取、润滑泥浆配比、注浆压力控制和注浆量控制等方面控制好浆液,确保注浆减阻效果,降低钢管与... 为了解决长距离大口径顶管在富水流砂卵石地层环境下的掘进顶力过大问题,以西气东输黄河顶管工程为例对注浆减阻进行研究。主要从注浆设备选取、润滑泥浆配比、注浆压力控制和注浆量控制等方面控制好浆液,确保注浆减阻效果,降低钢管与周围砂层的摩擦阻力,从而降低推进顶力,顺利达到长距离掘进的施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流砂卵石地层 顶管 浆液 注浆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中盾构掘进速度的调控分析——以新建铁路横琴至珠海机场段HJZQ-2标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小藻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7-114,共8页
为解决复杂软弱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速度难以用理论方法预测调控的问题,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了掘进参数与掘进速度的相关性,并提出盾构掘进速度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模型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偏置值进行优化,... 为解决复杂软弱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速度难以用理论方法预测调控的问题,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了掘进参数与掘进速度的相关性,并提出盾构掘进速度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模型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偏置值进行优化,以克服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传统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值和预测误差大等缺点,预测模型将地质参数与掘进参数作为输入值,盾构掘进速度作为输出值(预测值)。以新建铁路横琴至珠海机场段HJZQ-2标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贯入度与掘进速度的相关性最高且呈正相关的分析结果,采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掘进速度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具有2层隐藏层的深度学习PSO-BP模型的预测误差基本控制在±4 mm/min(误差在10%以内),满足实际工程要求,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土压平衡盾构 掘进速度 PSO-BP深度学习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砂卵石地层盾构法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丛恩伟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12期168-170,179,共4页
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06标段的盾构隧道施工中,针对砂卵石地层所采取的各项关键措施和技术创新点,包括:盾构刀具的改进,泡沫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的应用,盾尾密封油脂配方的改进,欠压推进技术等,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盾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北京地铁10号线 盾构 地铁隧道 砂卵石 刀具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兰坚 蔡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18-321,共4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北岸竖井,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的壁厚为1.5m,内径为18m,外径为21m。分14幅进行施工,其中Ⅰ期槽7幅,Ⅱ期槽7幅。Ⅰ期槽长6.5m,共分三铣成槽,中间一铣在地下连续墙轴线上的有效长度为0.9m...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北岸竖井,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的壁厚为1.5m,内径为18m,外径为21m。分14幅进行施工,其中Ⅰ期槽7幅,Ⅱ期槽7幅。Ⅰ期槽长6.5m,共分三铣成槽,中间一铣在地下连续墙轴线上的有效长度为0.9m;Ⅱ期槽长2.8m,一铣成槽。Ⅰ、Ⅱ期槽在地下连续墙轴线上搭接长度为0.4m,采用套铣接头进行槽段连接。地下连续墙深度为76.6m。采用双轮铣进行成槽施工,根据双轮铣的特点,改进了普通的地下连续墙的接头,使用套铣接头的形式,较好的解决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处夹泥夹砂的问题。在成槽过程中,采用优质泥浆进行护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地下连续墙 双轮铣 套铣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连续墙及中间桩柱施工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程新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73,共3页
本文详述了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连续墙施工及中间桩柱施工技术。首先论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垂直度、精度控制的方法和地下连续墙槽壁塌孔,接头止水控制技术。针对钢筋笼难以入槽,接头箱难以起拔及混凝土夹泥等施工难题提出了应对措... 本文详述了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连续墙施工及中间桩柱施工技术。首先论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垂直度、精度控制的方法和地下连续墙槽壁塌孔,接头止水控制技术。针对钢筋笼难以入槽,接头箱难以起拔及混凝土夹泥等施工难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其次介绍了在中间桩柱施工中钢管柱安装定位技术,钢管柱底高程的测设技术,定位器的桩心测设及柱体调整就位控制测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地下连续墙 中间柱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超长管棚施工技术
9
作者 潘同斌 李军 袁振国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12期165-167,176,共4页
对超长管棚法在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介绍超长管棚法的施工工艺及保障措施。超长管棚法解决了牡丹园站对地表沉陷有特别要求的问题,可为我国东部城市的地下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京地铁10号线 软弱底层 超长管棚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盾构到达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松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为保证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南岸盾构的到达工作顺利进行,建设单位根据南岸施工场地的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盾构到达施工的特点,对南岸接收竖井进行了加固、注浆等一系列盾构到达前的处理,比如在到达侧安装洞门密封、通过降水井... 为保证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南岸盾构的到达工作顺利进行,建设单位根据南岸施工场地的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盾构到达施工的特点,对南岸接收竖井进行了加固、注浆等一系列盾构到达前的处理,比如在到达侧安装洞门密封、通过降水井降排周围区域地下水位,同时通过对盾构到达前推进相关参数的调整控制,克服了风险高、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盾构在高水压下得以顺利到达。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加固 紧急密封 盾构接收托架 同步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国—双区间下穿既有地铁线受力转换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76,共3页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双井站区间暗挖下穿既有1号线地铁区间,允许沉降值为5mm,工程条件敏感而苛刻。施工中对原设计的受力转换方案进行了改进,后破除竖向中隔壁,并在最危险的段落增加设置了马蹄形承载加强环结构。施工中对工程实施了...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双井站区间暗挖下穿既有1号线地铁区间,允许沉降值为5mm,工程条件敏感而苛刻。施工中对原设计的受力转换方案进行了改进,后破除竖向中隔壁,并在最危险的段落增加设置了马蹄形承载加强环结构。施工中对工程实施了严格的工艺控制,进行了全程信息化施工,既有线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工法采用得当,工期得以缩减,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受力转换 下穿既有线 沉降 造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负荷面本构的盾构掘进响应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亮 陆勇 +2 位作者 范存新 郭兵 李安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1,共8页
[目的]盾构在富水软弱地层中施工时,地层变形往往会受土体强度、变形及渗透特性的共同影响,其中渗透特性导致的时间效应会进一步影响周围环境。因此,有必要采用合理的本构模型开展应力渗流耦合计算,研究饱和粉质黏土中盾构掘进诱发的地... [目的]盾构在富水软弱地层中施工时,地层变形往往会受土体强度、变形及渗透特性的共同影响,其中渗透特性导致的时间效应会进一步影响周围环境。因此,有必要采用合理的本构模型开展应力渗流耦合计算,研究饱和粉质黏土中盾构掘进诱发的地层变形响应。[方法]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鱼池泾站—白河潭站区间为例,采用能够反映土体力学特性状态相关性的下负荷面本构模型,并结合应力渗流耦合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饱和粉质黏土中盾构掘进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孔隙水压力响应规律,并与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及结论]基于下负荷面本构模型的应力渗流耦合计算能够较好地再现盾构掘进影响效应;饱和粉质黏土地层中的盾构掘进容易诱发地层变形,且掌子面压力的变化对地层变形有显著影响,掌子面压力过大往往会诱发地面隆起;盾构施工会对掘进面前方土体产生挤压扰动,继而诱发周围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演化,这也是地层变形时间效应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掘进响应 下负荷面本构模型 应力渗流耦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渣土同步注浆料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永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4-210,共7页
为解决盾构渣土外运和堆放造成的成本和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固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利用盾构渣土替代全部砂、稻壳灰(RHA)替代部分水泥,制备管片壁后同步注浆料,并对制备的注浆料进行相关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稻壳灰(RHA)的掺入对浆... 为解决盾构渣土外运和堆放造成的成本和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固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利用盾构渣土替代全部砂、稻壳灰(RHA)替代部分水泥,制备管片壁后同步注浆料,并对制备的注浆料进行相关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稻壳灰(RHA)的掺入对浆液的稠度和凝结时间影响较大,即RHA掺量(质量分数)越高,浆液稠度越小、凝结时间越短。2)当RHA替代率为25%时,稠度降低27.5%,凝结时间缩短31.5%,RHA掺量对浆料强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浆料28 d强度不低于RHA替代率为0的浆料强度。3)随着渣土粒径增大,浆料稠度和凝结时间降低,但浆料强度提高。经试验确定注浆料配比为:水胶比2.5、RHA掺量25%、渣土粒径2.36~9.5 mm,不仅改善了浆液的稠度(105 mm),还大幅提高了后期强度(3.35 MPa),且浆液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为盾构渣土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渣土 同步注浆料 稻壳灰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方法的明挖基坑风险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培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针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众多而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直觉模糊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多属性评价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首先,基于基坑安全事故案例、专家工程经验和实际工程,分析并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根据风... 针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众多而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直觉模糊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多属性评价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首先,基于基坑安全事故案例、专家工程经验和实际工程,分析并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根据风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价体系,应用直觉模糊数确定专家和评价准则的权重;最后,运用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最终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本方法可有效识别施工过程的高风险因素,可作为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的决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施工 基坑工程 明挖法 风险因素识别 直觉模糊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砾泥岩复合地层泥水盾构下穿房屋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谢雄耀 王强 +2 位作者 齐勇 李军 于兴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91-1599,共9页
圆砾泥岩复合地层中盾构微扰动施工控制是岩土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南宁地铁1号线盾构下穿友爱居民小组面临圆砾与泥岩复合地层的挑战,首先对泥水盾构泥浆性能指标进行优化,采用现场试验确定了富水圆砾地层袖阀管注浆加固浆液配合比;... 圆砾泥岩复合地层中盾构微扰动施工控制是岩土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南宁地铁1号线盾构下穿友爱居民小组面临圆砾与泥岩复合地层的挑战,首先对泥水盾构泥浆性能指标进行优化,采用现场试验确定了富水圆砾地层袖阀管注浆加固浆液配合比;利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盾构下穿房屋的沉降进行实时监控,并借助及时通讯工具实现穿越施工中信息化施工;定义圆砾泥岩复合地层盾构开挖面内泥岩高度与盾构机刀盘直径的比值为复合比λ,分析掘进参数平均值随λ的变化规律。通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袖阀管注浆能够有效的控制建筑物沉降,自动化监测能够实时反映盾构推进导致房屋变形,为施工反馈控制提供依据,泥水盾构在圆砾泥岩复合地层中会遇到开挖仓压力波动过大,刀盘扭矩、推力增大,贯入度降低等现象。当λ≤0.15上述现象基本不发生;当0.15≤λ<0.6时,参数平均值波动最剧烈,对沉降控制十分不利;当λ≥0.6时,扭矩和总推力进一步增大,但开挖仓压力波动情况稍弱而贯入度会进一步降低。要以盾构开挖仓压力控制为指标而非追求推进速度,提高转速、降低泥浆黏度是减少参数波动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掘进 自动化监测 袖阀管注浆 复合比 参数分析 圆砾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HFACS机坪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珺 王飞 郑鸿朴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为了减少机坪保障车辆的不安全事件,本文在分析某机场近7年机坪保障车辆的不安全事件的基础上,对影响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的人为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运用HFACS理论,构建了一种改进的适合分析机坪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的HFACS差错模型成... 为了减少机坪保障车辆的不安全事件,本文在分析某机场近7年机坪保障车辆的不安全事件的基础上,对影响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的人为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运用HFACS理论,构建了一种改进的适合分析机坪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的HFACS差错模型成因分类框架;同时,鉴于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统计数据较少、原因划分模糊等特点,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以驾驶差错为例,对驾驶差错与差错成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机坪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成因的关联度,确定了机坪保障车辆事故各成因的重要程度,并得出影响驾驶差错的主要成因排序为:问题未纠正彻底、监督违规、培训不足、排班不合理、机坪噪音大、车辆服务的顺序发生变化等;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加强机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HFACS 机坪保障车辆 不安全事件 灰色关联分析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NSCT域改进阈值函数的杂草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伟 刘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针对农田杂草图像中时常出现的各类噪声,以高斯噪声和脉冲噪声构成的混合噪声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级中值滤波以及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提出了一种基于NSCT改进阈值的去噪算法。该算法首... 针对农田杂草图像中时常出现的各类噪声,以高斯噪声和脉冲噪声构成的混合噪声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级中值滤波以及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提出了一种基于NSCT改进阈值的去噪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对含有混合噪声的杂草图像进行脉冲检测的基础上实现多级中值滤波,以排除脉冲噪声的干扰;然后实现对滤波后杂草图像的4层NSCT分解,根据高频和低频NSCT分解系数中噪声分布特征,分别设计出不同的自适应阈值函数,并根据分解层数而自适应调整阈值选取策略,以实现对高频和低频NSCT分解系数处理;最后进行系数重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滤波算法性能优于小波域硬、软阈值法以及Contourlet阈值法,对于提高杂草识别的准确率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杂草 混合噪声 小波变换 多级中值滤波 CONTOURLET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良湖相泥炭质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阮永芬 杨冰 +2 位作者 吴龙 刘克文 朱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40-2247,共8页
为满足工程需要,采用化学加固法改良湖相泥炭质土。对3个场地的湖相泥炭质土分别添加减水剂、早强剂、辅助胶凝材料等11种外加剂,制定了23种配合比改良方案,采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现场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确定化学固化剂的最佳配... 为满足工程需要,采用化学加固法改良湖相泥炭质土。对3个场地的湖相泥炭质土分别添加减水剂、早强剂、辅助胶凝材料等11种外加剂,制定了23种配合比改良方案,采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现场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确定化学固化剂的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掺加改良剂的土体抗压强度比原土大,且随着龄期的延长而增大。最佳配合比及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5%水泥、6%生石灰及1%粉煤灰,水灰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泥炭质土 化学固化剂 最佳掺入比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盾构隧道下穿四孔箱涵引起沉降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垚锋 田书广 +1 位作者 倪金鹏 范国相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为解决淤泥地层城际铁路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结构引起其沉降过大问题,以珠机城际铁路盾构隧道下穿四孔箱涵为工程背景,采用参照规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淤泥地层盾构隧道下穿箱涵引起的沉降。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加固前箱涵... 为解决淤泥地层城际铁路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结构引起其沉降过大问题,以珠机城际铁路盾构隧道下穿四孔箱涵为工程背景,采用参照规范、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淤泥地层盾构隧道下穿箱涵引起的沉降。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加固前箱涵结构及周围土体的沉降值,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固方案;对加固后的沉降,建立新的数值模型;将现场监测数据与加固后数值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箱涵最大沉降模拟值由加固前的-45 mm减小为加固后的-1. 5 mm,加固后现场监测值为-3. 1 mm;地表最大沉降模拟值由加固前的-51 mm减小为加固后的-7 mm,加固后现场监测值为-10. 1 mm;加固后数值模拟值与现场监测值二者的影响规律以及引起的沉降值基本一致,说明加固方案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以及所构建数值模型有合理可行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 沉降分析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加固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锦涛 雷鹏 +1 位作者 刘涛影 周阳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533-9540,共8页
针对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以地表沉降变形≤22 mm、土体侧向位移≤20 mm及等效安全系数SSR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深基坑开挖进程中地表沉降变形、底部土体隆起变形、深基坑内支撑稳定性和连续墙及墙后土体变形的演化规律... 针对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以地表沉降变形≤22 mm、土体侧向位移≤20 mm及等效安全系数SSR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深基坑开挖进程中地表沉降变形、底部土体隆起变形、深基坑内支撑稳定性和连续墙及墙后土体变形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土体受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规律呈“抛物线型”,最大沉降量0.5 mm;基坑底部最大隆起量23 cm,主要发生在粉质黏土层,在风化花岗岩层终止;支护结构以受压为主,局部受拉,整体稳定性良好;连续墙长轴方向中间墙体受后方土体挤压向基坑内产生1.25 cm变形,连续墙后2 m处土体最大变形量为1 mm,整体稳定;通过实测地表沉降量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较好地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沉降变形 底部隆起 连续墙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