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下穿引起围压改变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魏纲 蔡浩然 +2 位作者 齐永洁 冯国辉 徐天宝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718,共11页
为研究盾构下穿对既有隧道环向受力变形的影响,在考虑隧道开挖应力释放效应、环间剪切力和环间拉力的情况下,改进既有隧道的围压重分布模型,求出既有隧道环向荷载。结合工程案例,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三环管片模型,模... 为研究盾构下穿对既有隧道环向受力变形的影响,在考虑隧道开挖应力释放效应、环间剪切力和环间拉力的情况下,改进既有隧道的围压重分布模型,求出既有隧道环向荷载。结合工程案例,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三环管片模型,模拟围压重分布后既有隧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近距离下穿会引起既有隧道环向围压减小,在考虑环间剪切力和环间拉力条件下,既有隧道环向附加围压分布不对称,呈偏向穿越侧上小下大的歪“8”字形。2)沿既有隧道前进方向,距离穿越中心越远,附加围压绝对值越小,既有隧道附加收敛值越小;在距离穿越中心约Z_(0)处趋于0(Z_(0)为既有隧道埋深),既有隧道在210°和330°位置处变化最大,附加围压减小值分别为28.11 kPa和25.54 kPa,变化率分别为10.96%和11.84%。3)随着土体损失率增大,附加围压绝对值越大,既有隧道附加收敛值越大;在土体损失率达到1.5%时,附加收敛值为13.7 mm,变化率为48.9%。4)随着隧道间距增大,附加围压绝对值越小,既有隧道附加收敛值越小;在隧道间距为7.6 m时,附加收敛值为13.3 mm,变化率为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附加围压 数值模拟 附加收敛值 既有盾构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司库管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郑紫云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司库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司库管理模式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所局限。新质生产力的兴起,凭借科技创新、资本支持及市场需求驱动,为司库管理带来智能化工具和丰富的融资渠...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司库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司库管理模式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所局限。新质生产力的兴起,凭借科技创新、资本支持及市场需求驱动,为司库管理带来智能化工具和丰富的融资渠道,但也增加了管理复杂性和风险。因此,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实施数据驱动和风险前置模式,以及强化专业团队建设,成为企业司库管理创新的关键。文章围绕新质生产力理论,分析了企业司库管理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融合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略。新质生产力以高创新性、高效率性、高融合性和高智能性为特征,对企业司库管理的创新尤为重要,能够推动管理理念更新、提升效益、促进创新并加强风险管理。企业需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财务、企业到产业链的三层协同,通过数字化转型、风险前置管理、高效协同运营和专业团队建设,以新质生产力为动力,推动司库管理全面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司库管理 数字化 风险管理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部承压溶洞与深埋隧道间隔水岩体安全厚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乔栋磊 李文杰 +1 位作者 安艳军 梁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70,共9页
为保证深埋隧道安全通过侧部高压富水溶洞区段,在隧道突水发生机制分析与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突变理论、鲁宾涅特方程及相关工程经验对隧道边墙岩体安全厚度进行研究,导出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建立突水判据,分析相... 为保证深埋隧道安全通过侧部高压富水溶洞区段,在隧道突水发生机制分析与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突变理论、鲁宾涅特方程及相关工程经验对隧道边墙岩体安全厚度进行研究,导出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建立突水判据,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隧道边墙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H_(min)与围岩力学参数弹性模量E、内摩擦角φ呈正相关,与溶洞水压力q_(w)、岩梁跨度L及隧道埋深h呈负相关;各因素对H_(min)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h、φ、E、L与q_(w),其中h与φ影响程度相近,E在超过3 GPa的情况下H_(min)变化趋于平缓,E的影响程度与L相近;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H_(min)理论计算公式及突水判据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对相关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岩溶隧道 富水溶洞 最小安全厚度 突变理论 突水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溧高速软基区现浇混凝土曲线梁线形控制
4
作者 杨立 谷亚陆 +1 位作者 汪明 梁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616-9625,共10页
软基区域的现浇混凝土曲线梁在施工时面临着地基承载力弱、不可控因素多、成桥线形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以阜溧高速公路大纵湖互通C匝道桥现浇混凝土曲线梁工程为依托,提出了桥梁施工区域软基的加固措施,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 软基区域的现浇混凝土曲线梁在施工时面临着地基承载力弱、不可控因素多、成桥线形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以阜溧高速公路大纵湖互通C匝道桥现浇混凝土曲线梁工程为依托,提出了桥梁施工区域软基的加固措施,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曲线梁模型,分析了曲线梁竖向和径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曲线梁线形控制的施工措施。结果表明:收缩徐变、预应力、恒载引起的预应力连续箱梁最大挠度值分别为2、13、12.5 mm,在混凝土弹性模量、容重和预应力改变时,预应力改变对挠度影响最大;曲线梁平面径向位移对温度作用较敏感,系统升温引起的径向位移达到了14.11 mm。对箱梁开展监测,结果表明该混凝土箱梁高程偏差满足规范要求,且监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值较吻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软基区 现浇混凝土曲线梁 线形控制 有限元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形纤维混凝土滑模摊铺施工应用与抗裂测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8-171,共4页
采用波浪形纤维混凝土,就其滑模摊铺施工应用与抗裂测试进行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选用:水灰比0.46,钢纤维体积率0.85%~1.25%,砂含量为818 kg/m^(3)。增设钢纤维分散装置的操作是由钢纤维混凝土搅拌机来完成,在该设备的作... 采用波浪形纤维混凝土,就其滑模摊铺施工应用与抗裂测试进行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选用:水灰比0.46,钢纤维体积率0.85%~1.25%,砂含量为818 kg/m^(3)。增设钢纤维分散装置的操作是由钢纤维混凝土搅拌机来完成,在该设备的作用下使水泥、钢纤维、粗细集料拌均匀,然后将水加入后完成湿拌,时间控制为2 min,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对于搅拌量的要求比较严格,要将其控制在额定搅拌量的85%以内。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在搅拌机内完成制作,将其卸出后进行摊铺,整个过程要在45 min内完成。对振捣频率的要求是必须超过普通混凝土,以此来保障摊铺过程作业的连续性。坍落度为30 mm时,松铺系数控制为1.1,随天气状况,控制布料及卸料长度为5~10 m。在后裂缝阶段可以看到纤维混凝土材料相比较于素混凝土材料,变形能力和断裂能均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摊铺技术 纤维 混凝土施工 抗裂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质细砂地层钢板桩围堰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姜天华 张谦 +2 位作者 王强 王佳文 常继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7,共4页
江北高速公路内荆河特大桥25#主墩基础施工时采用钢板桩围堰,为保证钢板桩围堰施工的安全,根据施工情况,在不设置第3道支撑的情况下对封底混凝土抗浮、强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钢板桩围堰结构受力进行了整体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封底混... 江北高速公路内荆河特大桥25#主墩基础施工时采用钢板桩围堰,为保证钢板桩围堰施工的安全,根据施工情况,在不设置第3道支撑的情况下对封底混凝土抗浮、强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钢板桩围堰结构受力进行了整体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封底混凝土抗浮、强度和钢板桩围堰的变形及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在最不利工况下,结构易损点出现在钢板桩4个角部和第2道内支撑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钢板桩围堰 受力分析 有限元计算 封底混凝土 施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峪岭隧道Ⅱ级围岩光面爆破技术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孝荣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戴峪岭隧道掘进在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过程中,通过分析优化周边眼间距、最小抵抗线、炮眼密集系数、不耦合系数、装药集中度q、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等爆破参数,得出了适合本隧道围岩的掏槽方式和钻爆参数。通过采用新的...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戴峪岭隧道掘进在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过程中,通过分析优化周边眼间距、最小抵抗线、炮眼密集系数、不耦合系数、装药集中度q、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等爆破参数,得出了适合本隧道围岩的掏槽方式和钻爆参数。通过采用新的爆破参数,取得了光爆后的岩石表面按设计轮廓线成型、表面较平顺、超欠挖很小的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隧道掘进 爆破参数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施工段索力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华 刘红钊 +2 位作者 王子山 吴德强 王海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6,共4页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索力进行精确控制,进而为二期恒载作用下的索力调节提供依据,利用ANSYS建立了斜拉桥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时考虑每条斜拉索索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内应变能最小的原则,采用循环迭代的温度荷载法模拟施...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索力进行精确控制,进而为二期恒载作用下的索力调节提供依据,利用ANSYS建立了斜拉桥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时考虑每条斜拉索索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内应变能最小的原则,采用循环迭代的温度荷载法模拟施加斜拉索预应力。以一主跨为400 m的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设计方案为依托,分析在最大单悬臂施工工段利用该方法施加索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循环迭代37次后,索力误差已经控制在5%以内,在此基础上计算桥梁的竖向以及纵向最大位移分别为0.016,0.027 m,均能满足线形限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力 温度荷载法 循环迭代法 位移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魏华 杜怀周 +2 位作者 刘焜 朴莹哲 吴鸿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2期223-227,共5页
为了明确混凝土强度、钢管的径厚比、钢筋配置形式、加强肋等主要实验参数对双肢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6组圆形钢管混凝土双肢框架柱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了圆钢管混凝土双肢框架柱的滞回性能、吸能性能和延性等... 为了明确混凝土强度、钢管的径厚比、钢筋配置形式、加强肋等主要实验参数对双肢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6组圆形钢管混凝土双肢框架柱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了圆钢管混凝土双肢框架柱的滞回性能、吸能性能和延性等抗震性能.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主要实验参数对双肢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双肢框架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配置二重筋后会进一步增强试验体的吸能性能、承载力及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吸能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溧高速软基区曲线现浇箱梁支架选型及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安文 谷亚陆 +3 位作者 杨立 汪明 吴鸿胜 梁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4,M0006,共11页
针对曲线梁桥现浇支架施工安全问题,以阜溧高速大纵湖互通C匝道桥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支架平面布置选型及力学特性。采用支架简化力学模型和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支架计算模型,计算分析满堂支架横梁、纵梁、立杆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 针对曲线梁桥现浇支架施工安全问题,以阜溧高速大纵湖互通C匝道桥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支架平面布置选型及力学特性。采用支架简化力学模型和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支架计算模型,计算分析满堂支架横梁、纵梁、立杆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轴线平行式支架受力安全性和施工便捷性都优于另外两种型式,该项目选用轴线平行式布置型式,且桥宽和分段数量影响该型式支架的受力。支架法施工架体系统中工12型钢横梁的最大应力为1.56 MPa,最大变形为1.45 mm,方木纵梁的最大应力为24.82 MPa,最大变形为1.50 mm,立杆的最大应力为127.51 MPa,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整体失稳临界荷载系数为19.5,大于规定最小安全系数1.3。依据研究成果开展支架体系施工监控,现场监测显示支架监测数据均在规定范围内,表明支架现浇法施工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堂支架 曲线现浇箱梁 软基 力学特性 平面布置选型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与财会监督协同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任小鑫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58-160,F0003,共4页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仅改变了财会监督的方式和手段,还对其管理框架、工作流程和人员素质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技术与协同监管机制的结合,将共同塑造未来财会监管的发展方向。文章探索新技术在提高财务信息...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仅改变了财会监督的方式和手段,还对其管理框架、工作流程和人员素质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技术与协同监管机制的结合,将共同塑造未来财会监管的发展方向。文章探索新技术在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智能化风险评估、建立全面的协同监督体系中的创新和应用,以期提高财会监督效率和效果,优化财会监督体系,预防和降低财务风险,同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财会监督 协同机制 智能化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机理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治国 张智健 +1 位作者 李勇森 梁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4,M0005,M0006,共8页
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云南临沧临翔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马家寨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有限元软件迈达斯GTS NX模拟隧道塌方段围岩稳定性,对隧道塌方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塌方段拱顶沉降值最大达到了41.... 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云南临沧临翔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马家寨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有限元软件迈达斯GTS NX模拟隧道塌方段围岩稳定性,对隧道塌方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塌方段拱顶沉降值最大达到了41.3 mm,仰拱隆起值最大为54.5 mm,围岩结构松散软弱,极易发生塌方事故。围岩最大塑性应变值为1.04×10-2,塑性应变主要集中在上台阶掌子面中心处,该处易发生塑性破坏。塌方段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为25.1 MPa,最大压应力为69.3 MPa,均超过规范要求,支护极易发生破坏。实际工程中地下水的流动进一步降低了围岩强度,施工时过大的扰动导致了该次塌方事故,结合隧道塌方现场实际情况,采用超前管棚支护对塌方段进行注浆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 软弱围岩 数值模拟 塌方机理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隧道软岩大变形预测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会军 乔栋磊 +1 位作者 何聪 梁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7,共9页
针对隧道穿越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区段时易发生的大变形灾害,为保障隧道安全顺利施工,故在施工前准确进行大变形预测并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依托最大埋深超过1 300 m的巫镇高速笔架山隧道,通过地应力实测数据建立有限元地质模型研究工程区... 针对隧道穿越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区段时易发生的大变形灾害,为保障隧道安全顺利施工,故在施工前准确进行大变形预测并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依托最大埋深超过1 300 m的巫镇高速笔架山隧道,通过地应力实测数据建立有限元地质模型研究工程区地应力场;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建立大变形预测标准,基于此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有限元开挖计算与地质分析预测法对围岩大变形类型、特征、机制及程度进行预测;根据所得围岩变形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变形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隧道高程处地应力场由自重应力场主导,沿线围岩应力处于高—极高应力状态;开挖断面变形以拱顶、仰拱竖向位移为主,预测其将发生应力控制型大变形,最终围岩因拱顶下沉或边墙内鼓变形发生剪切破坏;隧道沿线约56.3%区段围岩会发生大变形,K25+631~K25+909、K26+422~K26+602区段在地下水软化作用影响下,出现严重大变形风险较大;根据围岩大变形预测结果针对笔架山隧道开挖提出相应的变形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软弱围岩 预测标准 变形预测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被引量:15
14
作者 付艳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也日益加快,对工程质量及进度要求很高。本文结合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鄂界至安康公路旬阳特长隧道施工情况,介绍了由于隧道洞口位于特殊地理位置,采取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也日益加快,对工程质量及进度要求很高。本文结合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鄂界至安康公路旬阳特长隧道施工情况,介绍了由于隧道洞口位于特殊地理位置,采取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的方法及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口施工 斜井进入 挑顶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公路隧道高地应力场特征分析及岩爆预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峰伟 乔栋磊 +1 位作者 安艳军 李文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11592-11600,共9页
深埋隧道岩体中有较高地应力,在岩石强度较高的围岩处易发生岩爆,影响围岩稳定性。笔架山公路隧道埋深大,为降低其安全建设风险,通过工程区岩样岩体力学实验对围岩性质进行研究,结合地应力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地质模型反演隧址区地应力场... 深埋隧道岩体中有较高地应力,在岩石强度较高的围岩处易发生岩爆,影响围岩稳定性。笔架山公路隧道埋深大,为降低其安全建设风险,通过工程区岩样岩体力学实验对围岩性质进行研究,结合地应力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地质模型反演隧址区地应力场,最终利用谷-陶岩爆判据和强度应力比岩爆判据对笔架山隧道岩爆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工程区内岩体有中等-强烈岩爆倾向;隧道沿线地应力场由自重应力场主导,大多数区段岩体处于极高应力状态,且水平最大主应力与隧道夹角较小,有利于围岩稳定;开挖后沿线围岩最大主应力峰值为63.2 MPa,均发生在断面侧壁,因此在该部位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较大;隧道沿线24%区段有发生岩爆的可能,且以中等-高岩爆活动为主,岩爆预测结果可为隧道开挖施工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特长隧道 岩石特性 高地应力 围岩应力 岩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循环迭代精确施加斜拉桥初始索力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海军 王子山 +2 位作者 刘红钊 魏华 吴德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4-228,共5页
为了准确施加斜拉桥的恒载初始索力,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平台控制温度索力迭代施加的方法,从而精确施加斜拉桥初始成桥索力.以设计索力作为目标值,考虑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因素,初始索力以初始温度的形式施加到斜拉索上,运用APDL二次开发... 为了准确施加斜拉桥的恒载初始索力,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平台控制温度索力迭代施加的方法,从而精确施加斜拉桥初始成桥索力.以设计索力作为目标值,考虑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因素,初始索力以初始温度的形式施加到斜拉索上,运用APDL二次开发软件编制了斜拉桥成桥索力迭代计算程序,并将该程序应用于双塔双索面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结构分析中.结果表明,桥塔两侧斜拉索的计算索力与目标索力误差均在5%以内,该初始索力迭代方法具有方便快捷和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索力 ANSYS平台 迭代方法 设计索力 初始温度 二次开发 计算程序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培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3,共2页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具有承载力高、穿透力强、施工快、成桩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采用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施工效果好,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静压 预应力管桩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既有引桥地铁连拱通道施工方案优选 被引量:4
18
作者 衡明欣 徐红玉 何小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6,63,M0005,共9页
依托北京地铁14号线十里河站与10号线十里河站3条暗挖换乘通道下穿十里河桥引桥工程,研究了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方案的优选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连拱换乘通道的三维实体模型,分别模拟分析了中隔壁法、三导洞... 依托北京地铁14号线十里河站与10号线十里河站3条暗挖换乘通道下穿十里河桥引桥工程,研究了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方案的优选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连拱换乘通道的三维实体模型,分别模拟分析了中隔壁法、三导洞法和中导洞法3种施工方案对地表沉降、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及引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开挖施工方案均满足施工要求,中导洞法的地表沉降最大值为4.17mm,拱顶沉降最大值为3.53 mm,该方法的各类沉降最大值均为3种方案中最小值,因此中导洞法为最优施工方案。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工程实际监测数据,验证了数值仿真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连拱通道 下穿引桥 数值模拟 施工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20型改性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可嘉 徐红玉 +1 位作者 梁斌 吴鸿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7,8,共6页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研究了AC-20型改性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通过测定沥青发泡的物理指标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采用逐级填充法进行矿料级配设计,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在相同体积参数下进行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研究了AC-20型改性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通过测定沥青发泡的物理指标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采用逐级填充法进行矿料级配设计,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在相同体积参数下进行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将设计的配合比应用在对比试验路段的中面层,研究了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压实性能,并进行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C-20型改性泡沫沥青混合料能够在较低的生产温度下成型,具有更强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其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渗水性能、施工压实度与常规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矿料级配 最佳油石比 沥青面层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法处理山区梁场非均匀回填地基施工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智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3,共3页
以衡阳—邵阳高速公路路基五标箱梁预制场地基处理为例,详细介绍强夯法处理山区梁场非均匀回填地基的施工工艺,包括强夯技术参数的确定、强夯试验、强夯地基的检测。根据该梁场地基强夯处理后的检测结果,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梁... 以衡阳—邵阳高速公路路基五标箱梁预制场地基处理为例,详细介绍强夯法处理山区梁场非均匀回填地基的施工工艺,包括强夯技术参数的确定、强夯试验、强夯地基的检测。根据该梁场地基强夯处理后的检测结果,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梁场经存梁后实测地基沉降仅有2 mm,且为均匀下沉,满足了制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梁场 地基处理 强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