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饱水裂隙砂岩力学特性及细观破裂演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孙闯 蒲云波 +1 位作者 敖云鹤 陶琦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9-2352,共14页
冻融循环对岩石的损伤劣化严重影响寒区隧道工程的长期服役性能。为获取裂隙岩石冻融损伤细观特征和冻融后受载力学特性,开展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饱水裂隙砂岩力学特性试验,推导了冻融过程冻结水体积增量、补给量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 冻融循环对岩石的损伤劣化严重影响寒区隧道工程的长期服役性能。为获取裂隙岩石冻融损伤细观特征和冻融后受载力学特性,开展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饱水裂隙砂岩力学特性试验,推导了冻融过程冻结水体积增量、补给量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方程。采用颗粒流方法构建一种基于水冰相变体积膨胀理论的岩石冻融劣化模型,通过室内试验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N的增加,试样的力学特性均表现为线性衰减,衰减程度与N呈正相关,且当裂隙倾角为30°时,试样表现的力学特性最弱;裂隙试样在冻融作用下裂隙处的劣化程度大于其他部位,除试样表面颗粒剥落之外,沿裂隙端部产生冻融微裂纹,冻融损伤在试样表层及内部不断积累;颗粒流冻融过程产生的细观微裂纹以张拉裂纹为主,且裂纹数量与N呈正相关,冻融微裂纹由试样表层逐步向内部扩展发育,微裂纹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影响试样受载破坏形态,且多表现为分布于受载破坏主破裂带附近的次生裂纹破裂带。该研究为冻融作用下岩石损伤劣化过程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参考,也有助于推动寒区隧道工程灾变预测和长期服役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预制裂隙 离散元法 损伤衰减 破裂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砂岩冻融力学特性及损伤模型研究
2
作者 梁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0-439,共10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砂岩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针对不同含水质量分数的砂岩,开展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基于岩石损伤力学理论,构建砂岩冻融-载荷耦合损伤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砂岩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针对不同含水质量分数的砂岩,开展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基于岩石损伤力学理论,构建砂岩冻融-载荷耦合损伤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砂岩产生累积冻融损伤,导致其强度降低,变形量增加。冻融-载荷作用下岩石总损伤值的变化曲线整体呈“S”形,验证了该损伤模型对受载冻融砂岩力学特性的适配性。研究结论可为寒区隧道工程冻害灾变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损伤 冻融循环 物理特性 力学特性 损伤模型 寒区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液晶弹性体悬臂梁的自激振动分析
3
作者 赵俊 孙晓蝶 +1 位作者 赵晓敏 严志权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5-763,共9页
研究了液晶弹性体(LCE)悬臂梁的光驱自持续弯曲振动现象,建立了光驱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振型叠加法得到其半解析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其动力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恒定光照作用下,可以实现LCE悬臂梁周期性自激振动响应;同... 研究了液晶弹性体(LCE)悬臂梁的光驱自持续弯曲振动现象,建立了光驱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振型叠加法得到其半解析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其动力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恒定光照作用下,可以实现LCE悬臂梁周期性自激振动响应;同时表明LCE梁弯曲振动的振幅可通过调节光强、阻尼系数和热弛豫时间来控制,而梁振动的频率主要取决于热弛豫时间.研究结果在远程光驱驱动器、传感器、软微机器人和光能转换系统的设计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弹性体 自激振动 悬臂梁 光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隧道施工期空气幕保温系统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学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当隧道内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会减缓,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本文以京兰高速铁路(北京—兰州)在建尚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首先通过现场试验对比了搭建防寒门、搭建防寒门+生炉子和搭建空气幕保温系统三种措施下洞内浇筑混凝土处气... 当隧道内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会减缓,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本文以京兰高速铁路(北京—兰州)在建尚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首先通过现场试验对比了搭建防寒门、搭建防寒门+生炉子和搭建空气幕保温系统三种措施下洞内浇筑混凝土处气温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风幕机的射流风速、射流温度对洞内浇筑混凝土处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搭建防寒门保温时洞口风速3.21 m/s、气温-12.68℃条件下洞内浇筑混凝土处气温开始降至5℃以下,搭建防寒门+生炉子保温时洞口风速5.36 m/s、气温-19.13℃条件下洞内浇筑混凝土处气温开始降至5℃以下,均须联合采用其他保温措施;洞口最大风速4.56 m/s、最低气温-15.83℃条件下,搭建空气幕保温系统后洞内浇筑混凝土处气温为7.36℃;适当增加风幕机的射流风速或增加射流温度均可以提高洞内气温,为了降低系统运行能耗,建议适当增加风幕机的射流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混凝土硬化速度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施工期 防寒门 空气幕保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硫氧镁水泥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国栋 毕万利 +3 位作者 孙恩禹 李晶 李宇 杨学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9-472,共4页
为了确定配制改性硫氧镁水泥的最优工艺参数,首先研究了配制硫氧镁水泥时所用原料轻烧氧化镁(MgO)与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的最佳配比,然后在此基准上研究添加改性剂(分别为水玻璃与磷酸)对水泥耐水性的影响,以及添加不... 为了确定配制改性硫氧镁水泥的最优工艺参数,首先研究了配制硫氧镁水泥时所用原料轻烧氧化镁(MgO)与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的最佳配比,然后在此基准上研究添加改性剂(分别为水玻璃与磷酸)对水泥耐水性的影响,以及添加不同种类掺合料(分别为粉煤灰、矿渣和硅灰)对水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gO与MgSO4·7H2O的最佳配比是5(物质的量比),此时配制的硫氧镁水泥净浆的28d抗压强度达到42MPa,主要物相是3Mg(OH)2·MgSO4·8H2O(简称3·1·8相)、5Mg(OH)2·MgSO4·8H20(简称5·1·8相)和少量Mg(OH)2。掺入粉煤灰后,水泥的强度损失比较明显,但其内掺量在10%-30%(W)时对早期强度的影响很小;掺入5%(W)硅灰后,抗压强度超过不加掺合物的;掺入矿渣粉对水泥的早期强度有利。耐水性试验表明,掺入改性剂磷酸和水玻璃都可以有效改善硫氧镁水泥的耐水性,其中磷酸的改善效果要好于水玻璃的。SEM观察发现,硫氧镁水泥中的5·1.8相为细小针状晶体,互相穿插在一起,使镁水泥具有良好的密实度,改善了硫氧镁水泥的强度及其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镁水泥 轻烧氧化镁 七水硫酸镁 耐水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拱顶三维渐进性塌落机制上限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闯 兰思琦 +2 位作者 陶琦 关喜彬 韩希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71-2484,共14页
隧道拱顶塌方是一个渐进性破坏的过程,为研究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拱顶渐进性塌落特征,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建立了深埋隧道三维渐进性塌落机制,推导了考虑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塌方全过程塌落体曲面解析解,绘制... 隧道拱顶塌方是一个渐进性破坏的过程,为研究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拱顶渐进性塌落特征,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非线性Hoek-Brown破坏准则,建立了深埋隧道三维渐进性塌落机制,推导了考虑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塌方全过程塌落体曲面解析解,绘制了拱顶渐进性塌落形态三维曲面图,分析了相关参数单一变化时塌落体形态特征以及不同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各参数对塌落体重力和隧道支护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征岩体特征的无量纲参数、重度、孔隙水压力和岩体抗拉强度对渐进性塌方塌落体形态、重力和支护力有显著影响;深埋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在渐进性塌方过程中逐渐减弱,主要体现为岩体强度随变形的发展逐渐衰减直至一个残余值,围岩强度的衰减情况和残余强度大小对塌落体重力和隧道支护力有一定影响。理论计算得到的隧道拱顶塌落形态与实际隧道工程F3断层破碎带隧道拱顶塌方范围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对预测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塌落体范围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软弱围岩深埋隧道施工设计及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围岩 渐进性破坏 三维塌落机制 上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水堆积体隧道注浆圈厚度与初期支护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鹏飞 吕治鹏 +3 位作者 周烨 关喜彬 何旭 陶琦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2-119,共8页
为解决不良地质软弱围岩造成隧道失稳、软弱围岩注浆参数不确定,以及米林隧道冰水堆积体围岩注浆厚度对支护力安全性造成影响等问题,基于三维有限元FLAC3D模拟软件,建立不同注浆厚度的隧道围岩模型,得到注浆后的围岩特征曲线,通过允许... 为解决不良地质软弱围岩造成隧道失稳、软弱围岩注浆参数不确定,以及米林隧道冰水堆积体围岩注浆厚度对支护力安全性造成影响等问题,基于三维有限元FLAC3D模拟软件,建立不同注浆厚度的隧道围岩模型,得到注浆后的围岩特征曲线,通过允许变形量确定了不同注浆厚度对应的允许支护力。基于此,进一步探讨围岩不同注浆厚度下,采用上下台阶法并打设锁脚锚杆对初期支护结构的影响,并计算得到断面每个位置初期支护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1)注浆圈厚度越大,基于允许变形的允许支护力越小;且围岩条件越差,相同注浆厚度对应的允许支护力越大;故米林隧道冰水堆积体段Ⅳ1、Ⅴ1和Ⅵ级围岩的合理注浆圈厚度建议分别取3.5、3.5、5.0 m。2)随着注浆圈厚度的增大,各级围岩各个位置对应的初期支护安全系数增大。3)初期支护安全系数一般在拱肩、拱顶和拱底较大,在拱腰和拱脚位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水堆积体隧道 合理注浆圈厚度 初期支护 受力特性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体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分析及抗滑桩随机响应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仉文岗 王琦 +6 位作者 陈福勇 陈龙龙 王鲁琦 王林 张艳梅 王玉琦 朱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57-3168,共12页
在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中,通常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计算安全系数从而衡量边坡的稳定性,但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无法充分考虑以及描述岩体天然存在的空间变异性,而导致对边坡的失效概率计算不够准确。基于Hoek-Brown准则和随机有限差分法(R... 在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中,通常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计算安全系数从而衡量边坡的稳定性,但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无法充分考虑以及描述岩体天然存在的空间变异性,而导致对边坡的失效概率计算不够准确。基于Hoek-Brown准则和随机有限差分法(RFDM),将单轴抗压强度σci和完整岩石材料常数mi视为随机场变量,地质强度指标GSI视为随机变量,开展考虑岩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抗滑桩加固前后边坡可靠度分析和桩体随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边坡的失效概率及抗滑桩响应有显著影响,忽略岩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将高估边坡的失效概率和抗滑桩体的最大弯矩均值,同时将低估桩顶位移均值。研究结果可为抗滑桩加固边坡工程的可靠度分析与优化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可靠度 空间变异性 HOEK-BROWN准则 随机有限差分法(RFDM) 随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体膨胀效应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稳定性控制研究——以米林隧道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陶琦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7-1337,共11页
为明确深部软岩隧道围岩压力机制,指导设计合理的大变形治理方案,以米林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岩体弹塑性力学,推导出围岩膨胀压力解析式。结合Kastner算式,引入断面径向位移u与塑性区半径Rp之间的函数关系,求解出膨胀压力与形变压力的特... 为明确深部软岩隧道围岩压力机制,指导设计合理的大变形治理方案,以米林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岩体弹塑性力学,推导出围岩膨胀压力解析式。结合Kastner算式,引入断面径向位移u与塑性区半径Rp之间的函数关系,求解出膨胀压力与形变压力的特征曲线函数解GRC,探明膨胀压力与形变压力在断面径向位移过程中的演化规律。根据收敛-约束法,结合支护特征曲线SCC,分析考虑膨胀压力条件下GRC曲线与SCC曲线交点变化趋势,以设计出合理的软岩大变形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仅考虑形变压力而设计的支护结构不满足围岩稳定性要求,当围岩径向位移达到530 mm时,仅考虑形变压力pi时围岩对支护结构的压力为0.82 MPa,考虑膨胀压力pr时支护承载压力增至1.37 MPa,膨胀压力占比达40.1%;2)采用“钢架+锚喷”初期支护将围岩位移释放至u_(peak)=0.325 m时增设间距d=0.7 m I25b钢架的联合支护方案,能对形变压力进行合理释放,同时有效抑制膨胀压力过度增大;3)第2层钢架设置23 d后围岩变形收敛为56.1 mm,通过理论计算、数值分析与工程应用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隧道工程 高地应力 软岩大变形 形变压力 膨胀压力 支护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工作特性受纤维掺量影响的反复受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陶琦 付强 +1 位作者 王悦石 夏熙蕾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为探究反复压荷载作用下,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力学行为响应的影响,开展不同纤维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循环轴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玄武岩纤维掺量的范围内,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劈拉强度均有所增大,且峰值应力... 为探究反复压荷载作用下,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力学行为响应的影响,开展不同纤维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循环轴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玄武岩纤维掺量的范围内,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劈拉强度均有所增大,且峰值应力、残余应变亦越大。循环荷载下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包络线呈近似“正偏态分布”型,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和阻裂性。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应力退化率呈下降趋势,而损伤系数则呈上升趋势,玄武岩纤维能减缓混凝土性能退化。能量耗散与加卸载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呈“金字塔”型,玄武岩纤维对裂缝的桥接作用可吸收大量能量,对结构抗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体积掺量 反复轴压 阻裂增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隧道侧吹式空气幕保温系统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关喜彬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20-1728,共9页
冻害问题引起寒区隧道结构出现病害,不利于隧道的通行安全。为预防和控制关山隧道冻害的发生,提出一种新型的寒区隧道侧吹式空气幕保温系统。首先,构建空气幕阻隔效率的控制方程,并优化该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然后,设计并研制空气幕作用... 冻害问题引起寒区隧道结构出现病害,不利于隧道的通行安全。为预防和控制关山隧道冻害的发生,提出一种新型的寒区隧道侧吹式空气幕保温系统。首先,构建空气幕阻隔效率的控制方程,并优化该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然后,设计并研制空气幕作用下保温装置内空气流场和温度场的试验系统,探究射流角度、射流风速、外界风速与阻隔效率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发现:1)空气幕射流角度最优值为55°~75°;2)阻隔效率与外界风速呈反比,与射流风速呈正比;3)侧吹式射流保温系统保温效果良好,可有效预防隧道冻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侧吹式 空气幕保温系统 控制方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海礁 王加军 +2 位作者 韩希平 陶琦 张仕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56-2864,共9页
为研究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抗疲劳性能,开展了恒应力循环压缩试验,对疲劳应力-应变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粉煤灰和50%的粒化高炉矿渣部分替代水泥,变量为单掺或混掺不同掺量的钢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结果表明:... 为研究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抗疲劳性能,开展了恒应力循环压缩试验,对疲劳应力-应变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粉煤灰和50%的粒化高炉矿渣部分替代水泥,变量为单掺或混掺不同掺量的钢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钢纤维混凝土的宏观裂纹数量比PVA纤维混凝土多,试件的破坏形态表现为轻骨料的破裂和纤维的渐进拔出(钢纤维)或断裂(PVA纤维);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应变及残余应变均最大,而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最小;在同一应力水平下,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最长,而钢纤维混凝土的最短;钢纤维混凝土的极限疲劳损伤高于PVA纤维混凝土和混杂纤维混凝土,且随最大应力水平的降低,该差异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粉煤灰 高炉矿渣 钢纤维 PVA纤维 抗疲劳性能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隧道电热膜加热保温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陶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4,共5页
针对我国寒区隧道冻害问题,以吉林省东南里隧道为例,通过现场温度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保温层的设防长度、设置厚度和适应范围,并提出寒区隧道电热膜加热保温系统。采用等效厚度法,给出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和保温层变截面厚度的设置方... 针对我国寒区隧道冻害问题,以吉林省东南里隧道为例,通过现场温度实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保温层的设防长度、设置厚度和适应范围,并提出寒区隧道电热膜加热保温系统。采用等效厚度法,给出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和保温层变截面厚度的设置方法。结果表明:被动保温措施保温层法具有一定的温度适应性,当隧道外界气温低于-18.5℃时,应考虑其他主动保温措施;寒区隧道电热膜加热保温系统基于主动保温设计理念,通过温度感应计精准定位冻害的发生位置,进而启动加热膜工作,为寒区隧道保温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保温技术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冻害问题 保温层 电热膜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浓度硫酸盐侵蚀下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抗剪性能的受损劣化规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陶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0-635,共6页
通过室内硫酸盐侵蚀试验及直剪试验,研究了高、低浓度硫酸盐侵蚀下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抗剪强度受损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剪性能随硫酸盐侵蚀时间的增加逐渐衰退.具体表现为混凝土试件名义粘聚力和名义剪胀率随硫酸盐侵蚀时间的... 通过室内硫酸盐侵蚀试验及直剪试验,研究了高、低浓度硫酸盐侵蚀下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抗剪强度受损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剪性能随硫酸盐侵蚀时间的增加逐渐衰退.具体表现为混凝土试件名义粘聚力和名义剪胀率随硫酸盐侵蚀时间的增长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且高浓度硫酸盐溶液下试件抗剪强度损失更显著;而试件内摩擦角在低浓度下呈现非线性降低趋势,在高浓度下呈现先短暂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侵蚀 混凝土 抗剪指标 劣化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周次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孔结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关喜彬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3,49,共7页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周次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开展不同纤维体积掺量混凝土快速冻融循环试验,重点分析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行为及孔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周次的增加,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降低...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周次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开展不同纤维体积掺量混凝土快速冻融循环试验,重点分析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行为及孔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周次的增加,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降低,冻融损伤量增大,而纤维的掺入减小了冻融损伤量和冻融引起的强度折减,这种现象随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而越发显著。从细观分析,纤维混凝土气孔参数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及平均弦长与试件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冻融损伤量呈正相关关系。纤维体积掺量一定时,冻融循环周次越多,混凝土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及平均弦长均越大,而气孔比表面积则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冻融循环周次 孔结构特征 冻融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不同纤维掺量混凝土宏细观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付强 陶琦 +2 位作者 关喜彬 范剑雄 王悦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为探究冻融循环下混杂纤维混凝土宏细观特性的关联性,开展以冻融循环周次及纤维体积掺量为变量的快速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冻融循环周次下,抗压强度与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及气泡平均弦长呈正相关关系、与气孔比表面积呈负... 为探究冻融循环下混杂纤维混凝土宏细观特性的关联性,开展以冻融循环周次及纤维体积掺量为变量的快速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冻融循环周次下,抗压强度与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及气泡平均弦长呈正相关关系、与气孔比表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而冻融损伤量与气孔参数则呈相反规律,且均呈近似线性变化;冻融循环周次越大,抗压强度越低、冻融损伤量越大、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及气泡平均弦长也越大,而气孔比表面积越小;混杂纤维的掺入,优化了气孔结构,提高了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冻融循环 气孔结构 宏细观关系 抗压强度 冻融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潮、浪作用下中小型跨海桥梁破坏形式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玉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157,共6页
强台风形成的巨浪、风暴潮对跨海桥梁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探讨台风风暴潮、浪共同作用下中小型跨海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破坏机理及台风风暴潮期间不同水位下的波浪对下部结构的作用规律,开展了台风风暴潮、浪共同作用下中小型... 强台风形成的巨浪、风暴潮对跨海桥梁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探讨台风风暴潮、浪共同作用下中小型跨海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破坏机理及台风风暴潮期间不同水位下的波浪对下部结构的作用规律,开展了台风风暴潮、浪共同作用下中小型跨海桥梁破坏形式调研,发现风暴潮、浪作用下中小型跨海桥梁上部结构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梁体离位、梁体脱落和梁体断裂,主要原因为梁体被迫发生无约束运动;下部结构破坏主要表现为结构偏移、倒塌以及盖梁连接失效破坏,主要原因为水动力作用较强及上部结构撞击。通过CFD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桥梁下部结构波浪荷载,给出了考虑风暴潮水位下波浪冲击桥墩的经验公式。根据调研及数值模拟,提出了设计及施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跨海桥梁 破坏形式 破坏原因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预制T梁桥上封端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琼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0-41,共2页
蒙华铁路坪头坑大桥采用桥上封端技术能够可靠保证桥梁伸缩缝预留宽度的准确、顺直,在伸缩缝本身及安装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能够保障铁路建成通车后桥梁伸缩缝的合理使用寿命;巧妙利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与定型钢模板的物理特性,解决了T... 蒙华铁路坪头坑大桥采用桥上封端技术能够可靠保证桥梁伸缩缝预留宽度的准确、顺直,在伸缩缝本身及安装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能够保障铁路建成通车后桥梁伸缩缝的合理使用寿命;巧妙利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与定型钢模板的物理特性,解决了T型梁桥上封端端部模板装拆困难,伸缩缝因预留宽度不准确、不顺直造成破损,运营过程中难于修复、反复修复的质量通病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 封端技术 钢模板 泡沫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预应力碳纤维板在桥梁加固中的运用
19
作者 陶琦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66,共1页
现阶段,许多旧桥出现了桥梁病害,严害影响桥梁正常使用性能,研发有效桥梁加固技术迫在眉睫。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是新型补强技术,依靠碳纤维板的高强抗拉强度,形成碳纤维板预应力体系,可提高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抑制构件变形和裂缝扩... 现阶段,许多旧桥出现了桥梁病害,严害影响桥梁正常使用性能,研发有效桥梁加固技术迫在眉睫。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是新型补强技术,依靠碳纤维板的高强抗拉强度,形成碳纤维板预应力体系,可提高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抑制构件变形和裂缝扩展,进而起到加固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体系 桥梁加固 预应力碳纤维板 加固桥梁 桥梁病害 补强技术 加固技术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内燃机车不同工况下废气排放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吴庆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8期201-201,共1页
经济建设的进步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人们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内燃机车排放尾气对空气质量造成了污染。文章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不同工况下铁路内燃机车废气... 经济建设的进步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然而,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人们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内燃机车排放尾气对空气质量造成了污染。文章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不同工况下铁路内燃机车废气排放的情况和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以期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内燃机 废气排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