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孙会成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与防治方法。方法:对20例并发于急性脑血管病后神经源性肺水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对其好发时间、与原发病病情的关系、诊断以及病情转归作初步分析与总结。结果:20例中大部分并发于急性脑血管病后48h内,原发病越重,并发率越高,且愈后差,死亡率达70%。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愈后差,死亡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为主。
-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神经源性肺水肿
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与进展性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张立军
荣阳
吴丹
荣根满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47-48,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并对大面积脑梗死是否行溶栓治疗进行讨论。方法对60例住院确诊的大脑中动脉主干、出血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加重46例,急性期14d内多见,与CT或MRI出血表现时间相同,48例溶栓治疗中病情加重12例,死亡8例,而好转才18例。结论出血性脑梗死多发生在急性期14d内,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可能与血液再灌流及纤溶作用有关,大面积脑梗死易继发出血,不宜溶栓治疗。
-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被引量:55
- 3
-
-
作者
邵桂满
荣阳
孙卓
汪彤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X期64-65,共2页
-
文摘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诊治情况。结果:出血性卒中37例,缺血性卒中63例;高血压、冠心病为常见诱发疾病;动态发病以出血性卒中常见(64%),静态发病以缺血性卒中常见(61%);CT显示卒中好发部位为基底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自身临床特点,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对预防此病有积极意义。
-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
临床分析
-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 4
-
-
作者
凌国喜
荣阳
孙卓
汪彤
凌云
荣根满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
辽阳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Z期36-37,共2页
-
文摘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凡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75~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 30 min内滴完,随后给予舒血宁15 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点,共3周,溶栓后24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1日2次,脐周皮下注射7 d。结果:符合溶栓标准的52例患者溶栓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治愈率显著进步,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仅有2例死亡,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另1例死于脑干梗死,其他无1例发生脑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结论:显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 h以内)是有效的,而脑干梗死可适当延长时间窗,如能严格掌握入选标准,该疗法是安全可靠的,而且为下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尿激酶
-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TCD检测分析
被引量:23
- 5
-
-
作者
孙会成
荣阳
孙卓
侯少辉
荣根满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
辽阳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35-36,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TCD超声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HP5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脉冲波经颞窗、枕窗分别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频谱形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分别观察分析用药前后的脉冲频谱形态及回声特征。结果:2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经TCD检测其血流速度、频谱形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检测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复查TCD,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经TCD超声显像检测,有助于了解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TCD
临床研究
-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
被引量:15
- 6
-
-
作者
匡晓明
荣阳
孙卓
荣根满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
辽阳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60-160,共1页
-
文摘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对我院156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经康复训练者吞咽困难明显好转。结论:适当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促进全面康复有积极作用。
-
关键词
吞咽困难
脑卒中
疗效分析
-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
-
题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8
- 7
-
-
作者
凌国喜
荣阳
凌云
荣根满
-
机构
辽宁省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
辽阳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3期36-36,38,共2页
-
文摘
目的:研究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53例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年龄大,并且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和吸烟嗜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增加,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就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脑梗死发生时C-反应蛋白含量(CRP),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无脑梗死发生患者。结论: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能尽早采取措施,避免其进一步的发展。
-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脑梗死
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
分类号
R743.3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经颅多普勒检测头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 8
-
-
作者
洪梅
荣阳
陈婷婷
关钥
荣根满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影像科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1-2,共2页
-
文摘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62例头晕患者,应用TCD探测双侧MCA、ACA、VA及BA。结果 262例中,142例(54.20%)血流速度增快,70例(26.72%)血流速度减低,50例(19.08%)血流速度正常,血流速度异常主要表现在椎基底动脉系统,且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女性)或减低(男性),部分患者伴有前循环动脉血流速度增高或减低。
-
关键词
头晕
TCD
血流速度
-
Keywords
Dizziness
Transcranial Doppler
Hlood velocity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 9
-
-
作者
洪梅
荣阳
荣根满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
辽阳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2期24-24,共1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加尿激酶20万U静点,每天1次,3~5d。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效果显著。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利于基层医院临床开展。
-
关键词
小剂量尿激酶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分析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与进展性研究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杜官林
吴丹
荣根满
-
机构
辽宁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省辽阳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18-119,共2页
-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降纤酶和尼达尔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发作控制率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11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降纤酶+尼达尔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发作控制率均明显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血粘度下降。结论 TIA时早期使用降纤酶、钙离子拮抗剂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早控制发作,减少完全性卒中的可能性。
-
关键词
降纤酶
钙离子拮抗剂
疗效分析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急性脑梗死的抗凝治疗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 11
-
-
作者
洪梅
-
机构
辽阳市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81-82,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2例)和对照组(n=80例)。治疗组应用尿激酶100 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完,随后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IU,2次/d,共用10 d,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20 ml及普通胰岛素6 U;对照组仅应用同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及胰岛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第3天、7天、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76.1%,总有效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45%,72.5%),治疗组有轻度皮肤、黏膜及泌尿系出血,无颅内出血发生,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
关键词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分析
被引量:12
- 12
-
-
作者
王丹
荣根满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阳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57-58,共2页
-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丹奥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丹奥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进展发生率13.33%,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进展率25%,总有效率6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丹奥作用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促进血栓溶解,促进病情好转和恢复。结论丹奥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丹奥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分析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 13
-
-
作者
邵桂满
荣阳
汪彤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医学院基础学院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63-6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预后及其病理机制。方法:把231例急性脑血管病人按年龄及肺部感染情况分成3组,即老年性感染组、老年性非感染组及非老年性感染组,分析对比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56%,死亡率高(χ2=17.2,P<0.01),以院内感染为主,占87%。其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其感染菌株毒性大,耐药性强,需选用恰当抗生素,配合综合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病率。
-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老年
肺部感染
-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洪梅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用GY-1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西安高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将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500ml(瓶),制备成高氧液(PaO2=80-100kpa),加入应用药物后进行静脉滴注。将10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用药与高氧液治疗组相同,并进行对比。结果高氧液治疗组有效率97.7%,常规治疗组80.9%,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氧液治疗脑梗死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
关键词
高氧液
脑梗死
疗效分析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低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邵桂满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5-55,共1页
-
文摘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高血压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但是近几年来低血压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也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低血压可引起局部或全脑灌注不足,而引起神经症状。我们对2004年5月~2006年11月收治的22例南各种原因致低血压而引起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
关键词
低血压
脑梗死
-
分类号
R54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治疗与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凌云
肖元媛
林海涛
荣根满
-
机构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辽阳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83-8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病因分析、诊断要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基本治愈32例,好转40例,无效8例,恶化8例。结论尽快作CT或彩超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
关键词
混合性脑卒中
中性治疗
疗效分析
-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NVA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与研究进展
- 17
-
-
作者
张悦
刘庆英
荣根满
-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院神经内科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6期248-249,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6例合并NVA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F组)与684例不合并A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AF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AF组有以下特点:①年龄偏大。②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③神经系统损害较严重。④颈内动脉闭塞常见。⑤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 NVAF是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且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NVAF)非瓣膜病性房颤
脑卒中
预后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