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K细胞不同培养时间的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琨 赵艳敏 +8 位作者 高笑天 张月 李景圆 董武 荣阳 荣根满 易成建 张剑 刘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CIK细胞培养时间与细胞毒活性的关系。方法抽取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于培养第0、7、14、21、28、35、42天分别收取培养的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IK细胞中CD3+、CD56+... 目的探讨CIK细胞培养时间与细胞毒活性的关系。方法抽取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于培养第0、7、14、21、28、35、42天分别收取培养的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IK细胞中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及增值率,用MTT法测定其对肺癌细胞株A549杀伤活性。结果培养第21天细胞扩增倍数为(372±1.87)倍,培养第28天细胞扩增倍数为(410±6.52)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35天CIK细胞扩增倍数为(414±5.16)倍,与培养第28天细胞扩增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第28天CIK细胞中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为(35.6±2.30)%,达最高峰,其后逐渐降低。用MTT法检验不同培养时间的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当效靶比为10∶1时,培养21 d的CIK细胞杀瘤率是95%,达最高峰;当效靶比20∶1时培养21 d的CIK细胞杀瘤率已达100%;当效靶比40∶1时培养14 d的CIK细胞杀瘤率即可达到100%。结论培养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强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CIK细胞的最佳培养时间应为28 d左右。增加效应细胞的数量,会大大提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细胞毒活性 增殖率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与进展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立军 荣阳 +1 位作者 吴丹 荣根满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并对大面积脑梗死是否行溶栓治疗进行讨论。方法对60例住院确诊的大脑中动脉主干、出血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加重46例,急性期14d内多见,与CT或MRI出血表现时间相同,4...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并对大面积脑梗死是否行溶栓治疗进行讨论。方法对60例住院确诊的大脑中动脉主干、出血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加重46例,急性期14d内多见,与CT或MRI出血表现时间相同,48例溶栓治疗中病情加重12例,死亡8例,而好转才18例。结论出血性脑梗死多发生在急性期14d内,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可能与血液再灌流及纤溶作用有关,大面积脑梗死易继发出血,不宜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冠根折正畸牵引后烤瓷全冠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郑萍 张元 +1 位作者 郑会君 逄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1期155-155,158,共2页
目的:探讨前牙冠根折断,正畸牵引法伸长后烤瓷全冠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上前牙冠根折断达龈下2~3mm的患者,先行部分牙弓矫治伸长牙根后,再行烤瓷全冠修复。结果:成功率100%,效果良好。结论:本方法既保存天然牙根,又保持了正常... 目的:探讨前牙冠根折断,正畸牵引法伸长后烤瓷全冠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上前牙冠根折断达龈下2~3mm的患者,先行部分牙弓矫治伸长牙根后,再行烤瓷全冠修复。结果:成功率100%,效果良好。结论:本方法既保存天然牙根,又保持了正常牙冠外观,达到了美观、牢固、舒适的要求,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上牙冠根折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冠根折 正畸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I患者早期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韧 张剑 赵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ST段抬高超过同导联R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88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按住院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是否超过同导联R波分成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心梗部位、心率、血压、脉压、各种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ST段抬高超过同导联R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88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按住院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是否超过同导联R波分成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心梗部位、心率、血压、脉压、各种心律失常及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心肌激酶及同功酶等方面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梗部位、心率、脉压和心肌激酶及同功酶等方面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功能和心律失常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方面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ST段抬高超过同导联R波是急性心梗应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被引量:55
5
作者 邵桂满 荣阳 +1 位作者 孙卓 汪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X期64-65,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诊治情况。结果:出血性卒中37例,缺血性卒中63例;高血压、冠心病为常见诱发疾病;动态发病以出血性卒中常见(64%),静态发病以缺血...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诊治情况。结果:出血性卒中37例,缺血性卒中63例;高血压、冠心病为常见诱发疾病;动态发病以出血性卒中常见(64%),静态发病以缺血性卒中常见(61%);CT显示卒中好发部位为基底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自身临床特点,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对预防此病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凌国喜 荣阳 +3 位作者 孙卓 汪彤 凌云 荣根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Z期36-37,共2页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凡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75~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 30 min内滴完,随后给予舒血宁15 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点,共3周,溶栓后24 ...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凡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75~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 30 min内滴完,随后给予舒血宁15 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点,共3周,溶栓后24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1日2次,脐周皮下注射7 d。结果:符合溶栓标准的52例患者溶栓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治愈率显著进步,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仅有2例死亡,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另1例死于脑干梗死,其他无1例发生脑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结论:显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 h以内)是有效的,而脑干梗死可适当延长时间窗,如能严格掌握入选标准,该疗法是安全可靠的,而且为下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TCD检测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会成 荣阳 +2 位作者 孙卓 侯少辉 荣根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TCD超声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HP5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脉冲波经颞窗、枕窗分别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频谱形态、搏动... 目的:探讨TCD超声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HP5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脉冲波经颞窗、枕窗分别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频谱形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分别观察分析用药前后的脉冲频谱形态及回声特征。结果:2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经TCD检测其血流速度、频谱形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检测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复查TCD,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经TCD超声显像检测,有助于了解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TCD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 被引量:15
8
作者 匡晓明 荣阳 +1 位作者 孙卓 荣根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60-160,共1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对我院156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经康复训练者吞咽困难明显好转。结论:适当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促进全面康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吞咽困难 脑卒中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8
9
作者 凌国喜 荣阳 +1 位作者 凌云 荣根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3期36-36,38,共2页
目的:研究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53例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年龄大,并且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和吸烟嗜好,短暂性脑缺... 目的:研究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53例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年龄大,并且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和吸烟嗜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增加,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就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脑梗死发生时C-反应蛋白含量(CRP),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无脑梗死发生患者。结论: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能尽早采取措施,避免其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脑梗死 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检测头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梅 荣阳 +2 位作者 陈婷婷 关钥 荣根满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62例头晕患者,应用TCD探测双侧MCA、ACA、VA及BA。结果 262例中,142例(54.20%)血流速度增快,70例(26.72%)血流速度减低,50例(19.08%)血流...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62例头晕患者,应用TCD探测双侧MCA、ACA、VA及BA。结果 262例中,142例(54.20%)血流速度增快,70例(26.72%)血流速度减低,50例(19.08%)血流速度正常,血流速度异常主要表现在椎基底动脉系统,且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女性)或减低(男性),部分患者伴有前循环动脉血流速度增高或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TCD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侯荣林 荣阳 +2 位作者 李兆丰 陈婷婷 邹学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5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肺癌脑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观察,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转移瘤的发生部位与病理无相关性;②多发转移瘤以腺癌多见,单发转移瘤以鳞癌多见;③...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肺癌脑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观察,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转移瘤的发生部位与病理无相关性;②多发转移瘤以腺癌多见,单发转移瘤以鳞癌多见;③转移瘤的强化形态腺癌以结节状强化多见,鳞癌则以环状强化多见;④瘤周水肿的程度与病理无相关性,但与其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水肿越严重。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其脑转移瘤的CT表现有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洪梅 荣阳 荣根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2期24-24,共1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加尿激酶20万U静点,每天1次,3~5d。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效果显著。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有利于基层医院临床开展。
关键词 小剂量尿激酶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构型与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喻岚 荣阳 +2 位作者 陈婷婷 关钥 赵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的不同构型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高血压病组51例,对照组40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重量(LVW)和室壁相对厚度(RWT);以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下测定左室流入道的E峰值和A峰值;以彩...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的不同构型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高血压病组51例,对照组40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重量(LVW)和室壁相对厚度(RWT);以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下测定左室流入道的E峰值和A峰值;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有无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返流以及其程度。根据LVW与RWT分析高血压病的左心室不同构型判断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的意义。结果:高血压病组60.78%的患者左心室有不同程度的肥厚,64.7%的患者E/A<1,而在离心性肥厚组中有35.29%患者E/A>1,说明当左心室壁松弛性减退和僵硬度增加时,二尖瓣血流频谱可表现为"假性正常化"。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出现舒张功能障碍主要与压力负荷过重有关,晚期既与压力负荷过重,又与容量负荷过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 左心室 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价值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喻岚 荣阳 赵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梗阻性黄疸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胆管结石48例(57.1%),肿瘤30例(35.7%),炎症6例7.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能测得肿瘤内的动脉血流...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梗阻性黄疸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胆管结石48例(57.1%),肿瘤30例(35.7%),炎症6例7.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能测得肿瘤内的动脉血流。结论:超声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及病变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与进展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官林 吴丹 荣根满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降纤酶和尼达尔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发作控制率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11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降纤酶+尼达尔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发作控制率... 目的研究分析降纤酶和尼达尔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发作控制率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11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降纤酶+尼达尔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发作控制率均明显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血粘度下降。结论 TIA时早期使用降纤酶、钙离子拮抗剂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早控制发作,减少完全性卒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钙离子拮抗剂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发脑出血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5
16
作者 宗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9-419,共1页
关键词 再发脑出血 临床特征 再发性脑出血 机制研究 血发生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会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与防治方法。方法:对20例并发于急性脑血管病后神经源性肺水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对其好发时间、与原发病病情的关系、诊断以及病情转归作初步分析与总结。结果:20例...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与防治方法。方法:对20例并发于急性脑血管病后神经源性肺水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对其好发时间、与原发病病情的关系、诊断以及病情转归作初步分析与总结。结果:20例中大部分并发于急性脑血管病后48h内,原发病越重,并发率越高,且愈后差,死亡率达70%。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愈后差,死亡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神经源性肺水肿 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例金属烤瓷修复牙体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逄丹 王艳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S期94-95,共2页
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外形美观、色泽逼真、舒适耐用、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成为临床牙体牙列缺损最常用修复方法之一。从2003~2005年本院收治患者129例,烤瓷全冠、烤瓷固定桥、烤瓷桩核冠136件。现将临床效果报... 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外形美观、色泽逼真、舒适耐用、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成为临床牙体牙列缺损最常用修复方法之一。从2003~2005年本院收治患者129例,烤瓷全冠、烤瓷固定桥、烤瓷桩核冠136件。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烤瓷修复体 牙体牙列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抗凝治疗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2例)和对照组(n=80例)。治疗组应用尿激酶100 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完,随后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IU,... 目的探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2例)和对照组(n=80例)。治疗组应用尿激酶100 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完,随后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IU,2次/d,共用10 d,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20 ml及普通胰岛素6 U;对照组仅应用同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及胰岛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第3天、7天、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76.1%,总有效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45%,72.5%),治疗组有轻度皮肤、黏膜及泌尿系出血,无颅内出血发生,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临床的特征与预后 被引量:5
20
作者 洪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在脑出血的急性期,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细胞治疗,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产生较高的期望。尽管如此,脑出血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仍较高,病后30d内死亡率为35.52%,半数以上的死亡发生在病后2d内,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致死亡的... 在脑出血的急性期,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细胞治疗,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产生较高的期望。尽管如此,脑出血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仍较高,病后30d内死亡率为35.52%,半数以上的死亡发生在病后2d内,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预后与出血量、部位病因及自身状况有关。可恢复生活自理者,在1个月后约为10%,6个月后约为20%,部分患者可恢复工作。因此,早期检测和预测神经功能恶化,弄清病因及予以纠正是成功治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