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公司施工总承包的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接触网工程顺利竣工验收
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11期76-76,共1页
2007年10月15日,在全国人民欢庆十七大开幕的喜庆氛围里,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公司施工总承包的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接触网工程顺利竣工验收。由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项目公司总经理宋博率领的验收组经过对实物外观、实测实量、质保... 2007年10月15日,在全国人民欢庆十七大开幕的喜庆氛围里,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公司施工总承包的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接触网工程顺利竣工验收。由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项目公司总经理宋博率领的验收组经过对实物外观、实测实量、质保,以及档案资料等仔细检查后,验收组做出了工程验收合格的结论,并对整体施工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接触网工程 施工总承包 竣工验收 电务 档案资料 工程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高管外部监管弱化对公司财务危机的影响研究——基于宜化集团的案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耀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文章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宜化集团的财务危机案例为研究对象,从对国有企业高管的党内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媒体监督三种形式,以公开资料和数据为实证依据,探讨了宜化集团高管外部监管弱化表现形式和高管外部监管弱化对宜化集团财务危机的... 文章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宜化集团的财务危机案例为研究对象,从对国有企业高管的党内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媒体监督三种形式,以公开资料和数据为实证依据,探讨了宜化集团高管外部监管弱化表现形式和高管外部监管弱化对宜化集团财务危机的影响作用,分析了宜化集团财务危机形成机制。得出研究结论:高管外部监管弱化导致企业管理层管理混乱、投资失败、高管违法乱纪,最终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本文从高管外部监管角度进一步理清了公司财务危机形成机制。因此,可从强化高管外部监管着手,控制公司财务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高管 外部监督 监督弱化 财务危机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效应的杭州软黏土超深基坑地表沉降分析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熊一帆 应宏伟 +2 位作者 张金红 程康 李冰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9,共12页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杭州中心项目超深基坑群B2基坑的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时空因素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引入互补误差函数和三折线模型,利用数值结果对既有互补误差函数进行修正,提出了考虑时空效应的地表沉降快...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杭州中心项目超深基坑群B2基坑的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时空因素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引入互补误差函数和三折线模型,利用数值结果对既有互补误差函数进行修正,提出了考虑时空效应的地表沉降快速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软黏土蠕变既诱发围护墙的附加侧移从而引起土体沉降,又诱发坑外土体产生不依赖于围护墙侧移的沉降;忽略软土蠕变对预测超深基坑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不弱于其对墙体侧移的影响;基坑深度和开挖速率相同时,开挖面积直接决定施工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软黏土蠕变诱发的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超深基坑 地表沉降 时空效应 互补误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牙高度对螺纹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徐丽娜 齐晨晖 +2 位作者 郑俊杰 黄占芳 孙爽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为探明竖向荷载作用下螺牙高度对螺纹桩承载特性及桩周土体的影响,通过室内半面模型桩试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研究了不同螺牙高度、不同荷载条件对桩身承载性能、桩周土体破坏特征、桩周土体位移场的影响。采用ABAQUS数值模拟... 为探明竖向荷载作用下螺牙高度对螺纹桩承载特性及桩周土体的影响,通过室内半面模型桩试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研究了不同螺牙高度、不同荷载条件对桩身承载性能、桩周土体破坏特征、桩周土体位移场的影响。采用ABAQUS数值模拟方法对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验证,并扩展了螺牙高度的取值范围,分析螺纹桩桩身极限承载力与材料利用率、桩周土体应力场分布随螺牙高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螺牙高度能提升桩身承载力,增大桩周土体位移影响范围,延缓桩侧土体剪切破坏的发展;随着桩身沉降量增加,桩顶荷载以桩侧阻力承受为主,逐渐演变为以桩端阻力承受为主;螺牙高度的增加虽然能提升桩身极限承载力,但桩身材料利用率存在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桩 螺牙高度 模型试验 数字相关技术 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辅助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5
作者 张心悦 张晓平 +6 位作者 许丹 沈婕 张旗 唐少辉 王浩杰 李方毅 周智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2-301,共10页
软土地层中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变形易造成邻近建/构筑物变形开裂,构成安全隐患并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广州市地铁18号线陇枕出入场线是位于软土地层的浅埋隧道,为有效控制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变形,先后采用全土压平衡模式和气压辅助土压... 软土地层中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变形易造成邻近建/构筑物变形开裂,构成安全隐患并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广州市地铁18号线陇枕出入场线是位于软土地层的浅埋隧道,为有效控制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变形,先后采用全土压平衡模式和气压辅助土压平衡模式进行掘进。对比两种掘进模式下的实测地表变形数据,发现当地层气密性良好时,采用气压辅助土压平衡模式能更好地控制地表变形。分析两种掘进模式下的地表变形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种掘进模式下,地表变形发展均可分为5个阶段,且地表变形主要发生在第Ⅲ阶段和第Ⅳ阶段;全土压平衡模式第Ⅲ阶段地表变形以沉降为主,采取中盾注浆措施或气压辅助土压平衡模式均会导致此阶段地表隆起,第Ⅲ阶段地表变形量与气压值的线性相关性更高;气压辅助土压平衡模式第Ⅳ阶段地表变形量与盾尾注浆压力、盾尾注浆量、气压值的线性相关性依次增加,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62、0.84,通过调节气压值可有效控制地表变形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气压辅助土压平衡盾构工程的地表变形控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气压辅助土压平衡模式 全土压平衡模式 地表变形 气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泵驱阀控负载敏感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
6
作者 徐国玉 李强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1,297,共5页
为了提高挖掘机液压系统运行效率,设计一种泵驱阀控负载敏感系统。在多路阀进出口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压力反馈代替负载敏感系统的压力补偿阀实现压力补偿,动态调整主阀芯的位置以及电液比例泵的斜盘摆角,驱动液压缸的动作。对... 为了提高挖掘机液压系统运行效率,设计一种泵驱阀控负载敏感系统。在多路阀进出口分别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压力反馈代替负载敏感系统的压力补偿阀实现压力补偿,动态调整主阀芯的位置以及电液比例泵的斜盘摆角,驱动液压缸的动作。对泵驱阀控控制系统中的阀控缸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建立控制模型。利用比例阀试验台、BODAS控制器等电控及采集元件进行试验平台设计,进行泵驱阀控原理验证,验证仿真模型以及泵驱阀控控制原理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处于泵驱阀控程序时,在不同压差的情况下输出流量随着阶梯上升的负载变化而发生突变。随着负载压力的不断提高,流量突变也变得越来越大,输出流量与设定流量之间的误差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系统 泵驱阀控 挖掘机 输出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土压平衡式盾构螺旋输送机喷涌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曹铁军 曹阳 +4 位作者 孟世强 蒋沛峰 朱儒 朱君 曹占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6,共6页
[目的]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施工时,因地下水丰富、土体渗透性大,螺旋输送机极易发生喷涌,若控制措施不当,可能引发施工安全事故。因此,需对土压平衡式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施工时螺旋输送机喷涌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建立了土仓-螺旋输... [目的]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施工时,因地下水丰富、土体渗透性大,螺旋输送机极易发生喷涌,若控制措施不当,可能引发施工安全事故。因此,需对土压平衡式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施工时螺旋输送机喷涌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建立了土仓-螺旋输送机压力梯度模型,将土压平衡式盾构的水流通道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依据达西定律,认为土仓内的流体通过孔隙介质进行二维达西流动,而螺旋输送机内的流体则进行一维达西流动;结合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解析解联合方法计算了土仓中一定水压条件下螺旋输送机出口处的水头-流量曲线,提出了螺旋输送机喷涌风险划分方法。根据螺旋输送机出口水流高度和涌水量,定义了4个临界状态和5个风险区域,分别为一级风险区、二级风险区、三级风险区、四级风险区和安全区,建立了螺旋输送机喷涌风险划分标准和喷涌风险分区分级方法。以南京地铁9号线穿越长江漫滩地区绿博园站—滨江公园站盾构区间为例,对该区间进行了螺旋输送机喷涌风险等级划分,形成了喷涌风险单元链。[结果及结论]该盾构区间存在6条螺旋输送机喷涌风险等级的施工单元链,包含3个风险等级,其中一级风险等级区段长约408 m,二级风险等级区段长约463 m,无喷涌风险等级区段长约241 m,占比分别为36.69%、41.64%和21.67%。在该区间施工时,螺旋输送机喷涌风险高,施工距离长,需要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用不同防喷涌措施,从而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富水砂层 土压平衡式盾构 螺旋输送机 喷涌风险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参数对UHPC-NSC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
8
作者 袁龙泉 胡泽育 +2 位作者 丁溢骏 唐慧琪 李福海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3,共6页
桥梁结构修建中,预制构件通常使用湿接缝进行连接。为研究钢筋参数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强度混凝土(Normal Strength Concrete,NSC)湿接缝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我们考虑主要从钢筋类型、直径... 桥梁结构修建中,预制构件通常使用湿接缝进行连接。为研究钢筋参数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强度混凝土(Normal Strength Concrete,NSC)湿接缝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我们考虑主要从钢筋类型、直径、锚固长度3个方面对UHPC-NSC试件的界面黏结性能以及界面裂缝宽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得到不同工况下的UHPC-NSC试件的应力-位移曲线和受力阶段。从试件的不同破坏模式以及单轴拉伸强度差异还有界面裂缝扩展规律,揭示钢筋对UHPC-NSC试件界面抗裂性能的作用机理。最后得出结论:随着钢筋直径、钢筋锚固长度增加以及当光圆钢筋转变为带肋钢筋时均有助于提高UHPC-NSC单轴拉伸强度,同时限制UHPC-NSC界面裂缝宽度扩展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参数 界面黏结性能 裂缝 UH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堆积与泥浆压力的地连墙抓斗成槽推压阻力计算方法
9
作者 曹昱 孟洪峰 +3 位作者 王芊 王晓辉 李杰 陈福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47,53,共6页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车站基坑地连墙的开挖深度不断增加,穿越的土层也越来越复杂。地连墙抓斗成槽施工的直接作用对象为土体,抓斗在不同土层中受到的挖掘阻力直接影响施工的成本、成槽质量及效率。但现有研究中针对...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车站基坑地连墙的开挖深度不断增加,穿越的土层也越来越复杂。地连墙抓斗成槽施工的直接作用对象为土体,抓斗在不同土层中受到的挖掘阻力直接影响施工的成本、成槽质量及效率。但现有研究中针对地连墙抓斗成槽推压阻力的研究较少,多集中在河道疏浚等工程领域,且未能充分考虑斗内土体堆积和泥浆存在对推压阻力的影响。因此需对地连墙抓斗成槽推压阻力计算方法进行针对性研究。[方法]针对地连墙液压抓斗成槽施工,分析了挖掘过程中土体的破坏、运动以及堆积特性,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斗内土体堆积角以及泥浆压力,利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构建了改进的推压阻力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了相对应的计算公式。[结果及结论]所构建模型计算得到的挖掘过程中抓斗推压阻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间的误差为-0.55%。验证了所推导模型的可用性,同时也证明了计算抓斗推压阻力时考虑斗内土体堆积和泥浆压力影响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基坑 抓斗成槽 推压阻力 堆积角 泥浆压力 塑性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软土地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效果分析
10
作者 邓尚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我国滨海区存在大量深厚复杂软弱地基,这种地基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率、高孔隙比,且厚度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弱等特点,导致其地基处理难度大,强度与沉降变形均难以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依托汕汕(汕头—汕尾)高速铁路动车所停... 我国滨海区存在大量深厚复杂软弱地基,这种地基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率、高孔隙比,且厚度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弱等特点,导致其地基处理难度大,强度与沉降变形均难以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依托汕汕(汕头—汕尾)高速铁路动车所停车场地基处理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初步论证方案可行性,并选取典型区段进行现场监测,分析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的地基处理效果。研究表明:相较于仅进行上部堆载,塑料排水板联合堆载预压,激活排水线时路基的最大沉降速率是未激活排水线的2.8倍;现场监测区内最大侧移速率为0.18 mm/d,最大沉降速率为6.67 mm/d,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期地基累计沉降为28.1 cm,达到设计最终沉降的93.7%,地基沉降在施工期已经基本完成。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可以有效降低工后沉降,缩短施工周期,具有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可为类似滨海区软弱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加固 塑料排水板 堆载预压 有限元分析 监测分析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强夯工艺处理淤泥质黏土场地的试验研究——以武汉阳逻项目为例
11
作者 兰明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针对传统软基处理方法在淤泥质黏土地基应用中效果不佳的问题,以武汉阳逻项目为实例,探讨了新型降水强夯工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加固机制及其施工工艺参数。研究将强夯技术和井点降水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井点具备的较大排气量和较大真空... 针对传统软基处理方法在淤泥质黏土地基应用中效果不佳的问题,以武汉阳逻项目为实例,探讨了新型降水强夯工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加固机制及其施工工艺参数。研究将强夯技术和井点降水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井点具备的较大排气量和较大真空度特性,减消强夯技术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并排除孔隙水。阳逻项目第一遍点夯前地下水位降到地面以下3 m需要约2 d,第二遍点夯前地下水位降到地面以下5 m需要约3 d,满夯前地下水位降到地面以下5 m需要约6 d,整个降水周期所需时间约为11 d。第一遍点夯之后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70%需要约7 d。试验结果显示,降水强夯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软黏土的固结度,减少“橡皮土”现象的发生,有效处理深度达到6.0 m,并能显著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至150 kPa以上。通过对比分析现场监测和室内试验数据,进一步证明了降水强夯工艺处理淤泥质黏土地基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沿海地区广为分布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施工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降水 强夯 淤泥质黏土 施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涉铁道路工程方案比选
12
作者 韩鹏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2,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部分城市道路的交通服务水平已无法满足交通量增长需求,但通道扩容存在与高铁交叉的情况,铁路运营安全要求日益提升也给涉铁道路方案决策带来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以武...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部分城市道路的交通服务水平已无法满足交通量增长需求,但通道扩容存在与高铁交叉的情况,铁路运营安全要求日益提升也给涉铁道路方案决策带来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以武汉高新六路下穿京广高铁方案比选为例,首先定性分析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目标决策分析比选。研究结论:(1)工程方案比选是涉铁道路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进行方案比选时,需综合考虑铁路安全、交通影响、成本等影响因素,以便得出最优的工程方案;(2)当交通影响和成本差异不大时,铁路安全在涉铁改扩建道路工程方案比选因素中占主要权重;(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方案比选模型较传统定性分析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可为类似涉铁工程提供科学比选方法,提升工程安全与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铁工程 改扩建道路 方案比选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错缝影响的盾构隧道管片密封垫防水性能分析
13
作者 叶青 肖荣邦 +1 位作者 翟金中 贾晓凤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为深入探究盾构隧道管片接缝不同状况对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影响,以郑州市某地铁隧道区间为研究背景,在盾构管片渗漏水调研的基础上,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密封垫数值模型,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分析,研究了密封垫在不利工... 为深入探究盾构隧道管片接缝不同状况对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影响,以郑州市某地铁隧道区间为研究背景,在盾构管片渗漏水调研的基础上,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密封垫数值模型,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分析,研究了密封垫在不利工况下防水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密封垫发生张开时,防水性能的降低较为显著,但在发生错台时,密封垫之间的平均接触应力在一定范围内会有所提升,且不同错台量下其防水性能均能满足设计防水要求;在张错台耦合作用下,张开量依旧是影响密封垫防水性能的主要因素;遇水膨胀橡胶的防水性能较三元乙丙橡胶有很大的提高,但会造成边缘处的应力松弛;在水压作用下,迎水侧复合式密封垫之间的接触应力会有所提高,背水侧复合式密封垫之间的接触应力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接缝防水 密封垫防水性能 数值模拟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类材料直接拉伸破坏的FDEM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浩然 刘平 +4 位作者 刘泉声 曹学 黄兴 罗鑫 邓鹏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16-3425,共10页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算法(FDEM)在岩石裂纹扩展模拟中广泛应用,尤其在直接拉伸模拟中用于参数校核。然而,模拟结果通常受到拉伸速率和网格尺寸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FDEM基本原理;然后,建立直接拉伸数值计算模型,探究拉伸速率、网格尺寸及...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算法(FDEM)在岩石裂纹扩展模拟中广泛应用,尤其在直接拉伸模拟中用于参数校核。然而,模拟结果通常受到拉伸速率和网格尺寸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FDEM基本原理;然后,建立直接拉伸数值计算模型,探究拉伸速率、网格尺寸及高径比对破坏模式和力学参数的影响;最后,给出直接拉伸模拟中建议采用的拉伸速率和网格尺寸。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速率增加,试样抗拉强度、破坏程度和峰值应变率增加,而平均弹性模量减小;在较低拉伸速率下(v≤0.01 m/s),试样仅产生1条主拉伸裂缝;当拉伸速率较高时,有分支裂缝出现在主拉伸裂缝上侧。网格尺寸对抗拉强度、峰值应变率和平均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但对破坏模式和破坏程度的影响较显著。随着高径比增加,试样的抗拉强度、破坏程度和峰值应变率增大,但平均弹性模量呈相反趋势,并且高径比对破坏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建议在直接拉伸模拟中使用0.01 m/s的拉伸速率,并将网格尺寸限制在1.5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拉伸模拟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算法 拉伸速率 网格尺寸 高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洞形状对层状岩石力学特性影响的FDEM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平 刘泉声 +4 位作者 夏明锬 罗勇 陈梓韬 黄兴 伯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5-606,共12页
为揭示孔洞形状对层状岩石力学性质和破坏模式的影响,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FDEM)开展系列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阐述FDEM模拟层状岩石的基本原理,然后,开展不同层理倾角完整试样的单轴压缩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为揭示孔洞形状对层状岩石力学性质和破坏模式的影响,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FDEM)开展系列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阐述FDEM模拟层状岩石的基本原理,然后,开展不同层理倾角完整试样的单轴压缩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对含有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和方形孔洞的层状岩石试样(β为0°、30°、45°、60°和90°)进行单轴压缩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孔洞形状的试样,抗压强度和试样破坏程度随层理倾角的增大呈V字型变化趋势,且均在层理倾角为0°时抗压强度取得最大值,在90°时破坏程度最为严重;孔洞的存在严重削弱了试样的力学性能,且削弱幅度与孔洞形状密切相关,其中方形和圆形孔洞对抗压强度的削弱能力最弱。将含不同形状孔洞试样的破坏模式随层理倾角的变化主要分为穿层理面拉剪混合破坏(β=0°)、沿层理面与穿层理面混合拉剪破坏(β=30°)、沿层理面剪切破坏(β=45°和60°)和沿层理面拉剪劈裂破坏(β=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层状岩石 孔洞形状 单轴压缩模拟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基坑开挖诱发坑外地表沉降的时效解 被引量:5
16
作者 应宏伟 熊一帆 +3 位作者 李冰河 吕唯 程康 张金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1-2050,共10页
对比理论和实测研究成果,发现既有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不适用于蠕变效应显著的软土基坑。借助Lame方程和三参量黏弹性地基模型,推导得到柔性挡墙任意变位诱发坑外地表沉降的时效半解析解;将理论计算方法应用于杭州软土地区的两个深基... 对比理论和实测研究成果,发现既有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不适用于蠕变效应显著的软土基坑。借助Lame方程和三参量黏弹性地基模型,推导得到柔性挡墙任意变位诱发坑外地表沉降的时效半解析解;将理论计算方法应用于杭州软土地区的两个深基坑工程实例,分析了从基坑开挖到地下室回筑的施工全过程中坑外地表沉降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1)软土蠕变诱发不依赖于挡墙附加侧移的地表沉降,不仅导致软土基坑开挖期间的地表最大沉降与挡墙最大侧移之比远大于非软土基坑,而且引起坑外土体在地下室回筑期的持续沉降;(2)软土蠕变诱发的地表沉降随挡墙侧移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凹槽沉降模式;(3)深厚软土深基坑的地表最大沉降与挡墙最大侧移之比主要受软土蠕变性和施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与挡墙侧移量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地表沉降 软黏土蠕变 时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基坑开挖诱发邻近桥梁桩基的时变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应宏伟 熊一帆 +3 位作者 吕唯 程康 刘广新 杜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某市政道路下穿市域铁路桥梁基坑工程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将软土蠕变模型退化为软土模型,考虑桩顶约束条件,对比分析桥梁群桩的时效水平响应.结合两阶段法,将数...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某市政道路下穿市域铁路桥梁基坑工程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将软土蠕变模型退化为软土模型,考虑桩顶约束条件,对比分析桥梁群桩的时效水平响应.结合两阶段法,将数值计算得到的土体自由场时变沉降作为“外荷载”作用于桩基,利用考虑桩土往返剪切的荷载传递方法,计算桩身自重、桩顶荷载和后续近接工程基坑开挖作用下桩基的竖向力学响应.结果表明:1)土体蠕变对邻近桥梁群桩变形、内力的影响较大,甚至不亚于墙体瞬时变形的影响;2)桥梁群桩桩身的变形、内力与离开坑壁的距离呈负相关,并表现出群桩的遮帘作用,桩顶的变形、内力则由桩顶约束条件决定;3)对于桩顶承受荷载不大以及后续受近接工程基坑开挖扰动不大的深厚软弱地层中的桥桩桩基,在以桩顶变形为控制目标时,存在合理桩径和合理桩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桩基础 时效分析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LSTM的盾构姿态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康敏 程康 +3 位作者 曾少翔 丁智 余颂 冯治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3-1651,共9页
深度学习模型相比于常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盾构姿态,但在增加网络层数以提升性能时,常遇到网络退化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基于深度残差LSTM的盾构姿态预测方法。该方法将残差连接融入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提升深层网... 深度学习模型相比于常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盾构姿态,但在增加网络层数以提升性能时,常遇到网络退化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基于深度残差LSTM的盾构姿态预测方法。该方法将残差连接融入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提升深层网络训练的可行性,并可以有效学习盾构时序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同时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进行超参数调优。依托浙江某盾构工程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以盾尾水平偏移预测为例,深度残差LSTM模型预测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9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76 mm,相较于LSTM模型(R^(2)为0.64,MAE为1.08 mm)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R^(2)为0.68,MAE为1.93 mm),深度残差LSTM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盾构姿态。此外,与LSTM模型相比,深度残差LSTM模型能有效利用更多的网络层(从5层增加到8层),证明了残差连接在防止网络退化、加强盾构数据特征学习能力方面的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LSTM 残差连接 机器学习 贝叶斯优化 姿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区软弱地基工程特性及水泥搅拌桩加固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2,共6页
东南滨海区深厚复杂软弱地基具有地下水位高、淤泥质软土厚度大、地基强度低等特点,地基沉降变形难以控制。依托汕头至汕尾高速铁路地基加固工程,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及室内试验分析滨海地区软土工程特性,提出采用水泥搅拌桩法进行地基加固... 东南滨海区深厚复杂软弱地基具有地下水位高、淤泥质软土厚度大、地基强度低等特点,地基沉降变形难以控制。依托汕头至汕尾高速铁路地基加固工程,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及室内试验分析滨海地区软土工程特性,提出采用水泥搅拌桩法进行地基加固,并对搅拌桩配合比及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地基加固后通过成桩质量检测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点软土地基土体抗剪强度为28.7 kPa,地下水位埋深1.2~2.0 m,淤泥质软土层对水泥土成桩效果有较大影响;基于软土地基工程特性,施工采用“四搅四喷”成桩工艺,搅拌桩水灰比0.55、灰砂比0.40、水泥掺量为20%;经现场取芯测试和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可知,水泥土强度在0.520~2.953 MPa;地基沉降随荷载增加逐渐减缓,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量为7.48 mm,地基承载力为180 kPa;桩体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软弱地基 水泥搅拌桩 现场试验 室内试验 施工方案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灰岩机制砂特性对砂浆流动度和强度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高航 陈振光 +3 位作者 缪闯波 张春英 宋广明 张利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2,共8页
对来自10个不同厂家的凝灰岩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堆积密度、空隙率、饱和面干吸水率和比表面积等特性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各类特性与砂浆流动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的棱角增大压碎指标值... 对来自10个不同厂家的凝灰岩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堆积密度、空隙率、饱和面干吸水率和比表面积等特性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各类特性与砂浆流动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的棱角增大压碎指标值和堆积空隙;母岩岩相和石粉增大机制砂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和比表面积;吸水率差异将严重影响砂浆的流动度及其经时损失,吸水率越大,流动度越小,经时损失越大。当水灰比同为0.5时,机制砂砂浆抗折和抗压强度均高于标准砂配制的砂浆,主要是由于机制砂表面粗糙,机械咬合力强,以及机制砂吸水率相对较大,能有效改善界面过渡区;流动度相同时,对强度的影响程度随流动度大小而变化,流动度为180 mm时,机制砂砂浆强度依然高于标准砂砂浆,但当流动度增大至240 mm时,由于水灰比大幅增加,机械咬合力和界面过渡区优化作用弱化,机制砂砂浆远低于标准砂砂浆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机制砂 流动度 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