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中引水工程玉石厂倒虹吸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分析
1
作者 罗运杰 杨自刚 +1 位作者 彭学军 凌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7期31-33,共3页
在滇中引水工程玉石厂的隧洞施工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起着重要作用。提前进行地质预测,能有效预防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采取施工安全措施。文章深入探讨玉石厂隧洞建设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测技术的实际运用状况,并采用隧道地震波(... 在滇中引水工程玉石厂的隧洞施工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起着重要作用。提前进行地质预测,能有效预防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采取施工安全措施。文章深入探讨玉石厂隧洞建设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测技术的实际运用状况,并采用隧道地震波(TSP)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等来探讨这些预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以期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地质预报 TSP法 瞬变电磁法 地质雷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玉石厂倒虹吸重难点区域施工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自刚 罗运杰 +1 位作者 彭学军 鲁新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7期76-78,共3页
文章以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Ⅰ段施工区域的玉石厂倒虹吸施工方案为例,对玉石厂倒虹吸的工程地质情况和施工重难点进行分析,重点阐述玉石厂倒虹吸重难点区域的施工方法,旨在为倒虹吸重难点施工工艺提供参考,保障倒虹吸后续施工质量。
关键词 引水工程 倒虹吸 进口斜管段 通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双索面斜拉桥施工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圣 杨小飞 +2 位作者 黄浩 任娟 彭琳娜 《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设计的多个技术难点,以清江市政特大桥工程为背景,通过BIM的参数化建模,灵活调整设计参数,实时更新模型,更好地实现适应地形地质和结构安全性需求;通过组件碰撞检测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空间冲突,实现避免施工中的... 为了解决传统设计的多个技术难点,以清江市政特大桥工程为背景,通过BIM的参数化建模,灵活调整设计参数,实时更新模型,更好地实现适应地形地质和结构安全性需求;通过组件碰撞检测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空间冲突,实现避免施工中的返工和错误;通过利用BIM的二维出图和工程量精确计算功能,提高设计出图的效率,实现确保施工材料的精确采购和使用。结果表明:BIM技术显著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效率,实现减少项目成本和时间的消耗。本文成果可为更广泛的工程建设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双索面斜拉桥 参数化建模 工程量精确计算 提升效率、减少成本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现浇梁与斜拉索综合线性内力监控技术
4
作者 王圣 杨小飞 +2 位作者 黄浩 鲁新 任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随着大跨度斜拉桥结构的广泛应用,其施工安全与精度控制愈发受到重视。该文围绕混凝土现浇梁与斜拉索的综合线性内力监控技术展开,旨在提高施工阶段的监控效率和精确度。通过设置详尽的监测点和采用高精度监测仪器,对主塔偏位、承台沉... 随着大跨度斜拉桥结构的广泛应用,其施工安全与精度控制愈发受到重视。该文围绕混凝土现浇梁与斜拉索的综合线性内力监控技术展开,旨在提高施工阶段的监控效率和精确度。通过设置详尽的监测点和采用高精度监测仪器,对主塔偏位、承台沉降和结构应力进行实时监测。预期通过实施系统的监控方案,能有效控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偏移和变形,确保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该研究强调精确监控在确保大跨度斜拉桥结构施工安全中的关键作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监控 混凝土现浇梁与斜拉索 综合线性内力监控 施工安全 施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隧道工程数字化施工控制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金国 罗朝华 +2 位作者 丛培 柳峰 郭长青 《公路与汽运》 2019年第5期157-158,165,共3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具有作业空间受限、风险因素较多、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如何进行安全、优质、高效施工成为隧道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以张吉怀(张家界-吉首-怀化)铁路隧道(凤凰段)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BIM5D技术与智能平台的应用,阐述...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具有作业空间受限、风险因素较多、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如何进行安全、优质、高效施工成为隧道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以张吉怀(张家界-吉首-怀化)铁路隧道(凤凰段)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BIM5D技术与智能平台的应用,阐述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BIMVR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管理 隧道 BIM技术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隧道用运输车车身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志来 黄静 +2 位作者 汤宇 彭学军 凌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7期123-126,131,共5页
在运营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内部施工装备及物料等需要运输设备进行转运,而运营铁路隧道的“天窗”时间有限,随着施工效率及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运输车已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该文设计一种运营隧道用双向驾驶运输车,可在运... 在运营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内部施工装备及物料等需要运输设备进行转运,而运营铁路隧道的“天窗”时间有限,随着施工效率及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运输车已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该文设计一种运营隧道用双向驾驶运输车,可在运营隧道狭窄的空间中实现双向驾驶,提高施工效率。而车身作为运输车的主要承载部件,需要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该文对运营隧道用双向驾驶运输车的整体结构和车身结构进行介绍,对车身所受载荷和工况进行分析,并使用SolidWorks中Simulation模块,对运输车车身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核车身的强度与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车 双向驾驶 SOLIDWORKS 有限元分析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征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以潘城深埋黄土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满谷 凌涛 +2 位作者 彭学军 汤宇 孙望成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20期5-7,共3页
文章针对深埋黄土隧道Ⅴ级围岩易变形、易塌方、难施工的工程技术难题,以潘城深埋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差分原理建立深埋黄土隧道三维数值模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深埋黄土隧道的开挖及支护过程,分析了隧道支护前和... 文章针对深埋黄土隧道Ⅴ级围岩易变形、易塌方、难施工的工程技术难题,以潘城深埋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差分原理建立深埋黄土隧道三维数值模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深埋黄土隧道的开挖及支护过程,分析了隧道支护前和支护后的围岩位移、应力变化,获得了支护前和支护后的最大位移量、应力值、最大剪切应力值。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应用到潘城隧道左线施工中,隧道顶板及两侧边墙围岩均控制在了安全规范要求内,为潘城隧道左线施工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围岩变形 锚杆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要点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德安 汤宇 +2 位作者 彭学军 陈敏 凌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第20期63-64,共2页
人工挖孔桩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但施工事故频频发生。为了规范施工流程,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挖孔桩事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措施,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要点,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挖孔桩 桥梁工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连续梁线形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巍杰 汤宇 +2 位作者 彭学军 彭静 凌涛 《工程建设》 2020年第11期52-56,共5页
为保证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成桥质量,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影响桥梁内力及线形的因素进行监控量测。通过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梁单元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及建模数据,对悬臂浇筑连续梁预拱度的取值... 为保证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成桥质量,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影响桥梁内力及线形的因素进行监控量测。通过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梁单元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及建模数据,对悬臂浇筑连续梁预拱度的取值进行研究总结,最终实现连续梁桥的精确合龙。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 有限元分析 线形监控 预拱度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建设中管线迁改的施工组织技术总结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铁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期87-88,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成倍扩大,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显现,城市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地铁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由于大部分的地铁选线是在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下,地铁施工过程中必然影响到既有的市政管线,前期的管线迁改与...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成倍扩大,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显现,城市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地铁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由于大部分的地铁选线是在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下,地铁施工过程中必然影响到既有的市政管线,前期的管线迁改与保护已成为地铁施工中控制工期,影响工程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现状管线的改迁设计及施工在地铁建设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汇总 现场查勘 挖探成果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系隧道瓦斯超前探测与监测技术研究——以黄家梁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锡斌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文章以西成客运专线黄家梁一级风险高瓦斯隧道为例,采用超前钻孔探测孔内瓦斯浓度,理论上可估算隧道开挖段岩体内瓦斯含量,但受岩体内瓦斯分布不均匀和裂隙不规则等因素影响,无法准确计算瓦斯含量。如果隧道开挖后,采用自动监控设备监... 文章以西成客运专线黄家梁一级风险高瓦斯隧道为例,采用超前钻孔探测孔内瓦斯浓度,理论上可估算隧道开挖段岩体内瓦斯含量,但受岩体内瓦斯分布不均匀和裂隙不规则等因素影响,无法准确计算瓦斯含量。如果隧道开挖后,采用自动监控设备监测岩体回风瓦斯浓度和回风风速,则可计算开挖段的瓦斯绝对涌出量。为了预测隧道开挖段岩体内瓦斯含量,文章研究建立了岩体内瓦斯含量与瓦斯绝对涌出量的关系,开展瓦斯工艺性试验,判别开挖段瓦斯类别,以更好地进行施工安全准备,构筑预防瓦斯灾害网,为今后瓦斯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前探测 瓦斯含量 涌出量 工艺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移动式支架在市政通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红良 凌涛 鲁晓明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第6期145-146,共2页
针对传统满堂脚手架施工工期长、成本高的特点,文章主要研究在原有支架系统基础上增加底托+方木系统,以便施工时可顺利抬起整个支架体系,同时利用手动葫芦将整个支架体系向前移动,改进后的整体移动式脚手架方案在南湖路—芙蓉路下穿通... 针对传统满堂脚手架施工工期长、成本高的特点,文章主要研究在原有支架系统基础上增加底托+方木系统,以便施工时可顺利抬起整个支架体系,同时利用手动葫芦将整个支架体系向前移动,改进后的整体移动式脚手架方案在南湖路—芙蓉路下穿通道工程暗埋段得到了有效运用,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通道工程 箱形结构 移动式脚手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敏感区引水隧洞施工废水处理研究——以滇中引水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苛 张楷源 +3 位作者 刘云龙 汤宇 凌涛 李卫东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14期222-224,共3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态敏感区施工,文章结合滇中引水工程的部分工段实际施工情况,从隧洞施工废水特征识别及处理方面对生态敏感区引水隧洞施工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简析,旨在帮助施工企业解决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问题,实现企业的长久... 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态敏感区施工,文章结合滇中引水工程的部分工段实际施工情况,从隧洞施工废水特征识别及处理方面对生态敏感区引水隧洞施工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简析,旨在帮助施工企业解决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问题,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区 引水隧洞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隧道工程灾害分析与治理策略
14
作者 刘翔 胡锦鹏 +2 位作者 钟康 汤宇 苏志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6期139-142,共4页
我国隧道工程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存在着隧道灾害的发生。该文分别介绍常见的隧道灾害类型,主要有隧道水害、隧道冻害、衬砌裂损、隧道地震和隧道火灾等;对不同灾害类型的治理技术进行总体分析,并针对性地、多角度地提出各种灾害... 我国隧道工程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存在着隧道灾害的发生。该文分别介绍常见的隧道灾害类型,主要有隧道水害、隧道冻害、衬砌裂损、隧道地震和隧道火灾等;对不同灾害类型的治理技术进行总体分析,并针对性地、多角度地提出各种灾害的防治策略,对铁路隧道的发展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隧道 灾害 治理技术 总体分析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隧洞施工地下水特征预测与保持技术
15
作者 杨自刚 彭柱 +3 位作者 彭学军 刘云龙 秦云 罗运杰 《建筑施工》 2022年第3期555-557,共3页
为了减小隧洞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托滇中引水工程的施工段昆玉隧洞,对隧洞施工过程掌子面前方地下水特征预测技术、长隧洞地下水保持的施工工法及处理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隧洞工程的施工经验,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缺陷... 为了减小隧洞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托滇中引水工程的施工段昆玉隧洞,对隧洞施工过程掌子面前方地下水特征预测技术、长隧洞地下水保持的施工工法及处理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隧洞工程的施工经验,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缺陷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为以后类似的隧洞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施工 地下水特征预测 地下水保持 生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锥与钢牛腿组合托架在高大框梁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16
作者 钟东 林巍杰 童昌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12期98-100,共3页
如今,结构造型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特殊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其中无板框架结构由于其用料节约、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中被应用。该结构传统的施工方法为满堂脚手架施工,对于面积较大、层高较高的框架结构而言,不仅有材料... 如今,结构造型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特殊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其中无板框架结构由于其用料节约、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中被应用。该结构传统的施工方法为满堂脚手架施工,对于面积较大、层高较高的框架结构而言,不仅有材料使用量大、周转次数少、施工工期长的缺点,还有较大的施工风险。文章结合某水源应急替代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特点,就爬锥与钢牛腿组合托架施工技术进行介绍,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板框梁结构 托架 钢牛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三维重建的隧道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测定方法研究
17
作者 阳军生 王子建 +2 位作者 汤宇 梁雄 刘德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
针对复杂隧道施工环境下如何快速、准确测量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三维重建技术中的主要理论和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隧道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坐标标记版和手持相机快速采集图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FM)算... 针对复杂隧道施工环境下如何快速、准确测量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三维重建技术中的主要理论和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隧道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坐标标记版和手持相机快速采集图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FM)算法、基于面片的密集匹配(PMVS)算法与三角剖分原则实现隧道实际开挖轮廓及初支内轮廓的三维曲面网格模型的建立;通过网格射线法,将隧道实际开挖轮廓与初支内轮廓三维网格模型进行空间差值求解,获得初支实际有效的喷射混凝土体积;最后,结合实际喷射混凝土总用量,完成喷射混凝土回弹量的测定,并以郑万高铁巴东隧道为依托进行现场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测得的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比传统现场称重法测试结果更为合理,准确性更高,说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测试;在现场应用中,结合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测试结果提出的降低回弹率的施工质量控制建议,现场采用后施工良好,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该测定方法简便高效、成本低、不干扰施工,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三维图像点云 图像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东组泥岩大断面隧道开挖面大变形滑塌失稳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敬康 阳军生 +3 位作者 郑响凑 汤宇 谢亦朋 梁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1432,共15页
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时易发生开挖面滑塌失稳破坏,为此,本文以郑万高铁巴东隧道为工程依托、以巴东组紫红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列室内试验,揭示泥岩遇水软化的力学特征。综合考虑围岩节理发育及施工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基于Hoek-Brown... 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时易发生开挖面滑塌失稳破坏,为此,本文以郑万高铁巴东隧道为工程依托、以巴东组紫红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列室内试验,揭示泥岩遇水软化的力学特征。综合考虑围岩节理发育及施工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将室内试验获取的完整岩体的强度参数转化为现场岩体参数,并采用两相单质点流固耦合物质点法(MPM)对隧道开挖面滑塌失稳大变形全过程进行模拟,并结合现场评价超前帷幕注浆预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开挖面滑塌失稳过程可大致分为开挖面隆起变形、开挖面局部失稳及滑塌体加速运动、滑塌体稳定这3个主要阶段。随着开挖面前方滑塌体的加速运动,围岩的渗流场发生明显的变化,渗水形态呈“漏斗状”,水流向开挖面“缺口”汇集;滑塌体稳定后呈锥体状堆积,滑塌体坡脚与开挖面的距离约25 m,与现场滑塌体最终形态较吻合。采取超前帷幕注浆预加固措施后围岩稳定性较好,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顺利推进。流固耦合物质点法可动态再现地下水渗流作用下软弱地层隧道滑塌失稳破坏全过程,可为类似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组泥岩 大变形失稳 流固耦合物质点法 帷幕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洞口挡土墙稳定性及其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建秋 向征华 +2 位作者 张泉 李春霖 吴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为研究隧道洞口挡土墙的稳定性,并制定合理的挡土墙加固防护方案,以某隧道横洞为背景,在隧道洞口挡土墙中布置监测点,观测洞口挡土墙的位移及沉降。并通过分析挡土墙失稳的原因,制定采用钢花管灌浆加固、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等措施加... 为研究隧道洞口挡土墙的稳定性,并制定合理的挡土墙加固防护方案,以某隧道横洞为背景,在隧道洞口挡土墙中布置监测点,观测洞口挡土墙的位移及沉降。并通过分析挡土墙失稳的原因,制定采用钢花管灌浆加固、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等措施加固挡土墙的技术方案。18个监测点被布置在加固后的洞口挡土墙中以观测加固后挡土墙的位移及沉降,对比加固前后的监测结果,加固后洞口挡土墙最危险处位移值和沉降值分别减小86%和64%,挡土墙的位移和沉降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以期为今后类似挡土墙加固防护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 挡土墙 稳定性 灌浆加固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岩软化作用下巴东组泥岩隧道大断面开挖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20
作者 谢亦朋 梁雄 +2 位作者 阳军生 彭学军 刘德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4-285,共12页
为明确软弱围岩条件下高速铁路隧道大断面机械化施工过程中的掌子面稳定性特征,以郑万铁路巴东隧道穿越巴东组紫红泥岩段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揭露的巴东组紫红泥岩开展不同含水率下的三轴试验,揭示巴东隧道紫红泥岩的水-岩软化特征;在考虑... 为明确软弱围岩条件下高速铁路隧道大断面机械化施工过程中的掌子面稳定性特征,以郑万铁路巴东隧道穿越巴东组紫红泥岩段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揭露的巴东组紫红泥岩开展不同含水率下的三轴试验,揭示巴东隧道紫红泥岩的水-岩软化特征;在考虑水-岩软化特征的Hoek-Brown强度准则下,构建考虑水-岩软化作用的隧道穿越巴东紫红泥岩地层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揭示不同地层水位下巴东组紫红泥岩隧道大断面施工掌子面稳定性特征;最终提出“掌子面喷混凝土+掌子面超前锚杆+超前管棚”的组合式超前加固方案。经过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随含水量的增加,巴东隧道紫红泥岩的刚度与抗剪强度显著降低,与既有研究揭示的浅表地层紫红泥岩相比,巴东隧道紫红泥岩具有更高的抗剪强度;2)掌子面后方拱顶沉降、掌子面前方拱顶预收敛、掌子面挤出变形的最大值均随历史水位的升高而增大;3)根据不同地层历史水位条件下开挖面支护力与挤出变形之间的关系,巴东隧道紫红泥岩掌子面稳定性可以分为A(稳定)、B(短期稳定)以及C(不稳定)3类,对于C类掌子面,采用“掌子面喷混凝土+掌子面超前锚杆+超前管棚”的组合式超前加固措施后,掌子面前后方各项变形最大值可以减小6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组泥岩 水-岩作用 铁路隧道 大断面开挖 掌子面稳定性 超前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