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站隧道双洞中岩柱开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宁 陈凯 +1 位作者 刘向远 付守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0-2327,共8页
贵阳市交通轨道2号线观水路站位于贵阳老城区,周边环境复杂,有岩溶地质发育,施工难题多。而针对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目前尚无有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可循。为了选择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工法,提出了浅埋大断面隧道双洞... 贵阳市交通轨道2号线观水路站位于贵阳老城区,周边环境复杂,有岩溶地质发育,施工难题多。而针对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目前尚无有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可循。为了选择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工法,提出了浅埋大断面隧道双洞中岩柱法施工方案。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与隧道结构精细化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结合试验监测数据、数值计算结果与工程现场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双洞中岩柱法施工引起的隧道围岩力学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岩柱对隧道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开挖两侧导洞时,隧道围岩应力从0~1 kPa缓慢增加,随着中岩柱的开挖,竖向应力从1~4.7 kPa发生突变。围岩位移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浅埋隧道 中岩柱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地质情况下隧道洞口段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闫超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120,141,共5页
隧道洞口段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特别是当洞口存在滑坡和岩堆时,对隧道施工和后期的安全运营影响较大,因而确定合理而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某隧道洞口存在滑坡和岩堆等特殊地形地质条件,采用工程类比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隧道洞口段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特别是当洞口存在滑坡和岩堆时,对隧道施工和后期的安全运营影响较大,因而确定合理而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某隧道洞口存在滑坡和岩堆等特殊地形地质条件,采用工程类比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确定明洞外引、预加固桩、锚索框架梁和土钉墙等工程处理措施。结果表明:这些工程措施能够达到滑坡和岩堆等特殊地质地形治理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 滑坡 岩堆 偏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铁路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罗刚 刘志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8-72,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列车提速及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车桥动力相互作用、桥梁抗振等桥梁结构的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渝黔铁路朝门乌江大桥(92+168+9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为工程背景,对该桥的动力问题包括自振特性、地震反应谱、车桥耦... 研究目的:随着列车提速及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车桥动力相互作用、桥梁抗振等桥梁结构的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渝黔铁路朝门乌江大桥(92+168+9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为工程背景,对该桥的动力问题包括自振特性、地震反应谱、车桥耦合动力进行分析研究,对该桥在动力作用下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该桥的动力结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结构自振特性计算分析中,桩土作用和边墩作用对结构整体刚度有一定影响,计算分析中应注意模拟;(2)当连续刚构主墩较高时,横向刚度较难满足,可以考虑主墩墩身采用二次变坡,可以明显提高结构的横向刚度,优化质量分布,使结构横向刚度满足要求;(3)高墩大跨结构应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综合考虑列车-线路-结构间的共同作用,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4)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高墩大跨铁路连续刚构桥的动力分析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高墩大跨 动力分析 自振特性 反应谱 车桥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双侧壁导坑法核心土宽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凯 刘宁 +2 位作者 刘向远 江飘 蔡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912-10917,共6页
贵阳交通轨道2号线地铁车站观水路站地处贵阳老城区,人口众多、交通复杂、建筑密集。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且属于超大断面隧道。为了减少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分析3种不同宽度的核心土对隧道开挖... 贵阳交通轨道2号线地铁车站观水路站地处贵阳老城区,人口众多、交通复杂、建筑密集。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且属于超大断面隧道。为了减少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分析3种不同宽度的核心土对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地表、拱顶、边墙以及拱底的位移与力学特征,得出最优核心土宽度为10308 mm,同时建议开挖核心土时要加强监测与做好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侧壁导坑法 数值计算 核心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强降雨下铁路岩溶隧道衬砌强度探讨——以贵州织毕铁路元宝山隧道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余洪璋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6-923,共8页
贵州是岩溶发育地区,强降雨对岩溶隧道衬砌破坏时有发生。贵州织毕铁路元宝山隧道通车前夕,瞬时强降雨致二衬多处发生挤出、跨塌、剥落、开裂、涌水、滴水等灾害,使织毕铁路开通计划被迫取消。本文借助MIDAS GTS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并对... 贵州是岩溶发育地区,强降雨对岩溶隧道衬砌破坏时有发生。贵州织毕铁路元宝山隧道通车前夕,瞬时强降雨致二衬多处发生挤出、跨塌、剥落、开裂、涌水、滴水等灾害,使织毕铁路开通计划被迫取消。本文借助MIDAS GTS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并对比分析衬砌正常及施加50 m水压两种工况下,二衬位移量、轴力、弯矩及剪力情况,分析瞬时强降雨对铁路岩溶隧道衬砌强度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考虑水压的情况下,二衬结构较为安全。当瞬时增加50 m水压时,因衬砌结构内力值过大,计算得出衬砌结构安全性已被破坏的结论;(2)对于地下水发育岩溶地段,若无水压的具体资料,建议III级围岩段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以增加衬砌对局部瞬时水压升高的抵抗能力;(3)泄水减压是解决水头上升水压过大致使衬砌破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强降雨 岩溶隧道 衬砌强度 MIDAS GT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